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大晚上跑出来躲在竹林里搞事的人,那绝对不是什么善人,搞不好对方会来个杀人灭口。
他的力气是大,也架不住他只是一个少年,两个成年人在刺激下会爆发出比平时更大的力气。
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还是不要有好奇心比较好。
赵大狗子和他相好从竹林里一身凌乱走出来,两人的表情借着月光可以看出很满足。
“今晚就到这里,明儿不下雨你再找机会出来。”
赵大狗子揽着相好的肩膀,摩挲着她的颈子。
“死相,我哪能经常出来,我家那个死鬼你又不是不知道,要是让他知道了我和你有一腿,咱俩都没想好。”
女人轻轻打了赵大狗子的胸口一下,稍微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
“行了,我得回去了。那死鬼酒也快醒了。”
女人推开赵大狗子,在他依依不舍的视线下,悄然回到了家里。
直到女人看不见为止,赵大狗子才吹着口哨回家。
女人害怕被人发现,他却不怕。反正捉贼拿赃,抓奸拿双。只要没抓到现场,他就不会承认。
村子里的女人被他撩到了好几个,这个不行还有别的。
总之他不缺女人,只是平时一个个掩饰得好,没人发现他们的奸情。
不,还是有人发现,只是这些人都保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理念,都假装不知道而已。
赵想回到家后,摸黑打理了一下自己,然后借着微弱的月光躺在床上。
他的脑海里被各种各样的医学知识填满,根本没把刚才遇到的事放在心上。
从四月下旬开始,赵家村都忙碌起来。
先是收割麦子和油菜,这两样收割完了又要插秧,总之从四月下蜀到五月底,大家都没有休息的时间。
就连赵想的学习都暂时放下,和成年人一起下地干活,对麦子和油菜进行抢收。
这两种都怕下雨,一旦下雨这一年的收成差不多就完了。
所以大家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在地里干活。
赵想被分配到了割油菜的任务,他只需要把油菜割下来,自然有人把它运走。
他动作快,干活利落。有着原主经验的他,比起成年人来都不差,因此一天能挣满工分。
“阿想,你这动作也太快了。”
同组的赵磊看着赵想比自己快了一半的动作,顿时有些羡慕,他也想拿满工分。
“别说话,快干活,趁这几天太阳大,麦子和油菜早点晒干入库。”
赵想头上戴着草帽,穿着长袖顶着大太阳在地里干活,哪怕他的力气不小,也累得不轻。
然而大人孩子都累,但谁都没叫苦。
因为大家知道,这些麦子和油菜,是他们一年的粮食和用油,所以再懒的人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叫苦叫累。要是动作慢了,老天下雨,这一年的收成等于白干。
赵立业那懒东西都被赶下了地,可以做得慢一点,但不能什么也不干。
赵想和赵立业所在组挨着的,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他在地里磨洋工。
不过他周围的人都没管,有那功夫说他,自己早就割完一片了。
而且赵立业的懒是全村人都知道的,要是能说得通也不会让他的懒全村出名了。
没看到就连记分员都没管他,村长和村支书见了都无视。
把他扔到地里干活,一天也能帮点忙,不然大家都在干活,就他一个人在村子里闲逛,肯定会引起众怒的。
学校还给学生放了十天忙假,赵想的记忆里听年纪大的人说过,只是他上学后这个假就没有了。
“阿想。”赵核桃过来背油菜,看到赵想主动打招呼。
“核桃哥。”
赵想抬头喊了他一声后,又继续忙着割油菜。
“我走了。”
赵核桃把油菜放在背架上,说了一句就双手撑地站了起来。
“嘶。”
有组员不小心把手割到了。
“没事吧?”
