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退婚嫁给书生做夫郎后(古代架空)——山间柳

时间:2025-01-05 08:09:50  作者:山间柳
  廿一,卯时刚过,林樾几人就起床了,屋里还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样子,点上油灯才勉强亮堂一些。
  面是昨晚睡前和好的,这会儿发的差不多了,做馅料的红豆也是昨晚就泡上的,泡了一夜的豆子,没煮多久就软烂了。
  林樾最先做的是陈皮豆沙寿桃,做法和豆沙包很相近,只是豆沙馅里得放一点儿陈皮末和山茶油,另外面皮收口的时候得在上方捏一个小尖尖出来,再用竹片的圆弧边从底往上压一条弧线出来,这样就有桃子的形状了的,上锅蒸熟后,就可以用软毛刷沾红曲米粉水均匀的弹到寿桃顶上,栩栩如生的寿桃就做好了。
  剩下的点心除了云片糕是林樾做的,其他都是沈凌之做的,宋寻春先是跟着打下手,铺子开门后就去前头招呼客人了。
  做绿豆饼和云片糕的时候特意多做了一些,刚好放在铺子里卖,饮子也多炖了两锅,少费不少功夫。
  巳时,距离和刘敦约好的时间还差半个时辰,林樾和沈凌之就把所有点心都做好了,未免放凉了,现在还在灶上温着,饮子也轮流放在炉子上加热,确保送去时还是热气腾腾的。
  距离巳正还有两刻钟,林樾三人就出门了,连蒸笼一起放在推车上,沈正初负责推车,林樾和沈凌之就在两侧扶着蒸笼,以免没放稳倒了。
  刘敦正在家门口迎客,看见他们过来松了一口气,再不送来,他就得过去问了。
  “林掌柜来的可真准时,快请进来。”
 
 
第113章 
  刘家的院子不大, 但挤挤挨挨的也支了六张桌子,堂屋支了两张,侧屋又是两张, 这会儿来的人还不算多,但屋子里的四张桌子都坐满了, 里头烧了炉子,还没有风, 比外头要暖和不少, 院子里虽然支了火盆, 火也烧得旺,但这会儿正在刮风, 烤着火也冷嗖嗖的。
  林樾一进刘家就看见好几个熟面孔, 不过现在不是寒暄的时候, 林樾只点头示意了一下, 就跟着刘敦一起进了后厨。
  “刘掌柜,点心是暂时放在蒸笼里还是直接装盘?”林樾问。
  点心一般都是饭后吃的, 但林樾掀开蒸笼的瞬间, 刘敦就闻到了点心专属的甜香味儿, 热气腾腾的, 一看就很适合现在吃,索性开口道:“劳烦林掌柜帮个忙拿出来,我现在就招呼他们进来装盘上桌。”
  “好嘞。”
  不管什么宴席,等待上菜的过程都是最无聊的, 原本桌上还搁着一碟瓜子和一碟花生,但这会儿已经吃的七七八八了,点心一上桌,在席间跑动的小孩儿眼都亮了。
  “姐姐, 是点心!那个薄薄的片是什么啊?”
  “我也不知道,我们过去问娘,娘肯定知道。”
  方才林樾进来的时候,不少人都没注意到,但点心刚上桌,就有眼尖的发现这不是杨记点心铺的点心,“老刘今天订的是哪家的点心?瞧着倒是有些眼生。”
  说话的这个人叫季宏富,家里也是开铺子的,而且铺子就在刘敦的米面铺子旁边,两家也是十几年的老交情了,之前刘敦说要订点心的时候还跟他提过一嘴,说是要订杨记的,今儿瞧着倒不像他家的,杨记最近上了些新点心,但并没有桌上这两种。
  同桌的人搭话道:“我瞧这云片糕倒是有些眼熟,前两天对面北门街的甜香坊就有卖这个的,我买过一回,味道还不错呢。”
  “是吗?那铺子我也瞧见了,但看着门面有些小还没进去过,早知道就进去瞧瞧了。”
  其实这话只是随口一说,那样的小铺子他可瞧不上,就跟走街串巷卖的点心一样,有的吃着都会噎嗓子,他可吃不了那个。
  但等他真的尝了一片云片糕之后,这话就成了真话,碰巧刘敦过来,他还笑道:“老刘从哪儿寻摸出来的这点心铺?味道当真不错。”
  刘敦原本还有些担心今儿会丢面子,没想到点心才上桌呢,开口夸赞的就好几个了,当即顺着台阶道:
  “老季这嘴够灵的啊,不瞒你说,这个还真不是我发现的,是我老娘出门溜达时寻摸的,我刚开始还瞧不上呢,没想到你猜最后怎么着?去人家铺子里一尝,我才知道是我小看人了,不止这云片糕味道好,他家的热饮子才是真不错,等会儿你尝尝,我娘这两日每天都要喝一碗。”
  季宏富突然问道:“可是那红豆芋头甜汤?”
