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锦让他弄的脖子痒痒,“你还买了什么?那么一大包?”
杨川把大包袱往他面前拉:“你看,这些都是他们那边时兴的,发带,木梳,铜镜,还有这个手镯,这个腰坠,还有这个……”
这一堆的东西,有一样算一样,全是给苏云锦置办的,连胰子和香膏都有,最夸张的是杨川还背回来了几大包糕点,其中有一盒最精致也是最贵的。
杨川说:“这盒别跟他们分了,听老板说这盒糕点是专门给皇宫进供的糕点,就这一盒就花了我一两多银子。”
苏云锦觉得贵死了,“里面掺的金子?敢卖这么贵?”
杨川说:“打开,吃一块,看看有没有金子。”
盒盖一打开,一股清甜的香味就扑面而来,那一个个小糕点也都做的精致,而且每块糕点都是不同的形状。
说实话,这样子一瞧也确实得值一两银子。
苏云锦捏了一块,咬了一口。
然后就立马惊喜的睁大眼睛
这糕点香甜软糯,口感细腻,甜味恰到好处,也不腻人。
“好吃。”苏云锦说着就把咬了一口的糕点递到杨川嘴边。
“快吃一口。”
杨川咬了一口,也觉得怪好吃的,“还成,钱没白花。”
两口子在屋里吃了两块糕点,苏云锦就给收拾起来了。
“往后可别再买这些东西了,我吃着都心疼。”
杨川说,“往后我就不往码头去了,那边估计要乱。”
苏云锦觉得不去也好,“你放心,小灿生意做起来了,等他真的开了店我就拿钱跟他合伙,到时候也是能分红的。”
杨川乐,“呦,那我可就指着夫郎养我了。”
苏云锦“哼”了一声:“想的美,明个就赶紧去杀猪场忙去,田也要种起来。”
杨川没有不应的,全都点头说好。
两口子在屋里说了半天的话,杨川突然问他:“锦哥儿,你咋不问问我这趟带了多少银子回来?”
苏云锦一愣,光顾着高兴了,把这事忘了。
第127章 财迷
杨川这趟带回来的银子可不少,光他自己放的利钱就收回来了三十四两,再加上这些天护船挣的,一合计下来就有五十三两银子了。
要不是给苏云锦买了蜀锦和这些小玩意,那怎么说都有六,七十两。
不过他给苏云锦花钱可不觉得心疼,就这还因为买不起云锦有点不乐意呢。
天黑了,家家户户基本都熄灯睡了,只有杨川家里还点着油灯。
苏云锦正坐在灯下算银子。
他小算盘打的噼啪响,算一笔还要记一笔。
杨川就坐在他跟前看,说来也奇怪,他在船上的时候就烦账房先生打算盘,觉得叮铃咚隆的吵人的很。
可这会看着苏云锦拨算盘,他又觉得有趣,一点也不嫌吵。
“锦哥儿,算好了没,天都不早了,我们睡吧?”
苏云锦低头记账:“快了,你先睡。”
杨川没动,“我自己睡有什么劲?我要跟你一起睡。”
苏云锦抬头看他:“那你在码头怎么睡的?”
杨川厚脸皮的说:“搂着你给我做的袄子睡呗,越睡就越想你。”
苏云锦乐了,他收拾起算盘和钱盒子:“家里现在还有七十五两银子,你真能干,我们成婚的时候家里就是七十多两银子,现在盖了屋子还有这么多。”
苏云锦挺高兴:“走,今晚让你抱着睡。”
杨川咧嘴笑,“财迷。”
然后起身就把苏云锦给搂到了床上。
一夜好眠,第二天一早杨川就跑到杀猪场帮忙了。
今天不怎么忙,一共就杀了三头猪。
杨川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分好肉,装好牛车了。
“老许,要我送肉不?”
许秋摆手:“老五带狗娃去,你刚回来,歇两天。”
杨川见没给他安排活,就坐在了椅子上:“那感情好,我可就歇着了。”
许秋收拾了刀具,说:“杨老大,你这趟带了多少钱回来?”
杨川比了个巴掌。
许秋“嚯”了一声,然后就开口说:“给我点。”
杨川问:“盖屋子?”
许秋点头:“我不能老住你家的屋子里,我也打算盖几间砖瓦房。”
杨川说:“选块地势高的,不然再涨水,还得给你淹了。”
许秋点头:“早看好地了,就在二婶家后边,那块地是我老爹的,虽然地方不大,可也够盖四间屋子了。”
杨川也觉得那块地好:“成,明天给你拿二十两。”
许秋“嘿嘿”笑了两声,“谢了,等以后有钱了就还你。”
杨川点了下头,过会又觉得不对:“不是,那你要是这辈子都没钱,那就不还我了?”
