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家不一样,荀家是世家大族,荀家一脉嫡系扎根京城,朝中有不少职位都是荀家的人。
荀通判虽不是嫡系,但与京城荀家的家主关系亲近,两人的父亲是嫡亲的兄弟,自然要比平常的荀家旁系亲近的多,算是正经亲戚。
所以荀家在郓州可以说一不二,就连季知府在某些时候也要忍让。
这次查出荀家贪墨,起因还是因为八九月份的那次让季知府头疼的水灾。
那一场水灾可以说是天灾,但更多的是人祸。
造了三年的堤坝,因为贪墨而偷工减料,今年大雨下了五天,堤坝就被冲毁了。
五个县,大大小小几十个村落,冲毁良田房子无数,失踪淹死的百姓不知多少。
通判职责很多,水利就是其中一项,水坝这事自然是荀通判负责,结果捅了这样大一个篓子。
贪墨这个事情,可大可小,毕竟做官员的,说句不好听的,有几个手里真的干净。
就算这次水坝出了问题,以荀家实力,若是运作得当,最多不过贬职,等风头过去了,找个机会还能继续复用。
可惜,这次不单单是荀通判自己的原因,具体纪鸿卓没有细说,只说京城那边的荀家也犯了不知什么事情,触怒了当今圣上。
十几名荀氏的官员都被革职查办,就连荀氏家主以避嫌的名义,被禁足家中不得外出。
这会儿正巧出了荀通判这件事,自然不会那样轻易的过去。
说到最后,纪鸿卓摸了摸胡子,平静道:“我看荀家这次是要栽跟头了。”
7361听得云里雾里,但也听懂了这事是恶有恶报,况且因着裴润的事情,对荀家的人没有任何好印象。
又想起之前张永修跟他说那几个受水灾的地方,7361很气愤:“怎么有人能为了钱就害了这么多人。”
说完又想到之前星际之间的征战,还有之前自己在星网看过的一些新闻。
好像人类向来如此,吃饱穿暖并不能满足,总要想方设法掠夺更多的财富。
裴润则是问道:“老师,荀通判家可还需上京受审?”
纪鸿卓摇头:“不用了,人证物证俱在,事情已成定局,况且……”
说到一半纪鸿卓又停下,片刻后才道:“过几日就有论断了。”
显然纪鸿卓知道很多,但对方不说,裴润也不会追着自己老师问。
一旁听了半天的平生突然道:“老爷回来了,那我们什么时候吃锅子。”
他可等了好几天了,早就馋到不行了。
最后吃锅子的时间定三日后。
纪鸿卓到底年纪大了,外出了这么几天,也不知做了什么,满脸的疲乏,总要给他时间休息一两日。
不过7361没有想到,荀家的事在第三日就有了结果,纪鸿卓之前说要等几日,7361以为至少还要过个七八日呢。
荀家一大家子被判了流放,今日就要离开郓州了。
这可是一件轰动郓州城百姓的事情了。
上面这一段时间的变故百姓们是不知道的,对他们而言,就是突然某天一睁眼,府城里最有权势的荀家,突然就被流放了。
一群百姓都来挤着看热闹,道路两边都占满了人。
而荀家三十六口男女老少,穿着单薄的囚衣,手上挂着枷锁,被押送的差役拉着往外走。
彼时7361和裴润也在街上,拎着菜篮子,为了中午的锅子买食材。
不知谁喊了一声“来了来了!”
一群人就挤着往大道上跑,7361也差点被挤到,还好裴润及时护了一把。
“怎么了?”7361看着那跑过去的百姓,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旁边一位正要过去的大娘听到了,倒是停了停脚步:“说是一个很大的官儿,今天被流放呢。”
7361听完与裴润两两相视。
“荀家?”
裴润点点头:“想来也没有旁人了。”
7361看那已经站在一旁的百姓们,问道:“我们要去看看吗?”
