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穿越重生)——云依石

时间:2024-12-07 09:17:12  作者:云依石
  寇夫人朝前走去,把房舍里传出的意有所指的咒骂轻飘飘丢在后面。
  到了书房,苏仪正在整理书信,见寇夫人来后,暂且放在一边。
  寇夫人看见有封御前黄签的信,上面盖着东西,露出来的几个字里有个“杜”字。
  寇夫人移开目光没有多看,“已经给信白说清楚了,信白对祝家姑爷的态度亦有回转,老爷可以放心了。”
  苏仪按了按额角,“祝经诚这个人配信白,是配得上的,但祝家毕竟只是商贾。唉,如果不是当时形势紧张,信月又……”
  寇夫人淡淡道,“当初我嫁到府上,看见信月不成样子,是想尽心管一管的。但方氏防我像防贼一样,信月自己也觉得我不安好心,闹到老爷面前,老爷叫我别再管了。如今这样,也是没什么办法。”
  苏仪叹气,“我并无意怪罪夫人。先把信月拘在府里吧,等事情平息,我们再给她挑个合适的人家。”
 
 
第75章 乡君
  秋华年到清风书院时,天近傍晚,书院先生已结束授课,留学子们自行温习。
  秋华年对山门处的看门人说明来意,很快杜云瑟便出来了。
  杜云瑟穿着白色青领的上衫,玄色下裳,束腰劲廋,外罩着清风书院湖绿色的罩衣,在夕阳中款步走来,君子如玉。
  “华哥儿怎么来了?可是家中出事了?”
  秋华年摇摇头,拉着杜云瑟的衣袖,“让周老汉看着马车,你陪我去旁边走走。”
  山中花草正盛,溪水潺潺,不知名的鸟雀躲在树荫里鸣叫。
  秋华年讲了白日发生的事情,杜云瑟牵着他的手紧了些。
  “你是不是在做什么我不知道的事?”
  “不方便的话,可以先不用说。”秋华年虚遮住杜云瑟的唇。
  “我今日只是想来看看你。”
  秋华年在山水间展颜轻笑。
  杜云瑟深沉的眸子定定注视着他。
  “三日之后。”
  “什么?”
  “三日之后,是下次休沐,我陪你去顾老先生那里重新开方子,再陪你好好游玩一番。”
  秋华年眨了眨眼。
  这是三日之内此事就有结果的意思吗?
  杜云瑟背对着夕阳,英俊清贵的脸埋藏在阴影中,晦涩不明,一线发光的轮廓锋利如剑。
  但那双注视着秋华年的眸子里,依旧是秋华年最熟悉的温柔爱慕。
  “如果只告诉我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杜云瑟低声开口,“来到府城不久,我接了一道圣旨。”
  秋华年的心跳漏了半拍,虽然不是从未想到过,但依旧觉得紧张。
  杜云瑟拉起他的手,抵在唇边珍重地吻了吻。
  “华哥儿,好好种你的棉花,写你的书,实现你心怀黎民的抱负,我一定会保护好你。”
  这不是杜云瑟第一次说要保护秋华年,但这次秋华年有了更深的实感。
  在他看不见的地方,杜云瑟已经默默做了很多。
  秋华年意识到,京中骤变回乡后,经过一年的韬光养晦与打磨,杜云瑟无论是心性还是谋划都已更上一层楼。
  一直在他身边过细水长流生活的秋华年,反而因为身在此山中,没有第一时间发现。
  真不知离开了秋华年的视线,褪下温柔的外衣,如今的杜云瑟,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秋华年想到这里,竟隐隐有些兴奋。
  说起钦差与圣旨面不改色,淡然说出三日这个期限的杜云瑟,与以往的形象天差地别,实在令人心动。
  秋华年带着期待安心回到家中。
  第一日,庄子上来人说钦差府上的管家来索要卫栎,秋华年没把这事告诉神魂无主的卫栎,找了个借口,拖了几日。
  苏信白告诉秋华年,赵田宇又从辽州商贾中找出几户与边境走私有关的,全都抄家下了大狱,令商贾人人自危。
  第二日,赵田宇登门拜访辽州左布政使苏仪,离去时面带畅意,之后苏仪便称病告假,不去衙门。
  与此同时,襄平府民间传出消息,说钦差大人要挪官仓之粮运往边关,官仓的缺损,由辽州百姓加税补足。秋华年从外出买菜回来的巧婆子口中得知此事,皱起眉头。
  第三日,秋华年没有让九九和春生去上学,派周老汉驾车去两处学堂告假。
  他有些心神不宁,家里其他人不知原因,都乖乖待在宅子里等着。
  午饭之后,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终于传到了一家人耳中。
  外头街市之中早已议论纷纷。
  “咱们襄平府的那位钦差大臣被抄家了!”
