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崽崽出生的时候已是七月流火了,后面天气渐渐转凉,但是赵婶子说了,这刚出生的孩子是该勤洗澡的,若是夏日更是该一日一次。
这洗澡的时辰也有讲究,要么晚饭前半个时辰洗,要么便是午后晴日时洗,不过须得防着孩子着凉。
如今早晚天气凉了,虽不用每日洗,但也该隔两日就洗一次。
这可将古小渔忙坏了,若是赵婶子在家帮着时还好,可若是赵婶子又是出去了,又到了两个孩子洗澡的时候了,可就让他一个头两个大了。
这日又到了该给孩子洗澡的时候,一家人吃过了响午,赵婶子要去给赵老爹抓药,赵家夫妇逗了会儿小孙孙便走了。
古小渔一开头都没记起来该给孩子洗澡了,还想着午睡一会儿,谁知他刚上床睡下,两个孩子便哭了起来。
他跟赵锦一人抱着一个哄,才喂过奶应当不是饿了,可也没有尿,总不会是哪里不好了罢?
古小渔一想着有这个可能,就急了起来。
还是赵锦哄着娃娃,忽然道:“应当是身上痒了。”
“身上痒了?”古小渔这才想起来,是该给孩子洗澡了,于是将两个孩子放回篮子里,夫夫两人开始准备起东西来。
炉灶须得烧热,让屋里热热的。
还要准备一个大大的木盆,几条干净的帕子,给娃娃洗头还不能用皂角,奶娃娃的肌肤太柔软,容易刺痛。
幸而响午用的米水被留了下来,热热正好能用。
小袄也得备下,还有新尿布,幸而两个娃娃出生前古小斛和苏子清便送了许多衣裳来,许多都是他们自己做得,反复揉洗晾晒,十分柔软。
将这些都备好了,炉灶也烧热了,赵锦开始往木盆里兑水,这娃娃用的水也跟大人不同,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冷,赵锦反复试探之后才让古小渔将孩子抱过来。
平日里洗澡就属瑜哥儿最能扑腾,于是便由赵锦替瑜哥儿洗,古小渔抱着乖巧一点的意小子。
将两个孩子的衣裳剥光,没了束缚,白嫩嫩的两小只便欢喜了,尤其是瑜哥儿,伸着小手蹬着脚丫,好不欢乐。
“每次看他们身上的这两个胎记我都觉着巧,圆圆的正像是两个小果子呢。”古小渔轻轻的将意小子放进木盆里笑道。
赵锦也看到了,瑜哥儿的腰侧和意小子的腰侧都有一个圆圆的淡红的胎记,不过不在一个一侧,一个在左一个在右,倒还真是奇妙。
“我们意小子真乖。”古小渔拿着软帕替意小子擦洗着身子,语气温柔的夸奖。
谁知这边他才说完,瑜哥儿就哇哇的叫起来,小手小脚也开始挥舞,古小渔连忙道:“瑜哥儿也乖,瑜哥儿也乖,”
赵锦失笑,点了点瑜哥儿的鼻子:“你又听懂了?”
以为阿爹在跟他玩乐,瑜哥儿也去拿小手抓赵锦的大手,还真被他抓到了,赵锦也没有挣脱,任他抓着,你别说,瑜哥儿力气可大哩。
两人洗了一会儿,古小渔忽然道:“米水忘记拿了!”
