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新式书院在古代(穿越重生)——一水月

时间:2024-10-27 13:26:19  作者:一水月
  燕宣在青山书院待得越久就越发觉,当初的自己多么像坐井观天的青蛙,紧紧握着自己脑子里浅薄的见闻,有限的知识,洋洋得意。
  明明外面的世界无限广大,青山书院之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燕宣看不到的深度与广度。
  燕宣在狠狠跌了几个跟头之后,学会了理智看待自己身边的每一个同窗,每一个学子,每一个先生。虽然嘴巴有时候还是那么坏,这或许是个无伤大雅的小个性。
  十一点点头,眼也不眨,“我知道。”他的笔一刻也不停止,在专用的画纸上涂涂抹抹。
  “那你还……这么淡定?”燕宣看着周围神情激动的学子,又看看波澜不惊,画得投入的十一。
  这个人,是不是,没有心?
  燕宣忽然想到,好像萧拾意一直以来都是这么淡漠的性子,除了极个别时候,他都十分沉稳可靠。
  “激动会改变院长和先生下发下来的通知吗,不会。激动会改变外界对青山的看法吗,不会。所以为什么要激动?”十一不仅没有波澜起伏,甚至还更加淡定了。
  “反正事情已经不会更坏了。”十一看着自己的成果,薄唇开合,轻描淡写地得出结论。
  暗卫守则,第一点,随时随地保持一颗理智清醒的脑袋,不然就会死。
  燕宣思索着,发现萧拾意说得完全正确,现在已经不会变得更坏了,书院也给了相应的政策,接下来看的就是个人的选择。
  既然他已经选择留下,无需多言,他按照往常的活动继续下去就好了。
  流言迟早会过去,风雨过后,青山依旧在。
  然而,燕宣没有等来风雨后青山的好心态,他等到了风雨飘摇中的青山,书院沉闷阴郁的气氛竟有一丝让他回到了水灾的现场。
  起初只是一些刚进入青山书院的学子想要离开,先生们爽快地答应了。
  后来逐渐变成一些进入了青山两三年的学子,紧接着是被家里逼迫离开的学子。
  分明是六七月份晴朗无云的清爽天气,青山书院的氛围是那么令人压抑,学子们的脸上没有了先生们下发通知时的铿锵有力。
  因为,谁也不知道,他们之中的哪一个会被家里强行劝退回家。
  女子学院如今已经将学子全部暂时做了休假,让学子们回家好好休假一段时间,林槐夏无意让这些学子们遭受到更多无端莫须有的谩骂。
  甚至青山职业技术学院的人员已经减少了大半,往日热闹的青山书院寥落了许多。
  “拾意,你家里没说什么吗?”燕宣忧心忡忡地问道,眉宇间的纠结忧虑让十一看得一清二楚。
  “没有。”十一的回答简洁有力,只要皇帝陛下没有放弃青山,他就不会被撤离青山,或许还会在这里,像百里先生他们那样做一个教书先生安度余生。
  这是十一能想得到的最好结果。
  “我家里已经给我寄来了好多封信过来,一直让我尽快回家,让去其他书院就读,不要在青山这里耽搁时间了。”燕宣的眉头皱得死紧,满脸的不情愿,“可是……”我做的研究还在这里,我还没有把最优良的良种培育出来……
  我又该如何面对闵先生,我请求他收我为徒的时候,眼神惊讶又开心,复杂又难言……
  燕宣长长叹了一口气。
  十一看了神情凝重的燕宣一眼,“你是为了什么而活,自己还是他人。”
  这话几乎是十一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仿佛苍子啊了心里很久,又仿佛是在扪心自问。
  燕宣惊讶地挑高了眉毛,难以想象,这是从生性淡漠的萧拾意嘴里说出来的话。
  完全不像是萧拾意平常的风格。
  十一也被自己的这句话震惊到了,和燕宣一起,愣了有一会儿。
  “你这是……”燕宣忍不住想要问出为什么。
  十一摇摇头,“没什么,你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便是,我又不是你。”
  十一说得飞快,走得也飞快。
  燕宣连忙跟上去,追着十一的背影,张嘴喊着十一的名字。
  拐角角落里的秋大花和秋小湖面面相觑,忽而扑哧一笑。
  有人不堪压力离青山而去,有人于黑暗中踽踽独行,有人不解其意但却鉴定本心。
  “师兄们都是这么有趣的性子么,真想快点到明年,这样就可以多选几门感兴趣的课程了。”秋大花饶有兴致地说道,眼中闪闪发亮。
  “对呀,青山这么有趣,外面的人怎么能这么说青山呢,不理解。”秋小湖笑微微地跟着说,“不知真相,张嘴就能评论两句,吃饱了闲着没事干。仙女姐姐还是太优秀了,当初就应该劝阻仙女姐姐不要那么大方,将利益推拒出去。”
  “说得对,人心不足呐!”秋大花挽着秋小湖一路去到了熟悉的先生院。
