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近代现代)——蜀江春水

时间:2025-01-27 11:07:20  作者:蜀江春水
  不管是婆家还是娘家,没一个逃得过的。
  而且她家的孩子也和她一样讨厌,是村子里最不受大家待见的人。
  赵家和她家隔得远,平时也没多少往来,只是知道她性子不好,经常为了一点小心搅得全家不宁。
  不过大家也不同情他们家就是了,毕竟不进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行了,我要回家煮饭了,你们慢慢聊。”
  赵奶奶把鞋底收好站起来,明明她还可以再多待一会儿,可她却选择了提前离场。
  “我们也该回去煮饭了,就这么散了吧!”
  于是一群喜好八卦的大妈老太太就这么散了。
  赵奶奶回家前还招呼了老伴,老两口就这样相互扶持着离开了。
  “他们的感情真好,不像我家老头子,想和他牵个手吧,还嫌弃我丑人多作怪。”
  一位大妈看着赵奶奶和赵爷爷的背影说道。
  听到她话这话大妈用一言难尽的表情看着她。
  你自己长啥样心里头没点数吗?
  全村你的长相够得着倒数前三了,不怪你老伴说你丑人多作怪,换我也说。
  坝子上的热闹散场了,赵想和村子里的成年男子在田里拔杂草。
  稻田里有一种稗子,和秧苗长得极为相似,赵想要做的就是找出它们拔掉,不然会影响到水稻的产量。
  顺便再看看水稻田里有没有漏水的现象,现在水田里不能少水,放水是后期的事。
  几个小时一直在各个稻田里忙活,他干活卖力又认真,记分员直接给他记了个十工分。
  “凭什么我们都是八个分,赵想是十个工分?你不公平,小心我们去找村长和支书。”
  有村民不服,大声嚷了起来。
  “你们也不看看阿想是怎么干活的,你们又是怎么干活的?光晓得在田里聊天,八卦得好耍嘛!”
  记分员才不怕他们呢!比大声,跟谁没个嗓子似的。
  于是她大声喊了回去,并且凶巴巴地瞪着他们。
  因为是集体一起干活,总是有人会偷懒。在场的成年人都有偷懒,只有赵想是认认真真干活,连天都没聊一句。
  “也,也没有聊多少天嘛!”
  一群人心虚地说道。
  “还没聊多少天?要不是我把你们聊的天都摆出来给大家听听?你们还好意思跟阿想比,你们这些当大爷和幺爸、哥哥的也不嫌丢人。”
  记分员对着他们就是一阵输出,把一群大男人骂得脖子都缩起来了,再也不敢吭声。
  “姐姐,我先回去了。”
  赵想无意在这里听叔伯和族兄们挨骂,对记分员说道。
  “回去吧!我再骂一会儿。”
  记分员朝他挥了挥手,把人放走了。明明一米六不到,愣是看出了二八米的气场。
  赵想走了几步路,回头看了大家一眼,发现他们果然不敢反驳记分员的话,一个个跟鹌鹑一样低着头听骂。
  耸了耸肩,这顿骂也是他们该得的。他从不知道原来男人也这么八卦。
  说的还是昨晚的事,赵想当时就有种怎么也逃不开的感觉。
  他不掺和这些事,就认真干活。
  田里的杂草拔了,这样收成会比不拔的要高。
  干活不认真,收成就低。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只是大家想着给公家干活,当然是能偷懒就偷懒了。
  完全没想过收成高了,大家分到的粮食也就多了。只想着给公家干活,不偷懒好像都对不起自己。
  赵想无法改变大家的想法,只能做好自己的事。事实证明,记分员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在其他人只拿八个工分的时候,他拿的是十个工分。
  为此记分员在把所有人放走后,回去跟村长还有支书提起时,还得到了他们的表扬。
  “对于认真干活的人,咱们不能让他们对村子失望,该奖励的还是要奖励。”
  村支书也赞同记分员的决定,并且还奖励了她几个工分。
  “以后也要这么做,那些偷懒的相对应的要扣除他们的工分。不能和认真干活的人拿同样的工分,不然就是在欺负那些老实人。”
  村长抽着叶子烟,大家的想法他可以理解,因为其他人都在偷懒,你不偷就是吃亏。
  可理解归理解,不代表他们这些村干部要支持好吧?
  所以他们对认真干活的,并且又快又好的人,提出了奖励。
  今天记分员就做得很不错,相信明天这些人会改正自己的态度。
  能拿满工分的,谁不愿意呢?
