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一会儿我摘点菜回来做晚饭,你衣服别做太长时间了,累了就歇会儿,晚饭我来做。”就算不想承认,方小年还是明白他们母子的心情都被那人给影响了,既然心情不好那就吃些好吃的,有好吃的心情就好了。
方小年说着人已经出门了,他去的地方也不远,就在院子前的那条水沟那里。
方家没有水井,常年的生活用水都靠着院门前那条自山底而出的山泉水渠。这水渠几乎流经村中每户人家屋侧,也不知当初的时候是这水渠迁就了村舍,还是大家建房的时候都选在了水渠边上。
前两年的时候,为了用水方便,方小年在园子旁边挖了个圆圆的小池子,池子不大,宽度也就同他身高差不多,也不是很深,池水还不能没过他的双膝。
将背上的东西放下之后,方小年掬了捧水洗了个脸,将竹篓里的东西全都倒了出来,泡在了水池里,之后他没立马的清洗野菜反而穿过水池边上的竹林,往那边的田埂上挖野菜去了。
如今还没到六月,田里的麦子刚收成,水稻还未扬花,看着眼前一片绿油油的水稻田里,挂着的无数嫩嫩稻穗,方小年嘴角忍不住的带了笑意。他想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秋收的时候又能存上一大笔银子了,想着白花花的银子,方才心中郁气也仿佛一扫而空了。
方小年今天要找的野菜叫做鱼腥草,可以单独做成一道菜也能做成调味料,他和他娘都喜欢这野菜,如今正是吃这野菜的好时候。
“啊运气真好!”方小年看着眼前成片的鱼腥草眼睛都亮了。这东西多长于水分充足的地方,还特别喜欢长在田埂上。
有的小孩儿为了挖它,偶尔会破坏到田埂,隔日便会收获主人一片骂声。方小年今日运气好,遇到这这片小东西在一个沁水的小坡上,因为本身的坡度让他更好挖了。
鱼腥草叶子还挺漂亮,小小的叶片有着好几种颜色,绿色夹杂着一点红,红色里又好像还有点紫,它的根茎深埋地底,想要吃到可是不容易的。
方小年挖这小东西已经很有经验了,沿着更近旁边往下挖,然后用刀背左右别几下,等到旁边的泥土松动,再捏着它露在外面的部分一拨便好了。
鱼腥草这东西主要还是作为配菜,因此也不需要太多,一会儿功夫方小年便挖了不少,瞧着身边的东西应该有两大把了,他直接用比较长的根茎捆了,起身回家了。
再回到水渠这里的时候,先前泡过水的野菜已经很容易清洗了。流动的活水能让菜叶上面的一点小渣子都藏不住,全都被冲走。东西洗干净之后,方小年没有立即起身回家,而是看向了他家院子里的那棵桃树。
方家这颗桃树是晚桃,要到六月中才会成熟,只有一些早熟的果子上了点颜色,果肉上染了绯红,让人垂涎,他家还有毛桃树,不过毛桃这时候只有拇指大,离成熟还早得很。
方小年三两下跳到了园子里,纵步往上一跃,伸手一抓便有一颗红了一半的桃子落到了手中,如此往上蹦几下,衣兜里的桃子便已经装不下了。
回家之后,方小年先把洗干净的桃子给他娘拿了两个过去,见他娘一脸的嫌弃之后,自己当场啃了一口表示很甜,可以吃了,让他娘尝尝。
“尝你个鬼,那果子比树叶还青呢,哪里能吃?也不知道你这胃口是随了谁了,咋这么爱吃那酸溜溜的东西。”方母满脸的嫌弃,若不是手上还有活,保不准还要上手给儿子两下。
方小年笑着退开,还故意在他娘面前又连着啃了两口,还满嘴说着好吃然后一溜烟跑了,往灶房里去了。
说好自己要做晚饭的时候,方小年就已经想好晚饭要吃什么了。他们家余粮还够,平时隔个两三天能吃上一顿白米饭,平时吃的米饭是合着苞米面的,第一顿的时候吃着有些卡喉咙,不过第二顿炒着吃倒是挺香的。
