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新式书院在古代(穿越重生)——一水月

时间:2024-10-27 13:26:19  作者:一水月
  要不是有银子在师傅们面前吊着,他好话说着,哪来那么容易的事情啊,休假,想都不敢想。
  闻吉平时都不回府上住了,天知道,这个造纸坊有多重要,配方又多,师傅也很重要。
  “今年的新产品可以先放放,不着急,改成两年一次,新产品已经屯的够多了。”林清和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尖,当初他就那么随口一说。
  闻吉当真了,小小年纪领着一帮老师傅,硬是每年一次做出了新的产品,搞得他都不好意思说是开玩笑了。
  果然能跟在他身边的人都是优秀的。
  “真的吗,少爷?”闻吉满脸不可置信,多少年了,多少年了,终于到了这一天,少爷亲自开口减负了。
  不等林清和再次开口,闻吉就拍着胸脯说道:“少爷,你放心,这次的任务保证圆满完成。新产品两年一次,两年一次,嘿嘿。”
  看见闻吉这副模样,林清和心思又起来了,“要是造纸坊这次能在学子们休假结束回来之前做好,新产品三年一次,其他待遇不变。”
  不知道这个饼子有没有用。
  显然,有用。
  闻吉呼吸一下就重了,急促,“好好好,我马上去和师傅们说这个好消息,保证完成任务。”
  看看工作生活把孩子逼成什么模样了,一年一次新产品的压力真的那么大吗?
  林清和看着自己空空如也的双手,好吧,拼音的教材直接被闻吉拿走了。
  连句再见都没有和他说。
  笑话,那不叫压力大,那叫一个地狱,从年初头疼到年尾,也只有冷冰冰的银子能给他们安慰了。
  林清和盘算着,什么时候给造纸坊开个会,长期处于极大压力下,大家精神可能不太良好,让他们出去公费玩玩。
  闻吉要是知道,他就哭了。
  少爷真的谢谢你啊,老爷知道你之前的想法,全部严格按照你的想法执行,我连找你诉诉苦都不行,老爷就在汇报现场看着,一句都不敢提一年一个新产品有压力。
  老爷人很好,但造纸坊上真的轴。
  --------------------
 
 
第50章 
  下午还是老时间,老地点,相同的人物出现在先生院内。
  这次轮到了数学,游承安四人看着林清和展示的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的转换,一些必要的加减乘除的符号,耳朵听着林清和的阐述。
  刚开始接收陌生的东西,转化起来一般来说,困难和不适应是会有的。
  林清和讲得很轻松,甚至比上午讲拼音的时候轻松。因为这就是一些简单的小学数学,再多的,就是初中的知识了。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现在塞的已经足够多了,再多的,林清和想,等下一个阶段来临的时候,再解决,指不定,到时候,白相先生就琢磨出来了。
  游承安接受的也很快,这可比上午的时候动自己的嘴巴,好多了。
  算学,果然是一门非常适合他的学科,经院长这么一讲,算学,简单的很,根本不像之前他在家接受先生的讲学,晦涩难解。
  游语梦三人还在照着游承安的笔记抄着,后续内容,她们听着半懂不懂。
  年龄还小,大脑接收的信息量对比已经是少年人的游承安来说,要慢上很多,不过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只要能学会,林清和一律很开心。
  这些可都是未来宝贵的先生啊。
  由于数学的讲解时间过得很快,游承安吸收的也很好,林清和看着时间差不多就放游承安他们回去了。
  而他则留在先生院里,趁着有时间把数学教材再抄一本出来。
  两天时间眨眼之间就过去了。
  以防万一,拼音教材和数学教材没能及时印刷出来,林清和在蒙学班院子的墙壁上,用毛笔写上了重点基础的知识。
  四十八个拼音字母和一到十的数字转化,以及九九口诀。
  字迹整齐一目了然,剩余的自然要留给新鲜出炉的先生进行教学了。
  书院先生进来蒙学院的时候,惊呆了眼,怎么,家传绝学就这么不值钱,大剌剌地往外写。
  这可把先生们心疼坏了。
  蒙学班里除了游承安和秋宜年的妹妹之外,还有林府家生子的一些适龄儿童,以及书院先生们的孙子。
  白相先生二十八岁,孩子已经大了,远在外府谋生,并不居住在定江县。
  刘野先生假期时听说了这件事,跟着凑热闹,问了孙子们的意见,只有一个小孙女愿意跟着爷爷来书院念书。
  不多不少,刚好够一个班的学子,差不多二十几个孩子。
  蒙学班暂定上午算学,下午拼音,时间自由得紧。
  今天开班第一天,书院里的先生们都齐了,来到了蒙学院内,看着第一次来到书院的蒙童们。
  这些孩子,普遍在七八岁左右,大一点的如秋大花,有十岁了,小一点的孩子,只有六岁,还是刘野先生的孙女。
  游语梦站在孩子们中间,脸上挂着与其他孩子,如出一辙的兴奋激动。
  终于能像哥哥一样在书院念书了,我也有同窗了。
  秀才院的学子们一会来到青山书院,不明所以,怎么秀才院旁多出来一个蒙学院,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呢?
