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府果然不同于他们的小县城,东西琳琅满目,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都有。
“咦?”姚瑜突然看到有卖婴儿床的,这小床可真精致,还能作摇篮来用。
姚瑜一问价格,竟然要二两银子。
实在太贵了,姚瑜本不想买,但一想到自己家里现在那乱糟糟的样子,孩子连睡得地方都没有,便割肉买了。
过几天考完回家,他租两驴车就一并带回家。
陆先生年纪大了,这几日为了给姚瑜指导文章累着了,这一觉直接睡到了第二天一早。
对于此次考试,姚瑜心中很没把握,放榜那天他早早就来等着了。
只要此次榜上有名,那他就是秀才了。
多日来的努力全在今日了。
“莫要紧张,是你的跑不了的。”陆先生劝他。
姚瑜哪能不紧张,“我夫郎孩子还在家里等着呢,我要是考不上秀才,哪里有脸回去见他们?”
陆先生摇摇头。
姚瑜远远的看着,陆先生倒是找了个摊子去喝茶了。
突然之间,人群突然热闹起来,大家都往一处聚集,姚瑜便知道,这是放榜了。
“兄台,可是放榜了?”
“正是,赶快去看看。”
“第一名姓陆,这我到没听过,这人是谁?”
“这你都不认识?这不就是上次府试的榜首?”
姚瑜一听便知道说的是他师傅。
他师傅还真没吹牛,一路案首,等科试拿个榜首,那可就是小三元了。
姚瑜使劲儿往里面挤,可是人太多了,根本挤不进去。不少考生站在那里看榜,上榜的还要帮同窗看看,没上榜的不愿意相信,非要多看几遍,生怕是看漏了自己的名字。
幸好姚瑜个子高,稍微挤到前面,就能将榜上的名字尽收眼底。
第一名是陆先生不奇怪。
第二名,第三名……都是熟悉的名字,之前在府试就榜上有名。
姚瑜从第一个,一直看到第十八个才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姚瑜惊喜不已,连忙从人群中挤出去给陆先生报喜,“师傅,师傅,咱们都考中了。”
声音之大,引得旁边之人都侧目了。
陆先生稳坐不动,“你考了多少名?”
姚瑜灌了杯茶,才道:“师傅,你怎么不问问你自己?你就对自己这么有信心?”
陆先生又给他添了一杯。
姚瑜第二杯茶下肚才细细说来,“师傅,你还是榜首。”
旁边的人看向陆先生的眼神变得热切起来,闻言想上来结交,可是姚瑜话没说完,他们不好打断。
只听姚瑜继续道:“我就差多了……”
旁边的人也好奇了,差多了是多差啊?
“才考了个第十八。”
旁边的人嘴角抽抽。
十八名还差?
您看看旁边哭晕过去的那位仁兄?
