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地面130厘米备忘 gl(GL百合)——半十

时间:2024-12-21 10:19:59  作者:半十
  司一冉又补充:“她很有用的。”
  ——这两个家伙要演哪一出?
  她当然马上就能猜到她们演的是哪一出,怪不得今天从进门起何荷允就没停止过抽烟。并不是司一冉真的嫌何荷允碍事,也更不是真的受不了烟味,只是在找个借口让何荷允出手,帮她减轻资金压力罢了。
  只是,这两个人是第一天认识她吗?区区资金周转而已,又不是山穷水尽。古芝蓝讨厌别人把她当成弱者一般,哄着骗着施以帮助,简直就像嘲笑。
  “没空缺。”古芝蓝拒绝得很冷淡。
  司一冉还在那儿念叨:“阿允在外头跑了这几年,见多识广,也积累了不少人脉,她能帮上忙的……”
  直接丢出一个凶狠的眼神就能阻止司一冉念叨。
  她当然知道何荷允能帮上忙,也希望何荷允帮她,但她不可能示弱的,特别是在这两个人面前。
  她径直走到何荷允面前:“把你改进的冷冻仓技术给我,它可以赚钱。”
  “好,”何荷允很爽快,“本来就是你项目里的产物。”
  何荷允没问为什么她知道是自己改进了冷冻仓,报告里没写是谁。
  “我指的是包括专利。”
  “没问题。”
  何荷允对这些东西是一点都不在意。
  ···
  直到回到公司,古芝蓝还是很不爽。让何荷允到公司来,她又何尝不想呢?哪怕只是主动打个电话过来,也是让人高兴的啊,也会欣喜地接受啊!
  可是,刚刚演的那出,实在是太蠢了!让人怎么接话!
  太蠢了!怎么看都是书呆子的主意!
  见老板回公司了,秘书例行问她:“古小姐,冲咖啡吗?”
  “不喝!”
作者有话说:
大修2.0版本
遗憾的是,好不容易积攒的评论跟章节对不上了。。。
ps.为了让主角加戏份我容易么
 
 
第16章 谨慎与冒险(2.0)
  虽然何荷允人没到古诚来,但要做的事情却不会含糊。事实上,她以过往积累的人脉给古诚拉了不少优质订单,减轻了不少压力。正如司一冉所说:她很有用的。
  司一冉说的话确实没有水份,很实在——古芝蓝如此评价。
  为什么要评价司一冉?因为弗兰西斯教授又问起她了。
  又到一年毕业季,古芝蓝每年必会回校拜访弗兰西斯教授——除了去年,实在太忙走不开。
  教授也知道司一冉参与了古芝蓝的项目,但古芝蓝没把研究内容说太多,毕竟还是要有点商业秘密的。
  “她怎么样?很不错吧?”
  教授如此问,于是有了前面的回答。
  教授又说:“与其说实在——我看她是说话太保守了,只会说绝对正确的部分,一点点乐观预期都不会往上加。在我看来是一种严重的悲观主义。”
  “说好听点是:谨慎?”古芝蓝问。
  “谨慎是好的,但是到了悲观的程度,就不太好。”
  “怎么说?”
  “谨慎可以不犯错,但不犯错缺乏推动力。科学的进步需要冒险精神,很多时候突破来自大胆的妄想。”
  古芝蓝想起了何荷允,冒险和妄想在她身上多得过剩。
  “冒险精神你有。”教授继续说,“所以她在你手下做事我还是很放心的。”
  “谢谢夸奖。”
  古芝蓝笑起来,给教授又满上一杯从中国带来的花雕酒。
  一饮而尽,教授继续围绕司一冉闲聊:“转眼就两年了,那时给她开了那么好的条件也不留校。对了,那时听说她喜欢的人在国内,是真的吗?”
  教授居然还记着这个花边新闻。
  “算是真的吧。”就当时的情况来说是真的。
  “真的啊!那就没办法了。毕竟生活还是比工作重要……”
  古芝蓝便又想起司一冉毕业前被甩的情景……算了,还是稍稍跟教授透漏一下,免得以后联系起来尴尬。
  “其实嘛,”古芝蓝拨了一下手边的酒壶,“后来挺遗憾的。”
  “遗憾?咦,真的吗?”教授明白过来竟看起来挺高兴,“现在呢?还单身?”
