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居然知道?
姚瑜点点头。
“你爹怎么跟你说的?”孙大用知道这地以前是姚老头的。
姚瑜睁着清澈的大眼睛,“大柳树,往南二百米。”
孙大用朝反方向指了指,“那边是南。”
姚瑜半信半疑的走回到大柳树下,又往前走了二百米。
然后他就发现那个明年可能颗粒无收的倒霉蛋原来是他自己。
姚瑜上前一步,这这这,他家的庄稼咋和别人家差这么多呢?
刚刚粗粗看了一下的姚瑜,心情沉重的蹲下身子,仔细打量。
越看心情越沉重。
“孙叔,你看看我家的庄稼还能活吗?”姚瑜遥遥喊了一声。
他想挣扎一下。
孙大用是个热心的人,听见姚瑜喊他,特意过来看了一眼,在姚瑜越来越难看的脸色中,没忍住笑出了声。
姚瑜脸色彻底黑了。
孙大用连忙解释,“我不是故意笑话你的,我就是觉得,但凡到节点的之后随便冬灌一下,庄稼都不至于长成这个样子……所以才笑了一下。”
庄稼人的头脑简单,不太会说话,即使尽量委婉,但说出来依旧扎心。
不,是更扎心了。
孙大用虽然也跟着村里人八卦姚瑜,说姚瑜是个愚蠢的小懒蛋,看此刻面对着这颗泫然欲泣的小懒蛋,嫌弃的话说不出了。
中年男人用自己的话安慰他,“没关系,今年你头一年种地,粮食坏在地里就算了,反正你家也不缺粮食。”
姚瑜真的想哭了。
孙大用意识到自己又扎人心了,连忙补了一句,“明年你记得冬灌,粮食肯定不会再死光的。”
姚瑜神色黯淡的点头,“好的,谢谢孙叔。”
说完,可怜兮兮的转头回家了。
孙大用瞧着他的背影也觉得他可怜。
可觉得他可怜也不妨碍孙大用拿他的事去八卦。
可真是乐死人了。
他种了这么多年地,见过收成不好的,还没见过把庄稼种的活不成了,哎呀妈呀,笑死人了!
第二天,姚老头那个笨蛋儿子姚瑜把庄稼种死的奇葩事迹就传遍了整个村子。
“你们说说,这姚老头今年真邪乎!两个儿子平时看着虽然傻不愣登,但也没干出什么离谱的事。今年这是咋啦?两个儿子一个赛一个能闯祸?姚老头别是冲撞了什么吧?”
“谁说不是呢?”孙大用头一次奔赴吃瓜前线,吃的很开心。
“我觉得他应该去拜一拜。”
……
姚老头也觉得自己该拜拜。
他觉得心口好闷。
他忍不住自责。
他就知道,他就知道,田地给了姚瑜,那就是肉包子打狗。
他也是脑子坏了。
两亩良田啊!
就这么给了姚瑜了?
他当时在想什么呢?
哪怕是租赁出去,让姚瑜收租也行啊!
姚老头因为这个消息,心口不舒服了好几天。
烦乱之际,他觉得自己今年实在是太背了,得找个庙拜拜。
恰巧村里这阵子要迎神,姚老头又多捐了一百文钱。
村长知道他的担忧后,说:“听说谁家子孙能抬神像,受到的庇护就能多一些。”
村长表示,你捐的钱多,我可以留一个名额给你。
姚老头迷信,想都不想就同意了。
他打算回家跟姚安说说,让姚安来抬。
备受打击的姚瑜经过一天,才彻底缓过来了,打这一天起,他在酒楼里干活更卖力了。
两亩薄田彻底指望不上了,幸好当时答应徐掌柜来酒楼当账房,不然他今年真就赚不到一文了。
到时候还要缴税,宋凉就是再爱他,估计也会嫌他没用的。
格外努力了半月,姚瑜算账的本事一日千里,任谁看了都觉得他像个老师傅了。
陆先生对他算账的本事很满意,可就是那笔字,陆先生始终看不惯。
对此,陆先生甩给他一打自己写的文章,“照着我的文章临摹,务必把你那狗刨猫抓一般的字练好。”
不然太丢人!陆先生无法接受。
姚瑜笑嘻嘻的,“师傅,算账准就好了,字好不好看不重要吧?”