“您就是陆先生吧?在下是蓝山书院的山长,不知今日是否方便,赏脸吃个饭……”
姚瑜大约知道他要找师傅说什么,识趣道:“师傅,你们先聊着,我看完榜还有事,就先走了。”
这人必是要拉拢陆先生的,姚瑜不好多听,陆先生若拒绝自然没事,万一要是想答应,他留着岂不是尴尬。
“这位……公子,不如也一起?”那人也不知道怎么称呼姚瑜。
第十八名,还是有结交的价值的。
第十八名,但也算是有了科试的资格。
幸好今年是第一届科举,若是过几年参考,本届的和往届的秀才都会来参加岁试,以姚瑜现在的水平不一定能排到前二十名。
那人虽邀请了姚瑜,只是姚瑜志不在此,直接了当便拒绝了。
他要赶紧回去复习,准备院试的第二场——科试。
也不知宋凉如今怎样了。
……
姚瑜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的第二天宋凉就已经生了,如今孩子已经十天大了。
赵氏抱着大孙子哄,小东西沉甸甸的,出生就比别的婴儿重了好几斤,如今吃了十天羊奶,她隐隐觉得又沉了许多。
不过抱着大孙子,一点也不觉得累。
村里谁不知道,姚瑜得了个大胖小子,小崽子随两个爹,漂亮的不像话,又白又胖。
姚老头这个爷爷本来只打算走个过场来看看这个孙子,一见面也被小崽子吸引了。
这小子一点也不像刚出生的小孩那般皱巴巴的,这小子白胖胖肉嘟嘟的,像一个大号的糯米团子。
姚老头缠着手想摸他,却被小肉手摇晃着打了一下。
姚老头不怒反喜,跟赵氏说:“这小子真有劲儿。”
赵氏低头没应他,他才想起来和赵氏和离了。
姚老头也不自讨没趣,从怀里掏了个小银锁给孩子戴上,依依不舍的走了。
他还要去收粮粜粮,等拿粮食换了钱,还要去交税。
朝廷新立,正是缺钱的时候,所以今年朝廷提前开始征税。
姚老头这几天忙着收了好几天粮,雇了好几个人,终于是收了一大半,再有两天就收完了。
送走了姚老头,赵氏抱着孩子,拍了拍他的小屁屁,“咱屎蛋不理他,奶奶抱,乖哦乖哦!”
没错,孩子小名叫屎蛋。
本来名字该由姚瑜取得,但是姚瑜纠结了十几天,一直没选好。
如今孩子出生了,姚瑜却不在家了,孩子连名字都没有。可是总宝宝宝宝的叫也不是事,宋凉自己不想费这个脑子,只好找赵氏这个奶奶来起。
这个年代孩子夭折率高,一般都会取一个贱一点名字压一压,人们觉得这样好养活。
赵氏没想到自己还能捞到给大孙子取小名的权力,她很认真的想了一晚上,终于是想到了个绝佳的好名字:
屎蛋。
宋凉听赵氏一口一个屎蛋一口一个屎蛋的叫着,很是同情。
但除了同情,他也没办法,谁叫娃俩爹都不会取名呢?
只能等你爹回来,让他给你取个好听的大名了。
“来,屎蛋,爹爹抱,是不是饿了?爹给你喂奶。”
屎蛋认识宋凉的气息,一靠近宋凉,就跟个小狗似的,闭着眼睛往宋凉怀里拱。
屎蛋本就长得漂亮可爱,这还是自己的亲孙子,在赵氏眼里,屎蛋就成了全天下最漂亮可爱的孩子了。
闻言赵氏忙出去挤了碗羊奶,热了热,匆匆忙给送了过来,“可别饿着我大孙子。”
这羊是姚瑜走前准备的。
宋凉看着那碗奶,忍不住沉默了许久,“娘,这奶是不是多了点,他能吃得了吗?”
赵氏摸了摸屎蛋肉嘟嘟的脸蛋,“要不先喂着吧,他能吃完就喂,吃不完就算了。”
宋凉也不太懂,既然赵氏这般说,那他就喂吧。
小崽子是真能喝,送到他嘴边,他咣咣咣的,愣是一滴没剩,喝完甚至还有点意犹未尽。
姚瑜还不知道宋凉给他生了个小饭桶,他努力学了几天,终于进了科试的考场,他心无旁骛的答完题,连榜都不曾看,就急匆匆的往家里赶。
陆先生被蓝山书院说服,决定去蓝山书院挂名,姚瑜就要和陆先生暂时分开了。
走之前,姚瑜特意去跟陆先生告了别。
从去年冬天,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考试,都是师徒二人一起走的,如今师徒二人就要分开了,两人都忍不住心生伤感。
“姚公子不等放榜了再回家吗?”书院山长问道。
姚瑜笑道:“家里夫郎就要生产了,我实在放心不下。”
山长点点头,看向陆先生。
陆先生早早就买了几件红彤彤的小衣服和一个小金锁,“我忙于科举,恐怕没时间回去见我那没出生的小徒孙了,给孩子准备了件小礼物,你一并带回去吧。”
陆先生才名在外,不少人有所求,前来结交,陆先生自然也就不缺银钱了。
“谢谢师傅,我就替他收下来了,除了这些,我这个爹还想替孩子讨个礼物。”
陆先生好奇了,“什么礼物?”
