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月与黎明的协奏(穿越重生)——肉桂二两

时间:2024-10-23 07:50:15  作者:肉桂二两
  “您都……看完了?”程缨简直眨巴眨巴眼睛,满脸崇拜,“好厉害啊!”
  “曲子好就看得快。”
  方黎注意到谭诺看了他一眼,这句话显然是说给他听的。
  虽然不想承认,可如此自然的夸赞还是让方黎有些报赧,甚至脸都烧了起来。
  说实话,方黎曾对这次室内乐演出报以很大希望,他倾尽全力,请陈亭要来那个世界级大IP的授权,票卖的是也前所未有的好,可突如其来的意外却让他措手不及。
  “你真的以为是意外吗?”半路上,程缨突然若有所思地问。
  方黎不知如何回应,苏淼他们出事故的时机的确相当微妙,可谁会用这个做借口?而且即便是,目的何在?败坏的可是浦江爱乐的口碑啊。
  “应该是吧,”方黎思虑再三才开口,“无论如何,人没事就好。”
  说完,他看到了谭诺的视线,竟是他猜不透的深邃。
  *
  室内乐演出相当成功,当最后一首曲目终了,方黎站起身,面对台下潮水一般的掌声,竟有种恍惚的感觉。
  很久没有这样过,从前即便努力演出,满头汗水,也只能获得稀稀拉拉的掌声。
  浦江爱乐的演出陈旧,没有创新,在这样的时代终将被淘汰。
  方黎不是没做过努力,只是老团长认为他捣鼓的东西失了古典乐的本分,这场室内乐还是反复求来的。
  没想到,竟会是如此的成功,令他始料不及。
  而且更意外的是,在短视频平台,这场演出也获得了极高的赞誉。
  只不过,方黎也知道这赞誉有许多都是给谭诺的。
  毕竟他懂得看评论。
  人人都爱帅哥,更何况这帅哥还身高一米九,浓眉深目的,戳哪里都会迅速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短短一夜时间,互联网上掀起了一波讨论,当扒出谭诺是浦江爱乐的新常驻指挥时,网友疯狂了,不久后的贝多芬专场的票被瞬间秒空。
  要知道,原来那票只有打折才有可能卖出去一部分。
  “你看看,正所谓真人不露相,我打第一天就觉得谭总厉害,你看,果然厉害!”程缨一大早就献宝一样的跑过来,捧着手机刷自己收藏的视频,方黎在旁边听着,偶尔回应一两句,但并没有表现出太强烈的喜悦。
  因为他看到苏淼的表情似乎不太好看。
  方黎刚刚简单关心了一下昨晚出事的两位,苏淼看起来还好,不过大提琴手却是目光闪躲,他心里有了些猜测,只是不好点破。
  “听说你们演出很成功,恭喜了。”
  没想到苏淼会主动提及此事,虽然方黎听得出其中虚假,但是他还是礼貌地微笑回应:
  “谢谢,不过,这归功于救场的谭先生和程缨,如果没有他们,恐怕就只能退票了。”
  苏淼讪笑两声没有说话。
  这时,谭诺拿着指挥棒和总谱走进了排练厅,气氛陡然变得玄妙起来。
  不过这人的表情却仍旧淡然无波。
  昨晚演出的成功,让乐团那些并非苏淼拥趸的怀疑者,打消了对谭诺的质疑,这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所以今天的排练相对成功,问题还是出在长笛那边,比之前好,但也远远达不到该有的水准,那毕竟是首席,水平肯定是值得信任的,所以方黎猜测,张辰应该在故意拖沓排练进度。
  谭诺会让长笛solo,不过这时候就正常,合奏就古怪,让方黎确认其就是故意的。
  就在他准备站出来行使首席职责的时候,谭诺忽然朝他眨了下眼,他正疑惑着,就听那人忽然从指挥台上走下来,缓步来到长笛首席张辰面前,微笑着说:
  “您可能累了,先去旁边休息片刻,我来替您演奏,好吗?”
 
 
第4章 机会难得
  张辰讶异无比:“你……开玩笑的吧?”
  众乐手同样疑惑不解,面面相觑,交头接耳。
  可谭诺却像没看到一样:“我像在开玩笑吗?”
  说完,他忽然转身离开排练厅,没过多久又快步回来,这时他的手里已经多了一支闪着银光的长笛,方黎看得出,这支长笛的品质绝不次于首席用的那支。
  甚至更好。
  方黎不可思议地睁大眼睛,谭诺玩儿真的?
  只见那人面带微笑凝视着张辰,说:“先去休息吧,等您的状态恢复了再继续。”
  谭诺的口吻听不出丝毫恼怒,好像真的只是在关心对方。
  张辰由上至下地打量谭诺,问:“你会吗?”
