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本迟疑,眨了眨眼睛,一阵恍惚:“三个月前,我听说你……”
老张苦笑:“那都是假消息,科研所联盟的人将我封杀了。为了不让我给其他基地助力,还开了悬赏,我连头都不敢冒,只能装死。”
老张摸了摸下巴,“嘿嘿”两声:“科研所联盟也真是漂亮,顾市长都被他们给拉黑了!
“这正好,我也只能投靠顾市长了。
“我本来也没抱什么希望,只想着能混口饭吃,在末世活下去。没想到,我这是买到潜力股了。”
不用老张说,晏本也知道混上绿苏县这条大船是买了彩票。
可他的老朋友老张同样不俗,年纪轻轻手握一堆顶刊大奖。
即便是国内顶尖大学,也曾是削破了脑袋,许诺一堆好处想要将老张拉入自己学校。
“我还不是一样?别以为我没看出来那群天杀的是什么意思!我自己的实力自己清楚,动不动打压我,贬我一文不值,还不是想低价套走我手中的成果?”
另一个女人也愤愤开口。
晏本看了过去,豁,又是个老熟人。
“袁姐,你也在?”
袁姐点头。
“我说小晏,我在旁边站了半天,你也不知道给我打个招呼?”
晏本抬头,此人竟是他那位惊才绝艳的师哥。
“师哥,你也来了?”
师哥笑了笑:“你小子,这两年也不知道联系一下我。幸好在这碰到你了,有眼力啊,北方科研所刚成立你就来了?”
晏本挠头,开玩笑道:“这下完了,我本来还想两个月冲到S级,有你们这群人跟我争,怕是难了。”
很少有人注意到,晏本手掌渐渐松缓,眼里的笑容变得真切实意,整个人也放松了下来。
曾经弥漫在他身上的颓死感几乎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斗志。
师兄戳了戳晏本的脑袋:“虽然咱俩是一个导师,但我不让你,你师哥实力也不差。”
众人笑了笑,但互不相让,都对这个S级名额势在必得。
北方科研所的“勾心斗角”要来了。
第389章 拔萝卜的第三百八十九天
晏本又领了自己的四个助手, 分别是三个学生,一个助理。
晏本先将自己偷偷带来的未发表数据交给其中的研究生去处理。
生活助理领来了物资后,问晏本:“晏教授, 您不吃早饭吗?”
晏本一边整理文件, 一边道:“我先把办公室布置好了再去。”
生活助理已经了解到晏本有自己整理房间的习惯,也就没有帮忙。
“晏教授,那我去帮您打饭了。”
晏本抬头:“好的,谢谢。”
晏本顿了顿, 肌肉放松。
他在天竞也有助理, 只不过那是上层走关系,特意放在他身边让他教的。
晏本带了一年劳累不堪,仿佛他一个人做了两个人的工作。
可在他进入北方科研所后, 能明显感觉到身上的任务一下子轻松了起来。
曾经杂乱无章的数据变得清晰简洁,一瞬间, 他的脑海里又涌现了五六个新课题。
他的手有些痒了, 只是他还是有些惧怕他辛辛苦苦研究出的成果被搬到了其他人头上。
助理拿来了早餐, 晏本抿了抿唇,多看了助理几眼。
“怎么了, 晏教授?是不合胃口吗?”助理不自然地摸了摸鼻子。
晏本摇头,拿起筷子。
不是不合胃口, 是这早餐的配置让他有些不可思议。
早餐先是一碗醪糟汤圆, 然后一个鸡蛋,葱末薄饼、包菜肉沫粉条、炒豆芽、肉沫茄子。
每样食物的份量都不多,但这对于晏本实属罕见。
他想起了自己当初在天竞科研所,那里同样有内部食堂,只不过他的助理从来不会主动给他打饭,有时候甚至早上十点才来上班。
他曾向上级反应过撤销助理, 只不过那时,上级也不装了,就明着跟着说:他的助理是一位高层的孩子,目前就是挂个职,天竞也只是找个借口给这个孩子发放物资,他就当助理不存在。
可是,自从天竞给他配备助理以后,他的考核标准明显上调了,任务量也是更重了。
而他每天吃早餐,往往是一碗杂粮粥,一个粗面馒头,再配一碟原料不是很新鲜的蔬菜。
而科研所的负责人却天天给让他们洗脑。
“你们能加入天竞,那是旁人求助不得的机遇。”
“看看这些食物,再看看外面,科研所考虑到大家辛苦,也为天竞做了贡献,特意让大家吃饱了饭。这里的蔬菜都是从天竞的A级大棚里摘的,末世99%的人一年都吃不上一口蔬菜。”
“你们将来要是离开天竞,去了其他科研所就会发现,天竞给予的都是高待遇。”
晏本想到这儿冷笑,他先是剥开鸡蛋,咬了一口,惊讶抬头:“这鸡蛋不太一样?”
