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目光转到姚瑜的脸上时,又有一瞬能理解了。姚瑜很漂亮,不是女子那种漂亮,他一点也不女气,非要说就是很明媚张扬的长相,但又精致的要命。如果姚瑜瞧着不那么傻,估计会蛊到不少姑娘哥儿。
姚瑜抿着嘴找了个由头出门去了。
他不喜欢别人这样谈论他。
可是他向来没什么话语权,他说的话别人都不会听,也就只有玩时,他有什么点子别人才会听取一二。
姚瑜走了,宋凉也没管。
只是他跟杜小安他们几个说:“往后别再这么说了,现在的生活对我来说已经很好了。和姚安的事黄了,是我最不后悔的事。”
杜小安几人自认为对宋凉好才劝他,可是宋凉不听非要往火坑里跳,他们这些外人也没办法。
后来干聊了一会儿,几个人也没话聊了,就告了辞。
姚瑜在门口假装收拾屋子,见他们走了,才敢进屋子。
一进屋里,遍寻不到宋凉。
他进了卧室,才发现宋凉背着门口侧躺着。
如果不仔细看,他还以为宋凉睡着了。
可是没有。
刚刚还袒护自己的宋凉,正把自己整个捂在被子里哭泣,他没有出声,只是肩膀一直在抽搐。
虽然姚瑜觉得自己没用不关别人的事,别人也犯不着上他家里来特意说他不是,可此刻还是忍不住不住跟宋凉说:“对不起,对不起,我让你丢人了……”
第12章 日常
宋凉自认为不是扭捏之人,他坐了起来,“我不是因为他们说的话才……”他说不出那个哭字,好面子的宋凉觉得自己不应该软弱到哭。
宋凉心情平复了一些,“他们所有人,真心的、虚情假意的,都因为我放弃了姚安这样一个人,或是远离我,或是对我表示失望。”
“可我没错啊。”
他不懂,放弃姚安选了姚瑜算什么错?
虽然知道宋凉所谓的‘选择’和他本人关系不大,可姚瑜的小心脏还是忍不住轻轻的砰了几下。
也,不是完全和自己没关系吧?
宋凉虽然不打算跟他过,但是宋凉觉得自己比姚安好。
姚瑜白皙的脸蛋红扑扑的,他替宋凉擦了擦脸上的泪水,“起来吧,咱们村里,我最会摸鱼了,我去摸鱼晚上吃。”
可不嘛,和他同龄的少年早就不摸鱼了,还在摸鱼的都比他至少小五六岁。
算来他是经验最丰富的。
宋凉也不是很饿,本来想着家里穷,少吃一顿便能省一顿。可听他要捞鱼吃,宋凉想,河里的鱼不用花钱买,便点了点头。
分家了,姚瑜本来还有点担忧以后的生活,但想到不管他捞多少鱼,都不用碍于他爹的面子,分去一大半给姚安,他就充满干劲。
……
姚瑜自制了个小小竹篓,将之绑在竹竿上,让宋凉带着盆跟他出门。
屋后就是条小河,两人甚至都不用走太远。姚瑜挽起裤腿下了河,让宋凉在岸边等着。
“不会有危险吧?”宋凉站在岸边道。
“放心,我自小在这河里摸鱼摸到大。”
“真的吗?”宋凉是小哥儿,被管得严,不敢和这些小郎君一样下河摸鱼,上树掏鸟蛋,他平时最多也就和小伙伴一起摘摘野菜采采菇。
姚瑜没回答他,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到手上。黏着蚯蚓做的饵料的竹篓轻轻放到河里,姚瑜站着一动不动。
“现在离村子近的河段里的鱼都被捞的差不多了,捞是不好捞的,只能用饵料吸引。”
许是他们运气好,很快便吸引了一条巴掌大的小鱼,姚瑜眼疾手快,猛然将竹篓提起,他们的晚餐便有了。
姚瑜见饵料还有剩,便又坚持了一会,又钓起一条大鱼。这之后,很久他们都没什么收获。
“嘶~晚上水好凉啊!”
“啊?”宋凉低头伸手试了一下河水,果然温度很低,“那你快些上来吧,冻坏了可没钱找大夫。”
姚瑜听他这么说,不再坚持,他收起渔具,几步就跨了上来。
“好凉好凉,快回去吧。”现在是初秋,气温不比夏天。
宋凉点头,端起盆,和姚瑜一起将鱼带回去。
回到家,看到还在蹦跶的鱼,宋凉犯难了,“我们家没吃过鱼,我不会做鱼。”
宋凉他爹人抠,买鱼是舍不得买的,他哥又是个懒骨头也不可能去捞鱼,而宋家一家子都不讨喜,逢年过节几乎没人送鱼给他们,宋凉几乎没吃过鱼,偶尔吃也是在外面吃席吃的。
对了,姚安倒是送过几条,但是他娘不会做,做出来肉是苦的,他娘就再也没做过了。
“我们家经常吃鱼,我会做。”姚瑜自打会走路了就喜欢去河里摸鱼,家里每年都能吃到鱼,“不过家里现在没调料,我恐怕做不好。”
宋凉有些失望,“那算了,先睡觉吧,明天睡醒了再想怎么吃。”
见他失望,姚瑜莫名不忍,他一拍手,“有了,我兄弟江恒家里有调料,我去借。”
宋凉面露犹豫,“人家怎么会白借调料给我们?”