不等他话说完,后面又挤来了一拨人,直接将两人挤到了前头。
7361站在人群前,被裴润护着,跟着旁边人的方向远远看去。
人太多了,三名差役不得不把刀横在前面,不断呵斥想要上前的人。
人群中不知是谁先说了这是个大贪官,立刻惹得百姓激愤,手里的烂菜叶子小石块顺手就扔了出去。
等那长长的一列人路过7361面前的时候,不少人脸上已经挂了彩。
7361看到了荀兆,对方看起来很是凄惨,一只眼睛蒙着眼罩也能看出面如死灰,又因腿有残疾,走得格外费力。
或许他不能说是走,而是被那锁链半拖着往前挪动。
看样子也不知道能不能走到地方。
很快荀兆被拖行着过去了。
紧接着一个看起来不过四五岁的小姑娘映入了7361的眼帘。
那小女孩满脸的惶恐懵懂,额角带着干涸的血渍,被另一个人护着慢慢往前走。
7361心里说不上来的感觉,在他的观念里,犯错的是荀通判,荀通判万死都不为过,可这个孩子还这样地小……
可能是他肚子也有孩子的缘故,让他莫名的感伤。
“裴润……”他想说些什么,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裴润叹了一口气,抬手覆上了他的眼睛:“算了阿遥,别看了,我们走吧。”
7361没有说话,只是低下头,从自己的菜篮子里摸出来个油纸包,那里面装着他新买的几个肉饼,他想在那个小姑娘过来的时候递给对方。
他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裴润看出了7361的意图,同样没有说话,只把人往自己身边护了护。
很快那个小姑娘就踉跄着过来了,7361弯下腰,把那个油纸包递了过去:“给你吃。”
那小姑娘吓得一躲,根本不敢去接7361手里的东西,只躲在一个人后面,瞪着眼睛看着7361。
“荀枞。”身边的裴润开口道。
7361抬头去看,这才发现挡在小姑娘面前的人眼熟。
果真是荀枞。
第162章
曾经骄狂桀骜的荀枞同样穿着囚衣。
他看起来比荀兆好很多,虽然和曾经那个众星捧月的通判公子、州学天才看起来差太多,好歹脊背挺直,没有哀求痛苦抑或是麻木认命。
他神色平静,一双眸子如深潭一般。
目光扫过裴润,又落到7361手中的油纸包上。
“多谢。”他接过那个油纸包,低头放到了身后的小姑娘手上。
“小妹,给这位夫郎道谢。”
小姑娘握着手里温热的油纸包,鼻尖全是肉的香气,她咽了咽口水,怯生生地对7361说了句:“谢谢哥哥。”
荀枞勾了勾唇角,摸了摸她的头。
7361看那小姑娘如此,心里酸酸的,又见人收了东西,忙又翻找身上,想再找点吃的给对方。
好在他爱吃,身上总是不缺吃的,又找到了一把坚果,两根小麻花,还有几块果脯,7361一股脑儿的兜给了那个小姑娘。
小姑娘看了看自家嫡兄,见对方没有说什么,便又朝7361道了谢,最后都收了起来。
这边7361给小姑娘送东西,那边裴润开了口:“往后有什么打算?”
说来也好笑,两人同窗一场,如此心平气和的说话,竟然是第一次。
之前在州学的时候,两人都颇具傲气,彼此知晓却从未深交。
后面裴润再来府城,荀枞将裴润视做对手,但他为人自负霸道,两次见面也都很不愉快。
若说裴润对荀枞有多么厌恶,倒也没有;当初在州学,不管对方如何想,裴润也因对方的缘故少了许多麻烦。
如今这样问一句,也只当全了当年的同窗之谊。
“打算?”荀枞嘲讽一笑:“你觉得我还有‘往后’?”
父亲判了斩首,母亲自尽,荀家全家流放。
若无天下大赦这样的例外,他一辈子便只能待在边疆,这样的他,在裴润眼里,竟还有以后?
裴润没说话,因为没必要和对方争执。
荀枞也并不是想从裴润这里要个答案。
两人在这里停顿这样一会儿,自然引起了官差的注意,其中一名官差呵斥着过来,毫不客气的用刀柄敲着荀枞手上的枷锁,催促着荀枞赶紧离开。
裴润摘下身上的钱袋,递给荀枞:“保重。”
“裴润。”荀枞被官差拉走之前,定定看着裴润,道:“今后,我定会回来。”
等荀家流放的队伍都走远了,7361偏头问裴润:“他那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还能回来?”
裴润拉着7361,走到一旁安静地路上,回答道:“边疆并不安定,以他的武力,大概是想走挣军功这条路。”
7361似懂非懂:“那岂不是他很快就能回来?”