赵锦也忘了这事,这回还真是忙忘了。
两个孩子都已在盆里洗着了,左右小孩子也没长多少头发,用清水洗也是行的,两人便没有再去拿。
给崽崽洗澡也不能洗长了,将他们的小屁屁洗干净之后,就将两个崽崽抱起来了。
谁知瑜哥儿还没玩够水,瞪着小脚还要泡,若是不给泡便立即扁嘴要哭,古小渔便先替意小子把衣裳穿好,赵锦又抱着瑜哥儿玩了一会儿。
等两个崽崽都穿好了衣裳,裹上了襁褓,古小渔和赵锦都出了一身汗,且衣裳都被打湿了。
不过两人也习惯了,每洗一回澡两人的衣裳便湿一件,抱着两个崽崽在炉灶旁将他们稀疏的头发烤干,才将两个熟睡的崽崽抱去里屋了。
做完这些,赵锦还要去倒水,洗两个崽崽的尿布,古小渔也要将用过的帕子洗了绞干晾晒,还得将灶房瑜哥儿扑腾出的水扫了。
反正洗一次澡,要做的事情可多哩。
等将所有事情都弄好了,午睡的时候也过了,两个崽崽倒是睡得香了,古小渔却得换身衣裳去做事了。
不过赵锦进屋之后便替人揉腰捏肩,古小渔舒服的靠着相公的肩膀,觉着倒也还好了。
——
还有一件要紧的事便是给两个崽崽喂奶。
月子里都是赵锦跟赵婶子再喂,古小渔头一次喂的时候,真是喂多了也不是,喂少了也不是,太烫了不行太凉了也不行,还忘记给人顺背,弄得意小子吐奶。
因着这事,古小渔好一段时间都不敢给孩子喂奶了。
这奶是赵锦去镇上牵来了母羊下的,挤了之后放在瓦罐里煮沸,等温热了才喂给两个崽崽。
要说这羊奶也真是不错,两个崽崽被喂的白白胖胖的。
六七个月的时候,两个崽崽能吃糊糊了。
米糊糊,面糊糊,瓜糊糊,总之每日换一样,一点一点的增加。
先时喂的时候瑜哥儿倒还好,吃着挺高兴的,意小子却不行,才吃一嘴便吐出来,不要糊糊还是要奶。
古小渔前两回便依着他,后面干脆将奶倒进糊糊里看他吃不吃,虽吃的没那么欢,到底还是将糊糊吃了。
这么吃过一两回,古小渔便不放奶了,直接喂糊糊,可意小子又不吃了,没办法最后还是得用奶混着。
瑜哥儿跟意小子的口味也大不相同,瑜哥儿爱吃米糊糊,意小子爱吃瓜糊糊,什么瓜都爱吃,但最爱的还是南瓜。
冬日的时鲜蔬菜没有多少,赵锦便托大哥花大价钱从别处去买。
若是家里实在没有也便算了,但是若是家里还有几分,自然要个两个崽崽吃最好的。
冬日下雪,两个崽崽在床上玩的开心。
才五个月的时候瑜哥儿就会翻身了,意小子晚些,但也六个月的时候也会翻了,两个崽崽时常趁着爹爹们不注意一骨碌就翻过来。
幸而还不会爬,否则还不知道有多好动呢。
家里修了个土炕,就是为了给两个孩子爬用的,炕上温热,古小渔在旁边做着虎头鞋,看着两个孩子。
乌圆也在旁边守着,瑜哥儿第一回 翻身时,还是乌圆过来咬着古小渔的裤脚去看的。
赵婶子端着糊糊过来,正好瞧见瑜哥儿翻身,顿时笑了:“真是是个好动的,过两月能爬了还不知道要多闹腾。”
虽是这样说着,赵婶子的语气里却满是欢喜。
这翻身也好,会爬也好,都是孩子身子康健的表现,他们心里怎么不高兴呢。
“锦小子又去他哥那里了?”赵婶子一早起来便没看见赵锦,询问道,古小渔点头:“本来昨日就想去的,被我给拦住了。”
这黑天冻地的,就是要去,也得白日里去,晚上怎么能行。
“为着这两个娃娃,他倒是尽了心了。”赵婶子将瑜哥儿抱起来笑道:“你阿爹又给你拿好吃的去了,欢不欢喜?”