  赵想提着鞋子回到家时,赵奶奶和赵爷爷已经把饭煮好了。
  “爷爷奶奶,我回来了。”
  赵想把鞋子放在屋檐下,光着脚去打水。
  “阿想,今天累不累啊?”
  奶奶帮着赵想打水,又在他洗好脚后,把擦脚布递给他。
  “还好。奶奶,我今天拿了满工分。”
  赵想也把喜事分享给家人听。
  “真的啊,我们阿想好厉害。”
  赵奶奶一听,果然很高兴。
  “老伴,你听到了吗?我们家阿想今天拿的是满工分。”
  赵奶奶高兴地和老伴说道。
  “听到了,阿想真能干。”
  赵爷爷抽着烟,脸上笑出了许多褶子,看上去比平时更加苍老一些。
  “不是我能干,是他们偷懒被记分员看到了。”
  赵想穿好鞋子,把盆子拿进厨房,听到爷爷的话解释道。
  “那也是我孙儿能干,干活从不拉稀摆带,比村子里的人都要棒。”
  赵爷爷一脸骄傲。
  他家孙子就是这么优秀,其他人都比不了。
  “可以吃饭了吗?”
  赵想的脸有点红,他从没有被长辈这么夸过。
  毕竟他穿越前,不管是爷爷家还是外公家,他们都不喜欢自己这个孙子。
  “可以了,就等你回来了。”
  赵奶奶已经在盛饭了,中午煮的是红苕稀饭,再配上猪油渣炒的菜,一家人吃得可香了。
  吃完午饭,赵想午睡了一个小时就起来看书。
  赵爷爷和赵奶奶早早就去坝子里守粮食,再晒几天这些粮食就能入库了,回头按照比例上交给国家,剩下的都是他们村子年底分的。
  今年收成照顾得比较好,粮食比去年多出一成。年底时大家分到的粮食也会多一些,所以大家的心情很不错。
  粮食多就代表大家不会饿肚子,这样的喜事是全村的。
  下午收食时,所有人把泥巴缝里的都抠了出来,每一粒粮食都不能放过。
  赵想下午没事干,他就在家里学习。
  当村民知道后,对着赵奶奶他们又是一阵夸。
  “你家的孩子确实很争气,不像我家的,根本坐不住。老师都说他,全身像是长了虱子似的,一节课有一大半时间都在扭来扭去。跟毛毛虫一样。”
  作为不争气孩子的家长,提起自家那个坐不住学不好的孩子时,别提有多气恼了。
  “这也得孩子自己愿意学,我家阿想本来没上过学,如果不多努力一点,就成睁眼瞎了。”
  说这话时,赵奶奶的眼神从周菊花身上扫过。
  周菊花听到这话身体一僵,有些不自在地走到其他地方扫粮食。
  “哼,她也知道不好意思,当初怎么不让阿想去学校的?”
  家里四个孩子,只有老二没上过学,现在提起来都是对周菊花的鄙视。
  “算了,别提她了,扫兴。”
  赵奶奶正眼不带看周菊花的,哪怕她现在面对赵家人低调许多,赵家人还是不喜欢她。
  被丈夫警告后,再加上他的分析,周菊花确实知道自己之前做错了,于是哪怕面对赵奶奶的挤兑也不还嘴。
  但是她的心里却一直在骂赵奶奶,同时想到等赵想成年后有了工作,她再报复这两个老不死的,气不死他们。
  而她心里的想法众人不知,还以为她是在面对赵奶奶时他们心虚,这才避开赵家人。
  事实上周菊花心里已经开始畅想以后的幸福生活了,她到时要把赵家的一切都抢走,让他们人财两空。
  赵想可不知道老赵家打算,他学习完,太阳也下山了,便把晒在坝子里的药材往家里收。
  晒干的就用各种油纸包起来,然后写上药名放进大木箱子里。
  没晒干的就直接端回屋子里放着,明天有太阳就继续晒。
  忙了大半个小时,终于把药材都整理好了。
  合上箱子,真想抱着它回到自己的屋子里。
  他房间里的东西越来越多,赵爷爷还应他的要求,给他打了一个大木架,上面摆着大大小小的箱子好几个,都是他平时用来药材的箱子。
  本来赵爷爷想给大孙子打个药柜的,就和药房里的一样。不过被赵想拒绝了,因为需要太多的木材。
  山上的木材是公家的,除了建房子和打一些简单的家具可以去申请砍伐外,平时是不允许私人砍伐的。
  一个药柜需要的木材很多,要是和村子里申请,村民们会和意见的。
  而他木架上大大小小的箱子尺码不统一,也是因为这些箱子都是赵爷爷用往年剩下的木头做的。
  剩下的木头有长有短,打出来的箱子自然是有大有小了。
