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猎户的漂亮夫郎[穿越]——风吹石子

时间:2024-12-09 09:58:22  作者:风吹石子
  “哈哈哈,娘,我们两个在那玩了会儿水,我们先去换衣服,等会我出来给你们做个麻辣烤鱼。”宁启赶快说道,不想让他们担心,没说自己掉水里的事。
  王桂花:“行,你们快去吧,我先去收拾鱼。”
  宁启换完衣服出来,用四条鱼做了麻辣烤鱼,四条鱼做了鱼汤。
  麻辣烤鱼放了很多红辣子,看着红红一片,闻起来香气扑鼻,吃着鲜香麻辣、外焦里内,配上一碗米饭,简直美味。
  吃完烤鱼,喝完奶白的鱼汤,味道鲜美,口齿留香。
  一家人吃完都意犹未尽,赞不绝口。
  ------
  酒厂大门前,宁启到的时候,发现前面已经站了很多人,认识的人都在互相聊天。
  宁启和郑云走到大门前,发现里正也来了:“里正,你怎么也来了?”
  “听说你们今天招工,我来看看情况怎么样。”里正说道。这是村里第一个开作坊的,让村里人都能够来赚钱,里正也很关心。
  “你们先去忙吧,我就看看,不用招呼我。”里正接着说道。
  “行,那我们先过去。”宁启和郑云便走了过去。
  郑云拍了拍手,示意大家停下:“大家安静一下,听我夫郎说几句话!”
  慢慢的,人群安静下来。
  宁启大声道:“我们酿酒工厂今日开始招长工,每人每天二十文钱,中午管一顿饭。”
  听到工钱,人群又开始喧哗。
  “二十文,不少嘞!”
  “还管饭呢!”
  “是嘞,本来是来凑个热闹,但是现在也想报名了!”
  “每天二十文,一个月不是要挣六百文,那一年就能有七两银子了!”
  “工厂?什么是工厂?”
  “不知道,反正有钱赚就行。”
  “我要做!我要做!”
  ……
  “大家安静一下,先听我说,想要做工的都到门前的桌子旁报名,不过我这边会初步考察一下。”宁启说完,走到桌边坐下,开始考察记录报名的人员。郑云在旁边维持秩序。
  “启哥儿,你看巧哥儿和他爹能报名不?”三花婶一家人最积极,排在第一个。
  “可以啊,巧哥儿手艺不错,以后就给大家做饭吧,等会儿再找一个婶子,他们一起做,三花婶你不来吗?”宁启回道。
  “嗨,我也想来,可以家里还要两个小的,我得在家照看着。”三花婶惋惜的说道。
  “行,那吴叔就制曲吧,明天我**。”
  “行,你们记下了,明天准时来就行。”
  “下一个。”
  里正看到现场都挺有秩序,宁启和郑云又在忙,就没有再打扰,默默回家了。
  ……
  “郑夫郎,我识些字,你们这里需要吗?”登记了好久人员之后,宁启突然听到识字,抬起头看了一眼。
  这人宁启认识,叫李复言,是村里为数不多读过书的人。
  以前家里也算得上富裕,父母恩爱,早早送了他到镇上学堂读书,10岁那年还考了童生,在村里很出名。但天降灾祸,父母两人在他11岁那年因为意外去世了,家里只剩下奶奶他和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刚开始还送她读书,但后来他看奶奶实在辛苦,挣得钱根本供不上他,就没有继续读书了。
  现在他会到镇上替人抄书写信,但是每个月也赚不了几个钱,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今天李复言也是来碰碰运气,看这里需不需要人。
  宁启想到这人品行不错,也不是不知疾苦的,就说:“是李书生啊,太需要了,我就缺识字的,那你来记人吧!”宁启做到旁边,让出位置让这位李复言来记录。
  李复言坐下之后,看到宁启写的字,心里想这夫郎到底是认字还是不认字。说他认字吧,可大部分字都缺胳膊少腿的,说他不认字吧,又能清楚的记录所以人的情况。
  而且这字实在算不上好看,眼前这位夫郎看着甚是不搭。
  下一个合适的人来了之后,李复言记录,写了几个字,宁启就发现这人的字写的是真不错,不像只读了几年能写出的字体。
  宁启今天先选了十二个人,其中两个做饭的,全部记录完成后,还有许多想要报名的没有报上。
  “各位,工厂暂时只招收十二个人,没有报上名的不用慌,以后等工厂扩大了还有机会。”
  “另外没报上的也有挣钱的机会,我们最近会收高粱和柴火,大家家里有高粱的可以拿到我们这里卖,只要质量好,我们都收。没有的也可以砍了柴火到我们这里卖,价格大家放心。”
  “没事的话就散了吧,以后需要人了会通知大家的。”
  听到收柴火,众人都很高兴,本来以为没有赚钱的机会了。现在虽然不能直接到工厂干活,但是卖柴火也行。
  “要去砍柴火吗?”
