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退婚嫁给书生做夫郎后(古代架空)——山间柳

时间:2025-01-05 08:09:50  作者:山间柳
  宋寻春点头,“有啊,我们这片山上的野果子还挺多的,听你们爹说,据说有些是之前住在山上的人种的,像核桃,板栗这些,山楂,杨梅这些就是野生的。”
  篮子里的山楂已经洗过了,个头虽然不大,但都是红彤彤的,有的上头还有被虫咬过的痕迹,林樾尝了一个,是酸甜口的。
  林樾两口嚼了咽下去,开口问道:“娘,山上的山楂多吗?”
  宋寻春还真不知道今年结的果子多不多,沈正初去山上摘果子的时候她没跟着去,把篮子往林樾手里一递,说道:“等我去问你们爹去。”
  片刻,沈正初就从后院过来,回道:“今年结的果子个头不大,不过数量不少,山上有好几棵山楂树,樾哥儿,你是要做什么吗?”
  林樾连连点头,“山楂能做不少点心,还有糖葫芦,山楂渴水什么的,要是多我们就去摘一些。”
  山上的山楂都是野生的,一般成熟没几天就被村里人摘完了,还真有人摘山楂做糖葫芦卖的,也有直接摘了去镇上卖的,差不多就是每年的这个时候。
  沈正初回道:“那明儿一早我和你们娘就去摘,去晚了该没了。”
  山楂能放好几天,摘回来也不怕坏,到时候不管拿来做什么都方便。
  “爹,那你们多摘一些,后天一早我们做一个山楂桂花糕吃。”林樾说。
  沈正初自然答应了,还问道:“可还要别的什么果子,明儿我去山上找找。”家里的田地都耕完了,虽然在准备种豆种菜,但早一天迟一天也无妨,不像秋收一样赶时间,沈正初也能抽出一天的空去山上,还可以顺道砍一捆柴回来。
  “要的要的,不管什么野果子,只要是能吃的都要。”山上的果子基本都是酸甜口,就算做不了点心饮子,直接吃也好吃,林樾就没有不喜欢的。
  一家四口说了会儿话,灶台上的水也烧热了,各自洗漱就回了屋子,沈淮之也熄了油灯出来洗漱。
  林樾刚躺下片刻就昏昏欲睡,又被刚进来的沈淮之叫醒了。
  林樾说话都含含糊糊的,“怎么了?还不睡觉吗?”
  沈淮之给他拉了拉被子,轻声道:“是有个事儿想问问你。”
  “嗯,我听着,你说吧。”林樾眼都没睁开,胡乱应了一句又想接着睡。
  沈淮之怕他真睡着了,立马开口道:“今儿私塾开门,我才想起你弟弟,他要不要来私塾,趁现在年岁还不太大,读两年书以后也好找个活计。”
  林樾缓了半晌才反应过来,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是得好好琢磨一下。
 
 
第87章 
  林杨小时候也不是没去过私塾, 毕竟近水楼台嘛,他家和老高秀才家也是常来往的,所以四年前林杨九岁的时候, 林家父母就送他去过。
  那个时候正值府试,老高秀才几个年长的学生都去考试了, 就剩下几个那年新进学堂的小萝卜头,老高秀才听闻林远夫妇要送林杨去私塾, 当即就答应了, 第二天就让林杨跟着他们一起上学。
  林樾还记得那天早上他们一家早早就起来了, 早饭甚至还吃了肉,然后一家三口高高兴兴地把林杨送出门, 当时他们还在畅想林杨会不会有什么过人的天赋, 结果第二天林杨就死活不肯去了, 说是听不进去, 与其在私塾坐一天,他更愿意跟着爹娘下地干活。
  他娘气得不行, 抄起竹棍就把林杨收拾了一顿, 一家人轮番上阵也没让林杨改变主意, 林樾第一次觉得他弟是个犟种。
  他们家一向是严母慈父, 但那天他爹也气得不行,直接就把林杨拎去私塾了,但没等一家人松口气,林杨又自己跑回来了。
  然后, 他爹又拎着林杨的后脖领给他送出去,这回他们就没那么放心了,一家三口都在家等着,果然, 一个时辰不到,就看见林杨鬼鬼祟祟地溜进来,堪称鸡飞狗跳的一天就在这样来来回回中过去了。
  最后实在没法子,只能顺了林杨的意,老高秀才还把他们交的束脩也退回来了,说是只教了一天,不能收他们的礼。
  后面也不是没想过再送林杨去,但林杨一直不愿意去,读书这事也就搁置了。
  今年林杨已经十三岁快十四岁了,在有的地方都快说亲了,所以林樾也没想起来这回事儿,直到现在沈淮之说起,林樾才发现自己还是想让林杨读书的。