许秋“啊”了一声,“我没钱我还什么?”
院子里忙活的汉子都乐了。
许秋盖屋子这事定的快,两三天就挖好了地基。
村里住窝棚的见他家要盖屋子了,也就张罗着想把自己家的屋子盖起来。
当然,也有的人家没了顶梁柱,那屋子是真的没法子再盖起来了。
不过好在春天了,地里的小麦都长的不错了,也让人有了些盼头。
杨海看了几家住窝棚的,有两家日子难过的很。
他回家就开始琢磨,想着实在不行就再去跟镇长要些粮食回来。
“小林,你说我直接去跟镇长要粮食,他能给不?”
邵林觉得悬:“镇上今年给村里的粮食可不少了,估计是不能再给了。”
杨海叹气:“我昨天去窝棚看了,有两家都在煮野菜吃,连个盐头都没有,孩子都饿的要走不动路了。”
邵林揉着粗粮面,说:“我也看见了,这不正打算蒸点馒头给他们两家,他们家孩子多,赵家汉子没了,全靠他夫郎带着三个孩子,他自己也病了好些日子,再这么下去,他家的三个孩子可真就没家了。”
杨海也说:“可不,那汪家好歹人齐全,就是他汉子没了一条腿,日子也不好过。”
邵林手脚麻利的蒸上馒头:“别愁了,我的村长大哥,他们日子不好过,可不也有我们几家子接济,旁的帮不了,给点吃的还是成的。”
杨海生着了火,就去亲他:“我夫郎真好。”
邵林让他亲的直笑。
杀猪场里今天忙,办酒席的那帮人来要了两头猪,许秋高兴的当即就给宰了。
他们办酒席的都不要猪零件,这下他们就落了两副肠子和猪血吃。
钱小二收拾的快,连洗带泡的就把猪肠给清洗干净了。
许小多给大锅点着了火,“小二哥,水要烧开了。”
钱小二把猪肠搁到锅里,又搁上了蒸屉:“成,只管大火烧,我把猪血蒸上,晚上吃猪血炖白菜。”
许小多一听,就馋的要流口水:“小二哥,你好会做饭。”
钱小二傲娇的“啊”了一声,“以后谁跟我成家,我就天天都给他做好吃的。”
许小多天真的感慨:“哇,天天都做好吃的,那也太幸福了吧?”
白桃站在边上听,心说钱小二是真能耐了,这就开始下套了。
许秋这个大老粗还没听出来什么:“小二,说到成家我就想起来了,隔壁村有人打听你来着,说想给你说门亲。”
钱小二摆手:“不必旁人说亲了,我自己有看好的了。”
许秋就纳闷了:“不能吧?你天天都跟我们混一块,啥时候有看中的了?”
钱小二笑了一声:“现在不急,我攒钱盖屋子呢,等屋子盖好了他也就长大了。”
钱小二说着就去看坐在凳子上,正眼巴巴的看着大锅的许小多。
这哥儿现在胖了不少,整天小脸都红扑扑的,怪招人稀罕的。
许秋觉得不对,他指着钱小二还想再问,就被白桃给拉走了。
晚上都在杀猪场吃了饭,白桃和邵林给赵家和汪家送了饭菜过去。
两家人好些天没吃到得实的饭菜了,孩子们都看的流口水。
可他们也都不抢,就乖乖的等着大人给他们分。
说实话,看的人心里怪不是味的。
两人送了饭菜就往杀猪场走,路过许秋他大伯家时,就被黄氏给拦住了。
她脸色蜡黄,佝偻着身子,一副病态的样子。
白桃皱了皱眉:“做什么?”
黄氏看着他手里的空盆,说:“能不能行行好,给我口吃的?”
白桃朝窝棚里看了看,他家的汉子都在窝棚里坐着呢。
“赵家的汉子没了,可他爷仨也没饿死,几个半大的孩子都知道忙活一口吃的,怎么你这二十来岁的儿子不能出门弄口吃的?”