  “去啊,当然去。”
  “我家还有高粱,我明天拿过来看看。”
  ……
  大家一边聊着,一边各自散去。
  人群散去之后,宁启留下了李复言。
  “刚才看你写字写的很好,是有一直练习吗?”宁启问道。
  “夫郎过誉了,父母出了事之后,虽然家里没钱,但是一直没有放弃练字,后来好些了在镇上帮忙抄书、写信,这才练得这手字。”
  “行,不错,我给你每个月涨到五两银子,不过有个要求,希望你能教几个人读书。”
  看他是有才华的,宁启也不想浪费,正好一直都有找人教家里人念书的想法,只是一直忙着没有去找。
  这下碰到现成的了,这不就是瞌睡了刚好有人递枕头,不用白不用。
  “多谢夫郎照顾,不知道要教谁?”李复言拱手朝宁启行了一个大礼,艰难的使自己的语气恢复平静。
  想到自己只是童生,在镇上想找个事做,但是很多店铺都不要童生。他也就仗着字好才能抄书、写信,但每个月也只能挣个几百文银子,一年存下的银子连一打纸张都买不起,更不说读书了。
  听到宁启能够每月给他五两银子,很是感激。这样自己每年还能买几本新书看看。
  宁启赶忙请李复言起身。
  “李书生不比行此大礼,主要教得是我的三个弟弟妹妹,我和郑云不用经常教,我们偶尔会去学一下。
  当然,也不需要你教得多深,就是让他们识字,会算数,明事理,以后不容易被别人坑就好。”
  “行,一定不辜负夫郎的信任。”书生保证,很是珍惜这次机会。
  “那你先回去吧,明天来报到!”宁启说道。
  所有人都走后,郑云把桌子收进屋内,锁上工厂的大门和宁启一起回家。
  路上,郑云扯了扯宁启。
  “阿启,我就不学字了吧,我就是一打猎的,让我打猎还行,读书就不行了。”
  听到刚才宁启说的自己也要学字,郑云就头大了,刚才没有打扰宁启,但是现在只有两个人他实在忍不住了。
  “不行哦,必须要学。”宁启虽然语气温柔但是很坚定。
  “阿启,我脑袋笨,学不会的。”郑云继续拉扯宁启的袖子,期望宁启能够改变想法。
  “没事,我们慢慢学,也没要求你去考童生、秀才,就是能认字就行。再说了,我觉得你也不笨。”宁启是真觉得郑云不笨,只是他以前没有接触而已。
  “那好吧。”郑云看宁启坚持只能妥协。
  宁启看着郑云有点垂头丧气的样子,心里暗暗发笑。觉得郑云也是很有意思,他好像从来没有想过,不管自己同不同意,他都可以不学的。
  ------
  吃过午饭后,宁启想到了之间和郑云做的那几坛酒。当时搬家的时候,制作的大曲和蒸馏酒都留在山边的屋子里,没有带过来。
  宁启叫上郑云,下午一起去把酒搬回来,明天再带人过去搬大曲。
  郑云拉着板车,板车上垫了许多麦梗,这样放酒的时候,酒坛子才不会被震坏。
  晚上吃饭的时候,宁启拆了两坛酒,分别是纯高粱的和加了小麦大米的,让家里人尝尝味道如何。
  
 
第23章 蒸馏设备到啦
  “爹、娘、郑云、大强,你们尝尝,哪种味道好些。”宁启分别给他们倒了一点。
  宁柱子端起碗各喝了一口:“味道都不错,我都很喜欢。”
  郑云赞同:“我也是,阿启,我觉得虽然两种味道不同,但是都很好喝。”
  王桂花和宁强口味就有点不同了。
  王桂花:“我觉得后面这种好喝。”王桂花后面喝的是加了小麦和大米的。
  宁强尝了尝:“我喜欢纯高粱的,我也说不上来,就是觉得好喝一些。”
  宁启自己也试了一下,觉得自己也是两种都可以接受。看来这两种酒可以分别制成两种蒸馏酒,名字就叫高粱酒和玉液酒吧。
  王桂花只尝了一点酒,他不喜欢喝这种酒。剩下的,他们四个在慢慢喝。
  “爹、娘,我今天给酒厂招工的时候,我们村的童生也来报名了。”宁启一边喝酒一边说。
  王桂花惊讶:“童生?那个李复言?”
