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宜年直接推了左丘栾出去,让他领着人跟着钱先生出去,反正他俩是师徒,又是一把杀价的好手。
可怜左丘栾一个慷慨大方的好性子被钱先生改造成了一个爱杀价的吝啬鬼。
左丘栾:该省省,该花花。
最后,秋宜年来到了闵先生的前面,掏出了手中的玻璃厂图纸,递到了闵先生的手里。
“还望闵先生瞧瞧,图纸可合适?”秋宜年问得小心翼翼,黎惊雪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他临时画的,他能不紧张吗?
闵乡认真看着线条清晰的图纸,“把这两处地方换换位置,整体来说不错,符合朝廷的规制。”
黎惊雪吐了一口气,还好,讲学时认真听了,画的时候心中有数。
“好的好的,闵先生我马上改改。”黎惊雪忙不迭宜地接过闵先生手中的图纸。
闵先生看着黎惊雪,点点头,“继续努力,黎惊雪。”
黎惊雪手一僵,闵先生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他平时不是不点全名吗?
还好没什么问题,幸好闵先生不像安先生一样暴躁。
“谨遵先生意。”黎惊雪恭敬回复,退后一步回到了秋宜年的身后。
“行了,你们忙,玻璃厂建造期间我负责相应的一切事物,若有差池,我会出面。”闵先生挥手让他们离去,站在树下老神在在地监工。
秋宜年利落带人离开。
杜晃,蒋川等人在林清和的手上就没有那么爽快了,林清和将他们带回了林府,他的院子内。
杜晃还没见到这么凌乱的院子,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有,若说林清和的院子外是美轮美奂的江南园景,那么他的院子内就是一座类似废弃的工坊。
正常的工坊都比眼前这座院子好上三分。
下一秒,杜晃等人就没这个闲工夫嫌弃了,因为他们看见了一个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人,林槐夏。
怎么回事,不是说副院长去县报处那里监督了吗,为什么会在这里出现?学子们挤出一个笑容,笑对林槐夏。
“你还在?”林清和疑惑地看着林槐夏从他的书房里出来。
“嗯,爹说县报处那不用我,我就回来继续做琉璃了。”林槐夏淡淡地说道,视线扫向林清和的身后,“怎么,他们就是你挑的好苗子?”准备收入门下?
林清和边招呼着杜晃他们进来,边回答林槐夏的问题,“嗯,动手能力不错,越挫越勇,还有点创新的脑子。”
“那你也不能把我选中的人挑走啊,兄长?”林槐夏笑吟吟地说道,视线在杜晃的身上打了个圈。
见到林槐夏如此明显的行为,将川及其他学子默契地远离了杜晃,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真空带。
林清和顺着林槐夏的视线看去,哦,是杜晃啊,那个被妹妹调教的学子,确实不该挑,脑子有点轴,一个纸鱼那么久都没有破除。
“随你,既然你没事,那就来一起教他们怎么做琉璃和玻璃,兄妹齐心,其利断金。”林清和大手一挥。
杜晃脸色一白,真的,我当初就不该那么嘴贱,真想回去揍死自己。
林槐夏心情好极了。
--------------------
第116章
在大光,翡翠玉石琉璃一向备受王侯将相,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的青睐,因其稀缺,华美,所蕴含的象征。
翡翠玉石在大光的地域中有可以开采的矿藏,然而,琉璃确是从西域海外中传来的物件,大光之中往往稀少,会制作的手艺师傅少之又少。
这类匠人不是在皇宫便是在哪一个世家贵族当中,民间少有。
当林清和提出玻璃厂想法的那一刻,先生们皆以为这是类似于水泥的一种新物品,会给百姓,大光带来益处,无人询问玻璃具体为何物。
林清和仅仅和白琅月详细的谈过,白琅月并不感到惊讶。
在他看来小师兄什么都会,玻璃琉璃小师兄简单想想,动手制作,出成果的时间不会太短,而且,每一次琢磨出来的东西都大有用处。
更何况玻璃一听就和琉璃差不多,琉璃还是已有的东西,小师兄一定能做出来。
白琅月对林清和的盲目自信已经到一定程度了。
话又说回来了,正因为琉璃的稀缺和技艺的不流通,正好造就了林清和可以将琉璃与玻璃以及肥皂作为定江县的特产,大力发展定江县的经济,为更多的百姓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定江县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而学子可以在这其中参与到定江县的建设,了解当地的民生情况,不再是在书院中埋头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比其他书院的学子多了更多的经验。
江缘等书院躁动不安地看着,青山书院在定江县中隔一两个月就全书院联合县衙开展实践活动,并且卓有成效。
他们的心,动摇了,眼红了,但无人出面,因为顾及着来年的县试和巡回科考,两者相较,人们常常倾向于保持固有的,可见的回报方式。