  “应该是吧。”
  没日没夜不知疲倦的工作狂,哪有时间分给私人生活。
  “单身好啊,单身没有牵挂。”这才是教授的真实想法,“老实说,我还是很看好她的操作水平,想把她招到我们实验室来。跟她同期的学生们都还惦记着她呢。”
  “教授,”古芝蓝把酒杯举到嘴边,“她现在可是在我手下做事。”
  潜台词是:不会让出来的。
  教授哈哈笑了:“当初是谁说不招她的?”
  古芝蓝就不说话,又给满上一杯酒。
  ···
  作为出资人,古芝蓝非常清楚项目团队的人力结构。她的团队很年轻,能称得上专家的也只有林叔叔一个。但实际工作证明,这个团队的研究能力远超期待,“方秀计划”一直在稳步取得进展,而且速度并不慢。
  团队里每个人都不可以或缺,然而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何荷允和司一冉这两个人。
  这个结构特征在大半年前就已经非常明显。那是多少号研讨会来着?古芝蓝还写进了她的工作记事本。
  “……第32号会议,”主持人还是司一冉,“基本数据库完成已经两个月了,目前主要困难是危险温度区间无法突破……”
  说到这里她还看了一眼古芝蓝,多解释了一些。
  “体细胞坏死的危险温度不一致,综合起来拉宽到-60℃到-5℃……”
  ……
  说完现状,会议室有种一筹莫展的沉默,直到很少在会上发言的何荷允打破了它。
  “我有个想法。”何荷允在说重要事情时会不口吃,会议开多了,她倒是说话越来越顺,“简单点说,其实危险区间并没有那么大,只是不同的体细胞加在一齐变宽了。如果我们能把性状变得一致,就能把区间缩小,降低越过的难度。”
  “具体怎么做?”有人问。
  “在纳米层级操作,注入溶液改变性状至统一,再用另一种溶液迅速升温。”
  “据我所知现在没有这样的技术。”说话的人觉得她像个异想天开的外行人。
  “也不会凭空这么说啦。”
  说罢何荷允看向司一冉,看来是商量过的,其他人也看向司一冉。
  司一冉点点头:“从前人的研究来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她在屏幕上打开准备好的论文资料,论述得非常快。
  “……总而言之,最关键的注入什么和如何注入这两点,基本是空白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并不具备可行性。”本以为司一冉会提出充分支持何荷允想法的论据,事实上她也提出了。只是没想到她最后会明确表明不具备,显然最后一句话动摇了团队的信心。
  大家的目光又回到了何荷允身上。何荷允似乎早知道司一冉会这样说,脸上的笑容充满自信:“什么伟大的发现不是从空白开始的呢?只要策略准,动作快,心思细,迟早能找到突破口。”
  “就算解决了,解冻之后怎么分离?” 还有人问
  “这是下一步的问题,可以下一步再考虑。”这回作答的是司一冉,“不过这个更难,也更决定性。”
  ……
  大家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说白了不就是空中楼阁嘛。”
  “我觉得有希望,那时我们也觉得冷冻仓短期内不可能改良。可何荷允20多天就改良了。”
  “不一样啊,从什么材料入手,要试多少次?”
  ……
  就这样,屋里人又争论了一个多小时,仍未达成共识。
  “何荷允,你觉得这得花多少时间?”有人问。
  “谁知道呢。”何荷允摊手,“也许很快,也许得多花点时间。”
  这样说也太缺乏说服力了——古芝蓝心想。就算你是天才很有信心,可不代表其他人也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团队需要协作,在心理预期上不能差距太远。
  ……
  最后第一负责人林叔叔发话:“小司,你的预期?”
  司一冉维持着托下巴看屏幕思考的姿势:“虽然我个人认为不具备可行性,但以我们团队的过往表现来说,也有过独辟蹊径的成功例子,既然暂时没有更优方案,倒是可以一试。时间的话……”她看向古芝蓝,“无法预估。”
  “所以我们不能一条路走到黑,”何荷允补充,“还会有别的方案。”
  ……
  仅仅是一场常见的小讨论而已,但也能明显看出,当她们两个人都说“可以一试”时,大家便出奇迅速地统一了意见。
  古芝蓝旁观得很清楚,过度冒险的推动力和过度避险的稳定性,完全相反的特质形成了互补的平衡。这两个人是团队的核心,缺了谁都不行。
  ···
  事实上,后来没花多少时间,也就几个月而已,就找到了方法。用司一冉的话来说,是快得离谱。报告里写的是:归功于何荷允的意外发现。
  在古芝蓝看来,意外并不会无缘无故发生,更有可能是基于旁人无法理解的科研直觉。不过,她才不会这样直白地夸何荷允,她只说,这是“走运”。走运很好啊,只要能走到运,那是再好不过的。
  当然,她也没有漏掉,在找到突破之前,过去几个月里6个人总共做了900多个失败的测试,其中有一半以上的签字都是司一冉。
  ——这,就是典型的运气不好了吧?