瑜哥儿被赵婶子一哄,顿时眉开眼笑。
他就喜欢别人跟他玩闹,总是一逗就笑,无论谁来见了,都得夸一句以后长大定然是个极贴心的。
两人正喂着糊糊,赵锦就推着板车回来了。
斗笠上全是雪,古小渔过去替人把身上的雪粒拍了,看着人冻红的双颊还有些心疼:“偏要今日去,外面风雪那么大,就不能歇一歇再去么。”
赵锦知道古小渔是担忧他柔声道:“歇一歇,菜就不新鲜了,我这不是平安回来了。”
“灶房里给你煮了姜汤,你先去炕上热热,我去给你端来。”古小渔替人解下蓑衣,说着就要去灶房。
赵锦怕外面风雪大,想着自己去,谁知古小渔横眉看了他一眼:“让你去就去。”
怕真把夫郎惹恼,赵锦只得应着过去了,古小渔这才打开门去灶房端姜汤了。
赵婶子见儿子回来,也有些心疼,不过也没多说什么,这些事情本就应该他这个汉子来做,不然还能让古小渔去么。
因着即便心里心疼,赵婶子嘴上却没有说出来。
赵锦在炕上暖了一会儿,待古小渔端了热姜汤来灌下,身上彻底暖和了,才伸手将意小子抱过来。
如今意小子已是眉清目秀了,眉眼越看越像古小渔,也是一双漂亮的凤眼,水润的小嘴还在吐着泡泡,见爹爹来了,伸出了小手。
赵锦也伸出手指,意小子便一下将他的手指攥住了,软软的温热的,赵锦的心已是化成一片暖流。
“阿,阿,”意小子攥着赵锦的手晃来晃去,奶声奶气喊了两声。
“意小子怕是想学说话了,瞧给他急得,”赵婶子笑:“我看呐,瑜哥儿怕是学走路更快些,意小子应当学说话更快些,等开了春,两个奶娃娃便能满院跑了。”
古小渔也笑:“到时候才要看紧了,对了,马上便要除夕了,今年大哥一家什么时候过来?”
“说是后天。”赵锦去得时候已问过了。
古小渔点点头:“那倒好,这两日正好把家里洒扫一下。”
赵婶子也点头,想着灶房里药应当煎好了,起身给赵老爹端药去了,赵锦跟着起身,让老娘坐下,从这走出去还有一小段路,天寒地冻的,还是他去便好。
古小渔也跟着劝,赵婶子便坐下了。
“年轻时有个算命先生说我好福气,不仅嫁的相公是个和气的,就连儿子夫郎也是个孝顺的,如今膝下还有四个乖孙,还真被他说重了。”
赵婶子感概道,心里真真十分妥帖。
原本生了两个儿子之后,赵婶子还想要个姐儿或是哥儿,可惜没有这个福气,谁知儿子长大后娶的两个哥儿都是极好的,也算了了她的心愿。
古小渔拉着赵婶子的手,他嫁过来之后,赵婶子从没摆过一天婆母的威风,还对他处处体谅,时时照顾,当真如亲娘一般。
如今相公疼爱,孩子康健,家里处处顺心,自己的铺子也是蒸蒸日上,自己也当真是圆满。
窗外大雪纷飞,屋内暖意融融,一日三餐,四季轮转,这不过是最寻常的一家人,但此刻也是时间最幸福的一家人。
第47章 番外二
热热闹闹的又过了一个团圆年之后,两个孩子真如雨后春笋般一日不同于一日。
八个九个月的时候,两个崽崽几乎是同时学会了爬的,只是瑜哥儿更好动些,一眼没盯住,便爬出去好远。
有一回还差点摔下了床,幸而赵锦眼疾手快,将瑜哥儿捞住了,不然脑袋定然摔一个大包。
两个孩子大些了,也能带出去转了,春回大地,阳光暖洋洋的,古小渔常跟着赵锦把孩子抱出去走走。
到了村口处,坐着晒太阳的叔么婶子们远远看见古小渔跟赵锦,便欢天喜地的把人叫过去,一群人抱着两个孩子便不撒手。
赵婶子也跟着在里面,因着古小渔跟赵锦倒是挺放心的,任他们换着逗弄孩子。
且不说这孩子抱久了胳膊也酸的很,有个人能帮着抱抱也是极好的,古小渔自然愿意的很。
“瞧瞧这小腿蹬的,是个有劲的,”
“我瞧着怎么意小子比瑜哥儿还白嫩些,倒是比瑜哥儿还像个哥儿,”
“我也是这么说呢,呦呦,说着瑜哥儿还不高兴了,这小嘴瘪的,”
“......”