  宁启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对,我打算让他教弟弟妹妹读书识字。”
  宁柱子不是特别理解:“可是,大强已经15了,错过了读书的年纪,春哥儿和小花是哥儿和女子,不说村里,就说镇上也从来没有让女子和哥儿去读书的。”
  宁启作为一个现代人,知道读书的重要性:“爹,不用看其他人,只要他们想学,就让他们去学。而且也不是让他们学成怎么样,就是基本的识字、算术,以后不会被人骗。”
  宁柱子还在犹豫,王桂花就想通了:“孩儿他爹,启哥儿说的有理,就让他们去吧。以前家里没钱,没条件让孩子们读书,现在有条件了,就不用想那么多了,识字总是好的。”
  宁柱子想了想觉得也是,况且启哥儿现在比自己懂得多了,让他们读书肯定是有道理的。自己大字不识,但也不能拦着孩子们走自己的路。
  看自己爹松口了,宁启便问道:“大强,春哥儿、小花,你们想不想去。”
  宁强有点为难:“大哥,我想跟你在酒厂干,早点挣钱。”
  春哥儿对读书没什么意见:“我想去。”
  小花现在对读书还没有概念,平时一直都是跟着春哥儿玩,听三哥去,她就也跟着想去:“我也想。”
  宁启摸了摸他们两个的头:“那好,春哥儿和小花明天就跟我到酒厂去找李书生识字。”
  “大强,你可以跟着大哥在酒厂干活,但是大哥的酒厂以后要是扩大了,让你去签个契约你不认字也不行,你以后就在酒厂干半天学半天怎样?”
  宁强听到可以在酒厂干活,就没意见了:“那行,大哥,我学。”
  宁启:“那你这段时间先在家里帮忙,等房子盖好了,你再去酒厂干活和学习,不着急。”
  宁强:“好,大哥,我听你的。”
  ------
  第二天一早,郑云和宁启带着春哥儿和小花到酒厂去。
  做工的人已经都在门口等着了,很是积极。看到他们过来,纷纷围过去:“东家,我们干什么?”
  现在他们都是宁启招的长工,对于宁启的称呼自然就发生了改变。
  郑云打开门,宁启招呼大家进去:“进来给你们分工,李书生,你记一下每个人职责。”
  宁启把不同的人分到了不同的地方,每个环节都分开来,并且不让他们互相交流各自的部分,这样才能防止有人泄露蒸馏酒的秘方。
  宁启看每个人都安排好了,就说:“好了,按照各自负责的部分先过去吧,我等会过去教你们。”
  分好工后,郑云带着几个人到老房子那儿去把前段时间制的大曲运过来。
  宁启:“李书生,最近这段时间你记一下每个人的做工时间,还有酒厂的账务,其他没什么事,你就带着我弟弟妹妹去教他们识字吧,我单独给你一个房间。”
  李复言:“多谢夫郎。”
  宁启喊春哥儿和小花:“来见过夫子。”
  春哥儿、小花:“见过夫子。”
  李复言:“不用多礼,我带你们过去。”
  这其实不算是正式的拜师,只是顺便带着识字,所以就没有正式的拜师仪式,只是简单的认识了一下。
  安排好弟弟妹妹,宁启分别到每个地方去教他们各自的步骤和方法,注意要点。
  这天傍晚,太阳慢慢落下,映衬着晚霞,预示着明日是个好天气。
  李复言家里。
  吃着饭,李奶奶想到孙子在酒厂做工,便关心道:“复言啊,今天第一天去做工,感觉怎么样?”
  李复言给他奶奶夹了一筷子菜:“奶奶,不用担心,东家对我很好,我的事情很少,主要是教他的弟弟妹妹们读书,每个月给我开五两银子呢。”
  李奶奶听到五两银子,也是呆了一阵:“这么高啊,真好啊!”
  李复言看到李奶奶的反应,很是心疼,自爹娘去世后,家里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了:“是啊,奶奶,而且中午吃饭还有肉,大家都很高兴。并且东家还说以后每天都有肉。”
  李奶奶听到还有肉,晓得脸都裂开了花:“好啊,好啊,你也总算是苦尽甘来了。听说启哥儿以前名声不好,没想到对工人挺好。”
  李复言以前也没怎么接触过宁启,但是这两天和宁启相处,觉得他有温柔又强大,不像是那样的人:“奶奶,这话以后可别再说了,东家都嫁人了,而且现在还帮了村里很多人,他这次招到工厂的人,好多都是家里困难的。大家都很感激他。”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