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有人忍不住感慨,陆煦拍什么都有人买账,他就好像天生该受到偏爱似的。
……
陆煦也觉得自己足够幸运,同样在拍戏,其他演员付出的未必比他付出的少,他却收获到了比常人更多的回报。
《面人》宣传期,观众排队参加活动的场景与马彦文被评选为“本年度观众最讨厌的角色”第一名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总而言之,这一年中,《面人》并非票房最高的电影,但在年终盘点中,无论是影响力,还是口碑,亦或是镜头语言、表演本身,《面人》给观众留下的印象都排名前列。
“嫉妒,我真的嫉妒,怎么这个人拍什么都是经典?”郑骁忍不住在群里嗷嗷大叫。
陆煦他经常见,陆煦的电影他部部都看了,实话说,被对方的表演震撼到已经是日常,可看过《面人》之后,在观影厅里,郑骁一直忍不住想,陆煦驾驭马彦文的时候在想些什么?
换成是他的话,即使他敢接下这个角色,却绝无可能将角色演绎得这么……赤裸裸。
郑骁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马彦文。
即使马彦文最终反转为连环变态杀手,郑骁都不会觉得诧异,陆煦能演这类角色,这是对方的实力,偏偏……马彦文从未做过任何惊天动地的事,他只是个普通人。
这种角色相当难演,即便演绎他情绪的爆发,也必然有现实的限制。
变态杀手可以无所畏惧,可以肆无忌惮,但马彦文不可以。
郑骁悠悠叹了口气:“陆煦,你来开班授课吧。”
邵耀跟着点了个赞。
“行啊。”陆煦完全不反对,“费用高一点,可以吗?”
“多少?”
陆煦报了个价格。
“不干!”郑骁立刻抗议,“太贵了,打一折可以考虑。”
“太便宜了,不符合我的身价。”两人你来我往,最终把价格砍成了五折,陆煦同意了,三人定好时间,决定开展表演上的友好交流。
郑骁把陆煦的备注改成“黑心商家一道贩子”,并为此洋洋得意,然后某天,他发现陆煦对他的备注是“冤大头”。
郑骁:“…………”
“我可以是冤大头,但拜托能不能别让冤大头本人知道。”
陆煦欣然接受,改成了“朋友圈里为数不多的有钱人。”
郑骁:“行吧。”
这一年的三大奖陆煦都没有出席,尽管组委会全部邀请了他,包括金焰奖在内,一个不漏。
虽说核心人士放过话,表示陆煦太不给面子,但表面上,金焰奖却摆出了“用实际行动感动陆煦”的姿态。
陆煦表示自己很感动,下次千万别继续了。
《面人》也不是今年参与评奖,这实际行为摆了也没有什么用。
陆煦有时候也很无奈,他发现了,在演艺圈里,他真诚人家就傲慢,等他傲慢起来了,人家又开始装被他欺负的老好人。
总之,他不可能再去参加金焰奖的任何活动,陆煦甚至提前和木琅导演沟通过。
如果木琅导演有意让《面人》参评金焰奖,陆煦绝对不会反对,可男主部门的奖项就不必替他申报了。
“参评做什么?”木琅回答得非常干脆,“我早就拿过了,不惦记这个奖。”
木琅是圈内为数不多的三大奖拿满了的导演之一。
按时间顺序,《面人》参与颁奖季得到明年,不过在今年颁奖季预热期间,陆煦接到通知,他得和木琅导演及《面人》的其他几位主创一道出趟国——《面人》提名了日落影展的几项大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
日落影展论知名度不如奥斯卡,自X莱坞成为全球电影制造业的中心后,奥斯卡的地位水涨船高,成为各国电影人争相追逐的奖项。
但日落影展自身也具备着一定的优势,在对全球影片的包容上,它比奥斯卡更强,某些易被忽视的影片,通常能在日落影展上受到更多关注,即使电影缺乏强力阵容。
木琅算是日落影展的熟客,之前有好几部电影入围了日落影展的最终评选。
在这一届的日落影展上,《面人》属于相对强势的一部作品,被专业人士认为获奖几率很高。
而陆煦,则被认为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其实已经是很璀璨的星星了,只是世界不知道而已。”
“让世界认识陆煦!”
借着日落影展的关注度,陆煦作品节选也在海外社媒上扩散开来,于是渐渐有海外网友意识到,《面人》里的马彦文,居然就是“编号A77。”
“这是一个人?”
“?????”