助理笑了笑:“这是正儿八经的土鸡蛋。”
晏本:“鸡蛋的产量怎么样?”
助理:“您要是问的是绿苏县的话,天竞的市场上大概一天能流入十万枚鸡蛋吧。至于X市与北三区,目前还在规划中。”
晏本诧异,天竞的势力要比绿苏县大多了,一天能供应的鸡蛋也就一万枚,且大部分都流入了领导层的餐桌里。
助理仿佛看出了晏本的想法,解释道:“最开始,我们市长家养了几十只鸡。后来市长搬到了驿站,那些鸡就交由溪流村照管,市长家也就两个人,吃不了那么多鸡蛋,就这样小鸡越来越多,市长就委托村民建了一个小型养鸡场,后面又从外面购鸡,养鸡场的规模越来越大,于是市长索性从村民那儿接手,雇佣一些人专门养鸡。到现在,绿苏县一大半的鸡蛋都来源于市长家。”
晏本:“那另一半呢?”
助理:“另一半是已经定居在绿苏县的人,想多给自己找个营生,于是在养殖场抱了几十只鸡回家养,下了蛋以后,少数留给自己家补身体,多数卖出去。”
晏本:“平时是谁买?”
助理:“我们这里鸡蛋不贵,也就一百五十晶核一枚,一部分供给各个厂房、食堂的,大部分卖给外面的人,也就是现在的南北二道贩子。”
晏本握着咬了半口的鸡蛋顿了顿,他有印象了,他曾经外出执行任务时,曾看到有几个小队卖鸡蛋,价格大概是……一千五百晶核一枚。
关键是,鸡蛋刚拿出来,就被抢空了。
晏本将剩下的早餐依次吃完,汤圆只有两枚,不撑不腻,醪糟酸酸甜甜,喝完微醺。
晏本以前不喜欢吃甜食,可到了末世以后,他对这种高热量食物有了渴求。
薄饼只有一张,他按照记忆中手法卷菜,一入口,魂都快飞了。
蔬菜的清爽、人类对肉食的渴望、葱油味、菜肴的酸咸适口……等晏本缓过来,他将最后一点菜渣都吃完了。
“嗯……”晏本缓了缓,问了助理一个问题:“食堂还还开门吗?”
助理:“呃……这个点怕是锅都洗了。”
晏本:“好,你明天你不用帮我打饭了。”
助理:“啊?”
晏本:“我自己去。”
助理:……
晏本突然觉得,自己生活中也不是事事需要助理帮助,对方偶尔可以歇一歇。
顾回驿站。
顾途早上又双叒叕起晚了。
他踩着点打开,悄悄打开办公室的门对吕明游说:“我要看一个重要文件,一个小时内你千万别进来。”
吕明游点头说好。
顾途将办公室门反锁,狗狗祟祟利用自己的瞬移技能回到了驿站三楼。
或许是他经常偷溜回家,到现在已经可以直接瞬移到饭桌的椅子上了。
此时,佛千回将切好的水果端来过来。
“一楼的芒果熟了,快来尝尝。”
“唔,好。”
顾途靠在椅子上,顺手翻起账单。
佛千回坐到了顾途对方,月底了,他要比顾途忙碌很多。
佛千回翻开账本:“这个月,咱们卖鸡蛋、蔬菜、肉、服装……约收入一千四百三十六亿晶核,其中很多都是重明币粮食等物。再然后,咱们入股地皮,花了五百二十亿晶核,共买了……”
即便佛千回只念了收入投资中的大头,顾途的脑袋还是有些晕。
顾途宁愿多搞几个发明,也不想费精力去研究经济。
第390章 拔萝卜的第三百九十天
但顾途即便抗拒, 可必要的时候,他还是得在经济上建立一个明确方向。
“目前咱们要扩展X市与北三区,虽然X市的优先度要高于整个北三区, 但仅是一个X市, 面积就是绿苏县的十倍了,市面上流动的晶核根本就不够,重明币也是有限的。”
顾途皱眉道。
佛千回捋了捋,挑眉道:“小途是想发行货币?”
