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疯了!禁欲将军被清冷侍郎强制爱(古代架空)——闪了腰腰

时间:2024-10-19 10:51:20  作者:闪了腰腰
  “我这是生气吗?我这是舍不得,这么好的戚许,你舍得让他回去受气?”贤然转头问道。
  “为何不相信他呢?他就一定只能受气吗?”沈书元笑着问道。
  贤然道人一噎,沈书元说的其实没错,这件事的因果,终究只和戚许有关,旁人也确实不该插手。
  “罢了罢了,这事以后再说,你继续。”贤然道人叹了口气。
  “我说,戚许自幼不曾开蒙,道理也懂得不多,到了沈家,帮着爹干活,我又教了些字,说了些道理,他也算见识的多了些。”
  “在他那样的年岁,我可能是他见过最好的人了,所以他该喜欢我的。”
  沈书元说到这,忍不住笑出了声,贤然道人则翻了个白眼。
  “若是以后,他得了机遇,能有更高的官职,能见到更多的世面,认识了更好的女子,想要成亲生子,我自不会阻拦,只会愿他此生阖满,无忧无惧,官途坦荡。”
  贤然道人一怔,显然没想到沈书元会这么说,他张了张嘴,却明白了沈书元的意思。
  “那若是他真的成亲了,你呢?”
  “我不是说了吗?既已选定,此生不悔。”沈书元依旧笑的坦荡,抬头看着昏暗的天空。
  贤然道人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却在转角处站定了身子。
  他回头看去,沈书元立于廊下,淡绿色的青衫,配着天空坠下的雨丝,衬托的气氛,让人完全忽视了周围的场景。
  “自古便爱以竹喻人,老道总是嗤之以鼻,现在却发现,真的是贴切啊。”
  贤然道人说完这句,便也抬头看天。
  “戚许这傻小子,确实只有一片小小的天,但你却是一束那么绚丽耀眼的光。
  就算以后这片天,变得再大再广,又哪能再有这样一束光呢?
  他的眼中,怎么可能还容得下旁人。”
  贤然道人摇摇头,之前上山听沈书元说完,他还想劝,今天之后却不会再有此想法。
  他家那个傻徒弟,估计把这辈子的气运,都用在遇见沈书元上了。
 
 
第104章 钦差来了
  封城的日子,对于沈书元而言比之前忙碌了很多,很多的事情他都要亲力亲为。
  贤然道人虽然劝了他注意身体,但现在的情况却不容他多过注意。
  水患被挡在了城外,但人祸却被留在了城内,稳住城里所有人的心,才是重中之重的,更别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城门。
  戚许走进军帐:“将军。”
  “茌临县封城快十日了吧?有没有怪我不让你去啊?”孟炎看着文书,随口问道。
  “沈大人借兵,是为了解城内之祸,末将还没这能耐,将军的安排很对。”戚许说道。
  说到底,他在军中也不过才待了一年多的时间,很多的情况都没遇见过,加上官阶低,很多事情处理起来本就束手束脚。
  孟将军真安排他去了,反而是不重视茌临县内的情况。
  “没有怨气就好,贤然那个老道不是在城里吗?他会照顾好沈大人的。”孟炎合上文书:“你准备一下,和我去一趟州府。”
  戚许微微一愣,但什么都没问:“是!”
  沈书元扶额坐在桌前,封城已经一个月了,城里能保证的只有粮食,菜和肉,前期还能勉强供应,后面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这种情况,最多再撑五天,估计城里的人就会开始不满了。
  “大人!”卢知意快速的冲进来:“城门外有人,说是钦差。”
  沈书元快速起身:“在哪个城门,现在就去。”
  “那,要把里面的围墙砸了吗?”卢知意问道。
  “不用,我先用云梯下去,问明情况,然后再说。”
  沈书元微微皱眉,封城不过一个月,虽说京城如果要派钦差,确实也该到了。
  但州府不会那么快的上报水患,人也不该来的这么快。
  户部侍郎陆千一,看着从城墙上爬下来的人,微微皱眉。
  “大人!”沈书元虽然下的狼狈,行礼上却没有错漏。
  “茌临县县令沈书元,沈大人?”陆千一问道。
  “正是下官。”沈书元说道。
  “你们这,城门紧闭,外面的流民就不管了?”陆千一问道。
  “下官确实管不了。”沈书元不卑不亢,如实说道。
  “哼!好一句管不了,本官倒要进城看看。”陆千一翻身下马:“你们先留在这。”
  沈书元本就是想出来说明情况,却没想到对方如此强势,可他确实也不能拒绝,只能跟着再入了城。
  陆千一进了城之后,到有些诧异,不是他想象的满目疮痍,除了城门被封,城内似乎并无什么不同。
  “这是你封的?”他指着内里的围墙问道。
  “是!”沈书元点点头。
  “那就是说从一开始,你就没准备管流民?”陆千一问道。
  “下官是茌临县县令,能力有限,只能先管县中百姓。”沈书元说道。
  “去你的县衙,看看明目。”陆千一瞄了一眼沈书元说道。
  “是!”