自从有了姚瑜这个顽劣的徒弟,陆先生就备了一把戒尺,闻言,在他脑门上轻轻敲了一下,“字就是读书人的脸面,不可轻慢!”
姚瑜本想反驳,他又不是读书人,可看着陆先生的脸色,他顿时不敢出声了,乖乖练字。
见他老实练字,陆先生松了口气。
和姚瑜慢慢熟了,陆先生对他有了一些了解。自己这个小徒弟人挺机灵的,就是性子没定下来。若是能沉下心来好好读书,将来前途必不可限量。
陆先生盯着他的时候,姚瑜沉着心真练了很久,只是陆先生不在的时候,他练没一会就坐不住了。
不用算账的时候他就跟徐掌柜聊天。
“掌柜的,我家庄稼地里粮食都死光了。”姚瑜叹气。
徐掌柜嘴角抽抽,“是吗?”
“是啊!”姚瑜暗搓搓的,“你知道种啥粮食挣钱?我改天把地翻一下,种上。”
徐掌柜没直接回答他,笑道:“这你应该比我清楚啊!采购的账务你也有记,什么东西价高,什么东西价低,你不知道吗?”
姚瑜眼神迷茫,不知想到什么,眼神逐渐变亮,“我知道了!糖最贵,可是为什么呢?”
徐掌柜这次耐心给他解释,“一时因为打了十几年的仗,各方势力多番征粮以作军饷,二是打仗难免毁农田,三是打仗死了不少人,种地的劳力严重流失,普通百姓能吃的起饭就已经是极大的幸事了,谁会放着粮食不种跑去种甘蔗?”
姚瑜举一反三,“所以现在才很缺糖?但是后面如果朝局稳定,粮价稳定,劳力增加,人们能吃饱了,就有人愿意种甘蔗了,到时候糖价就会掉下来。”
徐掌柜抚了抚须,“褥子可教。”
姚瑜种地瞬间有了方向。
只是这十几年没怎么见人种过甘蔗,要种甘蔗还得学学怎么种,不然万一再养死,代价就太大了。
得知有这个想法后,陆先生扔了一堆书给他,说书上有提,让他翻看翻看。
姚瑜震惊了,“师傅你这么穷,怎么舍得买这么多书?”
回答他的是陆先生无情的一记戒尺。
后来姚瑜悟了,他师傅之所以穷,就是因为买书买的。
就这样,姚瑜在酒楼渡过了头一个月,他也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月的薪水。
姚瑜头一次拿到这么多钱。
他给他师傅买了本书,给徐掌柜和姚老头买了茶叶,还给宋凉和赵氏买了手镯。
姚瑜亲手给宋凉戴上了,“等以后我赚了钱,给你买大金镯子。”
宋凉努力保持矜持,但小眼神仍有一点点高兴,“那我等着。”
带上之后,姚瑜将他的手抓到怀里,“宋凉,我有件事求你。”
“什么?”
姚瑜开口,“你可不可以跟我一起去看看我娘……你放心,我跟我娘说,一定让她对你跟对我一样好,让她跟你好好相处。
我,我是第一次凭本事赚钱,想给她一个小惊喜。前十几年,我娘是世上对我最好的人。”
第35章
宋凉已经不同以前了,他没了那股戾气,已经可以理性看待人物事物了。
比如赵氏。
他这个婚前深恶痛绝,婚后十分防备的精明的婆婆,其实打他成婚之后,并没有像成婚前那般,找他的茬。也没有像他以为的那般,与他为难。
宋凉想,她为什么婚前婚后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他几乎立刻就得到答案。
是因为姚瑜。
婚后赵氏的种种改变,他可以看做是一种示好。
既然对方表达了善意,宋凉觉得,为了姚瑜他忍一忍也不是不可以。
宋凉答应了。
姚瑜激动不已,“走,我们现在就去。”
却被宋凉拽住,“你就这样去?”
“啊?不然呢?”