记分员关心一句。
“没事,伤口不大。”
对方举着手说道,只是浅浅一个口子,也没怎么出血。
“那就好。”
记分员见他确实没事,便没再多问,他也忙着呢!除了记分,他也得下地干活。
没看到村子里五岁以上的孩子都被拉起来干活了,他们拿着水送到长辈哥哥姐姐们的手中。
直到太阳完全下山,赵想才把镰刀收起来。因为农忙,农具各自领了暂时由大家自行保管,等农忙结束后,再把农具还回去。当然要是弄坏了或是损失了,就得自己赔。
赵想用来割油菜的镰刀也是一样,由他自行保管。村里的油菜今天全部收完,明天他就要去山上收麦子了。
麦子和油菜不一样,麦子会刺人。
不过他穿的是长袖应该还好,就是割麦子比割油菜要热。
赵想回到家时,爷爷奶奶还没回来。他们都在割麦子的组。
他一边煮饭,一边烧水。这样爷爷奶奶回来就能先洗个澡,把身上的疲惫洗去。
祖孙三人都累,现在一天到晚都说不到几句话。
不是大家感情淡了,而是累到不想说话。
赵想从没这么累过,可他知道自己要坚持,不能倒下。
家里没肉,只能每天炒两个鸡蛋补充营养。
“阿想明天你要去山上割麦子,到时跟我们一组。”
爷爷奶奶不放心,割麦子可不是轻松的活计,比割油菜还要辛苦。
“好。”
赵想无所谓,他哪组都成。
为了早点结束,他们村收割麦子是直接割的麦子头,麦秆等插完秧再回收。
到时还能补种一茬红苕,这样村子里在年底也能多分一些粗粮。
玉米也有种,没有麦子和红苕种得多,但是磨碎后和细粗混在一起吃。
当然口感上肯定比纯细粮差一点,不过大家都习惯了,混着吃还顶饱,细粮省下来的可以拿出去换钱。
不过赵家的细粮都留下来自己吃了,因此赵家人的身体即使在农忙,身上消瘦的肉也没其他村民多。
赵家人都瘦了,牛棚里的人自然更不用说了,他们只会比村民还要辛苦。
赵想偶尔会早一点起来,借着蒙蒙亮的光,去河里抓点鱼。现在河水不太冷,他下水抓鱼比在岸上抓得要快。
趁着大家还没起来他就回家了,处理好鱼熬了鱼汤,找机会送到牛棚给长辈们喝。
现在农忙他不好去镇上,只能用这样的方法给长辈们补充一下营养。
家里的鸡虽然每天都有下蛋,可家里只有两只鸡下的蛋也有限,为此还把之前攒下来的鸡蛋都吃光了。
就算有赵想偶尔下河摸的鱼,牛棚的老人还是病了。
“师父,这是我拿来的药。”
割完麦子在路上遇到张百草,他跟自己说了一些药草名,赵想晚上就偷偷来到牛棚,当然药草也一起带来了。
“药罐给我,我来煎药。”
赵老师从学生手中接过药罐,把张百草配好的中药放进里面,再加上水就开始熬了起来。
“爷爷,你还好吗?”
赵想半跪在老人面前,替他按摩头部,希望能让老人的病情好一点。
“我没事,你别担心,有你师父在呢!”
老人躺在草堆上,伸出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胳膊,向来严肃的脸上也因为生病变得柔和了一些。
“那爷爷要早点好起来。”
赵想替老人把了一下脉,他虽是个二把刀,但望闻问切一通下来,再加上师父配的药,于是可以确定老人只是普通的感冒。
可能是因为太累了,老人年纪也不小了,再加上牛棚的环境不好,身体的抵抗能力自然也就差了。
“我回头多弄点鱼。”
老年人多喝点鱼汤总是没错的。
“躲着点人,被人发现对你影响不好。”
老人还是担心赵想被村子里的人发现,虽说赵家村的人对他们不像其他村子的村民那般疯狂。
他却害怕有人借机为难赵想,毕竟赵想的优秀总是会引起一些人的不适。
“不怕。”
赵想摇头,只要没有被抓个现行,他就不怕他们的举报。
烈士儿子的身份给了他很大的掩护,反过来说他要对某些人做什么,大家也更愿意站在自己这一边。
因为在大家的眼中,烈士的孩子不可能是坏人。
“呵,傻话。”老人听了赵想的话后笑了,这是大家第一次见到他笑。
“爷爷,我不傻。”
“是,阿想不傻,爷爷说错了。”
老人今天的态度真的很软和,与他平时性格很是不一样。
赵想心里有疑惑,却没有问出来。
总会知道的吧!
