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糙汉子的貌美小夫郎(古代架空)——听落雨

时间:2024-12-16 09:34:39  作者:听落雨
  苏云锦现在见到姚书明就烦,但却对他跟前的姑娘笑了一下。
  姚书明本来冷了一路的脸,这会见到苏云锦脸色就好了不少。
  他上前打招呼,“锦哥儿,是回来看伯父伯母吗?”
  苏云锦没什么表情的朝他点了下头,转头却跟他跟前的姑娘说了话:“周小姐。”
  周梅儿也朝他笑,“锦哥儿,好久没碰到你了,自打你成婚后我们就没见过了。”
  苏云锦笑着点头跟她介绍杨川:“这是我相公,杨川。”
  杨川朝她点头笑了笑。
  周梅儿也朝他点了下头。
  几人站着说了会话,就是没人搭理姚书明。
  苏云锦见天色不早了,就跟周梅儿道了别。
  “周小姐,家里爹娘还在等,我就先走了,我这阵子住在家里,得空了再聊。”
  周梅儿点头,几人就分开了。
  路上杨川就跟苏云锦打听这个周梅儿,苏云锦只说她家是开水粉铺子的,家里有钱的很。
  两人穿过小巷就到了家门口,结果就发现家门口又多了一辆牛车。
 
 
第117章 出门挣钱的汉子
  不用想也知道是谁回来了,苏云锦乐呵呵的就往家里跑。
  进门一看,果然是苏云灿和陈姨娘回来了。
  还是何田生给送回来的。
  苏云锦高兴的不成样子,拉着苏云灿和陈姨娘就有说不完的话。
  杨川见他高兴,心里也就放心了些,他希望他走的这些日子,苏云锦天天都这么高兴。
  晚上杨川跟何田生在灶屋忙活了晚饭。
  何田生到底是长了一岁,不光人高了,也稳重了不少。
  “大哥,你要去码头啊?”
  杨川点头:“家里钱不好挣,正月过完会连着走船,来回一趟就能挣几个月的花销。”
  何田生知道杨川在码头干的是什么活计,“大哥,现在不比从前,你家里有人等,凡事别上前。”
  杨川笑着点了下头,说实话,他从前在船上就是那个带头上的,也就因为他能豁的出去,所以东家都乐意找他护船,给的钱也多。
  吃了晚饭,洗漱干净小两口就回了屋。
  一回屋杨川就把苏云锦搂在怀里亲,亲完了还要哄人给他摆置。
  杨川越是要走了就越是舍不得,天天都腻着苏云锦。
  其实苏云锦更舍不得,可他这人坚强惯了,又觉得就去二十来天,不必像生离死别似的,所以他一边舍不得,一边又安慰自己。
  可没想到等杨川真收拾包袱走了的时候,苏云锦就差点掉了泪。
  杨川走的第一天,苏云锦吃饭都不香了,整个人都蔫蔫的。
  虽然还是跟他们有说有笑的,但家里人都知道他难受。
  连苏云灿都瞧出来了。
  所以晚上他就挤进了苏云锦的房间,“怎么?想大哥吧?”
  苏云锦没理他。
  偏他还要问:“是不是想的寝食难安?”
  苏云锦回头白了他一眼:“何田生也走了,你寝食难安不?”
  苏云灿抿嘴笑:“我还没到你这地步,至少现在我不会想他。”
  苏云锦搂着被子爬起来:“为什么?我瞧你俩的样子还以为你们已经互通心意了。”
  苏云灿脱了袄子挤到他被窝里,“哥,他跟我说明了心意,可我觉得他还太小,说的话不能当真。”
  苏云锦愣了愣:“那你是什么意思?”
  苏云灿垂下眼睫:“哥,我或许,挺喜欢他的,可他今年才十四,也许他的喜欢只是一时的,又或许他长大几岁后会遇到更合适,更喜欢的,所以,我希望他大几岁后再说这些。”
  苏云锦揉了揉他的头发:“好哥儿,那你呐?”
  苏云灿想了想,“我?我等他长大呗。”
  苏云锦一怔,随后笑了。
  哥俩聊了一会心上人,又说起苏云灿打算留在家的事。
  “所以,你想先支个小摊。”
  苏云灿立马点头,“对,支小摊,摊子上放些成衣,摆上布,看上布料的买布料,看上成衣的,我就给做,收点手工费。”
  苏云锦没想到这哥儿这么有头脑,“这样也好,成本也小,还能把名头打出去。”
  苏云灿见他哥懂他,就忙起身拉着苏云锦说自己的想法。
  小哥俩一气聊到天边翻了鱼肚白才睡下。
  而这边杨川也已经到了码头,他一到码头立马就有人过来跟他打招呼。
  杨川只是点点头,神情很冷淡的样子。
  其实杨川在外头一直都这样,用顾老七的话说就是,人人都少他钱的样子。
  杨川进了大棚屋,包袱还没放下,码头上的监渡官就跑来跟他套近乎了,“杨老大,你回来了,接船不?”