“替孩子取个名字吧?我抓耳挠腮,想了几个月都没想到。”
陆先生笑了笑,思虑了一会儿,拿出纸笔,往纸上写了两个字,广善。
广善?
小广善?
小善善?
姚瑜替自家小广善道了谢,就告辞了。
目送着姚瑜离开,陆先生忍不住跟山长叹息,“我此生恐怕再也遇不到像姚瑜这样的徒弟了。”
山长疑惑道:“可我见他之间考得的名次并不是很靠前啊?”
陆先生轻笑,“那是因为,他是从去年十二月中旬才正式备考,今年一边在酒楼里做账房养家一边读书。今年的科考比我预料的要难一些,可没想到他依然一路走来了。”
山长听他继续说:“若多给他几年,他不一定比我差。”
山长将信将疑,“此人真有你说的那般有天分。”
陆先生笑笑,“我从未见过像他一样有灵性的,可惜他志不在此。”
山长闻言不甘心了,“不若我再找人和他接触接触?”
陆先生摇摇头,不再说什么。
第72章
告别陆先生后,姚瑜一路马不停蹄,终于在三天之后到了青山村。
还没进门,就见村头一群人聚在一起,谈论些什么,看着挺热闹的。一想到要挨个叫一遍这些长辈,姚瑜就觉得压力大。他瞧不做声,打算从小径绕过去。
然而,事情岂能如他所愿?
姚瑜刚一转身,身后就传来熟悉的声音。
“姚瑜,你回来了?快来,刚好有事,你来给叔搭把手。”
说这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村长。
姚瑜硬着头皮走近,他最怕这种热闹的场合了,特别是这周都是长辈的热闹场合。
村长见他慢吞吞的,一把拽着他,“这孩子能干,刚好缺人,就让姚瑜跟我一起去吧。”
一个年迈的老头冷哼,“都是当爹的人了,还是这么不敬长辈,刚刚要不是村长叫他,这小子就悄悄溜了。哼,见了长辈也不知问一声好。”
这个小老头叫周坤,只因他在前朝时得了个秀才功名,给他们周家捐了个祠堂,姓周的都愿意敬着他,再加上他颇有才学,因此在村里颇有名望,谁见了都要叫一声叔公。
除此之外,这老头还有一层身份。姚安生母的远方表舅。
当年这小老头见姚老头家境殷实,便想攀亲,把自己的表侄女,姚安的生母说给了姚老头。
也是因此,姚瑜不想给他脸。
姚瑜本想出口怼他。
却被村长拽住胳膊使了个眼色给挡住了。
然后又跟小老头道:“叔公,姚瑜自小就是这般沉默寡言,您还不知道吗?不过他虽然不会说话,但村里有事叫他,他绝不含糊,今年村里好几件大事他都帮忙了。”
好吧,姚瑜闭嘴了,就当给村长面子了。
小老头冷哼一声,算是接受这个解释了。
“年纪小不懂事,这次姑且不跟他计较了。”小老头看了他一眼,“回去多跟你哥学学,哪次姚安见到他不毕恭毕敬的叫我一声老叔公?”
本来不想计较了,没想到这老头竟然拿姚安踩他?
听了这话姚瑜笑着微微抬眼,“敢问您姓姚还是姓赵,算我哪门子的叔公?”
小老头闻言吹胡子瞪眼起来,“小混蛋太过无理,你去问问你爹,他都要叫我一声叔公。”
姚瑜嗤笑,“那就得怪我爹了,他可没跟我说过我还有这么个叔公。”
这锅就甩到了姚老头身上了,反正他今天不在。
49/126 首页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