  卢知意却有些紧张,城里的维系并不简单,商人不准涨价,可他们也不愿意开自己的粮仓卖粮。
  还想着,等到城门开了,此处不给高价,但也可以运出去卖啊。
  沈大人便让他们从县里的粮仓里进货去卖,价格倒是没问题,但在这样的灾祸面前,这种行为就见仁见智了。
  果然陆千一看到账目,冷哼了一声,抖了抖账本:“卖粮?沈大人,好能耐啊。”
  “县中的粮仓本就是允许买卖的,只是需要控制价格,上交赋税,虽本次遇灾,但朝中并无文书,自然也不能无偿开仓。”沈书元依旧不卑不亢。
  “百姓遭此横祸,你却还依旧让他们用银钱买粮?”陆千一啪的用力拍了下桌面。
  沈书元挺直腰板跪在地上,卢知意看到他跪,自然也跟着跪了下去。
  “遭遇水患,县中粮仓,本也不是今年的新粮,粮食本就需要更替,陈米价格也是根据朝中定价,并无多收。
  以陈米价格进货的米行,每日都有人在店里巡查,必须按照陈米价格出售,不准溢价。
  城里虽然封城,但百姓生活和原先变化不大,除了少了些南来北往的商客,依旧可以日常生活。
  下官觉得,这样的他们还无需救助。
  城外靠水运,种地,打猎为生的百姓,在水患来前,已经全都收容入城,安排在固定地点,他们每日三餐,全是按照救济粮发送,无需自行购买。
  城内最近也需要大量的劳力,县衙都是日结的工钱,他们也可赚取。”
  陆千一看着面前的账本,点了点头,又看了看沈书元:“你这城中就算封了城门,日常落雨,百姓用水,这些往哪去呢?”
  “县中正好有一块地势低洼的空地,就是因为地势原因,一直都荒废着,便挖开储水了。”沈书元说道。
  “这些事情,不是一两天,就能准备起来的,怎么朝中没有看到你上奏的奏折呢?”陆千一问道。
  “本官看到水流湍急之时,便开始准备了。
  但当时水患未袭,自然无法上报朝廷。
  封城前,曾经给州府修文,告知后续情况和处理办法。
  这水患来得急,城门封的也急,想着陵州境内,也不止茌临县一处受灾,州府定会上报朝廷。”
  这人沈书元并不知道底细,自然不可能说州府一个不字,加上州府到底什么情况,现在也没有定夺。
  就算钦差会管这件事,也不该由他这里开始。
  “伶牙俐齿,但确实有理有据,做的也没错漏,你这县里还能坚持几天?”陆千一自然也看出此法虽然有用,却不会一直有用。
  “五日,若是需要在延长些,下官也会尽力。”沈书元说道。
  “上游已经不再落雨,所以你们这的水势不会再涨,沿岸的百姓当然还要继续救济,南边的城门离水域较远,先开那处吧。”
  陆千一站起身:“本官还要去看看你收容的灾民。”
  沈书元站起身,他知道陆千一不会信他的一面之词,站起身领着他城中巡视了。
  南边的城门开了,城里一些人的心思也活了起来,现在正是粮食价格虚高不下的时候,城里的粮商便合计着,将之前存下来的新米,运出城卖到别处。
 
 
第105章 腿疼,要安慰
  陆千一虽然让沈书元开了一扇城门,却并没有住在城里,而是巡视完,又安排了点事情,就去了孟将军的军营。
  “大人,我们是不是应该把他留下?”卢知意说道。
  “他本来官职就比我高,又有钦差任命,我拿什么留他?城里现在物资也紧缺,也没那多余的米养他。”
  沈书元是不在意的,陆千一来到陵州,说是赈灾,谁知道身上还有没有点别的差事。
  自己行的端做的正,也不怕他暗地查询,自然也不用给他过多的关注。
  “清知……”戚许笑着走进了门。
  “你怎么来了?”沈书元有些诧异:“去见过你师父了吗?”