  一大早的,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地跑进隔壁院子,他们还是仍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未免过于迅速了。
  紧接着,院长,副院长,先生们也都跟着进去了。
  胡宋明先生还特地过来叫了游承安和秋宜年过去,一起观礼。
  这就更让其他学子好奇了。
  难道这件事,他们两个人知道,瞒得死紧?
  有好事的学子,偷偷摸摸跟在他们的身后,悄悄溜过去,趴在门口小心翼翼地观察着。
  林院长正在对一群小萝卜头讲话,不同于以往,院长和先生们领着他们拜文宗词祖。
  “你们好啊,我是青山书院的林院长。今天就是你们进入青山学子的第一天。在这里,你们将会迎来新的起点,从今天起,感受不一样的世界,或许你们现在还不能理解我的话。可当偶然的某一天,你们会想起今天入学的场景,就会意识到,这一天,是你们人生的转折点。”
  “以后要和同窗们好好相处,尊敬先生,好好读书识字。”林清和简单说了两句,没有长长的一串词。
  接下来柏先生就被林清和推到中间了,脸上还带着明显的错愕,无法,他只好开口介绍自己,“我是接下来教导你们的先生,柏季同。以后教你们拼音和算学,同样,教你们的还有你们的前辈,游承安和秋宜年。希望我们能好好相处。”
  游承安和秋宜年没料到,柏先生一下子就把他们两扯上了,一下子愣了神。
  秋宜年沉稳些,拉着游承安上前一步,站在柏先生的旁边,直接对面前的小萝卜头们,结结实实鞠了一躬,“希望我们好好相处。”
  站在一旁的林清和众人,当时就傻眼了,精彩,太精彩了。
  不说林清和,柏季同都被他们俩吓了一跳,那能怎么办呢?
  柏季同还不是得老老实实跟着一块,对这些字还没认全的孩子,鞠了一躬。
  耻辱啊。
  秋宜年也没料到啊,怎么柏先生也鞠躬了。
  夹在他们中间的游承安,瑟瑟发抖,为什么,为什么要互相伤害?
  爬墙的学子迫不及待将这个离谱的消息传到了秀才院之中,大家无心学习,只想一起吃瓜。
  那叫一个快乐。
  令人高兴的是,这群孩子懵懵懂懂跟着先生们,也鞠了一躬。
  意外地,成了每年蒙学班开班的一次传统。
  林清和微微笑着,看着面前相对鞠躬的师生,仿佛梦回前世。
  好,他决定这个相互鞠躬的仪式,采了。
  终于在林清和莫名感动,柏季同莫名尴尬,其他人一头雾水的情况下,结束了这次的蒙学开班。
  柏季同无奈,看向其他憋笑的同僚们,“想笑就笑吧,平白忍得辛苦,不值当。”
  “哈哈哈哈。”
  在一片笑声中,秋宜年尴尬地像柏先生道歉,“柏先生,是学子失礼了,没经过什么场面,竟然害得先生……”
  游承安此时还蒙着,可明显也感觉到了情况不对劲,乖乖向先生道歉,“柏先生,对不起,我们的错,还让你跟着丢脸了。”
  柏季同无奈笑笑道:“不怪你们,我之前也没想到是这么一个画面,要怪就怪院长吧,哪次收新学子不是拜文宗词祖的,这次让他来了个不一样的。”
  林槐夏听到这句话,不由得点点头,“确实,是新院长的责任,不应该是柏先生的责任。玩不一样的花样也就罢了,还不和我们通个气儿。”
  一句话又在暗搓搓地点林清和。
  林清和自然明白了林槐夏的意思,“哈哈,是我不对,我以为学子入学都这样,还要拜文宗词祖的吗?”