  简单三个字却是满满的不屑。
  “谭指挥,”这时,苏淼竟也坐不住发话了,“我看不用浪费这时间,而且我觉得,刚刚那一次合奏还是蛮好的。”
  方黎对这睁眼说瞎话的行为感到无语:“蛮好?苏先生,您对蛮好的定义有点宽啊。”
  苏淼的脸上有点挂不住:“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好了好了,”这时,张辰忽然站起身,嘴角挂着看好戏的笑容,阴阳怪气地说,“那就请吧,谭指挥。”
  方黎轻叹口气,只觉得这人简直蠢到家了。
  谭诺坐到那人的位置上,说:“方黎,去指挥台,你来代替我。”  ?什么?
  方黎有一瞬间的呆怔,他想指挥先生肯定有自己的道理,就听话站了上去。
  其实管弦乐在诞生初期是没有指挥的,都是靠首席的弓弦和踏脚来指挥,不过现在的管弦乐乐手人数众多,只靠首席必然乱套。
  所以方黎懂原理,应付一阵还是可以的。
  长笛的位置在正中央,方黎可以清楚地看到谭诺的一举一动,刹那间,他们二人视线交汇,对方的目光中满是自信,而那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骄傲,也让方黎的顾虑消失殆尽。
  他举起了指挥棒,悠扬的音符随即飘扬在排练厅上空,在《贝多芬A大调第七号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中,木管乐器担任了相当重要的角色,长笛的音色宛如鸟鸣,精灵般将人们引领至最激昂的部分。
  即便不懂音乐的人也能听出来,谭诺的长笛演奏技巧十分高超。
  那人从容不迫,每一个音符都令人心神激荡。
  而且,谭诺和乐团的配合也格外流畅,方黎站在指挥台上看得见每个人的表情,他发现,除了少数几位,大部分乐手都是从震惊到敬佩。
  他的胸膛因振奋而剧烈起伏,或许从这一刻起,乐团真的开始走向正轨了。
  所以,上午的排练结束时,乐手们的状态都很亢奋。
  “谭先生竟然掌握这么多种乐器,莫不是神仙吧?”程缨激动地说。
  方黎也不打算掩饰敬佩之情:“确实很厉害。”
  “我们之前恐怕是轻视谭指挥了。”另外一位年纪稍长的小提琴手说。
  他的话赢得了许多人的赞同。
  反观苏淼的那几位好友、尤其是张辰看起来十分尴尬,他们离开得很匆忙,甚至有些抱头鼠窜的意味。
  可谭诺却没有什么反应,依旧是那副笑眯眯的模样,方黎发现这个人的情绪总是没什么太大的起伏,不知是顿感还是能忍。
  如果是后者,做指挥这份专治低血压的工作可是要憋出病来的。
  午休时分,等大多数乐手离开排练厅,方黎拿上他的保温袋照例去小休息室用餐,他一般都自己带饭,倒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他漂泊多年,习惯了自己做饭。
  然而让他感到疑惑的是,谭诺竟然到现在也没走。
  这些日子以来,谭诺不是爆肝工作就是火箭下班,像这样无所事事地留在排练厅是从未有过的。
  虽然奇怪,但是他不打算多问,只是经过谭诺时出于礼貌点了下头,可就在这一瞬间,那人却出声喊住了他:
  “一起吃饭吗?”
  方黎很意外,心想这人留到现在难道只是为了这个?
  “可以,”不过方黎并没有推脱,“可……为什么?”
  谭诺微笑说:“为了感谢你支持我的工作,如果没有你的帮忙,我今天可就尴尬了。”
  方黎被逗笑了:“应该的,这也不算什么。我还担心你被他们气到,万一你走了,我可真是不知该怎么办了。”
  “怎么会呢?我还不至于这么脆弱,”谭诺收起笑容,说,“而且为了你,我也会尽力留下来。”
  谭诺的语气很认真,没有超越合作伙伴的界限,可方黎却像被撩拨了心弦,只能摩挲拇指,竭力忘掉这种异样的感觉。
  随后,他们一道离开浦江爱乐的排练厅大楼,经过院子里的停车场时,方黎发现一辆迈巴赫醒目地停在谭诺的迈凯伦旁边,两辆车一白一灰,争奇斗艳。
  谭诺的笑容依旧,但方黎敏锐地察觉到他眼底似乎多了几分警惕。
  方黎很不解,因为他认识那辆车。
  “为什么不回微信?”车主人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质问。
  车的主人明显是冲他们来的,或者更精确一点,是冲谭诺来的。
  只见来了推了推金丝眼镜,隔着镜片,方黎看到一双带了些愠怒的桃花眼。
  谭诺耸耸肩,说:“我很忙。”
  对方更怒了:“忙得连手机都没时间看??”
