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to,”苏落星微微偏头,“发音好像不对。”
词典机械的女声给出了标准读音。
另一侧,是它的释义:冥王星。
——
新学期,新气象,新班级,自然要有新的格局——排座位和选班委。
任清川的做法相对陈玥来说,是有些新奇的。
座位其实没有变动太多,只是把个子较高却坐在前面的同学调到了后面,根据当初到十班,放在讲台上的那张签到表来看,任清川并把成绩好坏作为考虑因素;
如果说这其实还好,那她选定班委的方式可以用“热热闹闹”来形容——
“好,接下来第一个职位:班长,”任清川站在讲台上,不知道从哪里拿出来的小熊**样子的捶背锤,一下下敲着身后的黑板,营造着紧张的氛围,“倒数二十秒啊,腿快有腿慢无啊,二十,十九……”
这种堪比拍卖的方式,显然并不是只有陈玥一个人觉得骇人听闻。
十班的全体同学们也大多,互相面面相觑,不知道要不要站起来勇敢上岗。
“枪打出头鸟”这句俗语太过深入脑海,这也显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格外勇敢——“我!”
已经从同桌变成前座的倪随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陈玥看不到她的表情,但听她的语气,倪随丝毫不紧张,甚至愉快的有些没心没肺:“既然大家都这么认可我,那我就担任咱们班班长了啊,本人长相甜美,性格飒爽,成绩优异,和任老师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同志们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大家期望的!”
话音刚落,满堂揶揄。
倪随仍旧开朗的笑着,一对星眸中盛着一往无前的意气风发,她望着任清川,说:“老师,我可以做你的班长吗?”
教室安静了下来,陈玥坐直,下意识向前微微探身。
任清川把视线从倪随身上移开,环视台下的学生,浅笑道:“有人想要继续挑战班长的职位吗?”
她望着倪随,眼眸平和:“如果有人站起来,就需要她和倪随同学分别讲述自己的优势和就职之后会怎么做了。”
话音落地,倒计时再次开始。
——“……10。”
没有人站起来。
倪随轻舒了口气,长睫微颤,尽管答案已经确定,但她的期待仍旧溢出了眼角。
“好,咱们班的班长已经确定。”
“倪随,”任清川浅笑道,“共事愉快哦。”
“好!”倪随粲然,比了一个“OK”的手势。
真朋友从不说煽情的恭喜,许柯默默凑近她:“某人的尾巴,已经摇的我有点冷了。”
倪随假笑了下,回怼道:“那你再加一件外套。”
有了倪随的“吃螃蟹”,其他人的胆子也大了起来。
教室内的气氛好不热闹,即便无心参与班委竞选的人,也饶有趣味地看着。
陈玥便是饶有趣味的观众中的一员。
所有人都兴致勃勃,
除了她的新同桌,孟非晚。
陈玥的余光扫到孟非晚的瞬间,她下意识收敛起了笑容——
孟非晚始终低着头,手上的笔不停的在卷子上写着。
英语卷子。
能在如此纷扰的环境中,恍若未闻地做英语卷子,在陈玥看来,这是比做数学卷子还要值得敬畏的事。
“——下一位是,文体委员。”
陈玥犹豫了下,决定主动搭话:“你做的好快。”
孟非晚没有任何反应。
甚至没有看她一眼。
似乎没有听见。
陈玥默默退了回去,想了想,又把凳子往自己那边挪了挪。
——真是尴尬的让人脚趾扣地的一次勇敢。
火热的氛围总是会让人产生一些往后余生里,想起就忍不住鲤鱼打挺般的后悔事。
陈玥兀自尴尬的时候,文体委员仍旧没有人站起来。
“阿玥!”
陈玥抬头。
许柯笑态可掬地看着她,低声道:“试试文体委员?”