  “你怎么知道?”刘敦捋了捋胡子,这饮子这么出名吗?他怎么不知道?
  “哎呦,我娘前儿不是来你家串门子了吗?说是在你家喝了个什么甜饮子味道好,我还惦记着去买呢,正想今儿顺道问问你,没想到还没等问就先吃上了。”季宏富说。
  “哈哈,那还真是巧了,等会儿可要多喝两碗啊。”
  林樾送饮子进来的时候正好听到这话,还听到不少夸他们点心好吃的,他心里美滋滋的,是的,没错,他做的点心就是很好吃!
  林樾都开始盘算明天要不要多做些了,虽然舍得连着两天吃点心的人不多,但总是有的,林樾也是来镇上之后才知道镇上富裕的人家不少,还有那种看着条件一般,穿着也不显眼的,其实家里有二进的院子不说,还有仆从,每回林樾遇见他们夫夫,不是刚从食肆出来,就是刚从酒馆出来,惬意极了。
  点心和饮子都上了桌,剩下的银钱也结清了,林樾就准备离开了,“刘掌柜,您忙着,我们就先走了,要是有什么事儿直接打发人过来就是。”
  上门是客,林樾三人虽然是送东西过来,但也没有才来就走的道理,更何况林樾还多做了一碟子寿桃饼,说是送给他娘贺寿的,他怎么也要留林樾吃顿饭才是。
  刘敦打发儿子去招呼客人,便急匆匆过来了,“林掌柜莫急,吃顿饭再走吧,也不差这会儿功夫。”
  林樾拒绝了,实在是都不大相熟,刘家今日请的都是亲朋好友,他们留下反而不自在,“多谢刘掌柜盛情,只是铺子里还有不少事,实不能多留,就在这儿祝老太太长命百岁,福寿安康!改日得空一定过来。”
  刘敦劝不动他,只得开口道:“林掌柜,实不相瞒,我那几个老弟兄尝了您的手艺都觉得好,尤其是这个寿桃,味道好就算了,还栩栩如生的,让人看着就高兴,还有人托我找您问问,年前可还接寿宴吗?”
  刘敦话音刚落,他口中的“老弟兄”就从旁边冒出头来了,正是那季宏富,瞧着比刘敦要年轻个七八岁,一开口就是夸:
  “林掌柜真是年少有为,就是我托老刘问的,不瞒您说,今年我和我夫人都整四十了,就想着一起办个宴贺一贺,我夫人是个好吃的,这寿宴不想要家里厨娘来做,左找右找寻了个隔壁镇的大厨,说是姓时的,也是个年轻人,昨儿刚定了菜单,现在就愁这点心了,碰巧就尝了您做的,哎呦,她那叫一个满意,都等不及明天,当下就催我过来问,您若是得空可一定要接啊!”