第220章 220 获奖
作为演员,陆煦出国的次数并不多,一般是品牌活动,或者电影的宣传活动。
早年间的海外电影奖影响力比如今大得多,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一批电影人频频大规模出席,评判咖位时,海外大奖也成为不可忽略的一环。
现在多少有不同了。
日落影展是陆煦入围的为数不多的海外奖项之一,按木琅导演的意思,他闲着也是闲着,出来玩一趟不好吗?
陆煦于是欢欢乐乐地出国了,在飞机上度过了昏婚欲睡的时光。
在国外的好处是——没几个人认识他,不必成日被关注。
不过作为G牌的代言人,陆煦还是提前为品牌拍了一组宣传照。
G牌给陆煦的头衔和待遇都不错,这么多年合作一直很稳定,即使陆煦如今出席活动的频率不如之前高,双方却被视作捆绑在了一起。
G牌在陆煦首次入围星辰奖时就将他签下,被认为是时尚圈近十年来最为明智的一次合作,随着陆煦登上一线,G牌在国内的知名度同样水涨船高。
本届日落影展G牌同样有合作明星参与,可参与影帝争夺的却只有陆煦一人,G牌不仅在微博发布了陆煦的红毯造型,更在海外媒体上发布了。
到这时候,那些意识到“编号A77”和马彦文是同一个人的海外网友们才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陆煦的红毯造型自然更接近于“编号A77”。
“他们是同一个人,这简直是今年最为震惊我的现实。”
“我看了《面人》和《编号A77》,但直到现在,我才从眉眼间依稀认出他们,可怕的塑造……但诚实说,编号A77并不可怕,即使他有枪,他可以轻而易举地屠杀,马才是最可怕的那个。”
日落影展的红毯上有来自全球的电影人,陆煦本以为自己只是个无名小卒,但事实上,《诡诈》和《编号A77》的票房成绩都不错,他所受的关注度比他自己以为的要高很多。
陆煦甚至在红毯上听到了呼喊自己的声音。
导演让陆煦来旅游一趟,对于奖项的归属,陆煦自己并没有太大把握,虽然他从当地预测奖项的报纸上看到了对《面人》的看好,但这一届日落影展的影帝提名人来自五个不同国家,各自都有不错的口碑。
陆煦对拿奖这件事看得一向不重,木琅心态也很佛,除了出来旅游一趟之外,导演这次出国,主要是为《面人》争取在海外上映的机会。
入围日落影展之后,《面人》海外上映已经是板上钉钉,不过想扩大规模还是有些艰难。
不管怎么说,《面人》都能再争取一部分利润,海外影响力也能扩大,虽然它不是《编号A77》那种能争取到高票房的电影,但木琅是朴实派,能多赚一点是一点。
陆煦并不清楚,他走红毯的一幕登上了海外社媒的热搜榜。
五位影帝提名人中,他是最年轻的一位,除此之外,他在《面人》中对马彦文的演绎与他本人的性格相差太大,反差过于强烈。
粉丝们早已习惯了陆煦这些年各种靠颜值引起关注,陆煦在海外上热搜的消息传回国内,粉丝们只会产生“你们现在才发现”的窃喜感。
“事实证明,全世界都厌倦了丑男。”
“在这几天学到了吃点好的吧这个词的多国语言表述。”
“哈哈哈哈哈原来大家的感受都和我一样,陆煦出现之前,我真的觉得,怎么全世界都是丑男,帅哥都去哪儿了?”