裴润摇头:“没有那么容易。”
不说打仗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就现如今荀枞这个流放的身份,就算真得了军功,也不一定能落在他的头上。
不过这些他就没有必要跟自家小夫郎说了,荀枞于他们而言,并不是什么值得在意的人。
“走吧,去买羊肉,老师他们还在等着。”
想到家里嗷嗷待哺的平生,7361被拉回了注意力。
“那我们赶紧去买吧。”
把吃锅子要用的食材买了个差不多,7361便和裴润一道回家了。
一开门就看到了平生迎了过来,对方扔下锄头,从7361的菜地里站起来,急吼吼道:“柳遥,我都把活干了两遍了,你怎么才回来。”
天冷土地容易上冻,为了蔬菜能长好,隔三差五是要给根系旁边的土松一松的,后面7361怀了孕,这事平生就接过去了。
“路上遇到了认识的人。”7361解释完,又检查了遍平生干的活,夸赞道:“做得很好,中午你可以多吃一盘肉。”
平生摸着头傻笑了几声,又想到什么般往一旁跑:“那我去喊老爷!”
锅子很快又支了起来,不过因为这次人多,灶房挤占不开,就摆在了正厅。
正厅没有灶房暖和,好在吃锅子是一直守着火炉,倒也没那么冷。
不大的正厅里,桌子上摆了满满当当的食材,铜锅里的汤底已经煮沸了,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飘散在空气中全是香味。
纪鸿卓显然也是个爱吃的,不等7361说话,就喊裴润:“元白,愣着做什么,快下羊肉啊。”
平生跟着附和:“多下点多下点!”
可惜这盘羊肉到底还是没有下到锅子里。
院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裴润起身:“我去开门。”
等裴润走了,纪鸿卓放下筷子不满道:“谁这么没眼力劲儿,饭点儿了来串门。”
刚和裴润走进来,没有眼力劲儿的季知府:……
不过来的不光季知府,同行的还有一名男子,看外貌应当虚长裴润几岁。
虽然对方衣着倒是很低调看不出什么,可通身的气度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纪鸿卓表情一顿,显然认识对方,他刚要起身,那青年摆手制止道:“太傅不必多礼。”
“那老夫就多谢了。”
纪鸿卓也只是做做样子,当年这人的老子他都能指着训斥,如今他都一把年纪了,这点特权他还是能有的。
“那个……官、公子,您看是否要换个地方?”季知府毕恭毕敬道,无他,谁让这人是大晟朝的皇帝。
大晟朝如今的皇帝登基不过五年,岁数也不过而立之年。在朝臣眼中,他们这位皇帝陛下手腕强硬,行事果断,算得上是一位明君。
唯一令他们头疼的事,这位皇帝陛下很爱微服私访。
几乎每年都要出来这样一两次,一次半个月到一个月不等。
这次就来了郓州,还顺带处理了下荀家的事情。
前几日纪鸿卓、季知府就是跟对方一直待着。
至于为什么来这里,季知府看了眼因为被打断火锅而一脸幽怨的7361,想说些什么,也不能开口。
听到季知府的话,裴润对来人的身份也有了猜测,只是眼下的场景,着实不太合适。
看出了季知府的纠结,裴润上前道:“季大人,若是这位……公子不嫌弃,可移步在下的书房。”
哪只季知府没回话,皇帝已经摆了手:“不必如此麻烦。”
季知府一时没揣测明白皇帝的意思,这正厅乱糟糟的,不去书房难道要一直在这里待着吗?
倒是纪鸿卓看出了皇帝的意思,招呼道:“既然来了,两位要不要一起吃锅子?”
第163章
不大的正厅里被挤得满满当当。
景泰帝自然坐了上首,左右是季知府和纪鸿卓。
季知府作为屋里唯二知道景泰帝身份的人,心里颇为忐忑,生怕有个什么不对,冒犯了圣颜。
想到圣上来此的目的,季知府又觉得圣上应当不会随意动怒,所以还能稍稍松一口气。
只是他一介知府,从官数载,几乎没有面见景泰帝的机会,遑论和圣上坐在同一张桌子前吃饭?
而且还是吃锅子,甚至不能分餐,季知府很惶恐。
不由看向纪鸿卓,季知府想跟对方对个眼色,哪料到这位前太傅吃锅子吃的不亦乐乎,眼神都不带给他一个的,一副生怕动作慢了就吃不到的模样。
季知府心中叹气,又扫了桌上另外三人。
这三人不知情,看样子吃得很欢乐,他甚至还看到裴润烫了新鲜的羊肉给柳遥,季知府暗自叹气,怎么平日最是聪慧的裴举人也看不透今日之事。
至于另一个,更是不知事儿,全桌上就他吃得最快。
季知府心里苦,季知府还说不出。
季知府这些纠结的心思景泰帝并不知晓。
105/109 首页 上一页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