邵林也说:“老天饿不死勤快人,你家的汉子都是成人了,怎么着都不该没吃的。”
黄氏哭起来:“都不中用啊,没一个乐意出门干活的,我这病的起不来,也没人管我的事啊。”
黄氏哭着哭着突然说:“都不如小多那孩子,那孩子多好啊。”
她不提许小多白桃还真打算给她一口吃的,可她提了许小多那白桃就不高兴了。
“小多是我家人了,你以后不许提他,坐了一屋男人却吃不上饭,说出去也不怕让人笑话。”
白桃说完拉着邵林就走,高低是没给她家吃的。
第128章 清明
晚上,苏云锦拿着钱袋子给杨川数钱,“二十两够盖屋子不?”
杨川给他擦头发:“老许自己手里还有二三十两,不过猪场要垫生猪钱,他就想手里富裕点。”
苏云锦点头:“那你明天给他,让他不急着还,反正我们现在还有不少银子呢。”
杨川笑他:“刚盖好屋子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谁,捧着钱盒子说要节衣缩食了。”
苏云锦抿嘴笑:“那会家里拢共就剩十几两银子了,我心慌死了。”
杨川给他擦干了头发,又把人搂到怀里闻他的头发:“慌什么,有汉子在,还能让你缺吃少穿?”
苏云锦被他闻的头皮发痒:“那我也慌啊,我这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就让你花钱养着,这万一你要是嫌弃我吃的多怎么办?”
杨川让他说的哈哈直乐,乐过一阵后,就贴着他的耳朵小声说:“什么都无所谓,只要你在床上听我的就成。”
苏云锦去捂他的嘴:“你这人,脸皮厚的像墙头。”
杨川在他手心亲了几口:“墙头哪有我脸皮厚?好夫郎,歇了吧。”
日子一晃就过去了四五天,这天是清明,一早起来就下了小雨。
兄弟俩带着自家夫郎去给爹娘烧纸。
杨海夫夫俩是老大,他们先给点纸磕头,然后又对着两座坟头嘀咕了两句才起身。
杨川拉着苏云锦跪下。
这是苏云锦头一回来看他们,他虔诚的跪下磕了几个头。
磕了头,杨川也要嘀咕:“爹娘,这是锦哥儿,我的夫郎,我成家了,也盖了屋子,你们放心。”
苏云锦又磕了一个头:“爹,娘,我来看你们了。”
面对两座坟,苏云锦心里其实挺难受,他们走时杨川兄弟俩都不算大,当时肯定是满心的不舍,和无奈。
杨川见他要红眼睛,就忙拉他起来,“可别掉泪,他二老搞不好都转世投胎了,你哭了他们也瞧不见,白浪费这眼泪了。”
苏云锦说他:“说什么呢,乱说话。”
杨川嘴角咧了咧,其实他们兄弟俩谁心里都不好过,这些年一想起爹娘心里就不是滋味。
兄弟俩拿着铁锹包了坟头。
两个小哥儿就蹲着拔草,等都收拾好,烧完了纸几人就往家走。
苏云锦知道杨川难受,他挪到杨川跟前,抬手牵住了他的手。
杨川低头看他,苏云锦朝他扬起一抹明媚的笑。
杨川心头一热,牵紧了他的手。
几场小雨后,天气就暖和了起来,许秋家的屋子也已经开始盖了。
白桃天天忙的几头跑,许秋也是又顾家里又要顾杀猪场。
杨川见有点忙不了,就去找杨海:“大哥,你来猪场帮我忙一阵?”
杨海摆手:“那不成,家里的羊崽子多了,田里也要除草种苞谷了,我就是去忙也不能每天都去。”
杨川就知道他不会去帮忙,他又说:“那你给找个人帮忙。”
杨海想了想,“半大孩子行吗?”
杨川点头:“也成,就是跟着收拾猪,然后往镇上送,有力气就能干。”
杨海笑了一声,知道杨川是什么意思:“那就叫赵家小子来帮忙,你们管吃,也得给工钱。”
杨川说,“成,你叫他来,给吃,也给工钱。”
杨海“啧”了一声:“就非要我来当这个好人?你不早打算好了?”
杨川嘿嘿笑了两声。
他们这伙人名头不咋好听,杨海是村长,有他出面说,赵家人也放心些。
第二天,天都没见亮赵家的小子就到杀猪场来了。
钱小二朝他招手:“来,吃饭,一会就要干活了。”
赵小得跑了过去,钱小二就给他盛了一大碗饭,“一会你烧热水,帮着浇猪,弄完了跟我去村里卖。”
赵小得点头,他捧着碗喝了两口粥,然后说“我能回家一趟吗?”
几人都知道他的意思,狗娃起身,拿了个大碗盛了满满一碗的杂粮粥,“拿回去给你弟弟妹妹分了吃。”
65/111 首页 上一页 63 64 65 66 67 6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