作者有话说:
修改2.0版本
后面两章是我自己锁了的。原本写得太流水账没意思,因此梳理了时间线又扩了新细节。
(隔了五年才回来填坑,总要有点诚意对不?)
--------
ps. 当年作者菌太天真,忽略了研究难度,让时间线变得很尴尬。如果有出入……请假装没看到吧……
pss. 收到大家的评论很开心!请多给我留言,哈哈哈哈!
 
 
第17章 传说中的技能(2.0)
  900多个测试,你猜需要多少经费?就算走运找到了突破口,你猜后面的花费上升了多少?古芝蓝才不会告诉你超了多少预算,她只会让人看到她解决了。
  但她非常不满司一冉说她脸上的妆厚了很多!
  自己至少化了妆来遮盖脸上的疲劳,但说她的人呢?邋里邋遢地总是穿着校服裤校服鞋来上班,头发长了也不剪,随便扎了个小辫子还是歪的,光秃秃的额头上还长了痘!
  她当然知道司一冉也就是想表达一下对老板健康的关心而已,只是讲话太没技巧。
  ——好歹是有过女友的人,对方看起来也算精致,难道都没教她吗?
  另一方面,司一冉尚且有闲心关注一下古芝蓝脸上的妆,何荷允却像完全进入了闭关状态,火力全开计算注入的剂量和后续分离的方案。她原本只用小小的手提电脑,现在换了一台,面前的显示器增加到了三个,三个大显示器像城堡一样把人围在办公室的一角,连脸都看不到。
  甚至连跟她同处一个办公室的司一冉也说,差不多一个礼拜没跟她说过话了。
  “她是住在这里了吗?”
  “差不多。吃饭的时候她会出来的。”
  说完这句,司一冉也到实验室去了。
  古芝蓝知道她们都很拼,作为投资人,看到员工努力工作当然是好的。因此她也得更努力一些,让资金运作得更好,让研究进行得更从容一点。
  ···
  也许好运眷顾了大家的努力,待她处理完各种事情再次回到研究院时,何荷允已经从“城堡”里出来了。而他们的“方秀计划”,又取得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成功解冻了一个卵细胞!
  尝试解冻卵细胞是司一冉提议的,她发现方秀体内正好有一个成熟的卵细胞。而且幸运的是,卵细胞所在的位置并不难取出。在20%-35%成功率面前,解冻一个卵细胞最合适了。
  然后他们做到了,成功证明了何荷允提出的技术是可行的。研究员间都在交口称赞:何荷允简直是百年一遇的天才!
  当然,何荷允只觉得他们的注意力放错了地方,仅仅一个卵细胞根本不能说明问题。她对自己研究出来的方案有绝对信心,可这些全都在理论上,面对性状各异的体细胞,实际操作难度太高,很难保证可行性。再者,完成度也远远不够,还有很多未解部分。为了找到这些答案,应该直接进行动物实验。
  ——目光高远又急躁的天才,总有异于常人的步调,却又总能找到突破口。
  ···
  但,解冻卵细胞当然有意义,毕竟那可是样本身上的细胞。与动物实验有着不同的意义。
  大家都在谈论何荷允的计算有多精妙。但古芝蓝去到会议室时,却听到那个胖子研究员正在跟旁人死命夸司一冉,无非都是那些内容:精准、手稳、冷静等等。她对这个胖子颇有印象。每次会议上,当司一冉无需查找,随手一翻就能定位到所需数据时,他都会无声表示叹为观止。
  诚然,从上千页的数据里,能随时找到任何段落是很神奇,简直像整个数据库都装在了脑子里!可是,从项目开始到现在都开过多少次会,这技能都见过多少次了,每一次都啧啧称奇也太夸张了吧!
  古芝蓝环顾一下会议室,然后过去打断那胖子:“她们人呢?”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