“疯狂+1+1+1。”
日落影展在国内并没有直播,但由于《面人》的入围,在海外的媒体与网友实时播报本届影展的评选结果,还有网友特意科普了入围最终角逐的几部电影。
“I国的这部呼声也很高,讲述了一个选择安乐死最终后悔的老人的故事,演员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淘金热》里那个老猎手,他是陆煦的劲敌。”
“陆煦这一次如果能拿影帝的话,他个人也能打破日落影展零华语演员的纪录。”
“为小狗祈祷ing。”
“其实我个人觉得,细论表演的话,陆煦更胜一筹,无关年龄资历,纯粹个人感受。”
陆煦坐在嘉宾席上,四周都是陌生面孔,镜头偶尔会打在他脸上,可陆煦目光所及之处却都是陌生的冰冷,这让他有些坐立难安。
他还是习惯于和现场嘉宾或者观众有交流的状态。
《面人》剧组这次来了五六个人,除了导演木琅外,其他人都没有太多出国的经历,大家就彼此互相多说说话。
“等会颁奖的时候,念到咱们自己的名字咱还是能听出来的。”
陆煦和木琅的名字都很好辨认。
日落影展的奖项设置相对简单,很快就来到了演员奖项颁发的环节,几位提名人此前并没有过交集,即使在提名名单公布后,陆煦也并未对其他提名人投入太多关注。
当然,他和组委会有过交流,还结识了负责发行日落影展相关影片的发行公司,进而结识了几位影展的评委。
剧组这边自然在为陆煦获奖努力进行公关,但日落影展的难公关是出了名的,公关本身固然重要,但作品质量过硬才是第一位的。
X莱坞席卷全球时,影响力只逊色于奥斯卡的金球奖,就因为外国记者协会丑闻不断而逐渐失去风向标的地位,离停办已经不远了。
陆煦选择听天由命,只看运气。
……
当镜头打在自己脸上,颁奖嘉宾口中发出别扭的“陆苏”时,陆煦隔了足足几秒才反应过来是在叫自己。
现在是最佳男主角奖的颁发时间,也就意味着——
“我拿奖了?”陆煦诧异道。
木琅导演轻轻拍了他一把:“没错,上去领奖吧。”
陆煦确实没做好心理准备,来参加本届日落影展之前,陆煦在网上搜了影展相关,有说日落影展对国内电影格外严苛的,也有某某演员苦熬今年却依旧没有获奖的。
可他居然真的获奖了。
陆煦的获奖感言很简短,感谢了导演和剧组其他工作人员,讲了一点自己对于电影的感悟。
海外媒体对他的评价是——“中规中矩的获奖感言,震撼人心的一张脸。”
陆煦虽然不是最年轻的影帝,但在颁奖典礼的结果揭晓之后,赞同的声音比想象中多得多。
“陆用他的演技征服了评委,也征服了我。”
“《面人》的反转让我诧异,我很难把《编号A77》和《面人》两部电影的主角联系在一起,我曾经称赞过‘他们都是很优秀的演员’,但很快我发现,只有他,没有他们。”
“我是第一次听说陆的名字,但我发现,我居然看过他三部电影了。”
借着日落影展的声势,《面人》很快登陆了海外市场,《面人》这个片名在华国是真实存在的,存在相关语境,但在英语里,面人翻译起来与雕像有些相似,剧组最终将片名定成了《Twisted》,简简单单一个词,但多少和《面人》的剧情有关。
……
作为一枚留学党,看电影属于姜雷为数不多的爱好之一,虽然电影票钱换算下来不便宜,在国外看一场够回国看两场,但和其他消费比起来,电影真的是非常日常的开支了。
他最近开始盲看,抽盲盒一样看电影,然后再写一篇观影心得,这是他加入的电影社团的要求。
姜雷一开始觉得麻烦,后来慢慢也就适应了,久而久之,他甚至从中体会到了乐趣。
这次他抽到的是一部叫做《Twisted》的电影,买完票之后姜雷才听到朋友提醒:“雷,这是你们国家的电影!”
姜雷顿时来了兴致。
国产电影在海外上映的机会不多,姜雷上一部看的还是《编号A77》,他先在手机上搜索了一下,没对上《Twisted》的中文名称,等进了电影院,他也就没空去搜了,直接等着看就行。
其实姜雷不太爱看这些在海外上映的国产电影,《编号A77》是例外,毕竟爽片不会让人觉得不舒服,而其他电影……不知为什么,尤其是那些入围了奖项的影片,总让姜雷体会到一股陈旧感。
他有时候甚至忍不住想,这些电影到底是谁在欣赏,它的受众群体究竟是哪些人?
《Twisted》这个片名也让姜雷觉得,自己这次的盲盒抽错了,毕竟这个词听着就苦大仇深,像是要深刻剖析社会的阴暗面的那种电影——姜雷并不是歧视,但很多时候,这类电影留给他的最终印象只剩“敢拍”这个词。
和其他并不勇于揭露社会阴暗面的电影比起来,这类电影的剧情、表现手法,包括演员的演技,其实都不存在多么巨大的优势。
不过抽盲盒嘛,愿赌服输。
电影最初制造出的氛围让姜雷觉得,这大概就是典型的无趣电影,阳痿主角加上故弄玄虚的设定,让人看到一半就很想睡觉。
看着看着,他忽然意识到,这部电影的主角是陆煦。
陆煦在国内有多火,姜雷也有所耳闻,《诡诈》和《编号A77》他都看了,是他喜欢的那类电影。
马彦文这个角色太过平凡,以至于姜雷没有第一时间认出陆煦,但在他确定这个角色由陆煦来演的瞬间,马彦文就意识到,《Twisted》绝不是他以为的那种无聊电影。
166/186 首页 上一页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