  杨川瞧了他一眼,横着眉毛说:“不接船我来码头吹风?”
  杨川说着,脱掉了身上的新袄子,换了一身旧的粗布衣,觉得有点凉,就又把苏云锦给他缝的小薄袄套在了里面。
  他摸了摸绣在心口的云朵,脸上的表情立马就柔和了。
  监渡官见他脸色好了,就立马讨好的说:“今个晚上有辆大船要走,东家愿意给护船的兄弟每人五两银子。”
  杨川挑了下眉,“这一船是什么货,东家这么肯给钱?”
  监渡官笑:“这一船可不得了,光货就值三百多两。”
  杨川“嚯”了一声,“成,我接,但是我这边的兄弟不够数,得再找几个有本事的。”
  毕竟这船东西值钱,那这山两边的土匪肯定也馋的发慌,怎么着都得来要两个过路的。
  监督官也点头,“成,码头上来了几个汉子,其中有一个姓陆的,生的高大,是个猎户身手不错的,你可以过去看看。”
  杨川点头,招呼了两个人帮他弄个床,他抬脚就往码头扛货的地方去。
  他到跟前一眼就看到了监渡官说的那个人。
  因为这边就他最高,别人扛货最多能扛两袋,可这汉子一口气就压了四袋,要知道这可是按袋给钱的货,他这么扛那一天就要比别人多一倍的工钱。
  一船货物扛完,那汉子抹了把汗,就坐到一边刻木头去了。
  杨川过去跟他搭讪:“兄弟,你哪个村的,从前没见过你。”
  那汉子抬头看杨川:“湖塘村的,头一回来这扛货。”
  杨川一听,“呦,听说你们村的野物多,我记着镇上收野物的铺子里,多是你们村里的货。”
  汉子点头:“靠山吃山,咱们村个个会打猎。”
  杨川见跟这汉子说话挺得劲,就先报了自己的名字,“我叫杨川,这边的兄弟都叫我杨老大。”
  那汉子朝他笑了一下:“我叫陆行安,叫我陆二就成。”
  两人这就算是认识了。
  杨川这人对自己欣赏的人就格外的要给好脸子,他一屁股坐到陆行安跟前,跟他说笑了半天。
  最后才问陆行安乐不乐意跟他们一道护船。
  最开始陆行安是不想去的,他知道这事危险,倒不是他胆子小,而是一想到自己家里的小夫郎现在不定怎么眼巴巴的等自己回家呢。
  一想到这个他就不敢去冒险。
  可杨川接下来的话,让他瞬间就改变了想法。
  “啥?一来一回给五两?”
  杨川点头:“干不干?够你在码头扛上个把月的货了。”
  说实话,这钱给的太诱人了,陆行安想了半天,最终一咬牙,点头说去。
  毕竟他出来就是为了挣钱的,现在钱就摆在他面前,他没道理不去挣。
  自己挣够了钱就回家,以后再也不跟夫郎分开了。
  他这几天想人想的心肝都疼。
  杨川见他同意了,就招呼他跟自己走,两个高大的汉子搭着肩走在码头上就格外的显眼。
 
 
第118章 有本事的哥儿
  当晚,十来个兄弟就跟着杨川上了船,都是人高马大,又有点本事在身的。
  东家挺满意,给这群汉子安排的都是好的吃食。
  指着人卖命,那当然就得对人好些。
  船上风大,杨川躲在船尾的货物箱子后面避风。
  顾老七直接靠着箱子打起了呼噜。
  陆行安也靠在箱子后边,正低着头,专心致志的刻他的木头。
  杨川看了看,觉得他刻的是把梳子,“天天看你刻,是给家里人的?”