鱼腥草这东西越入味越好吃,方小年第一个做的就是它。将之洗干净摘好之后切成小段放点盐放一边,之后才去园子里摘了点儿青椒茄子还有青番茄,还在地边儿上采了一把小白菜,一起带回家之后便开始洗菜切菜。
把菜都准备之后,方小年才开始煮饭,他们家是有蒸子的,煮白棉饭先将之煮至八分熟的样子,然后捞起来沥干水分放到蒸子里蒸至全熟。方母蒸饭都是这样做的,可方小年不喜欢,他觉得麻烦得很浪费时间,而且他喜欢吃锅巴,这样煮的米饭没有锅巴吃。
他喜欢直接将米放进锅里,大火烧开之后再用中火,等到水分快要干了便将周边的米饭铲起来往中间堆,堆出一个小山来就行了,这样煮出来的米饭至多一刻钟就好了,省时省屿力又好吃,最重要的是他还能有锅巴吃。
方小年从小都是这样,只要心情不好了,就喜欢做好吃的,吃了最想吃的东西他心情就好了。
他做的饭菜都简单的很,速度又快,没一会儿功夫三两菜一汤便做好了。
方母被儿子喊吃饭之前就已经闻到饭菜的香味了,儿子从十三岁开始煮饭,饭菜味道如何方母是知道的,她唯一不满意的是儿子做菜太舍得放东西了,他们乡下人家哪能这么吃啊,这个吃法什么家底儿都得吃穷了。
果然,还没上桌呢,方母便看到了桌上的菜。青番茄炒坛坛肉,青椒炒茄子,那茄子一看就放了不少的油不然颜色可不会那么油光水滑的,倒是汤不错,就是青菜汤。
“小年啊,昨天不是才煮了白米饭吗?怎么今天又吃啊。”方家如今就他们母子二人,两人吃饭也没有那么讲究。
只有他们两母子的时候,冬天便直接在灶房里吃的,夏天的时候灶房里热,他家靠右边儿的位置有个简易的凉亭,那凉亭离着灶房近,两母子夏日便都在那凉亭那里吃饭。
就知道自己阿娘要说自己浪费,方小年也不开口反驳,只是赶紧的给他娘夹了一筷子菜,让人赶紧吃,自己也开始动筷子了。方小年最喜欢吃青番茄炒肉了,一年可吃不上几次的,青番茄也就五六七月有,而且就算青番茄常年都有,他家也不能常年都有肉吃啊,这肉得十天左右才能吃一次的。
生的青番茄是不能吃的,酸涩不说还又苦又麻,咬一口嘴巴要难受大半天,可这东西煮熟了却完全变了味,不管是煮汤也好炒菜也好,都会多出一味难得的清香来,让人食指大动,那味道甚至比熟透的番茄更好。
看儿子吃的高兴,方母也不继续说了,开始动筷。
吃饭的时候,方母看着儿子辛苦挖回来的凉拌鱼腥草没怎么吃,就知道儿子嫌弃没入味,她自己其实更喜欢新鲜的,觉得鲜味更足更香,但她还是只夹了几筷子,准备留着放一晚让儿子明早上吃。
农家人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相反的,他们更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说点闲事儿,两母子自然说到了方元松为何突然回来这事儿。
“阿娘,咱不管他,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成了,等我再存一点钱就给你盖新房子,咱们夏天就不怕漏雨了。”方家的屋子有些老旧了,夏日雨水多,屋子有的地方便会漏雨,去年夏天方小年都被雨水淋醒过好几次。
方小年想要重新盖间大房子,可他娘不同意,至于原因他娘也没说的太清楚,只说等他亲事有了眉目再说。阿娘不同意的原因,方小年想了许久也想不明白,他家现在的积蓄是可以盖间房子的,这栖身之所可是大事,有个舒服的房子比什么都重要。
