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这点都被探查到了,恒心气得一脚把茶桌踹翻了,恶狠狠瞪着迟星。
迟星知道对方同样不会回答。他笑了笑,也不再招惹对方,正色道:“任务我完成了,奖励我也领到了,现在该履行你的承诺了吧?我听说你们系统都是言出必行的。”
如今正是农闲的时候,一群妇人和夫郎坐在村口那颗大槐树下,一边聊天一边做些手上的活计,刘桂花婆媳三人都在那儿,见尹天河兄弟两牵了驴子回来了,也没心思唠嗑了,连忙站起来迎上去。
一个老婆子见了,忍不住问道:“桂花,这是你们家买的驴子吗?”
刘桂花笑道:“是啊,成安去县城做生意,一直租车还是不太方便,我们就买了一头驴子,打算做个驴车。”
众人都十分惊讶,早就知道他们家开始做平菇生意了,但这才多久,竟然都买得起驴子了,驴虽然比牛要便宜点儿,那也要十几两银子呀!
尹天河一家人走后,众人都议论起来。
“没想到这尹天河不上学了竟这般厉害,带着家里人赚了这么多钱!”
“可不是吗?这刘桂花可真有福气,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出息。”
尹老二他娘也在这里,和几个交好人家坐在一起,这会儿脸色都很复杂。
一位跟尹老二他娘不对付的小夫郎,看了她一眼,讥笑道:“也不知道是谁啊,成天说星哥儿是个克星,可人家星哥儿嫁到桂花婶子家后,她们家是眼见着越来越好啦!”
过了些日子。
这天傍晚,尹老汉带着康康遛弯回来,给迟星带了个消息:尹大虎打猎时伤了腿,如今在家里躺着动弹不得。
迟星听了有些着急,担心田哥儿,田哥儿是他在村里唯一的朋友,尹大虎之前也一直很照顾他和他弟弟。
尹天河主动提出陪他去看看,两人拿了两包点心,又装了二十个鸡蛋,一齐放到篮子里,提过去给尹大虎夫夫。
到了尹大虎家,是田哥儿过来开的门,尹大虎父母早逝,这屋里就他和田哥儿两人住。
田哥儿红着眼眶,一见到迟星就抱住他哭了。
迟星皱着眉头,拍了拍他的背,笨拙的安慰道:“别哭了,有什么事,我都会帮你的。”
田哥儿这两天憋狠了,尹大虎受了伤,家里没有其他人能照顾,尹大虎大伯家里人来看了看,但是也帮不上什么忙,田哥儿一个人照顾尹大虎,十分担心,但也找不到人诉说,心里很是难受。
现在抱着迟星哭了会儿,心里好受多了,他放开迟星,带他们两人去屋子里看尹大虎。
尹大虎其实伤得不重,也找大夫来看过了,但是腿上流了不少血,把田哥儿吓着了。
尹大虎看了一田哥儿,对着迟星二人笑道:“我其实没啥事,田哥儿瞎担心,过几天我就好了,又能去山上打猎了。”
“你还想去山上打猎,我不想让你去了!”田哥儿瞪了尹大虎一眼。
尹天河有些理解田哥儿,当初迟星一身血从山上下来的时候,他吓得心跳都快停了,现在做什么事都喜欢带着迟星,一方面是舍不得跟他分开,一方面也是怕他得了空又去后山打猎。
尹大虎有些无奈:“咱就是个猎户啊,不打猎咱们靠什么生活?”
田哥儿听了真是一筹莫展,是啊,他们又没几亩田,不打猎吃什么呢?可是他真的恐惧那些尹大虎上山后,他一个人担惊受怕的日子。
田哥儿抱着迟星默默的流泪。
尹天河有些酸了,一天之内抱两次,他一个多月了也才抱过一次呢!
不过到底是迟星的好友,他得大方一点,还是好好帮人家想想办法吧。
尹天河其实有个主意,之前那个捕头三番两次的找他们买平菇的时候,他就想过,镇上的平菇生意也能继续做,不过那会儿家里人有些腾不开手,而且平菇的产量也跟不上,便没提出来。
如今看到尹大虎,便想着把这生意给村里人做也行。
尹天河思索了片刻,缓缓开口道:“我有个主意,你们可以考虑一下。”
田哥儿马上来了精神,他放开迟星,盯着尹天河道:“天河哥,我知道你是个厉害人物,你有什么主意尽管说,我们一定好好考虑!”