陈玥忙摆手,拒绝的话不等出口,孟非晚站了起来。
许柯脸上的笑容堪比夏天的雨,说没就没了。
“咱们学校的情况同学们都清楚,不是有个别名嘛,成华学生活动附属第一中学,”任清川看着孟非晚,“所以文艺委员说是文体委员,但平常要忙的事情要比班长还要多,孟非晚同学你真的考虑好了吗?”
陈玥抬头看向她。
孟非晚点了点头:“我有信心可以平衡好学习和工作。”
“好。”
文艺委员就这样毫无疑问的确定了下来。
许柯面如吃土。
陈玥当然注意到了这点——并不难,许柯是个情绪外放很明显的人,她不会讲脏话,也不会大笑大哭。
她全部写在了脸上。
她不喜欢孟非晚。
不喜欢懒得掩饰。
但孟非晚似乎并不在乎。
她坐下,低下头继续做着自己的卷子。
已经做到
第二篇阅读理解了。
班委的选拔已经结束了,陈玥深吸了口气,没有在让自己好奇这些“是是非非”——她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这无关热爱,这是她必须做好的事。
她想要的一切,全部以这件事为基础。
她回忆着苏落星的方法,在正式开始做题之前,先把卷子按照基础、中等、高难度分为了送分、得分、可错三部分。
——陈玥的目标很简单:得分。
她不关心学科的美学,她只关心那些题是她必须得分的。
分是最直接有效的兴奋剂。
孟非晚做完自己的卷子,下意识往旁边看了一眼,不由得怔了一瞬——
陈玥做题的速度很快,或者说,她专注的表情,给人一种她做题速度空前快的感觉。
陈玥和她搭话她听到了。
她只是单纯的不想搭理——有什么要搭理的必要呢?
陈玥只是普通同学而已。
孟非晚收回视线,毫无心里负担地对着答案,下课铃声响起,她对完了最后一道题。
正确率不错,阅读全部正确。
她舒了口气,余光里,陈玥正在打草纸上写写画画着。
——“陈玥。”
孟非晚怔了下,抬头循着声音看去——
苏落星靠在前门,眼底淡淡乌青,似乎是晚上没有休息好的后遗症。
她没有看见她。
陈玥有点懵地抬起头,苏落星扬了扬手里的袋子,唇角微扬:“你的校服到了。”
第12章 12.
陈玥起身。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从自己座位到教室门口的这段不算长的距离中,几乎总有人的视线恍如清风,落在她身上后又极快地略过。
“校服我可以自己去取。”
陈玥默默想着,开口却是:“谢谢。”
“不客气。”苏落星悠悠说,“同学客气了,帮助新同学是学生会的职责之一。”
陈玥看向她,苏落星对她笑了下:“好巧不巧,我是一位乐于助人,人美心善的学生会主席。”
“……”
陈玥眨了眨眼睛,试探说,“那,谢谢主席?”
被哽住的人变成苏落星了。
理论上陈玥没有说错什么,但这话讲不出的怪异。
一定程度上,这也算是一种本事。
“对了,”陈玥想到了什么,说,“一中的那个别名——”
“成华市学生活动附属第一中学?”
“嗯。”陈玥说,“学校这么多活动,应该是有作用的吧?”
苏落星没有正面回答她,反问道:“好奇?”
不等陈玥回答,苏落星往后退了一步,站得笔直如松,一本正经地调侃道:“可是,同学,不是你在开学第一天要求和我划清界限的嘛?现在又主动问这些,我倒是不介意的,但如果被你的同学们看到了,会不会不太好啊?”
陈玥无语:“同学们已经都看到你了。”
“啊,”苏落星探头往教室内张望,漂亮的眼睛里写满了无辜,“那我是不是给你添麻烦了?”
“抱歉,我只是想给你送校服的。”
陈玥:“……”
只说了一句话,却成了罪人。
陈玥无视她无辜的眼神,继续自顾自说:“刚才班里在选班委,任老师说文体委员的工作会和班长一样多。”
苏落星斜睨着她:“你是文体委员?”