自末世降临, 各种货币接二连三涌入大众眼前, 光是四大基地就各有自己的货币。
绿苏县发展至今,虽物资总量可能略差于这些大基地,但若是论起属民的富裕程度, 估计在世界也是名列前茅了。
所以按理说,顾途这边早就可以拥有自己的货币。
顾途思索片刻:“我们能不能用国家统一货币?”
佛千回:“物资紧张, 国家提供的货币有限, 若是贸然印发, 货币有可能贬值以及整个经济体系崩盘。”
顾途想了想,也是。
重明币是当初重明基地分发资源的一种凭证, 在后面又出现了A级重明币,含义为:持币者, 可在任意情况下, 用此币兑换粮食。
重明基地背靠官方,加上行事稳重,在末世有威望,因而人们信任重明的兑换机制,重明在兑换粮食上也从未出现过不予兑换的情况,渐渐地, 重明币就成了一种常见的末世货币。
可问题是,如今重明币越来越多了,重明基地真的有那么多物资吗?
佛千回:“没有。”
他抿了一口汤,微笑:“因为有一部分重明币始终在市场上流通,被当作货币使用。”
顾途:“如果突然有人收集了所有的重明币,要求重明兑换……”
佛千回:“那就危险了,不过这一切应该在重明的掌控之中。”
顾途突然想起了末世前某种货币与石油挂钩,石油是长久消耗品,像极了末世的物资。
顾途不过二十岁,精力有限,大部分时间都贡献给了科技与艺术,对经济了解的着实有些少,为数不多知道的还是来源于高中时期的课本。
顾途与佛千回商量后,还是打算弄出自己的临时货币,引进其它势力的货币很容易让顾途破产。
至于防伪一事,顾途打算请求国家帮助。
货币最终取名为“北方”,顾途打算等末世后,再取消北方币,与国家统一。
顾途敲定了这件事后,就意味着他得再建一栋金融大楼了,到时候还需要招聘一些财经方面的人才以及组建安保团队。
顾途揉着脑袋,现在摊子越铺越大了。
“对了,也到了该交税的时候了。”
末世时,国家对于税务一事,更提倡交物资。
顾途回到办公大楼时,恰好过去一个小时。
这时,门被敲响,顾途让进。
吕明游进来,对身后做了个“请”的动作,一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走了进来,笑着与顾途打招呼。
若是认真观察,能发现该男子眼底弥漫着淡淡的忧愁。
男子名叫王周,负责税收,论职位要比顾途的北三区管理者高一级。
顾途站了起来,请王周坐在沙发上,吕明游倒茶。
王周打开携带的文件夹,看了一眼上面的数据,手掌蜷缩,看似微笑实则忐忑问:“顾总区长刚接手北三区,可还适应?”
顾途弯了弯眼睛,与王周寒暄:“一切都好,目前也有了计划。”
王周犹豫:“我知道北三区的情况,目前不仅仅是北三区,整个北方都不太好。南方较强些,人口密度大,每个基地都有大棚,他们或多或少想办法净化土地,种出的粮食也多些。”
其实上面一直想让人们往北方迁移,北方地广人稀,如果可以有效开发土地,种出来的粮食不比南方少。
但问题是,各大基地根基已定,唯一愿意迁移的重明因为各种布局,必须扎根南方。
普通人更是不愿意,地广人稀意味着危险倍增,除此以外,资源也相对分散,种种原因下来,北方愈发贫瘠。
好在这一年北方也有势力兴起了,一个是万路基地,一个就是顾途。
说到税收,王周卸下了轻松,无奈道:“这两年北方这边真的收不上来什么,数不清的人一个粗粮馒头能掰成四瓣吃两天,一个月也就十来个馒头的量,我们总不可能再收他们一个馒头?那收的不是馒头,是他们的命。”
王周叹息:“我们的大部分税收来源于各大势力,我们的意思是,大家要是有多出来的物资就多交点。我可是清楚,有的基地首领顿顿吃肉,剩饭一大堆,他们把那剩饭省出来些,都够交税了。可他们宁愿拿去喂狗,也不愿意掏这一部分税,于是他们从自己属民的手里抢了一个馒头交上来。”
王周苦笑:“现在不少人对我们哀声载道,可事实上,我们真的太缺物资了。无论是科技的研发、国家的运行,就在不久前,南北水患,大部分都是国家拨发的物资。”
王周似乎憋了很久,一开口就忍不住说了一堆,顾途便在一旁添水。
时间不早了,王周的压抑也消减了不少。
顾途便在这时,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税务统计。
239/260 首页 上一页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