  青山书院之中,尚且有平静的时候,定江县外面可就没有那么轻风细雨了。
  对待青山书院的流言,狂风暴雨,但凡有一丝站到青山书院的边上,便会被周围的人群起而攻之。
  作为青山书院的忠实拥趸,云摘星家的酒楼已经闭店不再开门,连着和青山书院有利益关系的商会也在用尽全力降低由青山书院带来的负面效应。
  尤其是左府,左夫人当初和青山书院签定的协议和商契是最多的,受到的影响也不小。在定江县内还好,损失在可控范围之内,在定江县之外,可谓是步履维艰,到处都是敌人。
  这是林清和早有预料的,虽然青山书院在定江县内的力量不小,可是,世界不止是小小的一处定江县,还有其他无限广阔的地方,正是这些地方,豪门林立,世家大族势力覆盖。
  幕后黑手在朝堂和定江县内搞不定的事情,放在了定江县的外围,针对定江县出来的人与事尽全力围堵,经济上给予制裁,生活感情上给予亲情威压,政治上也只能针对针对白琅月一人了。
  针对不知道是什么开始的,定江县百姓的生活刚开始是没有改变的,流言上升的趋势是有意放纵的。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青山书院又成了人人唾骂的肮脏臭虫。
  对此,林清和表示无感,放假是不可能像是女子学院那样放假的,知识还是要好好学习,现在只是步入暴风雨前期的狂风,还远未到真正开幕的时候。
  至于学子还是要好好认真学习,争取早日毕业,早点进入朝堂去帮助“孤苦无依”,被工作淹没的师兄师姐们,才对。
  虽然青山现在的气氛很低迷,林清和依旧不愿意放弃青山书院现有的教育制度,尽可能在有限的条件内给书院学子们创造实践的地方。
  光宁和光瑶隐约得知定江县外面的肃杀,又惊叹于青山书院在此时此刻竟然还能让学子保持不错的心态,继续在青山书院呆下去进学。
  该说不说,当初下发的那个通知,现在看来就很有深意了。
  光瑶出神地想着,这难道就是预判了敌人的预判,看局势做到最优解,甚至是后面的局面可能都被院长他们想清楚了,走一步,剩下的三步也许尽在掌握了。
  要是知道光瑶这么想他,林清和的脸估计都要笑烂了。
  他一个平平无奇书院院长,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城府,当然是步入官场的小师弟,白琅月来背书。
  --------------------
 
 
第171章 
  定江县的局势越发诡谲,青山书院岌岌可危,一度到了闭院的地步。
  就在此时,白琅月收到了来自皇帝的第二封密信,上面明确写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会有朝廷官员秘密探访定江县,来访队伍里并不是都是皇帝可信的人。
  烛火摇曳下,白琅月与林清和的面目模糊,看不清真切的神色。
  林清和接过白琅月手中的密信,放在不断跳动的烛火之上,火舌飞快卷上雪白的信纸,逐渐变成青黑的烟灰,飘散在空中。
  林清和抬眼凝视倚靠在床边看书的小师弟,唇角微微勾起,又放下,“在看什么书?”
  “看点游记,放松一下。”白琅月眉目疏懒,带着倦倦的慵懒,扬起手中的书籍,“小师兄要来一起看吗?”
  林清和微微点头,走过去,衣角卷起微小的弧度,吹起的风也是温柔的。
  林清和坐下,顺势枕上了白琅月的腿,闷声说道:“你给我念一念。”
  白琅月一手执书,一手撩起林清和柔顺的黑发,声音轻轻响,“没事的,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一切,不是吗?”
  低沉柔缓的嗓音就像黄昏下静静流淌的河流,温柔缱绻。
  “嗯。”朦胧不清的音线在黑夜里分外清晰。
  白天黑夜,时间流转,眨眼间就到了暗访团队来定江县的日子。
  林清和的活动轨迹一如既往,在林府和青山书院之间,两点一线。
  自然地,这个暗访团队到来的消息,林清和也是过了两天才知道,人已经来了。
  近年来,定江县的外来百姓越来越多,特别是商人,来往得就更多了,不过,他们往往是从对面的元江县乘船过来的。
  因为定江县的码头不大,常年被被人抢先占下,没有得到空位的船只一般会选择在元江县靠岸,然后选择左家的客船渡江来定江县。
  宋嘉悦和乔告霜就是通过乘船渡江的方式过来的,他们这一个暗访团队做了各种各样的身份改装,兵分几路从各个方面去探查青山书院的底细。
  宋嘉悦皱着眉头,满脸不悦地看向定江县各种不知所谓的东西,厚厚的嘴唇极力地抿紧,目光挑剔,仿佛下一秒就要从嘴巴里说出什么尖酸刻薄的话语。
  乔告霜则不然,他兴致盎然地看向定江县每一处细节,无论是脚下修整宽阔的水泥路还是路过巷子拐角时,看见的造型童趣的石雕。
