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我头顶有词条,康熙激动晕了(穿越重生)——藤萝浠月

时间:2024-11-22 10:13:13  作者:藤萝浠月
  有人试探着问官兵:“学了数理化的孩子,能学造这个不?”
  官兵的申请更加得意了,说道:“自然。”
  人群轰动。
  这要是自家人学会造,以后家里还能缺钱?
  就是那过来凑热闹的二赖子,都抄着袖子想回家不拘从哪里弄出来一二百文,让自家小崽也去学。
  现在的朝廷给弄出来这么便宜的公学,纸也有便宜的,学完了东西还有这等好处,不让自家娃去学可不是错过好时候了?
  朝廷的大臣们对这些变化看得更清晰透彻,不过他们不用苦恼入学资金的问题,苦恼的只是孩子的脑瓜。
  这一学物理化,才发现有的孩子真是一学一个会,而在文学上颇有造诣的孩子学这个就特别吃力。
  那会算题的还特别被万岁爷喜欢,经常叫到蒙养斋与人探讨数学、机器制造的问题,于是恨不得把家里所有的孩子都扒拉出来,好扒拉出来一个脑子适合学数理化的。
  这一次,诚亲王和那些文臣不用胤祝再嘲笑了,走在了前面,于太子二次被废的这一年年底,办出来一个数学物理化学分门的竞赛。
  呼声很高的诚亲王,摆出了一副淡泊名利只有孝顺的姿态。
  八阿哥完全没有竞争力了现在,属于八爷党的中坚力量的阿灵阿、马齐等都被万岁爷狠狠敲打了,现在唯万岁爷的命是从。
  八爷,就好像是一只没牙的老虎。
  那么根据上一次废太子的经历,有些想要趁机出头的臣子就开动了小脑筋,皇上这是不是还对废太子抱有期望啊?
  或者这次废太子又是父子俩做的局,把那不安分的某些皇子大臣引蛇出洞?毕竟听说,皇上虽然废了太子但却经常去咸安宫看废太子。
  担心有人为难克扣废太子的吃用,皇上还特意将旨关心。
  总之看着还有重立之意。
  就在有臣子试探着提起重立太子时,一道诏令再次震惊朝野,驱逐废太子,此后不准他再踏上大清土地一步。
  完蛋了。
  那些还对太子起复抱有期望的臣子彻底瘫软。
  众人不知道的是,太子父子离开的蒸汽船上,还带着被圈禁了好几年的大阿哥。
  有胤祝给的导航仪和一千多名随船士兵的护卫,上船之后的胤礽和胤禔别提多快乐了。
  弘皙还沉浸在皇长孙地位失去的忧愁中,突然听见一阵嗷呜嗷呜的声音,抬头向外望去,就见发丝里都有白色的大伯正伸着双臂像只大鸟一样在外面宽敞的甲板上一通乱转。
  弘皙:十五叔说得对,大伯真的不正常了。
  胤礽看不下去,抬脚来到外面,说老大,“你能不能别太犯蠢,叫底下人看了如何说?”
  胤禔停下飞翔,感受着四面八方吹来的咸咸海风,看向一脸厌烦的胤礽:“我跟你说老二,要不是十五,我可不忍你。”
  胤礽冷哼:“要不是十五,我还不带你呢。这次出航,我是船长,这一路上你都得听我的。”
  大清的第一艘蒸汽机驱动的轮船,为康熙号,龙旗招展,虽然只有一艘船,但却有种千军万马的气势。
  因为上面搭配的武器,这一千兵卒还真能当千军万马。
  而出来的时候,只见了他一面的皇阿玛还说让他听老二的。
  胤禔的态度便有所软化:“得得得,什么船长我也不稀罕。听十五说外面的荒岛有很多,到时候我征兵打仗,其他的事你说了算。若真能建起一个国家,皇帝得让我当。”
  胤礽:“凭什么你当皇帝?我可是嫡长子。”
  胤禔无情冷嘲:“被废的嫡长子。”
  说着说着两人就要打起来。
  弘皙感觉他阿玛打不过大伯,赶紧跑出来劝架。
  *
  时光匆匆,一转眼到了五十四年的秋天。
  这三年,大清的矿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铁轨也在花费了每年一多半的国库之后修建出来一条南达广州雷州府北抵漠北大草原的直达通道。
  随着铁矿开采量的增大,民间投入铁具生产的私营制造业也是遍地开花。
  现在京城的普通百姓人家都能用自家攒的钱买来一辆自行车了。
  随着二哥的离开,八哥的被彻底打压,皇阿玛的身体日益健朗,朝局恢复了平稳,胤祝这个步军统领闲下来的时候还挺多的。
  因此,他就带着人去做了一个京城以及近郊百姓们的日常消费占比和幸福指数调查。
  一忙又是半个月。
  这天去园子的路上碰见两个跟三哥亲近的文臣,都是这两年办报热情高涨的,看见胤祝非要拉着他去吃饭。
  胤祝接受了这顿吃请,一顿饭之后,两人都给整抑郁了,诚亲王现在虽然是淡泊名利派,但每天都忙着跟老四别苗头呢。
  这可被十五爷好一通戳心。
  这几年皇上对雍亲王的偏心越来越明显,现在连内阁票拟批红都让他代劳,诚亲王心里是一百个不服气。
  淡泊名利都快装不下去了。
  十五爷就是听说前两天诚亲王又请万岁爷去承德狮子园避暑,建议他们给三爷买一串佛珠,还让三爷别让了自己的人设。