陈玥摇头:“我同桌是。”*
“哦。”
苏落星往教室内看了一眼。
孟非晚的手无意识地攥了下,回过神后,试卷的一角已经可怜地皱了起来。
苏落星收回视线,说,“学校活动的确不少,至于作用嘛,分人。各班的文体委员和班长一样,直接和学生会对接,文体委员的工作内容确实会很多。”
说完,苏落星发现陈玥的注意力已经不在她身上了。
她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一时有些气不打一出来。
“陈——”
苏落星话音未落,陈玥抬起头,没由头地说:“我同桌应该会成为最棒的文体委员。”
“当时选班委的时候教室闹哄哄的,她还是做完了一套英语卷子。”陈玥说,“专注力很高,人也漂亮。”
“哦,”苏落星面无表情地附和,“但,和我有什么关系?”
陈玥怔了下。
苏落星扔下这句话,绕过她离开了。
——这是不高兴了?
怎么又不高兴了?
苏落星总是莫名其妙的不高兴。
但偏偏她又是个满分演员,完美的扮演着十全十美的十佳好人角色——
人怎么会是完美无瑕的呢?
——
“我对孟非晚没有恶意,我只是不喜欢她而已。”
“当然,她也可以不喜欢甚至讨厌我,这是我们的自由。”
食堂内,许柯认真道。
许柯和倪随高一的时候并不是一个班,孟非晚和她却是同班同学。
她第一次见到这个人,便不喜欢,即便她们甚至没有说话。
现在两个人却还是同班同学。
很多人讲高中同学,大多默认是高二高三这两年间的人,高中三年都是一路走下来的人,少之又少。
但在许柯看来,显然是“恶魔的诅咒”。
第三者视角来看,孟非晚并不存在任何值得让人讨厌的特质——长相漂亮,学习努力,性格似乎也是不争不抢安安静静的一类。
非要说有什么,大概太过高冷。
但许柯显然不是会因为这点就去讨厌谁的人。
许柯像是察觉到了陈玥和倪随对她说的话有误解,她斟酌了一下词句,认真说:“我不是讨厌她,我只是不喜欢她。”
“这样讲是不是还有些模糊?”许柯蹙眉道。
“是的,”倪随说,“但我大概能明白你的什么意思。”
许柯欣慰,做了一个“感谢”的手势。
陈玥想了想,她大概也明白许柯是什么意思。
许柯的话有种天真的残忍。
讨厌某个人、讨厌某件事的前提是,两者产生了交集,最后的结果差强某一方的人意,所以,“讨厌”。
“不喜欢”似乎要温和一些。
但实际上,相较“讨厌”,它的成立条件更加霸道——
不需要任何交集,只在对方出现在自己视线中的时候,那个瞬间,便可以得出“我不喜欢她”的结论。
这是不讲道理的情感。
孩提时代的幼儿,往往根据这种简单,不讲道理的情感,选择某人作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并把另外的人排除在自己的“阵营外”。
用简单的“我不喜欢她,我讨厌她,你们也不要和她一起玩”作为通知——
不喜欢和讨厌总是一起出现。
而许柯却把两者区别独立了。
她不喜欢孟非晚,而不是讨厌孟非晚,这只是她自己的事。
甚至于倪随,也是高二开学了才知道这件事。
对许柯来说,“不喜欢”是一眼定终身的,“讨厌”是需要长时间投入的,前者的伤害远低于后者。
她不喜欢孟非晚,因为只是不喜欢,所以她仅仅希望自己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和她在同一空间内的时间。
至于孟非晚是一个怎样的人,做着怎样的事,她不关心——但现在,发生了一点变化。
“天,她怎么就是文体委员了!”许柯彻底吃不进去饭了,“那学期中和学期末开会的时候,岂不是要和她坐一起了?”
一中的传统,学期中和学期末作为两场大考,结束后要开表彰大会。期中由各年级负责,学期末由校学生会统筹负责,排场地时间。
期间少不了班长,学委和文体委员坐在一起开会。
许柯眼中的光灭了。
10/74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