  陆行安一听他说家里人,嘴角就忍不住扬起来。
  “给我夫郎的,我想自己刻,想他的时候就刻。”
  杨川乐了,心想那你可是时时刻刻都在想夫郎了。
  乐了一会,他又伸手摸了摸自己贴身穿着的小薄袄:“唉,想人的滋味不好受啊,我吃饭都不香了。”
  陆行安一下子就乐开了:“就你今天这一口气吃了十来个馒头的胃口,还是吃的不香的时候?那你吃的香的时候得费多少粮食。”
  杨川“嘿嘿”乐了起来。
  “我能吃,我夫郎包的饺子我能一口气吃个五六碗,还得是大海碗……。”
  陆行安听的直乐。
  两个汉子听着风声,瞧着湖面,心里记挂的全是家里那个小人儿。
  苏云锦也睡不着,没有杨川在跟前,他是真不习惯。
  脚冷了没人给捂,被子踢了没人给盖,没有杨川这个火炉子在,他自己连被窝都捂不热,
  被窝里的汤婆子还没入夜就凉了,不暖和不说,还挺冻人。
  这一夜也就睡了个囫囵觉,苏云锦揉着眼睛下了床,还没穿好鞋,苏云灿就跑进了屋。
  “哥,赶紧起来,吃早饭了。”
  苏云锦应了声:“知道了,我穿好衣服就来。”
  早饭陈姨娘做了小米粥和馒头。
  苏云锦吃着米粥和腌冬菇。
  “这菇子还是我们上山去捡的,捡菇子可好玩了。”
  姜清莲也夹了口冬菇吃:“是好吃,这些都是杨川拿来的,这孩子,有点好的就往家里拿,真是孝顺。”
  苏云锦吃饱了饭,他搁下碗,说:“这会夸他做什么?他又不在,等他回来了你当面夸他。”
  姜清莲戳了戳苏云锦的脑袋,“你这哥儿,都被杨川宠上天了。”
  这边娘俩说着笑,那边苏云灿就拉着苏再道和陈姨娘说自己的打算。
  苏再道挺支持:“小摊好摆,可织布的家伙事我们没有,你打算怎么弄?”
  苏云灿早想好了对策:“我不打算先置办织布机,我想直接从布农的手里收布,我们卖布是其次,主要的是卖手艺,做衣裳的手艺。”
  陈姨娘点头:“这倒是个法子,既省了织布的时间,还不需要多大的成本。”
  苏在道听的也是直点头:“成,小灿,你是个能做生意的。”
  苏云灿被夸的直笑。
  苏云锦也朝他竖大拇指,心想,这哥儿可比自己有本事。
  村里的布好收,镇子周边有好几个村子都是以织布为生的。
  当天陈姨娘就带着小哥俩去了挨着镇子的一个村子。
  陈姨娘从前在布庄做活计的时候也常收他们村的布,这里的人她也都熟悉,她轻车熟路的就把两个哥儿带到村子织布的大户家。
  织布娘一见是陈姨娘立马就热情的上来迎:“陈姐?哎呦,可有好些年没见着你了。”
  陈姨娘朝她笑,“是好些年了,这些年忙着带孩子,都少出来了。”
  织布娘把他们往院子里带,院子里坐了一院的织布工人,都在忙活着。
  织布娘知道他们来是有事,就把他们带到了安静的小院里:“快进来坐。”
  苏云锦和苏云灿道了谢,就乖乖的坐着。
  织布娘认得他们,就夸:“苏家的两个哥儿长的真好,一个比一个俊俏。”
  陈姨娘跟他俩介绍:“快叫人,叫李婶,她家的布是村里织的最好的。”
  两个哥儿叫了人。
  李婶笑吟吟的应着,“今个来是有事?”
  陈姨娘点头:“家里两个哥儿想在你这里买布。”
  李婶问:“是自己做衣裳,还是?”
  陈姨娘说:“我家哥儿有出息,决定走他爹的老路。”
  李婶立马露出了赞赏的目光:“哎呦,真的,那你们好好挑,有什么要求都能提,我这里什么布都能织。”
  苏云灿看着晾了一院子的布就忍不住去瞧。
  这批布做的多是麻布和棉布。
  李婶见他瞧的认真就上前给他介绍。
  苏云灿听的很认真,从制作过程,到纺织密度他都细细问过。
  “李婶,咱家有更好一些的面料吗?我想做两身样衣出来。”
  李婶点头:“库房里还有绸缎,算好吗?”
  苏云灿点头,“算好了,我想要素色和水蓝。”
  李婶招手,带他到后面的库房里挑去了,两人忙活着说正事。
  苏云锦就无聊的趴在织布机上瞧,这织布机和他家布庄从前的差不多,就是这台瞧着更新。
  陈姨娘也许久没织布了,瞧了就要手痒。
  两人就聊起了从前在布庄的时候,现在大家再说起苏氏布庄都已经没那么难受了。
  正说着,苏云灿就抱着几匹布料出来了,“哥,姨娘,李婶家的布可好了,颜色也都好。”
  苏云锦见他高兴的小脸都红了,“那好啊,多买些回去先。”
  苏云灿点头:“李婶,这五匹布我都要了,要是我的小摊能摆成,那往后就从你这里拿布料了。”
  李婶点头:“成的,成的。”
  陈姨娘摸了摸布料,确实好,她扭头就开始说价格:“一匹布打算收多少?”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