顾院长他们坐得住,县学的乔教谕可坐不住了,修路赶不上趟,县报处敞开了怀抱,可是,他拉不下这张脸和白县令说啊。
恰好此时,第一期的县报出来了,一份县报整整六张,一同发放。
乔教谕拿到手之后,第一眼就看见了县报正中央的官府联合青山书院一同修路,顺着往下看,内容详实,写了修路的前因后果,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当前修路的进度又如何,修路的善款详细支出。
最近的秋收情况如何,商税几何,重点表扬了以左家为首的几家商户,今年商税创了新的高度。
还有大光中近段时间发生的大事,颁布的一些最新的政策。以及定江县县衙官营商铺和田庄的产出和支出情况,几乎是将定江县的账本公之于众。
乔教谕看完前两张,心中泛起惊涛骇浪,白大人锐意进取,在位以来所作所为实乃胆大包天,与官场格格不入,唉……官是好官,就是不知道坚持到什么时候,也许就像流星一闪而逝。
乔教谕接着往下看,县报版面一改,右上角还有一行字,定江县民生报,内容基本上讲的都是定江县百姓的家长里短,谁家人口太多准备分家,婆媳关系不和,哪家夫妻和和美美,又有哪家出了个混子,哪家的牲畜养得特别好之类的八卦小故事。
乔教谕看得津津有味,这些百姓小事也不知是怎么得来的,一个个写得有意思极了,他看向故事的末尾。
采访记者:青山学子,蒋川。
乔教谕一时之间愣了,怎么青山学子还能投这个,大家不都是投文章吗,怎么你偏偏不走寻常路。
乔教谕又翻翻这两张民生报,大部分内容都是青山学子所写,里面还有青山蒙童的文章,他刹时无语怔愣。
最后,乔教谕的手翻开了最后两张,一看右上角,定江县学子报,版面又是另一种不同的风格,三种不同的报,版面都是不一样的风格,令人一眼就能辨清。
乔教谕快速翻看着学子报上的文章,花团锦簇,内容虚浮,千篇一律,毫无灵魂,还比不上青山蒙童写的民生小八卦,蒙童在里面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小建议。
乔教谕站在原地,手执薄薄的六张县报,重若千金。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乔教谕最后还是决定找个时间和白琅月谈谈县学今后的发展,他白琅月毕竟是县令,县学可是在县衙底下开设的书院,总不能总是和青山书院合作,他们自己人一点便宜占不到吧。
在江缘等书院私塾固执己见的时候,乔教谕已经开始偷摸着为县学的发展考虑了。
学子前期写文章虚浮,千篇一律是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一般是通过游学和自己的见闻积累经验,将之容于文章之中。
现在,处于发展革新的定江县就是一个好去处,参与其中得到的经验对于灵通的学子来说,是一件好处多多的事情。
林清和不知道他的同行们这么多戏,他现在快被气炸了,这些学子怎么就听不懂他讲的东西呢,明明那么简单。
他坚决不承认是他教学水平垃圾,他教林槐夏一点就通,现在都能自己动手自行设计琉璃样式,玻璃样式了。
蒋川等人站在原地战战兢兢,隔行如隔山啊院长,他们之前没接触过这些匠人的手艺,自然是什么都不懂。
杜晃就更加胆战心惊了,他们这些学子分成两拨,他一个人跟着林槐夏,蒋川几人跟着好脾气的林清和。
杜晃羡慕地看着蒋川几人,真好,他想换换。
林清和在原地转了个圈,平复自己的心情,安慰自己,自古以来,辅导孩子课业都不容易,君不见,现代父母辅导小学生写作业,被气得送进了医院,他算好的了,起码没有被送进医院救治。
“行了,我再说一次,我们从简单的开始,槐夏你也一块过来,我讲不到的地方,你给他们做补充。”林清和选择和林槐夏一起教导,不再分开进行教学。
林槐夏没有意见,带着杜晃就过去了。
杜晃如蒙大赦,一溜烟跑进了蒋川几人中间,他也不好过啊。
林清和一边进行讲解,林槐夏一边拿着工具在他们面前进行演示。
烧得通红呈橘红色的琉璃材料在林槐夏的手中乖乖巧巧,随着她的动作任意变化着形状,林清和语调轻缓柔和,不疾不徐。
最后在林槐夏手中成型的是一株开得正盛的广玉兰花。
“这使用的是自由成型法,通过剪子,镊子,钳子等工具对可塑态的玻璃直接制作,形成工艺品。”林清和详细地解说着,“除此之外,还有吹制,拉制和压制。”
紧接着林槐夏又把林清和说的这三种玻璃制作方法一起演示了个遍。
剩余的琉璃,林清和计划着等杜晃几个学子学会了玻璃的制作再开始。
琉璃比玻璃的制作稍微复杂一些,要经过二十多道的程序,花费十多天的时间,不像玻璃在他的院子内都有成品的材料可供练习。
玻璃与琉璃的制作工艺上,有好几个类似的步骤,学会了如何制作玻璃,琉璃也会变得轻而易举。
林清和看着学子们笨拙的动作,只觉得任重而道远。
多多练习,以后还要靠他们几个教其他的学子。
于是,林清和开口了,“杜晃,蒋川你们几个要赶紧学会啊,你们的同窗还要靠你们教,玻璃厂的未来就靠你们传承技艺。”
杜晃没有蒋川他们几个表面功夫做得好,神情变化之大,脱口而出,“什么,我们还要教其他人?”