  这下俩文臣回来一哭诉,给诚亲王气的,什么人设?十五这是又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做他的题了吧,一拍桌子道:“你们等着,我找到他去。”
  俩人顿时紧紧抓住诚亲王的手,哭道:“三爷啊,其实十五爷说的没错,您收敛一些吧。还有我们,我们都是些只知道自己的私利,根本没有想过在快速发展的时候关注一下民生,我们真是那种注定背历史遗忘的人啊。”
  诚亲王跺脚:“你俩是被他洗脑了啊。”
  秋天的雨淅淅沥沥的,诚亲王下了车也不要伞,闷头直接往皇阿玛住处走,听到里面传来小孩儿稚嫩清晰的读书声时一下子顿住了脚步。
  “不破楼兰终不还!”小小的嗓音里充满了大大的战意,“皇玛法,等宴儿长大了,宴儿去把西北的乱臣贼子都打出去。”
  “哎呦,好好好。”
  诚亲王的心可酸了,皇阿玛现在是把老四当成嫡子宠了是吧,弘晏堪比当年的弘皙,但比弘皙还有优势。
  因为弘晏有个特别疼他的十五叔。
  十五也是个不要脸的,他四哥的儿子他天天带在身边,不知道还以为这是他儿子呢。
  魏珠通报了进去,诚亲王沉着脸进去,看见他爹之后,又露出一张笑脸,坐在炕上带着小瓜皮帽的小孩指着他道:“三伯的脸会从青色变成红色。”
  康熙:“哈哈哈。”
  诚亲王咬牙,果然是老四的种,忒会找人痛点戳了,不,还不只是赖老四,弘晏这小家伙差不多是小十五一手带大的,这天魔星性子跟他简直是如出一辙。
  最后啥也没说,气哼哼的走了。
  头发里白丝越来越多的康熙问道:“十五,你又怎么你三哥了?”
  胤祝无辜,他是真无辜,回来皇阿玛问他怎么惹三哥生气了,胤祝挠着脑袋想了想:“儿臣只是在路上碰见了跟三哥关系不错的两个文臣,跟他们一起吃了顿饭。”
  说着恍然大悟,“可能是儿臣又一次嘲笑他们百无一用是书生了吧。”
  康熙点点他:“这么大年纪了,得改改你的脾气。”
  弘晏闪闪的大眼睛一会儿看看十五叔,一会儿看看皇玛法,说道:“玛法,十五叔的脾气好好的。”
  让人心头发软。
  康熙捏了捏他软乎乎的脸蛋,让他出去玩,接着拿出来一张西北的紧急军贴,递给了胤祝。
  “皇阿玛,我也接到了量儿的信了。”胤祝看完军帖,说道:“那个策棱搞出来的小骚乱不是问题,量儿都给他打退了。”
  他其实明白皇阿玛的意思,皇阿玛想亲征。
  康熙说道:“其实朕早已觉得朕老了,去年蒸汽火车头做好,朕就有过退位之意,但终究是想再等等,如今这铁轨都已造好,阿玛还能去西北督战一次便足矣。”
  胤祝:“老头,你可别忘了你现在有多大了。”
  康熙看向窗外,叹息:“祝儿,朕这一生帝王生涯有过诸多妥协,但唯有一点,朕不让。那便是领土。若没有蒸汽火车,朕有心无力,可能只会选择一人代朕亲征。而今,朕要亲自去,也告诉我爱新觉罗后世子孙,无论何时何地,面对外寇侵扰,不能退让一分一毫。”
  胤祝愣了愣,皇阿玛真是越老越不怕事,没多想便答应了:“好,儿臣跟您一起去。”
  康熙以六十多高龄还要御驾亲征,消息一出,朝野上下都是反对的声音,但皇帝之意已决,臣下的反对都只是反对而已。
  更何况万岁爷的几个儿子都同意,臣子们反对几天无果就躺平了。
  倒是八阿哥,还在用他那点残留的势力想要奋力一搏,在出征前一天,竟然有人提议让八爷当前锋将军。
  八阿哥还在一次大朝会上表示之前皇阿玛亲征的时候,儿臣年幼不堪大任,唯望今日能报效君父。
  胤祝:你这个报效更合适用报销。
  【词条一百八十三,起猛了。
  网络流行词,起的太猛感觉天旋地转的状态,通常用来形容听到一种非常不可思议的消息时不敢置信的心情。
  做题要求,造句。
  完成奖励,高倍显微镜一台。
  求助:---】
  三年过去,胤祝的词条只刷出来七十多条,今天这一次距离上一次也有了半个月,大家都以为词条枯竭了。
  松口气的同时还觉得有点不习惯。
  没想到,八阿哥一出来,这一大早水灵灵刷出来一条。
  【我还真是起猛了,八哥竟然说报销皇阿玛,他知道他在说什么吗?年纪胡子一大把了,还要去当前锋将军,就不怕被砍成肉泥?】
  八阿哥朗声道:“儿臣,百死不悔。”
  吓了胤祝一跳。
  康熙这两年对老八都是淡淡的,说道:“八阿哥既然请缨,便随同朕亲征去吧。”
  八阿哥心头苦涩,才知道比起皇阿玛的厌恶,更可怕的是冷淡。
  秋八月,帝王所帅一万亲征军在北京西站上了火车,民众们夹道欢送,一个个都有点穷兵黩武的气质。
  “有小枪队,那些个乱军不用一个月就能剿灭。”
  “听说还有老毛子呢,老毛子手里有鸟枪,也挺厉害的。”
  “再厉害还能有十五爷师父给的图纸造出来的枪厉害,你们只说小枪,前几个月才出来一种这么长的步枪,专配给九门提督衙门使用的,你们见过没?”
