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巍、纪修涯和秦昭的剪辑在各大视频网站都是热门,连带着结局许久的《贵公子》和《天子》播放量蹭蹭往上涨。
然后——纷纷超越《九转诀》。
#《九转诀》到底干嘛来了#
魏芳菲行事原本就有些张扬,她跑去接电视剧,圈里不少竞争对手都等着看她的笑话。《九转诀》大扑特扑,她的好几个对手都被记者采访了。
“那就祝她成功吧。”
“这种在新领域闯荡的勇气值得我们学习,我是迈不出那一步了。”
“现在的娱乐圈越来越复杂了,确实需要一些多元化的演绎。”
围观全程的吃瓜群众表示,V学算什么,陈学又算什么,这才是真正的出口即王炸。
……
《至尊》剧组全员,包括陆煦在内,都对《九转诀》的发展瞠目结舌。
众人早就知道,等《九转诀》上线了,《至尊》少不得被拉出来比较,被踩两脚恐怕都是轻的。
可他们还什么都没干呢,《九转诀》就先溃败了,溃得那么惨烈,都不知道剧组招惹了哪里的太岁。
最新一集《九转诀》,实时热度是3976,连4000这个数值都没超过。
至于排名,则是热度榜十名开外。
“难道是我作法成功了?”魏忆发了个“鼠鼠害怕”的表情包。
“你干嘛了?”郑骁问。
“我就……祈祷了一下《九转诀》数据别那么猛,然后——”魏忆补充道,“我最近买了辆山地自行车。”
陆煦:“……不关我事。”
郑骁&郑忆&姜忘书:“……”
没人说关你的事谢谢。
陆煦:“……”
他表示,这群人都神神叨叨的。
当然,会有这种状态,是因为剧组全员都放松下来了。
预想中的激烈竞争没有出现,《至尊》热度和口碑都不错,演员们都有了新资源,《至尊》大结局后,导演姜忘书立刻接到了新项目。
陈烨和剧组解约、剧组上下为纪修涯这个角色发愁的日子似乎是很久以前了。
郑骁几人虽然没说,心里却很庆幸陆煦接下纪修涯这个角色。
庆幸当时在隔壁的剧组是《天子》,庆幸导演和刘春风导演是旧识,庆幸有对方的加入,这部剧才能顺利拍完。
《至尊》播出之后,郑骁周围有人对他嘀咕,说些陆煦抢了他风头之类的话。
郑骁知道没有。
除此之外,无论纪修涯这个角色有多受瞩目,他都是《至尊》剧组的一员,他的热度就是剧组的热度。
纪修涯让《至尊》剧组被更多观众关注,受益的是剧组全员。
郑骁不明白剧组内部撕来撕去有什么意思,他也没考虑过和陆煦撕。
山地自行车威力太大了。
他要不要也买辆来骑骑?
郑骁后来才知道,他算是速度慢的,魏忆早就买了不说,姜忘书居然也偷偷摸摸买了一辆。
陆煦建议厂家打钱。
……
客观来说,《识骨之途》的拍摄颇为枯燥,作为主演,陆煦几乎每天都有戏要拍,他的剧本是全剧组最厚的,其他演员甚至不需要记拍摄顺序,只要记得这天和他有对戏就行。
最近《九转诀》的八卦就是陆煦的趣味来源。
“一看就是没把剧本当回事。”孔乐无奈道,“再跌下去,都快赶上《眼线》了。”
“《眼线》那会儿的架势和这部挺像。”
提到《眼线》的改编,孔乐虽然直叹气,却不像之前那么忌讳了。
他成天在《识骨之途》剧组蹲着当监工,就算《识骨之途》拍出来不合观众口味,他这个原作者是满意的。
不管是雷霭拍摄过程中冒出来的想法,还是演员们对角色的演绎,都契合他写《识骨之途》时的想法。
小剧组有小剧组的好,大剧组嘛……至少得有一位压得住那些大咖的主心骨。
《识骨之途》拍摄到现在,陆煦这个主演的认真程度甚至让孔乐惊讶——对方早早做了一份人物小传,进剧组之后,随着对俞一这个角色的理解加深,人物小传的厚度也一直在增加。
陆煦在《识骨之途》的最后一场戏,是俞一安顿好队员的家人们后主动去自首。
他一直是一个生活在轨道范围之内的人,只是好友们的遭遇让他不得不脱轨,过上自己从未想过的一段人生。
“老猫”的女儿来看他,小女孩还懵懵懂懂,手里抓着他送的玩具,给了他一个软乎乎的拥抱。
这时候,手刃仇人都不眨眼的俞一眼眶却红了,眼角有一滴泪落下来。
他没有说自己出来再看她。
他知道,自己这一生,注定逃不脱这座囚笼了。
“老猫”妻子问他:“值得吗?”