“阿想,过来看药。”
张百草端着一碗米粥过来,这米是赵想知道老人生病后带来的。
“好。”
赵想今天带来的不仅有草药,还有白花花的大米。
其他人都是吃碎玉米加青菜,只有老人是一碗雪白的米粥。
“怎么全给我,大家分着吃。”
老人不愿意吃独食,要众人一起吃。
“首长,这是小想拿来孝敬你的,我们吃玉米粥也是一样。”张百草细声在老人耳边说道。
“……”
知道大家担心他的身体,老人没有再坚持,而是接过碗吃了起来。
“再过一段时间,我就要回去了。”
老人的严肃的声音在牛棚里响起。
“……”
众人愣住,吃饭的手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太好了,这是大喜事。”
赵想最先回过神,他早知道牛棚里的人只要挺过了危险期,最后都会平反回到属于他们的世界。
“对,阿想说得对,这是大喜事。”
众人反应过来,朝老人道喜。
“恭喜顾老。”大家心情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老人都要离开了,他们想必也不远了。
“你们不用着急,很快就会轮到你们了。”
顾老,赵想才知道老人姓顾。
他平时都是叫爷爷,其他人要是老人不主动说话,他们都不敢和老人搭腔。
“借顾老吉言。”
大家的心情确实不错,希望就在眼前,因此今晚的饭大家吃得很香。
赵想离开时,见大家的精神气比平时要好上不少,心里也是欢喜的。
真好,大家能平安离开牛棚。
原剧情,大家的下场都不太好。虽然没有明白写出来,但是男女主提过一嘴。
他们说赵家村的牛棚里曾经住过一位大人物,可惜对方还没来得及平反就死了,因此赵家村也受到了牵连,比他们离镇上远的村子,在九十年代都过上了不错日子。而赵家村却是新世纪后,才开始扶贫。
然而也不知道是不是被男女主吸走了全村的气运,不管国家怎么修路,赵家村的路都会坏掉,里面的人只能走山路,不然就无法出来。
没有公路,村子里的农副产品也出不来,村民们的日子过得极为贫困,孩子们上学也成了难题。
后来赵家村渐渐荒芜,除了一些老人还留在村子里,年轻人都离开不再回去了。
哪怕只是几句简单的交代,赵想也猜得出来,那死去的大人物就是顾老。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一次的生病,让他早早离去。
回到家里,赵想打算明天请一天假,去镇上买一些药,再顺便割几斤肉回来。
“要去镇上?”
赵想回来后没直接回屋睡觉,而是敲响了爷爷奶奶的门。
“是。”
两位老人坐在床上和他说话。
刚才赵想一进门就说明天要请两个小时的假去镇上,爷爷奶奶都怔住了。
“老爷爷生病了,我去割点肉,提点骨头回来,顺便看看有没有奶粉卖。”
大家都累了,要补充营养。他再去供销社看看有没有什么营养品,买一罐回来给老人喝。
“也行,你要去就去吧!我们帮你请假。”
赵爷爷直接答应了下来,“要是钱不够,让你奶拿给你。”
“够了,上次奶奶给的都没花,我又攒了一些。”
赵想摇头,他手中的钱用来割肉和买奶粉完全够了。
“这是奶粉票,还是过年时政府给的。”
赵奶奶把奶粉票找了出来。
家里什么票都有,甚至还有一张自行车票,不过被人用钱换走了。
本来赵爷爷还想给孙子换辆自行车,可是被赵想拒绝了。
当时他是这么说的:“我们走的是山路,有自行车也没用,根本骑不了。上山的时候我还得扛着它,这不是找罪受吗?本来买自行车是为了赶路方便,要是扛着它走,就不是方便而是受罪了。”
赵想的一席话打消了老人的念头,和当时送票的人换了钱。
这个决定在赵想来看是正确的,自行车以后会退出交通,大家出行都有公交车了。
当然这是几十年后的事,不过赵想的话也有道理。
自行车买回来是用的,用不了反而还要扛着它走,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嘛!
与其扔在那里不用,还不如换成钱用在别的地方呢!
赵想还想把他们的院子用砖围起来,没有院子都没有隐私了,他总看到有人在赵家附近悄悄观察,看他们家每天吃什么。
但凡家里吃好一点,当天就有流言出来,说赵家又偷偷吃肉。
对于这种流言,村民们乐此不疲不说,甚至还会添油加醋,传到最后就是赵家一天三顿都在吃肉,而且还是天天吃。
明明这样的流言一听就很假,可是大家却十分喜欢。他们当然知道是假的,可这也不妨碍他们感兴趣啊!
29/208 首页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