惹来林槐夏冷冷一瞥,杜晃赶紧收好了表情,和蒋川一样,眼观鼻,鼻观心。
林清和一笑,“你们也不用那么紧张,还记得之前说过的做官的途径吗,特科也是其中的一种。琉璃和玻璃在大光中相当的稀缺,价值高昂,可以为大光创造出许多财富。”
林清和提出了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
杜晃嗤之以鼻,没听说过匠人也能当大官的,顶多是在工部底下当下七品小官,人人可使唤。
可是蒋川心动啊,他一个贫家子,学会了这个,不说当官,单是学会这个手艺,他这辈子吃穿不愁,家人也能过上好日子。
价值连城的琉璃,哪个百姓没听说过。
青山书院是真教真东西啊!
“学子一定好好学,必不负院长所托。”蒋川坚定地说道,双眸晶亮,唾手可得的光明未来。
杜晃觉得蒋川简直鬼迷心窍,玻璃是不是琉璃都说不定,当然这些话,杜晃是不可能当面说出来的,他只能在心里腹诽。
“好,继续练习,争取早日学会,在玻璃厂建好之前学成。”林清和轻描淡写地为学子们定下了期限。
话刚落音,蒋川等人马上开始行动,练习着玻璃如何制作。
林清和不时地提点着他们制作时的动作和小技巧,林槐夏还在沉迷着开发各种不同样式的玻璃制品。
时间飞快,转眼到了玻璃厂落成的时刻。
青山学子们的心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吃在玻璃厂,住也在玻璃厂,没日没夜地赶工。
不赶不行啊,慢悠悠地来,他们就没有时间去温书复习科举了。
院长好歹毒的心呐,为什么挑了这个时间来建立玻璃厂。
家住在府里的那个学子根本没有时间回去,整个人都麻木了,青山书院为什么会变成这种鬼样子,明明之前还是很正常的,现在,呵呵……
玻璃厂还有杜晃等人的一部分贡献,在林清和与林槐夏两兄妹的每日督促之下,他们的制作手艺飞快熟练。
然后麻溜地回到玻璃厂的建筑工地上帮忙,大家一起群策群力终于建立好了。
众学子高兴之际,在林清和的提醒下,杜晃几个当初去学习玻璃和琉璃技艺的学子,终于想起了还要教其他同窗们怎么做玻璃和琉璃。
顿时,两眼一黑,苍天负我!
--------------------
感谢在2024-08-20 21:47:56~2024-08-21 16:08: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洛才离 10瓶;星晨、猫猫爱吃鱼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7章
还没来得及黑完,又听见院长在一旁说道:“别忘记了,玻璃厂还要招工,学子们尽快安排好玻璃厂一应事宜,早点温书才是。”
林清和自认为说得体贴又稳当,还相当体谅学子的处境。
学子们可不这么认为了,自觉得天塌地陷,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摆脱青山,从这里逃离出去,真的要到殿试那一步才行吗?
学子们深切地为自己的未来担忧。
他们真的怀疑,林院长在白嫖他们的苦力,在县试将近的时候建设玻璃厂。
林清和怎么会不知道他们的一二想法呢,他轻而易举地就从学子们的脸上看出来了他们的想法。
林清和心想,这才哪到哪啊,玻璃厂好歹还是他们自己建立,自己当老板的地界,要真的放出去别的商业企业实习,他这群天真又可爱的学子还不被外面的豺狼虎豹吃干抹尽了。
“咳咳,县报第一期送来我们青山了,等下你们去闵先生那里领取,一人一份。”林清和最后才说了点令学子们开心的事。
“院长,那我们的院报第三期出来了吗?快一个月过去了。”杜晃心里不舒服,自然也不想罪魁祸首舒服,在线催更院报第三期。
83/125 首页 上一页 81 82 83 84 85 8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