  林樾看着沈淮之迟疑道:“等明儿我回家问问,也不晓得林杨愿不愿意。”
  沈淮之也是今晚才知道林杨还去过他老师的私塾的,那年正好是他参加府试的时候,所以也没遇见林家人。
  “明儿我没法跟你回去,你让凌之陪你去,路上小心些,家里刚收的腊肉也带一些回去给爹娘,另外果子点心什么的你自己拿主意。”
  “要是弟弟愿意,那最好后天就来,这样能跟得上同窗的进度,他学起来也没那么枯燥。”沈淮之说。
  林樾在沈淮之的肩膀上蹭了蹭,回道:“我晓得了,你安心去私塾。”
  翌日,林樾没急着回家,昨晚睡前发了面,说好了要做彩色馒头去卖的,还有山楂桂花糕,但现在中午得回家一趟,只能先做一种,再加上一种之前卖得好的,争取能吃午饭的时候就卖完。
  最近天气凉了,昨晚和的面现在刚好能用,林樾和沈凌之两人一起揉面,两个蒸笼一起蒸馒头,不多时就蒸好了。
  馒头颜色虽然好看,但不太甜,所以今天还蒸了一锅桂花糕,最后都放进了新买的蒸笼里,两人推着货架就去了镇上。
  像往常一样,点心各拿一个出来放在货架上显眼的地方,两人就开始吆喝了,你一句我一句的,时不时还搭过话,默契十足。
  “好吃又好看的小馒头,南瓜馒头,红薯馒头,各色各味的小馒头,三个一文钱,三个只要一文钱。”
  “一文钱三个小馒头,一家三口吃,三个孩子吃,一文钱就能让一家人都吃上好吃又好看的小馒头,快来尝尝吧。”
  馒头还是那个馒头,林樾两人吆喝的时候也没夸大,但或许是颜色太好看,买的人还真不少。
  他们一共做了红橙黄绿四种颜色的馒头,不少小孩儿都在摊子前徘徊,愣是没决定买哪三种,直到自家爹娘开口催了,才道:“娘,我们今天先买红色,橙色和绿色的小馒头,等明天再来买黄色的小馒头可以吗?”
  “万一明天老板不来了怎么办?万一我们明天找不到老板呢?”这个小孩儿的娘显然是个爱逗孩子的,掏出一文钱放进自家小孩儿手里,然后好整以暇地盯着自家孩子。
  这个小孩儿明显也习惯了,仰着头看向他爹,“爹爹,我娘又骗我,昨天我们也看见这个哥哥了,只是昨天还没有小馒头卖,明天肯定也能遇见。”
  小孩儿的爹一本正经道:“你娘怎么会骗你。”
  才六七岁的小孩儿,圆圆的脸蛋上表现出了异常的成熟,也不再搭理他爹娘了,扭头看向林樾,“哥哥,我要三个小馒头明天再来买黄色的小馒头,你们明天还来吗?”
  林樾弯腰接过他手里的钱,肯定道:“明儿还会来的,明天这个时候我们还是在这两条街附近,你直接来就好。”
  小男孩一脸得意地看向他爹娘,然后又回头看林樾,“明天我还会来的,你们一定要给我留一个哦。”
  林樾和沈凌之都被逗笑了,把三个小馒头包好递过去,同时点头道:“你放心,我们一定给你留。”
  小男孩放心了,拿上自己的小馒头就跟他爹娘一起走了,林樾隐约还听到那个小孩说回去要找爷爷奶奶告状,给他乐得不行。
  今儿开了个好头,陆陆续续有人过来买小馒头,桂花糕因为价钱高,得两文钱一块,所以买的人不多,但时不时也能卖出去一块,生意好,两人干劲也足,吆喝声一直没停过。
  林樾出门前想的是最好是能在午饭时间卖完,没想到还真实现了,到镇上两个半时辰,小馒头就全卖完了,大半蒸笼的小馒头,赚了六十文钱,桂花糕卖得没那么好,但因为做的不多,也在午时前卖完了,赚了二十六文钱。
  沈凌之高兴极了,一脸兴奋地提议道:“哥哥,明天多做一些小馒头吧,小馒头比点心卖得好。”
  林樾连连点头,“做,明天做满满一蒸笼,桂花山楂糕不用面粉,得用凉粉做,还得放凉了再卖,所以不用放蒸笼里,蒸笼可以全用来装小馒头。”
  “凉粉?哥哥,用豌豆凉粉做点心吗?”沈凌之一脸不可置信,这也能做点心吗?
  林樾也很茫然,“不是啊,凉粉除了豌豆的,荞麦面的,还有薜荔做的,就是凉粉果,凉粉果切开后把里面的籽掏出来,装进纱布口袋里,再放到凉开水里浸泡一会儿,用力反复揉搓,就会有乳白色的汁水流出来,等汁水全部挤出来,挤出来的汁水和凉开水混合后放一会儿就会变成半透明的凉粉了。”
  沈凌之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做法,“哥哥,这种凉粉好吃吗?”