  这就是林清和在这里不知道的领域了。归根纠结于,林启春小时候没带着他们做这些事情,而且他们三个人也不在书院进学,全是林启春小班教学,有新学子入学,那也不关他们的事啊。
  “没事没事,游承安,秋宜年你们两个去先生内,找总管拿蒙童们的教材吧,这些教材书本都是外面没有的。你们各自拿一本,再有多的,你们就如数拿回先生院内给总管。”柏季同摇头,面不改色地打发游承安两人去拿教材。
  原定的拼音教材和数学教材,造纸坊连夜点着蜡烛开工,终于在蒙学班早上准备开班的时候,赶上了。
  两本教材,每本都有三十本的印刷本,本本都是造纸坊每一个人的心血,连闻吉都下场去印刷了。
  每个人都被三年开发一次新产品,还有休假迷昏了眼,主要是三年一次的新产品。
  一年一次真的令人受不了,不断开发,不断实验,不断失败,次次都压着临近期限交付新产品。
  惨,真的惨。
  交上教材之后,造纸坊的人在闻吉的通知下,连放三天假,回去睡了个爽。
  熬了三天两夜工作,真不是人干的。
  一群先生说说笑笑离开了蒙学院,只留下柏先生在这里坐镇大局,管教这群天真的,蒙昧的孩童。
  游语梦拿到书的时候,心脏扑通扑通,跳得厉害。终于要开始了,我的书院生活。
  哥哥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秋大花和秋小湖的心思来得简单些,她们终于能轻松认字了,同时,有一件事情,令她们十分高兴,那就是,秋大花的双胞胎妹妹也来了书院内。
  这意味着,她们逃离了秋家村的掌控,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性命不受其他人干扰。
  双胞胎的年龄刚刚好进蒙学班,初初到六岁。
  蒙学班的事情告一段落。
  林清和放松了一点心神,转而又想起,三天前,胡先生他们提起的书院交流会,七月份,快到了。
  没有办法,林清和只好捡起现代九年义务教育的精髓,题海战术,只要做不死,就往死里做。
  现在学子的进度基本上都能达到秀才水平,只是缺乏考场的锻炼。
  林清和拉着一帮先生,商量着出什么样的题目比较好。
  最后商定了,用以往每年历届的秀才考题中混合出题,甚至涉及一部分举人往上的考题。
  这一个月的时间,就辛苦一点学子。
  于是,青山书院的学子过上了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日子,中间剩下的日子,全在先生们的讲题声中度过。
  秀才院的学子们每天往院子外一瞧,就看见蒙学院的后辈,玩的那叫一个开心,心里更加嫉妒了。
  他们为什么要受这种苦啊!
  刺头的学子为什么不敢出来捣乱,迫于林槐夏的淫-威之下,他们不得不认认真真搞学业。
  罗刹鬼的名头可不是听着好听而已。
  --------------------
 
 
第51章 
  比他们还要苦的学子不是没有,他们难过的时候,就会去看看秋宜年和游承安这两个冤大头。
  繁重的学业之余,还要抽空去蒙学班教学,要做的课业和考核一个都不能少。
  也只有这样可怜的,微不足道的对比,令学子们感到安慰了。
  这个六月,学子们明显感觉过得很快,时间几乎是从指缝间溜走,转瞬即逝。
  近来定江县内,十分热闹,和学子们被学业压垮的样子不同,县内的百姓,可就指着书院交流会赚上一笔了。
  想要相看的夫人们也会在这几天,暗中观察,哪个学子合心意,能做个好儿婿。
  还有县外闻名而来的商人,书院先生们,做生意的做生意,挖墙脚的挖墙脚。
  大家都在议论这次书院交流的头名会是哪一家书院,没有一个人会猜青山书院。
  谁人不知,青山书院的先生和学子早已被挖空,四散进入定江县其他书院,剩下的学子和先生,听说都是其他学院不要的歪瓜裂枣。
  所以说,这一次的头名,花落谁家,生死难料。
  好在,青山书院的科举模拟考场已经在十天之前完工了。
  学子们被林清和来了一手身临其境的模拟考试,还花了好大的一笔银钱请衙门里往常负责科举检查的衙役来负责考核的检查。
  还真有些学子以为科举提前下场了。
  林清和笑而不语,让林府的下人跟着衙役们学习如何应对科举检查,争取下次,他们青山书院自己能负责科举检查这一工作。
  可惜,一次两次没有学到精髓,林清和接连请了三次,才摸清了科举检查的流程,以及一些灰色地带。
  这仅仅可是一个县城而已。
  很快,林清和第四次请了官府的衙役们,约定好时间过来再次负责检查学子。
  衙役们自然是非常乐意,有外快可以赚,钱多事少,学子素质高,书院到账快。
  林清和快要心疼死青山书院的财政了,差一点点,就要用自己的荷包出血了。
  不行,必须要把这个小钱钱给赚回来。
  书院财政吃紧,他搞事都不好搞,以后需要用钱的地方多的是。
  林清和开动自己的小脑袋瓜子,立马就想想到了现有的夏日绝配,奶茶和冰棒。
  两样都很好搞定,主要是硝石,他需要大量购买,不知道定江县有没有那么多。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