宋凉拉着他买了五斤肉,一篮子鸡蛋,挑了个不错的天气,才敢上门。
天气渐冷,赵老太太本来只是稍稍不舒服,被这天气一冻,身体真有点不舒服了。
两人去的时候,门是大开着的,姚瑜拍了好久的门都没人听见,他只好直接进去了。
一进门,他娘,他舅母,他三个舅,他仨表哥都坐在他外祖母的大炕上聊天。
一见他来了,他舅妈有些意外,“姚瑜?”
赵氏聊的正高兴,闻言这才转过头,见到姚瑜后一喜,看到旁边的宋凉,更是高兴,“你们怎么来了?”
宋凉轻轻戳了戳一旁呆愣着的姚瑜,姚瑜这才把肉和鸡蛋放到一旁的桌子上,“许久不来,我来看看外祖母,不知道外祖母的身体怎么样了?”
姚瑜他二舅母往旁边挪了下,腾出了块地方,“小姚瑜都知道来看外祖母了,快带你媳妇儿来上炕坐坐,暖和暖和。”
赵氏也生出一股自豪来,家里的小兔崽子竟然懂得人情世故了,让她在哥嫂面前挺有面子。
姚瑜看了眼宋凉,忙摆手,“不了,我们就不上去了。”
赵氏目光挪向宋凉,“宋凉,你们走了半天的路,吃过饭了吗?”
赵氏主动对他示好,宋凉抓着姚瑜的手不松,轻声道:“路上吃了馒头。”
一句话,赵氏眼泪差点没下来。
宋凉这小兔崽子竟变化这么大,如今这么乖了!
姚瑜是怎么做到的?
算了,这都不重要了。
看这样子,小两口能好好过起小日子来了。
“舅母叫你们上来,你们就上来吧,下面多冷,你姥姥的火坑烧的热乎乎的。”赵氏招呼
姚瑜挺囧的,他没好意思问,大白天的,一家人不去干活,窝在炕上干嘛?
姚瑜还是没上。
他估计宋凉也不习惯。
姚瑜的大舅,叫赵大闯,也是许久没见姚瑜了,开口道:“一个多月不见,姚瑜高了也壮了。”
姚瑜心中嘀咕,把可不,有了媳妇儿要干力气活,所以吃的都多了,不然可抱不动媳妇儿。
不过他面上笑笑,不说话。
“小妹,姚瑜旁边这位是他夫郎吧?”
赵氏赶忙道:“我光顾着高兴了,都忘记介绍人了,这是姚瑜新娶的夫郎,宋凉。宋凉,这是大舅二舅三舅大舅母……外祖母睡着了,晚点给你介绍。”
宋凉乖乖挨个叫人,赵氏听了越发欢喜。
她就知道,她眼光不错,把宋凉给姚瑜抢来不是坏事。
有了宋凉,她家臭小子看起来都靠谱多了。
赵氏佩服自己的眼光。
若是其他的客人上门,赵家几人肯定要下炕招待的,但这是姚瑜,他们自小疼到大的小外甥,熟的不能再熟,见人不上炕,他们这才一起下来招待。
赵氏下炕后,自来熟的抓住宋凉的手,“怎么这么凉,不然上炕暖暖吧?”
宋凉尴尬的抽回手,“不了。”
还是姚瑜眼睛亮,一把将宋凉的手塞进自己怀里,“娘,你别管他了,我给他暖暖手就行。”
赵氏捂着唇轻笑,她家姚瑜开窍之后咋就这么会呢。
像她!
不像他那个蠢爹!
说话间,表哥给倒了两杯热水,“快喝杯水暖暖吧!”
姚瑜道了声谢,接过水,将其中一杯递给宋凉,“快暖暖手。”
“嗯!”宋凉小声道。生人这么多,个个都很热情,搞得宋凉招架不来,只好乖乖待在姚瑜身边,哪里都不敢去。
“今晚就不要回去了!好好在家休息一晚。”
宋凉看向姚瑜,姚瑜点头。
一群人围着姚瑜和宋凉。
赵氏拿过他们放在桌上的东西,“你们来还带了东西?”
这次是宋凉出声,“不知道带些什么,就买了些肉和一篮子鸡蛋。”
赵氏光是听着宋凉和她说话就心里高兴。
23/126 首页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