  方黎夹在中间有些尴尬,只好做和事佬:“发生什么事情了吗,陈先生?”
  这位身着灰西装、外表清秀的男子名为陈亭,是浦江爱乐的赞助商之一,虽然背景深厚但没什么架子,而且也是音乐爱好者,所以方黎和他关系蛮好。
  “有你在就好了,”陈亭朝方黎感激一笑,“我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本来也不算我的事。谭诺毕竟没有职位,而且也不一定会留在浦江爱乐。可他现在毕竟是常驻指挥,居其位谋其政,像他这样不负责任可是不行的。”
  方黎听到“不会留在浦江爱乐”这几个字时,心陡然一沉,为了不让对方看出异常,他握紧拳头强迫自己保持镇定。
  谭诺没有否认,可见陈亭说的是实情。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方黎沉声继续问。
  陈亭的视线在方黎和谭诺之间逡巡片刻,轻叹口气,说:“还没吃饭吧?走,请你们吃饭,咱们边吃边谈。”
  “破费了。”谭诺说。
  这人竟然连假装推脱一下都没有,看来他们的关系应该很熟。
  陈亭挑了附近的一家意大利餐厅,环境很好,十分安静,非常适合谈事。
  等点好餐,在方黎的询问下,陈亭终于道出了原委。
  陈亭现在算是代理团长,所以会帮忙接洽一些合作事宜,前几天他收到来自著名导演抛来的橄榄枝,激动之下和谭诺联系,没想到却被对方拒绝了。
  “我懂你不希望被束缚住,可现在乐团这样,除了妥协暂时没有好办法。先加入黄导的工作室体系,再找机会脱离,其他几位赞助商也是这个想法。谭诺,咱得先生存,再考虑其他啊。”陈亭语重心长地说。
  “你自己也明白,只要加入黄导的电影工作室就谈不上什么脱离了。短期看可能是好事,对于乐团的长久发展而言,绝对称不上好。”
  谭诺的回应摆明了利弊,尖锐却又不失风度。
  意识到劝不动谭诺,陈亭的视线转向方黎。
  “你说呢方黎?你应该比谭诺变通一些吧?”陈亭问。
  “我觉得谭先生说得对,乐团的自主权很重要,不过……”
  陈亭明显有些失望:“不过什么?”
  “不过据我了解,黄观言导演挺和善的,这事儿可能还有得商量。”方黎说。
  “你好像是柏林艺术大学毕业的吧?”突然,谭诺提了这样一个没头没尾的问题。
  可方黎却立刻了理解他的意思:“对,黄导也是那儿毕业的。他是我导师的学弟,俩人关系很好,所以毕业之前我有幸见过他几次。”
  陈亭顿时惊喜万分:“你竟然认识黄导?!为什么不告诉我?”
  看这人如此激动,方黎及时补充说:“我回国之后就没再见过他,其实跟陌生人也没什么区别。”
  “哦,这倒不算什么,下周一有个重量级人物回国演出,要举行接风宴,届时黄导肯定会参加。到时候你先套套近乎,死马当活马医吧。”陈亭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睛却在看谭诺,好像在暗示些什么。
  可谭诺却不接茬,依旧坦荡:“君歌回国的事已经确定了?”
  陈亭疑惑地反问:“为什么问我?你难道不应该第一个知道吗?”
  谭诺看起来有些阴沉:“我为什么应该第一个知道?”
  作为围观群众的方黎,实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第5章 命运交集
  方黎离开餐厅时还有些恍惚,大概是同时接收了过多的信息量,大脑一时转不过弯来。
  黄观言导演要组建自己的电影工作室,配乐作为电影创作中很重要的部分要掌握在手中,所以需要一个专业又听话的乐团。
  就像陈亭说的,与这种国际大导演合作,乐团的危机立马就能解除,可代价却是失去自由。
  不过,既然认识这位华语文艺片大导,无论如何,方黎肯定要找机会接触看看。
  只是这机会,让方黎百感交集。
  只因他从谭诺和陈亭的对话里,得到了一个惊人消息——
  著名旅美小提琴家叶君歌即将回国。
  几年前她与纽约爱乐合作的一部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惊艳世人,从此名声大噪,被乐评界誉为华人之光。
  方黎作为小提琴手,有机会参加这位音乐家的接风宴当然应该荣幸备至。
  可是他却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心情有些复杂。
  陈亭话里话外都在暗示谭诺与叶君歌关系不一般,方黎虽然知道谭诺已经二十八岁,谈恋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那人毕竟长着一张和过去恋人一模一样的脸,说不在意是不可能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