  不仅如此,乔告霜还蹲下来仔细观看石雕的细节,发现了石雕上的刻字:承光三年七月廿十五日临川府定江县三石镇于家村人士于铁于此修路刻锦鲤石雕。
  十份有趣,他想。
  宋嘉悦尴尬又丢脸在一旁等待,每一个路过的视线都让他针尖如芒,浑身不得劲。
  要不是有陛下和礼部尚书大人的命令,他才不会来这里,宋嘉悦想,穷乡僻壤,路途遥远又颠簸,还和这个不知廉耻的乔告霜一起行动,真是见了鬼了。
  暗访团队的分配很有趣,每一个单独行动路线里都会有不同的派系存在,完美贴切了不存在单一抹黑的行为。
  利益的衔衡,官员的调动分配,作为暗访团队的指挥可是费了不少的心思。
  不过,乔告霜才不会管宋嘉悦怎么想的,他现在就只想知道,脚下的这条路,还有定江县中风格迥异的街道巷子到底是谁规划的,还有一些店铺里售卖的精巧器具,也让人手脚发痒,乔告霜快要抑制不住心里蠢蠢欲动的行动力。
  “我说,乔大人,您到底要看到什么时候呢,难不成是这个随处可见的石雕,看来您的品味可真不怎么样,怪不得在这个小地方看什么都新奇,某私以为光都的风景已经让乔大人您看厌了。”宋嘉悦不耐烦地出声提醒,眼神里连声催促的意味浓重。
  乔告霜站直身子,眼神一点没分给宋嘉悦,脚步轻轻从宋嘉悦的面前掠过,将我行我素贯彻到底,反正又不是他等着抓人小辫子。
  宋嘉悦脸色一黑,看着乔告霜的背影,跨步向前,厚厚的嘴唇蠕动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神情扭曲。
  哼!迟早让你们完蛋!
  这次乔告霜的目的地不再是街头巷尾的壁画雕刻,水泥路边标立的小方碑,直直来到了一家规模不大的酒楼。
  这家酒楼的经营方式很有意思,一楼大堂内完全是按照面茶摊的方式来排布经营,二楼则是传统的酒楼经营方式,三楼被安排成了私密的隔间。可以说是一家酒楼集齐了三种不同的模式在同一栋搂里。
  一楼大堂的摊子摆放也很有意思,一踏进酒楼,左右两端是楼梯直达二楼三楼,所有的摊子都靠在墙壁的三侧,中间是成排的桌椅,每个摊子上贩卖的东西大多是不一样。
  乔告霜看见其他人去摊子上买完酒食茶水,拿着东西就坐到了空余的桌椅上,声音不算大,只有走近了才会听见清楚的说话声,具体谈论了什么。
  他转过身,对宋嘉悦说:“就在这里吃吧,消息能得到更多。”然后,一头扎进了周边的小摊子,满眼发亮地看起来。
  宋嘉悦甚至来不及说话,抓住乔告霜的衣角,他嫌恶地看着不断进入又出去的百姓,身上的气味繁杂,清晰可闻的是每个人路过的汗臭味。
  这些人大多是码头的力工或者是繁重体力劳动者,宋嘉悦一眼就看出了一楼坐的都是什么人,全是他看不上眼的人。
  空气飘来的香味不断吸引着宋嘉悦的心肝脾肺胃,他的眉头依旧紧紧皱着,脚步诚实地向香味的来源处走去。
  宋嘉悦的耳边隐约传来一两声关于青山书院的谈论,不过此时的他无心关注这些小道流言,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他并不惊讶流言在百姓之中传播得如此热烈,反而,宋嘉悦希望这些流言可以更汹涌一些,最好将风雨飘摇中的青山书院彻底淹没,没了踪影。
  宋家不是什么不出名的世家,相反他是来自与北齐传世宋家的一员,有点身份,在前前前朝相传下来的宋家中不算什么。
  宋嘉悦看着面前身姿高挑,面容秀美的女子手脚麻利地为前一位客人打包餐食,看着年纪只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眉目间尽是朝气,眼睛闪亮,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
  宋嘉悦的心思没有放在张小花的身上,他低头看着摊位上的是食物,一时有些不能理解这些食物都是些什么,以及是怎么做出来的。
  这个小摊子上的食物品种,宋嘉悦在宋家没有见过。
  “这位客官,您想要些什么,酸辣粉还是酸辣魔芋凉粉,还是其他清凉甜丝丝的绿豆甜汤?”张小花看着宋嘉悦一直在低头,以为他不知道要点些什么,热情地介绍道。
  “要这个。”宋嘉悦抬眼看向张小花,手指指着酸辣粉,“再要一份绿豆甜汤。”
  宋嘉悦选择了最看不出来的食物,而且这个食物似乎是他走过来的时候,看到数量最多的食物,每个人吃得都很痛快。
  宋嘉悦没别的什么爱好,唯独就喜欢偶尔满足一下自己的嘴巴,光都的食物他都吃腻了,没什么新鲜感,希望这个从未见过的食物,能给他带来一点惊喜。
  “好嘞,您稍等。”说话间,张小花就利落地行动起来了,头发高高挽起,宽大的衣袖被有序地绑起,最外层还围着一块三成旧的蓝色围裙。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