“值得。”俞一的声音轻轻的,浅浅的,仔细算的话,他今年也只有20多岁,还是一个年轻人。
“值得的。”俞一又说了一遍,仿佛强调了一遍。
他冲小女孩露出了一个笑容,这一刻,他脸颊没有被仇恨填满,笑容有些害羞——大笑不是他擅长的事。
小女孩在朝他挥手,他也朝小女孩轻轻挥了挥手。
画面在这一刻定格。
俞一已经完成了他的复仇,他神色轻松,双手仿佛未曾沾染过鲜血,又恢复了最初的模样。
监视器外,雷霭表情严肃,双唇紧抿着。
片场寂静无声。
这是一个大半由《识骨之途》书迷构成的剧组,而这一刻,所有人都亲眼见证了自己内心期待的俞一的出现。
第45章 045 第一个商务
“陆煦,加上我微信没?”
“还有我的,别忘了。”
“一想到咱这剧一杀青,真帅哥就离我远去了,没有帅哥的日子就像没有自行车的小狗,好失望,好心痛。”
陆煦是《识骨之途》剧组杀青最晚的演员之一,这部剧的拍摄节奏不算很慢,陆煦前后差不多拍了三个月。
他进组的时候天气还挺热,等他拍完,气温已经降下来了。
杀青这天,陆煦手机里新添了几十号联系人。
他已经习惯了,从《贵公子》开始,他每拍一部剧,杀青这天的好友邀请都是最多的。
雷霭忍不住吐槽其他人:“你们就不能早点加?陆煦不是一直在么?”
戏已经杀青了,一众演员和工作人员对雷霭也没有了平时的畏惧:“导演你不懂,帅哥都是可远观不可亵玩的。”
“陆小狗是不能随意撸的。”
雷霭:“……”
他果然老了,不是很懂这些年轻人。
陆煦帅这点雷霭是同意的。
就陆煦刀人的那几场戏,导演还会时不时回味一番——那几个镜头光与影的结构很独特,可即使在那样刺激的场景中,陆煦的长相依旧炫目。
鲜血与一张好看得突出的脸在同一个画面出现,刺激感便愈发强烈了。
雷霭都有些发愁,他要怎么剪辑,才能尽量保留这些在他看来特别好的素材,每一个片段他都舍不得剪。
至于“陆小狗”之类的外号是什么时候传出来的,导演也不太清楚。
不过《识骨之途》剧组的氛围确实很和谐。
或许因为《眼线》的教训在先,业内有传闻说孔乐的书不好拍,《识骨之途》拍摄这段时间,剧组上下受了不少冷言冷语。
就连雷霭也被“真诚”建议过,让他别接《识骨之途》这个摊子。
听了这些话,雷霭心里很憋闷。
他是真心喜欢《识骨之途》的。
因为憋了一口气,他打定心思要把这部剧拍好。
雷霭是这么想的,剧组其他人和他抱有同样的想法。
更重要的是,剧组找来了陆煦演俞一。
雷霭可以保证,即使是最严苛的书粉,对剧组的选择只会觉得满意。
陆煦太贴俞一了,俨然就是俞一本人。
不管是安静温暖的俞一,还是走上复仇道路后变得冷酷残忍的俞一,都被陆煦演绎得像从书中活过来一般。
剧组众人都很清楚,陆煦不是《识骨之途》的书粉,他对俞一这个角色并没有偏爱,可他依然把俞一演绎出了所有人都满意的样子。
他们这群书粉怎么可以不努力?
《识骨之途》的日常通常是这样:
陆煦每演完一场戏,就会有一群把《识骨之途》剧情记得滚瓜烂熟的工作人员在片场嗷嗷叫:“好贴好贴!”
导演见了都忍不住捂脸。
这种情况渐渐演变成所有人都特别偏向陆煦,陆煦不管怎么演,大家都说挺好的。
就连负责监工的孔乐也是这样,导演本以为原作者会更严格,结果孔乐每回都目光炯炯地盯着场内,半天才憋出一句“挺好的”。
所以到底在监谁的工?