尹大虎和迟星也看向尹天河,等他继续说下去。
“你们也知道,我二哥和小河去县城卖平菇了,但其实镇上也是有人想买的,你们可以考虑看看,要不要从我们家拿货,去镇上卖。”
田哥儿听了眼前一亮,尹小河去给尹天河帮忙,当时他还去做了说客,他自然知道尹天河这平菇生意挺赚钱的,在镇上卖肯定没有在县城赚钱,但是应当也差不到哪儿去。
他跟尹大虎对视了一眼,尹大虎朝他点了点头,两人都觉得这事可行。
尹天河又跟他们说了拿货的价格,和卖平菇的注意事项,两人商量了一下,决定等尹大虎腿好了之后,先从尹天河那里拿三十斤平菇去试试。
尹天河想着既然平菇产量已经上来了,不如留一批给村里,村里人想要买的,都十六文一斤卖给他们,村里还有一些吃不饱饭的人家,他们卖去镇上,赚点小钱,吃饱饭应该是没问题的。
他跟迟星商量了一下,迟星也同意。
尹天河就把这事跟尹大虎他们说了,让他们注意会有竞争,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销量。
尹大虎和田哥儿明白,尹天河没有义务只卖给他们,给他们出主意,也是为他们着想,所以对这事也没有什么意见。
尹天河和迟星回了家,又跟家里人说了这事,尹成安还在县城没回来,其他人都没意见,这事便这样定下来了。
刘桂花和尹老汉吃了晚饭,便拿了些点心酥糖去村长家,让他帮忙张罗一下。
“你们要拿两百斤平菇出来,给村里人去镇上卖?”
村长有些诧异,他知道尹天河的平菇卖到县城是三十文一斤,如今竟然愿意十六文一斤卖给村里人,让村里人去镇上卖。
村长老怀甚慰,这尹天河一家人真是不错,自己家里赚了钱,也没忘记村里人,愿意拉他们一把。
村里有几户人家孤儿寡母,十分贫苦,每年到了冬天只能啃树皮和野草,如果这平菇生意真能做成,村里今年冬天应该不会有冻死饿死的人了吧?
不过村里有四十多户人家,这两百斤平菇,不知道他们打算怎么分?
村长想到这里便问道:“这两百斤平菇如何分配呢?谁都可以买吗?”
尹老汉按照尹天河的叮嘱回道:“最多卖给十户人家,天河的意思是先紧着那些孤寡人家,钱不够的可以先付三成货钱,其余的卖完再给我们就行。”
刘桂花补充道:“村长,天河交代了,人品不好的人家就算了,说过星哥儿坏话的也不行,其余有意愿的您给挑选一下。”
村长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点头道:“我明白了,我明日就通知那些符合条件的人家,让他们去你们家,先到先得吧。”
刘桂花又特意跟村长说,如果他家里有人要买,不算在这十户人家里面。
第二日,村里想买平菇去卖的人都陆续来了尹天河家里,村长特意先通知了那几户没什么赚钱活计的孤寡人家,所以他们来得最早。
平婆婆家里儿子在前几年打仗的时候被征入伍了,后来便再没回来,如今家里就剩她和儿媳孙子三人,今日都来了。
平婆婆巴巴的看着刘桂花,嗫嚅着问道:“桂花呀,我们想买十斤平菇,但实在是没有那么多钱,只有十文钱,可不可以等我们卖了平菇,再把钱补给你们?”
刘桂花看着她花白的头发,破烂的衣裳,有些不忍,想和尹天河再商量下,能不能给平婆婆通融一下。
平婆婆的儿媳抓着衣角,小声补充道:“我还可以来给你们家干活,直到补完欠的钱。”
三个人一起期盼的看着刘桂花。
尹天河见了,便和家里人又商量了一下,决定就给她们通融了一下。
也是他之前没想清楚,对这些没啥收入的家庭来说,几十文也是很大一笔钱了。
后面还有四家也是这样的情况,尹天河他们便也只收了十文钱定金,其余的都等卖了平菇再给。
另外五家就是村里的普通人家了,咬咬牙是能拿出几十一百多文钱的。
尹天河给他们规定了,每户最多二十斤,平菇的在镇上的卖价,不能低于二十文。
尹大虎和村长,尹天河大伯家,都各订了三十斤,没有算在这十户人家里面。
尹成福和尹老汉赶紧又在迟星家院子里多盖了个菇棚,经过多次扩种,如今每天都有一茬平菇长出来,但村里人也要卖的话,还是得多种点儿,免得后面产量跟不上。
两天后的下午,尹天河一家人将新采的一茬平菇分出来,订了平菇的人家晚上过来取了,明天一早拿去镇上卖。
村里人都等着看他们这次卖得怎么样,有些跟尹天河家交恶的,没能买到平菇的,就盼着他们卖得不好,好打尹天河家的脸。
还有些有购买资格,但是去晚了没抢到的,便希望这批抢到的人都卖得好,他们下次早点去找尹天河买,也能赚点钱啊。
一群人在村口那里翘首以盼。
这个人的背影确实有点眼熟,但迟星却完全不记得有这么个尹总……为什么所有人都跟对方很熟的样子?
迟星心里纳闷,他悄悄也走过去,想一睹这位尹总的真容。
没想到对方一回头,迟星居然看到了那张熟悉的脸……
“天、天河?!!”