  “怎么可能,戏里不是都说钦差有尚方宝剑吗?谁抄得了钦差?”
  “光天白日下,大家亲眼看见的还能有假?都指挥使司调了兵马,已经把钦差的宅邸围了,据说带头的居然是个极其年轻的书生。”
  “能动得了钦差,难道是另一位钦差?”
  “这谁能知道?据说抄家的罪名是贪赃枉法,他贪了那么多钱,还要拿百姓的粮食填官仓,真是活该!”
  “我听说辽州很多大商人为了自保,给他送了无数珍宝古玩,那些东西全部抄出来,得有多壮观?”
  ……
  襄平府城中心,坐落于繁华市井中的钦差府已被官兵团团包围。
  负责抄家的官兵们把钦差家眷控制在一处,几房貌美的小妾垂泪瑟瑟发抖。
  赵田宇一人坐在正堂,手边放着一盏喝了大半的茶,圣旨未到,暂时没有人敢动他。
  院中平坦的石板路上传来一阵不急不缓的脚步声。
  赵田宇抬头,屋外的阳光十分刺眼,他眨了几下眼,看清了来人的长相。
  “……杜云瑟,你果然是太子的人,圣上对太子果然念着旧情。”赵田宇的声音嘶哑晦暗。
  杜云瑟穿着清风书院的湖绿色罩衣,仿佛只是一位闲庭信步的书生。
  他在门外垂眸看着赵田宇,眼中带着怜悯,仿佛在看一个可笑的失败的优伶,那怜悯深深刺痛了赵田宇。
  “成王败寇,不必多言,直接宣旨吧。”
  杜云瑟抬手让身后的兵卒暂且停下。
  “赵大人以为,自己今日之败,只因为党争吗?”
  “不然如何?”赵田宇怒道,“我对朝廷忠心耿耿,若非没有算到你这个变数,被你设计抓住了证据,怎会落到这般田地?”
  “忠心耿耿。”杜云瑟缓缓念出这四个字。
  “借钦差之名敲诈商贾敛财,无背景亦无重金贿赂者,一律不分青红皂白抄家下狱,便是赵大人的忠心吗?”
  赵田宇冷笑,“那又如何?我奉圣命执鞭笞责辽州商贾,此为职权之内!商贾不过下等贱民,抓了一批,还有下一批。只要我做好本职,遏制了边境走私,这等小事根本无有大碍。”
  “那三番两次夺利于民,意图取官仓之粮中饱私囊,赵大人又作何解释?”
  赵田宇言辞凿凿,“官仓之粮大多运往边境,我只取其中几厘,无关大局。夺利于民更是无稽之谈,若无我等朝廷命官用圣人之语指引,愚民百姓怎能得利?不过是让他们多交一些本就是他们沾光才得来的东西。”
  “我来辽州之后,截断走私路线,补充边境物资,兢兢业业,无一错处。”
  “杜云瑟,少假惺惺的做这些冠冕堂皇,颠倒黑白之言!”
  杜云瑟缓缓点头,勾起唇角,笑意不达眼底。
  “赵大人当真是,无药可救。”
  “你——”
  “在你眼中,商人是贱民,农人是愚民,只有士人最为高贵。”
  “可恰恰是你口中的愚民与贱民,养活了你这种不事农桑、高高在上的蛀虫。赵大人连田中五谷都未必分得清,有何颜面说自己指引了农人?”
  “……强词夺理,无稽之谈!”
  杜云瑟摇头,从袖中取出明黄色的圣旨。
  “我根本无需与你夺理。”
  “钦差奉旨查办商贾,我亦奉旨查办钦差。”
  “好叫赵大人知道,在杜某眼中,每一位黎明百姓,都不是小事。”
  他抖开圣旨,最后补充道。
  “这道旨意,一个月前便在我手中,大人最后一个月的表演,当真精彩。”
  “你——”
  “不必寄期望于左布政使苏大人搭救,你抓到他的把柄,一直是假的,祝家的破绽,是祝经诚故意漏给你的。”
  轻飘飘的言语,杀人诛心,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赵田宇大脑一阵轰鸣,看着杜云瑟的嘴唇煽动,耳朵已听不见任何声音。
  革职,抄家,刺面,发配,已成定局。
  连带着赵田宇背后之人在边境之地的布置,被一口气拔去了大半。
  抄家之人一直忙碌到深夜,十几大车金银财宝贴上封条,从宅邸中运出,短短半年便积攒如此之多,令人瞠目结舌。
  杜云瑟踏着夜色回到家中,见正房仍点着灯,快步走进去。
  “我还以为今日你回不来了。”
  “我知道你在等,怎么会不回来?”