  这人真会夸人,林樾是没想到还有这等意外之喜,眨巴了两下眼睛才回过神,强装淡定的笑着问道:“不知您这个寿宴是要什么时候办?腊月廿八我们就准备关门了。”
  “这不就巧了嘛,我们是廿六那日办,林掌柜下午可在铺子吗?我和我夫人去铺子里瞧瞧。”
  今儿是腊月廿一,还有五日,就算缺什么食材也来得及买,所以林樾一口就答应了,“日落之前甜香坊都开着门,您直接过来就成。”
  “好嘞,那下午我们就过去,争取今儿就把点心定下来”
  今天是刘家的寿宴,他们也不好再耽搁,定了时间林樾就告辞了。
  听到林樾说又接了一单大生意,沈凌之意外的平静,他已经不是当初卖出去一块点心就激动的人了,他现在已经能忍住不笑了,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哥哥,说不定咱们正月开门的时候还能再接呢,你说我们要不要再挂个做各种宴席点心的幌子?”
  这主意其实不错,但没法儿用,因为识字的人真的太少了,与其挂幌子,倒不如雇个人走街串巷的吆喝。
  林樾也是开了铺子才知道镇上有专门做这个生意的人,他们的吆喝和一般的不同,是编成各种小曲儿小调,拎着个小鼓或者锣走街串巷的唱,昨儿镇上的布庄说是年底折价卖布料,就请了他们唱,不过才从林樾他们铺子前经过两趟,林樾就把那个唱词儿都记得一清二楚了,甚至还打算要去布庄逛逛。
  不过请他们唱一天不便宜,少说得八十文钱,但是也可以只请半天,林樾打算正月里再请,现在请了,过个年就忘得差不多了,到时候真的要办宴席也想不起他们,再者,正月里婚嫁的多要是能接到三四家,那正月就是不做其他生意也不会赔钱了。
  沈凌之也是知道他们的,想了想才提议道:“哥哥,那我们这两天先打听打听,我听说做这个生意的人不少呢,我们挑一个唱的最好的。”
  当晚,沈淮之就来了,沈正初夫妇也还在铺子里,他到的时候他们都没说话,但沈淮之就是能感觉到这会儿他们都很高兴,“今天是有什么好事儿吗?对了,寿宴还顺利吗?”
  宋寻春摆了摆手,“等会儿让樾哥儿和你说,确实是好事儿呢。”
  沈淮之一惊,下意识就想歪了,莫不是林樾有身孕了?不然还有什么事是只能林樾说,他娘不能说的。
  最后听林樾说是又接了一单生意,沈淮之松了口气,又莫名有些失落,他们刚成婚不到一年,林樾年纪又不大,他确实没想过孩子的事儿,而且现在他们都忙,尤其是林樾刚租了铺子,真有孩子反而不好,但他娘刚刚那语气,真是很容易想让人想偏。
  沈淮之摇摇头把这个念头甩出去,然后才问道:“那我们今天要庆祝一番吗?”
  沈淮之突然发现这个词儿,今年下半年好像频繁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里,今年大大小小发生了不少事儿,但总的来说都是好事,真是让人难以想象。
  往常说到庆祝,沈凌之都是最积极的那个,其次就是林樾,但现在的他们已经是今时不同往日了,两人不约而同的拒绝了。
  “距离过年没几天了,现在就算了,等过年我们再好好庆祝。”林樾说。
  过年啊,沈凌之小时候最期盼的事情就是过年了,那个时候家里穷,一年能吃到肉的时候就是过年这天,偶尔还会有新衣裳穿,他本以为现在他长大了,已经不喜欢过年了,但现在林樾突然提起,他发现自己还是很想过年的。
  沈凌之回过头看向沈正初夫妇,问道:“娘,我们今年可以杀个鸡吃吗?”
  宋寻春一挥手,应道:“吃!咱们家今年的鸡养的好,到时候挑个最大的杀,村里还有养鸭的,明天一早我就去问问,用咱家的鸡换只鸭子来,咱们今年鸡鸭鱼肉都吃。”
  林樾也跟着笑,“那到时候从镇上买条大鱼,之前咱们吃鱼都是炖的鱼汤,今年换个吃法。”
  原本还没有什么快过年的实感,但这会儿说起吃的,林樾都等不及了,拉着沈凌之说道:“咱们廿七就关门吧!”