迟星呆住了,天河……天河怎么成他老板了?这都什么鬼啊?!
不对,太不对了,这根本不是他待过的世界!
第161章 迟星发现了……
迟星由于太过惊讶,脱口而出叫了天河,话出口才发现自己唐突,赶紧闭上嘴,假装啥也没说。
按他的经验,周围人陡然听到一个陌生名字,第一反应只会以为是听错了,所以只要他不提,一般就能蒙混过关,并不会被当成奇怪的人。
然而这一次,同事们的目光却齐齐投向他,都满脸八卦地发出起哄声。
迟星莫名其妙,看向对面的天河,就见对方走到他面前,拍拍他的肩膀,露出一个温和的笑:“恭喜。我早说你有这个实力。”
周围众人再次发出一阵起哄声,只有天河神色如常,毫不在意。
迟星皱着眉,整个人懵懵的。直到此时,他才从天河和其他人的反应中窥得一点端倪。
“迟二这是怂了?反正射不中靶心,也觉得没必要换?”
“应该吧,蒋百夫长已经九箭九中靶心,迟二就是再厉害,也超不了这个成绩。”
台上众人也面面相觑,蒋和冷哼道:“此人未免太过狂妄,且目无军纪,我等都还未开口,轮得到他说话?”
众人:“……”
胡郎中心想,你弟弟刚才不也是吗?
最后陈将军抬手一挥:“那就不换。”
台下,众人不由又提起精神,数千双眼睛紧盯着靶场,纷纷在心中猜测:这迟二到底是怂了,还是另有打算?
尹天河也下意识望向迟二,他本来对第二场的输赢抱着无所谓心态,但形势到此,却也不得不提起心来。
迟二恰也转头看他,见他目露担忧,忽然朝他弯起唇角,露出一抹清湛笑容。
接着他目光坚毅,俯身驾马而奔,同时从身后抽箭,视线紧盯靶心。
马蹄声激荡,随着他快速拉弓扣弦——
“嗖嗖嗖!”
一阵尘土激扬,等尘埃散尽,满场寂静——
九箭九中,且全部射中蒋百夫长射中的位置!
迟二不仅把蒋百夫长留下的箭全部射落,其中六箭还直接射穿了靶心。
要知道,蒋百夫长虽九箭都射中了靶心的红圈,但红圈起码有拳头大小,比箭尖扎的位置大多了。何况蒋百夫长虽九箭都射中红圈,但并非每箭都在红圈中心。
这样一比,迟二要将他每箭都射落,显然比单纯射中红圈更难。更不必说他有几箭还直接将靶心射穿,力道可见一斑。
在场众人一阵惊撼,报成绩的士兵甚至忘了开口,足足过了两息,才瞠目道:“九、九箭九中,皆正中靶心!”
观看的士兵顿时沸腾,发出阵阵喝彩声。
迟二目光第一时间寻向尹天河,尹天河眼中也露出星星点点笑意。
旁边陈青更是激动得搂着自己小弟的肩膀,兴奋道:“赢了,迟二又赢了,还好我押了他!”
校场对面,蒋百夫长面色瞬间冷沉,紧紧咬牙瞪视迟二。
迟二仿若未觉,驾马欲回对面。
却忽然,台上的蒋和沉着脸,缓缓开口:“怎么就是迟二赢了?我看两人都九箭九中,应该算是平局。”
“这……”正替迟二高兴的胡郎中一时愣住,忍不住解释,“虽然都是九箭九中,但迟二明显技高一筹,把靶心都射穿了。”
“本场只是比射箭的准度,又不是比谁能射穿靶心。若是提前定下这条规矩,焉知蒋铳就射不穿靶心?”蒋和驳斥。
几个跟蒋和一条心的军官忙附和:
“是啊,事先又没说。”
“说了比准度,就要比准度嘛。”
胡郎中不满,但还是克制说:“迟二射中蒋百夫长射过的位置,比单纯射中红圈更难,便是只比准度,也应是迟二更胜一筹。”
“呵,既然是同样位置,怎就能说是蒋铳输,迟二赢?难道只因为迟二后射?”蒋和轻蔑。
“这……”这不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吗?红圈有拳头大小,但箭尖扎的位置只有拇指大小,当然是射后者更难。且骑射是选拔骑术箭法都精湛者,怎就变成只比准度了?
胡郎中一时被噎住。
“虽然是同样位置,但迟二后射,当然更考验箭法。”
有人替胡郎中开口,立刻也赢得一阵附和,且这些人明显都看向陈将军。
“我看还是要按定好的规矩来。”蒋和扫那人一眼,嗤笑,“不然,有人不射靶心,直接往远处的树上射,万一射中片叶子,是不是也要自夸一句是百步穿杨?”
134/138 首页 上一页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