古小渔拉着赵锦在一旁坐下,也该换他们歇歇了。
“胳膊酸不酸?”赵锦让夫郎靠着自己,替他捏着手臂,古小渔靠着人享受着,就是不酸也得说酸。
“好久没上山去了,昨日看见范家姐儿挖了许多野菜还真有些馋了。”古小渔晒着太阳眯起眼睛:“选个晴日咱们也上山转转好不好?”
自打上次江大今被蛇咬过之后,一直到现在,赵锦也不让他上山去,就怕那样的意外发生在他身上。
怀着孩子不便走动也就罢了,可现在孩子都那么大了,他哪里还闲得住,自然想出去玩。
镇上卤煮得铺子因着他怀孩子坐月子已有许久没开了,不久也该重新开张了,夏日就要来了,凉肉的生意可想而知,到时候就是让他去玩他也没有时间。
被古小渔扯着袖子晃了好一会儿,赵锦最后还是应允了。
马上便是清明了,也该出去踏踏青。
古小渔是个说做就做的,既然说定了,自然立即就要去的,过了两日便将古小河江大今叫来,四个人又背上箩筐上山去了。
古小渔和赵锦胸前一人背了一个孩子,这样方面照顾,两个娃娃也喜欢,趴在爹爹们肩上睡得正香。
古小河也许久没有出来玩了,自然也是高兴的很,更别说两个还带着两个小侄,他在古小渔身边跟着,就等着两个小侄睡醒了跟他们玩闹呢。
山花烂漫,桃李芬芳,远远看去,粉白一片,临溪的桃树被风吹落了花瓣,落在溪水里,桃瓣顺着溪水而下,当真是堪比世外桃源的美景。
远处的田地里农民还在弯着腰劳作,就是要趁着时节播种,秋日才有个好收成。
几人一路走一路挖,野菜春盛,挖完一茬一茬又好了,只要勤劳些,春日里能吃的多了。
“哥哥,你看,河里有鱼,”古小河在河边挖着野菜,忽然转头对古小渔喊道。
古小渔听了,走过去看了一眼,溪水清澈,许多小鱼在溪里游来游去,看着倒是活泼。
“想吃鱼了?”古小渔笑着问古小河。
古小河点头:“好久都没吃到哥哥做的鱼了,都想了好久了。”
“你大今哥没做给你吃么?”古小渔玩笑。
古小河面红,却故作嫌弃道:“他做的我都吃腻了,还是哥哥的手艺更好些。”
江大今就在两人身后,听着古小河的话倒没觉着什么,毕竟前两日某人才一个人吃了一条,这话实在不可信。
“那回去的时候买条鱼,我给你做,这样可好?”古小渔笑道,古小河连忙点头,这样最好了,还能多看看小侄。
挖了野菜,古小渔也有些累了,便将孩子放下来抱在怀里,寻了个干草地坐下休息。
感受到怀里的动静,古小渔拨开盖在襁褓上的小毯,意小子果然醒了,见到古小渔还咧开小嘴笑起来。
“知道出来玩了,才笑得那么欢是不是?”古小渔将孩子从襁褓里抱出来,春和日丽的,也没什么风,到正好让孩子出来晒晒太阳。
35/39 首页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