  “都忙完了吗?”
  “告一段落了。”杜云瑟拉着秋华年坐下,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秋华年浅浅打了个哈欠,“不好说便先睡吧,你一定忙了许多日了。”
  “好,我去给你烧水。”
  秋华年扑哧一声笑了,“外面都在传神秘的年少钦差多么厉害,谁能想到他回家里,还要亲自烧水。被人知道,怕不是要惊掉下巴。”
  “为自家夫郎烧水,有何问题?”
  杜云瑟端着水回来,散开秋华年如云般的长发,半抱着他帮他梳头。
  秋华年也紧张了一天,舒服地靠在杜云瑟怀里,眯着眼睛蹭来蹭去。
  杜云瑟只能把他抱紧些,免得他滚下去。
  “这件事之后还有什么吗?”
  “自然是继续读书科举。”
  秋华年不满的撇嘴,“你都还没被正式录用呢,就要给朝廷打工,连工资都不拿,太亏了。”
  杜云瑟被他的话逗笑了,低沉悦耳的笑声惊动烛火。
  “谁说没有工资了?”杜云瑟学了秋华年的用词。
  秋华年眼睛一亮,顿时来了精神,“难道有赏赐?是金银吗?”
  杜云瑟刮了刮他的鼻尖,“小财迷。”
  “我可是要养一家人呢,不财迷一点怎么行?”秋华年有理有据。
  杜云瑟眼中盛满柔情,“不是金银,但我为华哥儿请了一道旨,华哥儿以后养家更方便了。”
  “什么?”
  “我上奏了棉花之事,请圣上先封你为乡君,以后农书正式上献,还会有更高的封赏。”
  秋华年知道,裕朝给女子和哥儿的身份封赏共分为四档。
  分别是公主、郡主、县主和乡君。
  皇帝子嗣为公主,亲王子嗣为郡主,郡王和国公嫡出子嗣为县主,庶出子嗣为乡君。
  除此之外,对朝廷有极大贡献的女子和哥儿,也有可能被封为乡君或县主,更上面的品级,便非皇亲国戚不可封了。
  对秋华年来说,乡君这个身份,除了有月俸领,更重要的是方便他做许多原本暂时不能做的事情。
 
 
第76章 下人
  钦差大臣赵田宇突然被抄,流放千里,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发朝野动荡。
  在辽州落马的不仅是赵田宇,二皇子及其外公在边境的布置,大多都折了进去,暴露在阳光之下,其中还隐隐牵涉到了平贤王。
  此事一出,正如去年太子身上的江南结党贪墨案一般,二皇子势必会吃个大挂落。
  此前已经封王的三皇子,更加得意瞩目,风头无两。
  因为负责查抄赵田宇之人,是教导过太子的文晖阳的弟子杜云瑟,皇上对软禁太子的态度,也重新被有心者评估了。
  之前压错了宝或者蠢蠢欲动之人,心里都有了计较。
  无论时局如何风云动荡,杜云瑟都按之前所约,在休沐之日陪秋华年一道去复诊。
  两人乘坐马车,穿过繁华的府城市井,昨日查抄钦差之事,仍是街头巷尾最大的谈资。
  秋华年在马车里听到不少人在议论昨日带头的英俊书生。
  有人说那书生是另一位钦差大臣,有人说那是京中的宗室贵人,还有些人编了些风月情话,虚构了几位红粉佳人,生生凑出一场夺情大戏来。
  秋华年听得乐不可支,朝杜云瑟使眼色笑。
  杜云瑟无奈叹气。罢了,华哥儿开心比什么都重要。
  “赵田宇的家眷会怎么处置?”
  “赵田宇的发妻与孩子并未带到辽州,他的妻子是大族出身,应当可以运作和离,不被发配。在襄平府的都是这半年收的小妾,连纳妾文书都没有,只能按丫鬟小厮来算,被收没充公了。”
  “充公?”
  “朝廷有专门的官牙,抄家所得奴人会被运往别地售卖,所得银钱充公。”
  “唉。”秋华年叹了口气,有些警醒,告诫自己一定要小心谨慎,在古代落入万劫不复之地,太容易了。
  他没来由的想起了十六,十六似乎就是家族被抄之后,充入掖庭,被训练成了暗卫。小小年纪起便吃足了苦头,连原本的名字都无人知晓了。
  杜云瑟拂起他鬓角的散发,“封号下来后,华哥儿便可以用下人了,到时候可以更轻松些。”
  秋华年点头,穿越到这个时代,杜云瑟又迟早要科举做官,秋华年没有特别排斥使用下人。不过他肯定不会像很多古代人一样,不把下人当人看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