“那有啥。咱不白借,我叫他一起来吃。你等着,我去去就来。”
趁姚瑜借调料的时间,宋凉把家里稍稍收拾了一下。
厨房里锅碗盆菜刀都是不缺的,还有赵氏送来的一缸米,其他的就什么都没了。
连碟子都没有,就是炒了菜也没厨具盛。
宋凉纠结,这些器具都是要花钱买的,离开姚家时姚老头似乎没给姚瑜多少钱,不多的几两银子还是让他用来买粮食的。姚老头还叮嘱姚瑜,轻易不要动那银子,如果挥霍光了姚老头是不会再给他的。
可是家里缺的东西有点多,不买很不方便。
宋凉也有钱,可他不想拿自己的钱。
他要攒钱,早点攒够,早点走人。
这也是姚瑜希望的。
厨房东西不多,很好收拾,宋凉刚收拾好没多久就听到门外传来说话声。
宋凉走出去看。
只见姚瑜正拉着江恒的胳膊,要把人往里面拉。可江恒心有戚戚的看着屋里,抱着门死不撒手,仿佛里面有什么洪水猛兽,任凭姚瑜怎么拉,他都不肯往前迈一步。
“你们来了?”宋凉无语,他当然知道江恒是因为怕他才不敢进来,虽然不高兴,宋凉还是主动打招呼。
江恒一僵,顶着宋凉凉凉的眼神,不再挣扎。
江恒挺怕宋凉的。
当时宋凉带人来打姚瑜时,江恒也在,但他没出息的跑了。打完之后,又是他第一时间跑回来将姚瑜背回家的。
姚瑜被打之后那样子别提多惨了。
虽然有点不讲义气,但江恒很庆幸自己跑得快。
经过这件事,江恒对宋凉的恐惧不比姚瑜少多少。
现江恒人进来了,却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话。
一是因为惧怕,二是因为对方是兄弟妻,他不好太过随便。
“这是江恒,我兄弟,这是宋凉,你应该认识。”姚瑜简单介绍了一下。
宋凉打了声招呼,江恒再不出声就不太礼貌了,他纠结一番,嘴里冒出一句,“嫂子好。”
三人都沉默了,还是宋凉主动应了:“嗯。”
“这是调料。”江恒把手里的东西递过来。
宋凉没接,姚瑜伸手接了,“给我,我去给咱做饭去。你自己在这里坐会,我很快做好。”
江恒看了一眼宋凉,“不了,你家也没处坐,我给你打下手。”
村里的调料单调,姚瑜也做不出什么花样来。他将小鱼宰了,煮了锅鱼汤。大鱼则剁成块,在江恒家地里拔了葱蒜,又配着江恒他奶奶自制的辣酱做了香辣鱼。
姚瑜把香辣鱼盛到盆里,又从锅里一人舀了一碗奶白的鱼汤。盆放在地上,三人蹲着围了一圈。
喝一口鱼汤,吃一口香辣鱼。
江恒跟没见过世面似的,“老瑜,你做的鱼也太好吃了吧!以前你怎么不做?啊呜!”又是一大口。
鱼一做好,姚瑜就先给宋凉一个人盛了一半,他边嗦着香香辣辣的鱼刺,边谦虚道:“主要还是你奶奶的辣酱做得好。”
宋凉没开口夸他,只是埋头猛吃,姚瑜觉得这就算是对他厨艺的肯定了。
“嗝~姚瑜,你家的碗碟也太少了,凳子也少,改天我从我家里拿一些给你。”酒足饭饱,江恒四处打量姚瑜这屋子,觉得甚是简陋,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不用。”姚瑜想都不想就拒绝。
姚瑜虽然没用,但他是因为有赵氏能依靠才没用的。他家里条件好,不需要向外人开口要任何东西,甚至有时候别人见他人傻钱多,还会反过来跟他扮可怜,占一些小便宜。
十几年都没有向外人开过口,现在的姚瑜又怎可能因为一时的贫穷,为了这些鸡零狗碎的事向人开口?
“姚瑜,你啥时候还有了这死要面子的毛病,你家里都成啥了,连个桌子都没有,你们两个平时连吃饭都不方便。家里万一要是来了客人,叫人家客人坐哪里?”