吃饱饭之后方小年就不想动了,他娘也没说他,任他睡在长凳上,自己去收拾碗筷了。
如今正是五月初,春意还未完全散去,夏日也还未正式降临。乡野小路,便是缓步而行也会有微微凉风打在脸上,方小年躺在长凳上,更是无比清楚的感受着夏风的清凉。
短暂的休息了一会儿之后,方小年麻利的起身,就在这凉亭里系上了麻绳,然后把先前洗干净的野菜搬了过来,开始晾晒。
两个人的饭菜简单,碗筷收拾起来自然也简单,方母收拾好之后就出来跟这儿子一起干活,两母子将野菜晾好的时候天也快黑了,方小年正准备落栓锁门的时候家里却有客人来了。
“哎呀呀!他婶子啊!你猜我去我大丫头家里听到什么啦!”还离着老远,方小年就听到他胖婶儿的声音了,听着这声音就知道胖婶儿有事儿,方小年赶紧把门打开让人进来了。
他记得,胖婶儿前些日子去京城里了,她大女儿嫁到了城里,前些日子生了孩子,她去照顾大女儿坐月子。
方小年以为胖婶儿在京里听到了什么稀奇事儿要给他娘讲,毕竟她两关系好得很,哪成想胖婶儿要讲的就是他们方家的热闹。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不要纠结古代有没有番茄或者叫不叫番茄啊,这里面的国家还有人都是不存在的,我觉得那里该有什么他就有(*^▽^*)多说一句,如果有想尝试煮青番茄来吃的宝宝,一定不可以生吃哦,不管是煮还是炒,一定要完全熟透才能吃,以免出现身体不适!
第5章
胖婶儿人如其名长得胖胖的,不过因着皮肤白白净净,又长的面善看着很是亲近。
农家人唠家常的时候更喜欢在院子里,胖婶儿到了之后,方母都还没来得及给人拿板凳让人坐下,她就急慌慌过去拉住了方母的手,若不是因为天色暗了,便能清楚的看见她脸上藏都藏不住的笑。
胖婶儿是刚从城里回来的,到家之后放下了东西就立马往方家这里来了。这些年方家两母子过得有多难,吃了多少苦她可是一清二楚,如今听了那个方元松的笑话,她自然要赶紧的过来和自己的老姐妹唠唠的,好让大家都高兴高兴。
“哎呀!慧娘啊,你知道的吧?我那大姑娘的小姑子在大户人家当丫。”
“以往听你说过的,那虽说是伺候人的活,可一个月不少月钱吧?听说大户人家的丫头一个月能有一两银子的月钱,这到年底能抵上一家人辛苦一年了,可比咱辛苦种地强多了。”胖婶儿的大女儿嫁给了城中的屠户,这屠户父母早亡,家里只有一个妹妹,这事儿方母是知道的。
“婶子,你坐。”方小年给胖婶儿拿凳子过来的时候正听见她在说自己女儿家里的事儿,他也着急去睡觉,也跟着在旁边坐了下来。
胖婶儿坐下之后,还看了方小年一眼然后才继续说道:“你们不知道吧?这世上啊就是有这么巧的事儿,那二姑娘昨日回来给我们说了一件新鲜事儿,她在……”胖婶儿刚准备说正事,突然想到所谓家丑不可外扬,她把方家的事儿告诉了大女儿,还连着女儿婆家的人都知道了,也不知道人家会不会介意。
胖婶儿一时有些语塞,呐呐看着方家两母子,面上很是为难的样子。方小年一猜就知道胖婶儿要说的应该和自己父亲有关。那个老头儿也住在城里,况且除了那老头儿的事儿,胖婶儿应该不会这么兴奋的。
原本方小年还不能猜的这么准确,谁叫那方元松今日偏巧回来了,而且还说要给方小年说一门好亲事,方小年和他娘都怀疑他老头是惹了什么麻烦,想让他去填坑才会回来的,如今他自然想到了这事儿。
也不想让胖婶为难,更不想给那老头留面子,方小年直接说道:“是不是方元松那个老头子在城里惹祸了?终于有人收拾他了?”老天爷终于开眼了啊!一下子就来了精神,方小年嘴里的兴奋藏在都藏不住,他原本坐在院坝里,他娘和胖婶儿坐在台阶上的墙根处,如今他身子都倾过去了,明显一副等着听方元松热闹的样子。
