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点了,云成不在家里,怎么会出现在清福镇?
孟圆菱慌乱的在原地转了两圈,一把抓过旁边的外衣披上,悄悄打开房门,溜到后门。
他一只脚抵着门缝,一点一点推开后门,尽量叫声音不惊动家里人。
等后门开了一条人能通过的缝,孟圆菱抓着衣服溜出去,果真在月光与后墙的阴影交界处看见了云成。
“你、你怎么来了?”
孟圆菱惊疑不定,结巴着话都说不顺了。
云成微微喘着气,布衣凝结了一层寒霜,少年人的身体在夜色中随着呼吸起伏,一双眼睛在夜里亮的吓人。
他看着孟圆菱,本来有万般心思想要诉说,真急急忙忙一路从杜家村赶到清福镇,反而不会说话了。
孟圆菱双手抓着披在身上的外衣左瞧右瞧,没有看见别人,也没有看见骡车。
“你是怎么来的?”孟圆菱急问。
云成老实交代,“从村里一路走过来的。”
从杜家村到清福镇步行得一个时辰,云成就算连跑带赶,也不会少于半个时辰。
这么黑的天,他也没拿盏灯,拿个火把,一个人披着月光在荒凉的田间地头走了这么久,只为来看眼孟圆菱。
孟圆菱鼻子一酸,手把自己的衣襟抓皱成一团,“我早上还叫你多心疼自己,你晚上就这么干,是不是诚心怄我。”
云成在外素有机敏之名,此时却百口莫辩,“……我以为你早上是不喜欢我打杜云镜,才生气的。”
孟圆菱侧头轻轻呸了一口,“别说杜云镜只是鼻子破了,哪天把脑袋弄掉,我也只拍手叫好。”
“我是担心你,你怎么不明白?都这么大的人了,在外面还像小孩子一样打架。再过个两年你娶到新妇,要是还是这个样子,我这个做表哥的也……”
孟圆菱喉咙哽咽,足足吸了两口气,也没能继续说下去。
云成尚不知自己的心意时,目光便时常不自觉追着孟圆菱移动。现在明白了一切,看着孟圆菱眼眶红红的样子,心快化成了一滩柔水。
孟圆菱犹自数落着他,“现在已经入秋了,晚上霜这么重你也不添件衣服,不怕冻着自己。秋天山里的那些大畜生总爱往外面跑,万一碰着头狼,你该怎么办?真的磕着碰着,姑姑和姑父,我爹和我娘,我两个哥哥……还有我,你让我们可怎么活?”
云成像小时候一样,乖乖低着头听孟圆菱训话。他已经比孟圆菱高出一个头了,孟圆菱得仰着下巴才能看清他的神情。
“我说的你都听到了吗?”孟圆菱觉得云成没在听。
云成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替孟圆菱拢了拢没系好的衣襟。
“你还说我不保重自己,夜里风大,你怎么衣服没穿好就出来了。”
云成的手背是凉的,手心却是滚烫,虎口擦过孟圆菱的手腕,令人心惊肉跳。
孟圆菱下意识要抽手,云成却一把抓住了他。
“你、你干什么?”孟圆菱缩着肩膀,一双大眼睛像只受惊的兔子。
云成自幼读书,是十分守礼的,哪怕两人青梅竹马般长大,孟圆菱的记忆里,也几乎没有与他这么亲近的时候。
“菱表哥……”云成张开嘴,“菱哥儿。”
云成的手修长、灼热,一路烫进了孟圆菱心底。
他口中前所未有过的称呼,让孟圆菱头晕目眩。
这一声菱哥儿,不像在喊表哥,活脱脱像在喊亲密无间的情郎。
孟圆菱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怎么能这么想?这可是云成,这可是未来大有前途,要娶大家小姐的云成。
可是、可是……
孟圆菱心乱如麻地看着云成,晶莹的泪珠大滴从漂亮的眼睛里滚落。
云成看的揪心,伸出一只手去擦,拇指滑过孟圆菱脸上的酒窝,他想这么做已经很久了。
“你到底要干什么?”孟圆菱的声音染上了哭腔。“别以为……你就能这么欺负我。”
孟圆菱真的觉得自己被欺负了,虽然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觉得委屈极了。
云成单手捧着孟圆菱的脸,低声哄他,“菱哥儿,你嫁给我好不好?我一定不会再叫你哭了。”
孟圆菱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泪珠,茫然的眨着自己的眼睛,像一只落入陷阱,突然又被人放出来的小兔子。
他不知怎么回答,云成说出这句话也用完了全部的勇气,两人保持着这个十足亲密的姿势站了片刻,身后的小门突然传来一声不高不低的咳嗽。
云成和孟圆菱像被烫到般立即分开,孟武栋抱着双臂看着他们,不知站了多久了。
“二、二哥。”孟圆菱圆润的耳垂红得像在滴血。
“武栋表哥。”云成握紧身侧的手,坚定地看向他。
孟武栋的表情不太愉悦,他冷冷看了一眼云成,过去先把自家弟弟拉了回来。
孟圆菱紧张的朝院里看,孟武栋拍了拍他。
“放心,只有我醒了。没有我在这儿守着,你们一个年轻男人,一个年轻哥儿,大半夜在后门幽会,被人发现了知道会怎么样吗?”