 
 
第114章 
  “哥哥, 廿七关门会不会有些早了?昨儿我还听隔壁掌柜说他们要三十早上才关门呢。”沈凌之说。
  林樾摆摆手,“他们家就在镇上,和我们不一样, 我们廿七关门儿,廿八早上在镇上买好年货再回去, 正合适。
  沈凌之被说服了,今年是他从小到大这么多年来最有钱的一年, 他自己放钱的小匣子都装满了, 好不容易过年, 怎么也得多买点儿东西,像布庄里鹅黄色的棉布, 脂粉店带着花香味儿的面脂, 炒货店里的蜜饯, 还有菜市角落里卤味铺子卖的卤猪头肉。
  他家的卤猪头肉价钱便宜不说, 味道还好的不得了,上回铺子关门的早, 他和林樾哥哥一起出去闲逛, 碰巧遇上卤味铺子要打烊, 八文钱就买了一大碗, 为了那碗卤猪头肉,他俩还特地煮了锅米饭,吃了两顿才吃完。
  沈凌之和林樾不知道是在一起待的久了,还是天生的有缘分, 他俩的喜好是很相似的,沈凌之这会儿想买的这些东西,林樾至少有八成也是想买的,不过他更喜欢青绿色, 要是价钱合适,今年他想扯几尺浅豆绿色的布,等开春天气暖和了做里衣穿。
  当然除了这些,林樾更想买的还是鸡鸭鱼肉,之前他就惦记着要买小猪仔,现在手里有钱,自然不能再错过,不过小猪仔一般过了年之后才会有人拉到镇上卖,年前大多是卖可以宰杀的大猪,就算有小猪也是不大好的。
  另外还有小鸡仔,小鸭子什么的,林樾也准备买一些,能不能赚钱另说,至少能改善家里的伙食,一年多吃几次肉。
  两人一通盘算,都没注意到宋寻春夫妇什么时候走的,就现在也不是因为说完话了,而是沈淮之已经烧好了热水,招呼他们洗漱了。
  虽说临近年关,但私塾还没放假呢,沈淮之之前读书的时候,每年都得到腊月廿九那日才会放假,只有没有三十的那一年能廿八就放,而且只放三天,初二人家忙着走亲戚,他就得拎着书箱回学堂了。
  今年的他虽然已经从学生变成了夫子,但还是得继续上课的,不过在征求了学生的意见后,沈淮之把今年的假期改成了五日,廿七下学就开始放假,初三早上才开始上课,不过正月里的三日旬假就只有一天了。
  林樾知道他廿七就放假也很高兴,兴冲冲的道:“那你那天要来镇上吗?你来吧,这样我们能一起去买年货!”
  沈淮之本就是要来的,所以林樾一开口,他就点头了,“一下学我就过来。”
  他本以为这样说林樾会很高兴,没想到林樾话音一转,“你先别急着来,先回家一趟,带两个筐或者直接把家里的小推车推上,万一我们买的东西太多了,带不回去怎么办?”
  沈淮之一时分辨不清林樾究竟是想他了,还是想他帮忙拿东西,但他能说什么呢?只能无奈点头,催促林樾去洗漱了。
  冬日的天,只短暂的晴过几天又变的灰蒙蒙的,幸好没有下雪,前几日下雪,听说不少人家的房子被压塌了,临水村也有两家,沈正初还去帮了两天忙,不过林樾两人没在家,是后来才听说的。
  也不仅仅是临水村,连镇上都有,那场雪过后,镇上沿街乞讨的人都多了不少,林樾和沈凌之前去过的土地庙也支起了救济的摊子,一个人能领一碗粥,他俩知道后还去捐了香火钱,但也只是杯水车薪,能不下雪,或者说不下那么多雪,能熬过这个冬天的人才会更多些。
  一直到腊月廿六这一日,天都没有再晴过,中途还下了两场雨,林樾都担心季家的宴席可能不办了,没想到季宏富还是打发人过来了,“林掌柜,明日巳正,劳您将东西送过去,我们会出来接您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