他甚至怀疑,孔乐在偷偷监视自己。
导演很快悲伤地发现,全剧组只有他对陆煦的态度最严格。
这还没完——
陆煦戏份杀青前的某一天,孔乐居然带了一堆《识骨之途》第一版书过来,一般情况下,都是他这个作者给读者签名,结果他居然让陆煦给他的书签名,这个签名剧组一群人在抢。
其实雷霭也偷要了一本。
这事只有孔乐知道,没给其他人知道,不然他这导演的威严无存。
不过谁都明白,陆煦有这样的待遇,是因为他有天赋又刻苦。
演员本身也是吃天赋的行业,有人天生有观众缘,还有人随便演一个角色就让观众记了一辈子,连代餐都找不到,陆煦演绎的角色能让围观者产生共鸣,属于超强天赋型,可他却从未消耗自己的天赋。
陆煦很少NG,如果对手戏演员出现NG的情况,让他重拍他也没有怨言,愿意配合对方把这场戏拍完。
陆煦拍《识骨之途》这段时间,恰好是纪修涯人气飞涨的时期,雷霭注意到,在这前后,陆煦对待角色的态度没有丝毫变化。
俞一甚至更具魅力了。
可惜他最近没有合适的项目,雷霭心想,再有机会的话,他一定会和陆煦再合作一次。
两次吧还是。
不,十次吧。
……
拍完《识骨之途》,许闻给了陆煦两个选择,一是继续进组拍戏,二是稍作调整,顺便接一接商务。
陆煦手头的商务合作数量是零。
虽然眼下有不少品牌排着队等他合作。
现在已经是下半年,快到年末了,这一年里,能被称得上大火剧的并不多,《天子》是一部,《至尊》又是一部。
秦昭和纪修涯本就是人气角色,剧播完后,两个角色的CP竟诡异地又火了一回,二创一个接一个,连小狗骑自行车的梗都被网友们添进去了。
经纪人都觉得莫名其妙。
他签陆煦的时候,飞扬演艺的其他经纪人就觉得他运气不错,提起这事都是一副酸溜溜的语气。
结果陆煦在他手上还没签满半年,人更火了。
他甚至还没有开始发力。
许闻原本负责的是飞扬演艺一位拿过影后的女演员,对方虽够不上大花的位置,在圈内却有口皆碑,商务数据也很亮眼。
对方的出走曾经让飞扬演艺高层很遗憾。
许闻也遗憾过,可在签下陆煦之后,不知为什么,许闻总有一种预感——陆煦能走到比对方更高的位置。
许闻更建议陆煦休整休整。
这一年里,他的曝光度已经足够高了,不需要再进一步巩固。
现在陆煦有一部待播剧,存货虽然不多,可《天子》和《至尊》两部剧积累的大众认知度却足以令他领先同龄演员一步。
许闻给陆煦的定位并非走量型演员。
在许闻看来,陆煦已经够勤快了,既然对方拥有作为演员的天赋,那就不该消耗这种天赋,而应该停一停脚步,再多一些思考。
不思考的演员职业生涯不会太长。
即使曾凭天赋让自己跻身演技派,可这份天赋不可能吃一辈子。
当然,每个演员的追求不同。
许闻觉得,陆煦应该是更追求深度的那类演员,拍戏上不需要他这个经纪人盯,对方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年末是颁奖季的时间,今年《天子》应该会有所收获。”许闻道,“《至尊》的可能性很低。”
陆煦心里有数。
即使《天子》有收获,在颁奖季上,评委们更青睐的应该也是郭一宁他们这批实力派。
“不一定。”许闻看向他,“评委们的口味谁都说不准。”
真按陆煦的想法,《天子》剧组报最佳男配这个奖的就能打起来。
《天子》唯一的男主是程赟,程赟之外,将《天子》几十集剧情丰满起来的,都是圈内这一批中坚演员。
……
许闻替陆煦接的第一档商务,是一家老牌洗发水品牌。
品牌最近新推了一款男士洗发水,正挥舞着钞票满娱乐圈找代言人,陆煦被对方一眼挑中了。
这个品牌在年轻人里市场不算大,可品牌自身的认知度却并不低,放在以前,品牌邀请的代言人都是影帝天王这一级别的,可年轻消费者同样是一块庞大的市场,这次新品是品牌扎根年轻人市场的一次试水。
《天子》播完那一阵,许闻和品牌方接触过,对方倒是表露出了可以合作的意思,可合同一直没谈下来。
等《至尊》播了,谈判立刻就顺畅了。
品牌方提前做了很多调研。
年轻男演员这个选择范围本身就比较窄,而在人气和奖项上没有太多短板的几位,基本都被竞品预定走了。
人气低一些的,品牌方又不太愿意合作。
在陆煦之前,品牌考虑过Verse的另外三位成员,然而顾思年刚扑过两部剧,谢青扬的访谈节目倒是做得风生水起,但在品牌方看来,他的人气依然局限在偶像这个圈子里。
33/186 首页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