  “谁没见过,我家隔壁的那个二小子就在西山步军营,连长枪的,听说那玩意可厉害了。上面还有个瞄准的小镜子,一弹出去能把几百丈外面的人脑瓜爆花。”
  在百姓们的期待中,康熙晚年的这一次亲征非常顺利,大军乘坐火车离开三五天之后,就有捷报传来。
  接下来的半年里,捷报一封又一封,西北出了一个有名的大将军谢无量,也被众人所知。
  谢无量在此时百姓心中的地位,差不多可以跟当年将匈奴赶出漠北王庭的霍去病相比了。
  五十五年秋,亲征大军凯旋而回。
  谢无量没有回来,被授予西北大将军之职,镇守边关,和时任川陕总督的年羹尧共同守卫西部边陲。
  历史上的年羹尧大将军特别傲慢,胤祝在西北见到的却是个好说话谦逊的人,因为他现在是四哥的大舅子,胤祝启程回京的时候他还弄了十几篓子的西北特产让捎给四哥四嫂。
  胤祝给他捎了,让他好好照顾量儿。
  不过这里还有戴先生的师弟戚平川,胤祝挺放心量儿的,到西北的第一天就问量儿跟戚平川相处的怎么样。
  量儿的原话是:“戚先生虽然是个连大象怎么放进冰箱都不知道的人,料敌先机却很厉害。”
  走之前,胤祝叮嘱量儿跟戚先生好好相处,跟量儿约好,过几年和李卫来西北找他,便上了火车。
  西北这地方连年供应军需,猫腻多着呢,胤祝早就想找个机会把这边给整治一下了,免得这些上下其手的官员形成顽固性贪污。
  清朝的大案之中,最有名的冒赈案就发生在这地方。
  蒸汽火车的速度很快,三天后,康熙已经坐在了畅春园清溪书屋的靠窗炕上。
  夜晚,畅春园灯火通明,胤祝正吃着好久没吃的过桥米线,对面的皇阿玛突然来了一句:“十五,你想什么时候去西北?”
  胤祝随意的说道:“再过几年呗。”
  现在走了的话不是让老头成为失独老人了吗?
  康熙接着就说:“择日不如撞日,就这几日吧。”
  胤祝不明白:“您要把我支走?难道我八哥造反了?”
  康熙:“朕给他一颗雄心豹子胆。是这样,真打算跟你一起去西北走走。”
  胤祝吃了一口滑溜溜的米线:“皇阿玛,您刚从西北回来,再回去,大臣们这一次是绝对不会同意的。还有我哥他们,也不会同意。”
  康熙说道:“朕有个法子。”
  第二天,裹挟着凉意的秋雨从一大早就开始下,胤祝没把皇阿玛昨天说的那些话放在心上,带着弘晏弘历弘昼拔草捉鱼满院子玩了一天,回来皇阿玛叫他进内室说话。
  魏珠也觉得这只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刚沏上十五爷喜欢喝的水果红茶备了两样点心,准备送进去呢。就听见里面传来一声痛呼:“皇阿玛,您怎么了啊,皇阿玛,您醒来看看儿臣啊。”
  魏珠等近侍瞬间脸色惨白,冲进去,只看见眼眶发红的十五回头着急地向他们喊:“快去找太医。”
  一时间所有人的脑袋都嗡了一下。
  “太医!”
  “传太医!”
  雨夜中被朦胧灯光笼罩的清溪书屋一下子嘈杂起来。
  胤祝揉着眼睛跪在床边,明黄的帐子里躺着的帝王老态龙钟,面容青灰,然后胤祝趁着别人不注意,又给皇阿玛涂上了一层青色的眼影粉。
  “呜呜呜,皇阿玛,您醒醒啊。”嗡嗡着说完了,低声问道,“皇阿玛,要是我三哥四哥八哥九哥十哥他们都在你病床前打起来该怎么办?”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