孟圆菱低着头,脑袋里反复回响的尽是“幽会”二字。
孟武栋恨铁不成钢的把自家弟弟护在身后,语气不善地对云成说。
“你是读书人,总该比我这个大老粗知礼,你要提亲,应该请了媒人三书六聘的正经上门,哪有这样半夜跑来的,你把我家菱哥儿当什么!”
孟圆菱在后面急拉自家二哥,孟武栋暂且先不理他。
云成知道此事是自己的错,拱手正色道,“我着急给菱哥儿解释,本不该私下提亲,情难自禁,却于理不合。”
“今日问到菱哥儿的心意,只要他答应,我立即回家央请家人请媒人登门。”
孟武栋没好气的说,“谁的弟弟谁知道,他要是不愿意,我早就打断你的腿了。”
“菱哥儿回去睡觉,我赶骡车送你回杜家村,你自己想好说辞,不许把菱哥儿牵扯进去。”
“这是自然。”云成也没彻底失去理智,他在来之前就想好借口了。
孟武栋丢过去钥匙,招呼云成去不远处的豆腐房取骡车,转身点了一下弟弟的额头。
“这下高兴了?”
孟圆菱好像身在梦中,捂着额头半?才记起来问,“二哥,你是从什么时候起知道的?”
“你整日茶饭不思,每次找借口去杜家村都要问云成,我哪能不知道?不过你放心,家里目前也就只有我知道。”
“要不是我帮你遮掩,你以为就凭你能瞒到几时?”
孟圆菱心里琢磨着,傻笑道,“二哥对我最好了。”
“行了,少拍马屁,你和云成日后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重要。”
孟圆菱小声嘟囔,“我还以为二哥你不喜欢云成呢。”
云成已经走远了。
孟武栋嘿了一声,“云成是咱家知根知底看着长大的,又是个读书种子,你嫁过去后,婆婆还是自己姑姑不受气,我怎么会不满意?”
“刚才不过是故意给他点脸色瞧瞧,让他别以为求娶我家菱哥儿是件轻松事儿,免得他日后对你不上心。”
孟圆菱低头抿着嘴傻笑,“云成不会这样的。”
他的脸上还残存着云成手掌的温度,灼热的火焰在心里燃烧着,云成方才说的每一句话被他放在心里反复咀嚼。
孟武栋无奈的叹了口气,笑着把孟圆菱推进门,转身去豆腐坊取骡车陪云成回村。
……
秋华年一直惦记着云成昨晚离去后干什么了,第二天早上还没等他去打听,云成便自己上门了。
他提着一篮红枣,一篮鸡蛋,放下东西后,认真朝秋华年拱手行礼,开门见山请秋华年为自己做媒。
第58章 年礼
秋华年擦了擦手过来,“你家里人同意了?”
昨天刚认识到心意,今日就提亲,这是什么速度!