  “见过了。”戚许点点头。
  沈书元才示意他坐下:“你怎么能进来的,城门口可不容易进出。”
  虽然城门开了,但也不能随便进出,每日进出都有规定的人数,还需有合适的理由才能出去。
  “换岗,城里的人带回军营,将军怕他们最近都没操练,生疏了。
  我来的时候,城门口正在吵架呢。”戚许应该是看了个热闹,笑着说道。
  沈书元微微挑眉:“粮商吧?”
  “你怎么知道?”戚许有些好奇。
  “因为之前封城了,他们都没用自己粮仓里的粮,留下来当然是想发财的。
  本地水患,今年并没有新米收上来,但他们不一样,他们的货源不止有本地,粮仓里的也都是新米。
  其实,他们不从我这买粮,他们的米原来卖多少,现在自然还卖多少,我也不会管。
  但既然动了小聪明,从我这买了,那他们的米,也就不再是他们的了。”
  沈书元早就想过办法了,他们既然想留下自己的米赚钱,只要不能出城,那这些都只是米,还是他们真金白银买来的米。
  而之前去县里粮库买粮的时候,所有人都是有文书画押的,证明库房里已经没有米了,必须要从县里采购。
  那城门处又怎么可能让他们过粮呢?而且这些米,也不会允许他们再在店里卖,毕竟之前都已经说了没有了。
  谁知道这米突然从何处来的,安全不,毕竟县里最近也没有进粮的文书啊。
  “你知道我去干嘛了吗?”戚许有些讨好的问道。
  沈书元没有说话,只是认真的看着他。
  “孟将军说了,这件事可以和你说。”戚许笑着说道。
  沈书元这才微微点头:“说吧。”
  “我陪着孟将军,去了一趟州府,大概是在你封城十天左右的时候,你一定猜不到将军去做什么了。”戚许说道。
  “丰文山上的事情,孟将军自然不会说,就算州府已经知道了。”沈书元却淡淡的笑了下。
  “那就只有我找他借兵,封城,对抗水患的事情了。”
  沈书元故意苦恼的想了下:“他不会是去了州府,说丰文山环境不好,所以特地去他们那里写折子吧?”
  “你怎么知道?”戚许有些吃惊,眼神中满是亮光,直直的看着沈书元。
  沈书元看到他这样的眼神,抬手挡了一下眼睛:“戚许,别这样看我……我等下还要去巡视,很多事情要忙。”
  “怎么了?”戚许皱眉:“我又不会拦着你。”
  “你这双眸子已经拦住我了。”沈书元放下遮挡眼睛的手,认真的看着戚许。
  “哎哟哟哟……老道这一把岁数……”贤然道人也没想到,刚站在门口,就能听到这么句话:“这门都没关,青天白日,沈大人,你……”
  贤然道人拍了拍自己的脸:“看上去皮薄肉嫩的,怎么可以如此坦然啊?”
  沈书元点点头,认真的想了下,然后说道:“反躬自省,无忧无惧,好像也没做错什么。”
  “呵……反躬自省,确实啊,没脸没皮的人,能自省出个啥?”贤然道人走到戚许身边,叹了口气。
  “傻徒弟,你还是离他远点吧!”
  “上次他和为师说了,要让你娶妻生子,他觉得那样比较阖满。”贤然道人摇着头说道。
  沈书元到没想到,这老道还能这般指鹿为马,失笑出声,无奈摇头。
  “你都不解释解释,就这样笑着摇头?”贤然道人问道。
  “戚许自然信我,无需多言,而且本也没有说过,何须解释?”沈书元给他倒了盏茶:“道人上座。”
  “你就是想让我离你们远点。你们坐在这手臂贴手臂,你让我上座?要坐到那里去!”贤然道人指着里面说道。
  “师父,你来做什么的?”戚许有些无奈的开口,他等下还要出去巡岗,师父还非要来打扰一下。
  “为师看出来了,你嫌弃我!”贤然道人走到戚许身边:“我这些天,跟前跟后的照顾他,苦口婆心,药都是亲自熬的,还他让我去哪医病,我就去哪,你……”
  “师父,徒儿错了!”戚许站起身,规矩跪在地上。
  “这是跟你学的吧?”贤然指着他看着沈书元问道。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