姚瑜抿嘴,“我没有死要面子。”
江恒说话的方式让他有点不高兴,但他没生气,因为他知道江恒是出于担心他的缘故,是想帮他,“我有办法,过几天你再来我家,会让你围着桌子,坐在凳子上吃饭。”
江恒叹气,“那行吧,你自己买吧。”他也是听姚瑜说他爹给的银子不多,才想的这个主意。
姚瑜,“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用不着麻烦你。你去把锅洗洗,洗完赶紧回家。”
第13章
宋凉在一旁静静的看着。
他想,或许姚瑜拒绝江恒是因为要面子。
他还是挺稀罕的,以前不知道多少人骂姚瑜没用没出息,在外面被欺负了只知道回家找娘。姚瑜听了一点都不觉得不好意思。别人骂别人的,他依旧回家找娘,让他娘帮自己出头。
这次却是宋凉多想了。
姚瑜并不是因为终于要面子了。
姚瑜这么说是真有办法,第二天他难得没睡懒觉,去隔壁借了个斧子,去了竹林。
姚安是木匠,姚瑜见过他做木活,多少也知道该怎么做。虽然他做的比不上姚安做的精细,但大概是能用的。
“阿叔,你家有斧子吗?”姚瑜家旁边有户人家,姓张,叫张余,快四十岁的模样。
“姚瑜?!”那人抬眼一看,有些惊讶,“你怎么出来了?”
姚瑜很是莫名其妙,“我怎么就不能出来了?”
“我听人说,你媳妇儿把你打的下不来床。”张余凑过去打量他,“你媳妇儿没打人啊?”
姚瑜干笑,“叔,别胡说啊!他不随便打人。”
张余明显不信,“我可没胡说,婚前不是还打了你一顿?这事全村人都知道,我当时就在场。”
姚瑜心情瞬间就不美好了,他也怕宋凉不高兴了揍自己,天天也提心吊胆呢,“叔,我管你借斧子,你要是不愿意借就算了,我再找别人借,你何必揭人伤疤?”
张余捂嘴笑,“你小子真没出息。”
他又说:“对了,要斧子干什么?”
“砍几个竹子,做几个锅碗瓢盆。”
张余闻言把斧子递给他,“你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哪里干得了这种活,这活找姚安啊,姚安最会干这种活了。”
姚瑜皮笑肉不笑,“不必了,我自己可以。”
张余还想说些什么,姚瑜一把拿过斧子,不给他机会,“叔,我发现你这人聊天方式很有问题啊,你人缘不好看来是有原因的。”
每句话都精准戳人痛处,村里现在谁不知道他和姚安闹掰了?
张余生气了,“混小子你胡说什么呢?我哪里人缘不好了?再说你有什么资格说我?你比我能好多少?”
姚瑜抱着斧子赶紧跑,“我随口一说,你别往心里去,哈哈哈哈。”
张余追上去,“斧子不借你了,你还我。”
可是他哪里追的上,姚瑜能吃能睡能长个子,人已经跑没影了。
……
宋凉今天也早早就醒了。
他们如今正式分家了,他也该想办法挣点钱,用来买一些平时吃用的,再攒一些,早日攒够十两银子,也好离开。
宋凉现在的名声已经在周边村子里传开了,他想在附近找个活做是找不到了,只能走远一点。
宋凉没有信息渠道,便把杜小安和谢小夏两兄弟叫来给他想办法。
“现在都快入冬了,哪里还有工做,我父亲兄长都没事闲在家里,过阵子天更冷了,该猫冬了。”杜小安建议他,“姚安他娘有钱,她不会眼睁睁看着你们饿死的,何不等明天春天再想法子?”
宋凉等不到那时候,他太缺钱了,“我现在连身过冬的衣服都没有,不做工挣钱日子都没法过。”
谢小秋眼珠子一转,“我倒是听我爹说过县东那边的山里有军队驻扎,需要老百姓干苦力,说是干三月,干完一个人发五两银子呢。”
宋凉眼睛亮了,“当真?那我去看看。”
谢小夏在旁边轻推了一些弟弟,对宋凉说:“你别听他胡说。我爹冬天无法打猎,他很需要找个活,赚点银子补贴家用。可我爹都没去,那想来这活是不靠谱的。”
“谢叔没说为啥不去?”
谢小夏摇了摇头,“他没说,不过想想也知道,官府的活可不好干,你都不能歇一歇,一停下他们的鞭子就抽上来了。”
宋凉拧着眉,“我再想想吧。”宋凉有些心动。
“等等。”杜小安想了想,还是叫住了他,“宋凉,你嫁人了,却还是要自己出去找活干,这样的日子是你想要的吗?这样的人值得你嫁吗?”
9/126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