  林樾顿了一下,回道:“口感偏爽滑,但如果不加调料的话没什么味道,单吃凉粉的话得加一些花生碎,红糖之类的,不过我是拿来做点心,就不用加这些了。”
  “哇,哥哥你好厉害,这个听起来有点好吃,明天我帮你做。”沈凌之说。
  林樾笑着点头,“好,到时候给你吃第一块。”
  两人说说笑笑,没多久就到家了。
  林樾最后还是没让沈凌之跟他回家,他怕到时候自己的犟种弟弟又不听话,沈凌之在场的话他娘放不开手。
  沈凌之一脸认同,他其实也不太好意思去,他还没见过林家父母呢,“哥哥,那你快些去,晚上让我哥去接你。”
  “我很快就回来,放心吧。”
  林樾换了一身衣裳,又收拾了一篮子东西,除了一块肉,还带了一点儿莲子,桂圆和芹菜。
  担心他爹娘出门,林樾午饭都没吃,拿了个馒头就走了,回到林家时林家的屋顶还在冒烟,一看就是还在做饭。
  “爹,娘,林杨,我回来了!”
  周问兰拿着锅铲就出来了,“怎么回来的怎么突然,是出了什么事吗?”
  林樾扬起一张笑脸,“娘,你想多了,没发生什么,我就是想你们了。”
  周问兰这才放下心,抬手招呼道:“快进来,还有一个菜就吃饭了。”
  吃饭的时候说事不太好,尤其是这种可能会引起矛盾的,林樾一直忍到吃完饭才说起正事。
  “……我和淮之的意思,都是想让林杨去私塾读两年书,也不盼着考秀才,就是多认识几个字,还有算术,到时候能在镇上找个活计。”
  周问兰一想起林杨读书的事就来气,扭头看着林杨,说道:“听你哥哥的,趁现在我和你们爹还有一把力气,田地里的活计也不要你们操心,去读两年书,以后咱们林家也是有读书人的人家了。”
  林杨其实是有点早熟的,记性也好,他哥哥以前想去私塾,老高秀才没答应这事儿,他们都以为他不记得,但他其实记得很清楚,所以对私塾有些抵触,再加上一两银子一年的束脩实在不便宜,他那个时候又贪玩,这才死活不肯去私塾读书。
  现在他又长大了不少,也没那么冲动了,林杨想了想便开口问道:“爹,娘,我不在家你们真的忙得过来吗?咱们家还有积蓄吗?”
  林远应了一声,接话道:“这个不用你操心,我们忙得过来,家里也还有积蓄,足够你这两年的束脩了,你只要好好读书就行。”
  林樾摆了摆手,“娘,淮之说了不用束脩,东西也不用带,不过我想着还是带上六礼去拜师,银钱就不用带了。”
  周问兰眉头微皱,“这事儿你们小两口和淮之爹娘商量过吗?别到时候因为这点银钱闹矛盾,我们家里也不缺这点儿钱。”
  林樾点头,“娘,你不用担心,我们今早就商量过了,他们都同意的,还说到时候让林杨在家里吃饭呢。”
  周问兰沉吟片刻,还是摇头,“束脩不能少,这个事儿一码归一码,束脩是束脩,平时来往是平时来往,混在一起反而不好,林杨去了私塾,难免有时候雨雪天回家不方便得住你们那儿,若是束脩钱也免了,到时候难免你公婆有意见,对你不好,行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下午我就去镇上买东西,明早就带林杨过去。”
  林樾拗不过他娘,只能答应了。
  说完正事,林樾又跟着他娘去了一趟镇上,他常在镇上摆摊,对各处都很熟悉,哪个角落里有新鲜的瓜果蔬菜他都知道,这会儿带着他娘,没半个时辰就把东西买齐了。
  最后母子俩是在临水村的路口分开的,周问兰叮嘱道:“束脩这事儿记得和他们说,你公婆和淮之不计较,我们也不能占便宜,记住了吗?”
  林樾以前对于银钱也是很有分寸的,但沈家一家人都很好,潜移默化,他也没那么注意细节了,这点儿束脩钱,沈淮之说了不收,沈家父母也这么说,所以他就没多想,但他娘决定的事他也拗不过,只能道:“我知道了,娘,你放心,对了,明儿等你们过来吃午饭,一定要早点儿来啊。”
  “知道了,快回去吧。”
  晚饭时,沈家人听到林杨答应来私塾了都很高兴,宋寻春更是道:“这样才对,小杨过来就在家里吃饭,干粮吃着噎嗓子,来家里吃口热乎的。”
  沈淮之也问道:“娘说什么时候过来了吗?明儿我得在私塾里,她们过来你先招呼着,我中午尽快回来。”
  “你安心教你的课,我会招待我娘他们的。”林樾说。
  吃完晚饭,该商量的事也商量得差不多了,一家人就各自忙各自的事了,林樾带着沈凌之一起出门摘凉粉果,明天他又去不了镇上,只能把点心做好让沈凌之带去,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忙,摆摊经常是沈凌之一个人去,银钱还大部分都给了他,林樾实在过意不去。
  沈凌之笑道:“哥哥,你说的什么话,我们是一家人啊,哪里就要分这么清楚,银钱我也收了一部分啊。”
 
 
第88章 
  清晨, 天刚蒙蒙亮,沈家的灶房顶就冒起了炊烟,灶台上正在蒸着小馒头, 另一边的炉子也升起了火,锅里是去了核的山楂, 煮山楂的时间里林樾就把昨儿摘的凉粉果切开揉籽了,等山楂煮软, 凉粉也做好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