古代有时保守,有时也挺超前的,一般互通心意后都是跳过谈恋爱直接结婚。
“我已与母亲商量过,母亲让我来请您上两家做媒。”
在辽州乡间,两家之间想结亲,就算已经有了默契,也不能贸然自己上门,而是要请一位媒人从中说合才算合适。
这种双方选定的情况,也不必请专门的媒婆,选一位和两家都熟的已经成亲的长辈就好。
秋华年这位“嫂子”确实是个好人选。
秋华年笑道,“你娘已经同意了,这是要用我的面子让族长他们也同意呢。”
秋华年和杜云瑟如今是杜家村最有出息的,在族长面前有几分薄面,由秋华年上门说亲,族长不同意的概率更小。
孟圆菱和云成的事也算是秋华年一路看过来的,两人最后能互通心意,还有秋华年一份功劳。
秋华年送佛送到西,高兴地接下了这个差事。
他让云成先回去,收拾了一下自己,换了身干净的新衣服,才去了族长家。
族长不清楚秋华年的来意,孟福月心里却是门清,宝仁显然也知道的,夫妻俩跟在秋华年后面一起见族长。
秋华年在正房见到族长,说了两句家常后步入正题。
“族长,我今日上门是想替云成说一门好亲事,您听听怎么样。”
族长抽了口旱烟,不知情况,“华哥儿先说吧。”
“是福月嫂子的娘家侄子孟圆菱和咱们云成。”
秋华年拿出上辈子做大厂PR时穿针引线的口才,“菱哥儿这孩子,您是从小看大的。我瞧着他和云成打小一块长大,知根知底,才貌相配,故来撮合这门亲事。”
云成避嫌躲开了,孟福月和宝仁却在秋华年刚进门时就跟了过来,族长左右看了看大儿子夫妻,再一想秋华年说亲的人选,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肯定是宝仁夫妻已经看中了,才请秋华年过来说亲,好让自己也同意的。
族长又抽了口旱烟,如果秋华年不上门来提,在云成的亲事上,族长是想不到孟圆菱的。
云成是族长家小辈中最有出息的,年纪轻轻就中了童生,再过两年说不定就能考中秀才,堪称前途无量,迟早要离开杜家村这样的小地方。
族长更想索性拖个几年,等云成考中功名后,想办法为他求一位官家小姐迎娶,好成为他未来官途上的助力。
族长的心思秋华年能猜出来几分,这时候就是他这位媒人出力的地方了。
“族长,俗话说家和万事兴,说亲事要讲究小辈们情合意投,也要讲究两家人门当户对。这个门当户对不只指以后的身份地位,还指两家的生活习惯、处世观念等等。”
“若云成日后迎娶了一位官家出身的妻子或者夫郎,对方和对方的家人瞧不上云成的家人,云成到时候该怎么自处呢?”
蛇打七寸,秋华年这句话算是说到了族长的命脉上。
见族长有所动摇,秋华年继续说,“要我看以云成的本事,也不用非得要一位有权势的岳家助力。与其未来锦上添花,不如从微末时便互相扶持来的更好,我和云瑟就是现成的例子。”
“菱哥儿既孝顺又能干,这大半年跟着我卖高粱饴,手里已经攒了些钱,是会过日子的。他和云成走到一块儿,两个人都是我们疼爱的弟弟,我和云瑟未来自然是能帮则帮。”
“……”
秋华年看着族长的眼睛,笑着问道,“您看这事儿怎么样?要是成的话,我下午就拿上生辰八字和聘礼去菱哥儿家。”
秋华年这番话,算是在族长心里给孟圆菱加上了一个砝码。
孟圆菱确实不是官家出身,但他和秋华年关系肉眼可见的好,以后杜云瑟和秋华年发达了,他们俩也算是孟圆菱的背景。
娶孟圆菱,可以让云成未来与云瑟一家更加亲密。
族长看了一眼大儿子宝仁,宝仁的神情没有任何意外,甚至看起来如果他不答应,还要帮忙说几句。
孟福月就更不用说了,孟圆菱就是她娘家侄子,秋华年恐怕都是她请来的。
至于云成……族长回忆了一下,才发现云成也不是没有那个意思。
当爹的、当娘的和云成自己都愿意,孟圆菱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人选,族长没话说了。
“老大家的,你去库房把云成的生辰八字和旁边的单子都取来。”
孟福月高高兴兴的去了。
族长对秋华年说,“云成是长孙,他的聘礼单子我一直准备着,每次家里有大收成都会添一笔,劳烦华哥儿去孟家上门提亲了。”
“我想着宝仁夫妻只有云成一个孩子,我们和孟家也知根知底,早就走了很多年亲戚了,不如提早给他们把亲事办了,少年夫夫相互扶持也是一段佳话。”
“我的意思麻烦华哥儿你转告孟家了。”
宝仁夫妻只有一个儿子,一直是族长的心病,如果不是早前惦记着说官家的小姐或者哥儿,族长早就想给云成定亲了。
现在选了孟圆菱,亲自然是越早结越好,也算了却族长的一件心事。
族长这么想着,对孟圆菱这个长孙夫郎的人选更加满意了。
孟圆菱和云成两人是互相爱慕的,少年情动一刻都等不得,早结亲才称了他们的心,秋华年笑着应下,不担心这事儿不成。
云成避嫌没去正房,心中一直惴惴不安,在院里来回走动,等待结果。
见母亲从正房出来,云成急忙迎上去。
拉着儿子往库房走了几步后,孟福月笑着点了点他,“别着急了,事情成了,下午华哥儿就去你舅舅家提亲。”
“你从小就是那副针扎都不出个声儿的性子,看不出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我这个当娘的都没想到,你居然惦记上了菱哥儿。”
“早知如此,我当初还给杜云镜乱撮合什么,差点就肥水流入外人田了。”
67/226 首页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