胖婶儿原本还有些为难,见方小年这个样子那是一点顾忌都没了,赶紧将自己听到的事儿说了个明白。
“那二姑娘在路侍郎家里做丫头,你们应该不知道侍郎是多大的官,反正很大,听说就算是在京里也算是大官了。前些日子那姓方的去路家了,说是他早年和路侍郎定了儿女亲事,如今他家女儿到了适婚年纪,要让路侍郎履行当年诺言娶他家女儿过门。
那个姓方的想的到美,可他没想到人家官宦人家规矩大得很,且精明着呢!直接说破了他女儿身份,说她的女儿乃妾室所出是庶女,他们当年定下的是和原配所出的嫡亲孩儿,可不是一个没身份的庶女。”
“阿娘,那丫头应该还不到十五吧?”听到这里方小年已经很痛快了,但他心中有好些疑惑,便赶紧的问了他娘那个丫头的年纪。
对于自己那便宜妹妹方小年已经不太记得了,就记得小时候是个脾气很大的死丫头,也不知道现在脾气好一点没有。
胖婶儿正说得有劲儿,被方小年打断之后,还伸手假意打了他一下,方小年朝人讨好的笑笑,示意人继续说,胖婶这次还没说呢便一脸的贼笑,还伸手拉住了方母才继续说:“那姓方的说了,他的女儿是平妻所出也是嫡女,可人家路侍郎说了,妻就是妻妾就是妾,商人嘴里的平妻在官家人眼里也是妾,人家不认的。
嘿嘿,这下好了!那女人自以为自己了不起,其实啊你还是压她一头的,不管怎么说你都是方元松的原配嫡妻,那个女的就是个妾罢了!我听说啊,人家大户人家那里规矩大得很,妾室得给主母敬茶下跪才能名正言顺进门,每日还得伺候主母呢,你们家这是忒没规矩了……哎算了,不说了,总之啊,我今天和你说这些就是想让你高兴高兴,顺便啊想让你去路家一趟。”
胖婶儿说的话方小年心里听得舒服极了,他娘自然也是,胖婶儿说到让他娘去路家一趟的时候两母子才愣了愣,齐齐问道:“去路家干嘛啊?”
若不是天色已晚,方小年和他娘一定能看见胖婶儿在他们话落给他们的白眼。
胖婶儿觉得这两母子真是傻得很,她指着头顶的的夜空颇为无奈的说到:“这天黑了星星便要出来,天亮了太阳才能挂在空中,你家小年十六了,是不是该嫁人了?”
方小年没想到这热闹一下子到了自己头上,按说他确实是到了成亲的年纪了,可他们家情况特殊,他还想再等两年的,反正他不急。
方小年不急,他娘明显的急了,而且他娘也知道胖婶儿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姐,你是说……”让他家小年嫁到路家?这不就是下午的时候方元松的意思?
“哎哟!你可终于开窍了,我可不就是这个意思吗?那路家并没有否认定下的亲事,只说不认庶女不让庶女嫁到他们家,可是你家小年可是名正言顺的嫡子啊,他总能嫁去路家了吧!况且啊,这亲事八成是小年出生的时候定下的,他那女儿和人家两个儿子年龄可都不合适。”双手一拍!胖婶儿精神又来了,开始巴拉啦和方母说了一堆路家的事,大意就是他们家条件如何如何好,小年嫁过去了绝对不会吃亏的。
胖婶儿后面还说了什么,方小年已经没太听进去了,他一直想着他爹为啥突然找上路家,既然亲事是一早定下,没理由到头来便宜他。
还有,他爹找上他又是什么意思?难不成对象换成他人家路家就肯了?按照胖婶儿的说法那路家可是了不得的人家啊,他们平头老百姓怎么可能嫁入官家?
3/8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