  没有药柜,有大大小小的箱子也足够了。
  赵爷爷还别出心裁,在箱子上刻上了一些药材的样子。
  看着这些箱子,都是赵爷爷对大孙子的爱,因此赵想格外爱惜它们。
  箱子外面刷上了一层清油漆,免得它们发霉变形。
  本来赵爷爷还想刷红漆的,因为这样好看。可惜家中没有红漆,而且作为普通人家,也不适合刷这种油漆。
  太打眼了,一两件还好,多了容易让人说嘴。
  一般人家会给家具刷红漆,都是用来结婚用的。显然赵想的箱子不是用来结婚的,因此并不适合这么做。
  把箱子摆在木架上,又拿帕子擦了擦屋子里的灰尘,赵想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去堂屋打扫一下。
  家具不多,三五两下就弄干净了。
  爷爷奶奶的房间有锁,赵想就没能帮他们打扫。不过他们的房间赵想没事也不进去,就算要帮他们打扫,也要趁爷爷奶奶在家时做。
  虽然爷爷奶奶不在乎,但是他觉得还是要趁屋主在家时再进去比较好。
  可能是他们这一代接受的都是隐私教育,哪怕是亲人也得尊重他们的隐私,长辈平时的房间,不能随便乱闯。
  他们这一代也很讨厌家人不打招呼就往自己的房间里闯,他们觉得这样的行为就是不尊重自己。
  虽然赵想没有遇到过,但是他的同学有啊!偷看同学日记的父母,在他换衣服时直接开门进来的父母。
  想想都觉得窒息了,对孩子一点尊重都没有,怪不得他们之间的感情很差,天天都要吵架呢!
  做父母的从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对孩子成年后不爱回家除了抱怨,也不反思自己。
  他们根本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也不认为造成孩子不愿意回家的原因是他们自己。
  因此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不好,最先要负责的就是身为父母的他们自己。
  这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赵想从没有经历过。反倒是他那几个同父异母和同母异父的弟弟妹妹享受过,就是不知道这享受是不是他们想要的。
  天快黑之前,爷爷奶奶终于回来了。
  两人脸上都不太高兴,明显是在生气。
  “爷爷奶奶,你们怎么了?”
  赵想煮好饭,正打算跟他们说开饭了,却看到他们带着满脸不悦的回来。
  “还不是村子里那些烦人的媒人,你说你才多大,他们居然想给你说媒保纤。”
  赵奶奶气呼呼地坐在门槛上,说着还瞪了老伴一眼。
  “这和我爷有什么关系吗?”
  赵想见状小心翼翼问道。
  “他都不帮我骂她们。”
  赵奶奶这话让赵爷爷不知道该怎么接。
  一群大妈大娘聚在一起说话,他一个大男人要怎么开口?至于骂人就更不行了,他要是敢参与进去,她们的丈夫也可以加入啊!他一个人能打一群吗?
  “我爷骂人好像不太好,他一个大男人要避嫌。”
  赵想为爷爷说了句公道话,都是一群女性在说话,他一个大老爷们突然开口,那不是把火都引到他身上了嘛!
  “我不管,村子里的那些媒人,回头她们上门让你爷应付去。”
  赵奶奶下午被气了一肚子火,明明她上午才把话题转移了,没想到这些人下午又接着问。
  摆明了就是不死心,打自家大孙子的主意呢!
  “其实你换个想法,这说明咱们家孙子太优秀,才会让她们不顾身份形象地替他说媒,对吧!”
  赵爷爷是知道怎么安慰妻子的。
  “你说的意思我都懂,但我还是不高兴。”
  赵奶奶听了老伴的话,果然没那么生气了。
  “那等下回她们来,我来打发她们。”
  赵爷爷也不乐意,他家大孙子他们老两口还没亲香够呢,就被外人惦记上了。
  媒人之所以这么热情,肯定是有不少人早早盯着自家孙儿,和她们打听消息呢!
  也是,他家大孙子不仅长得好,干活麻利,现在还学习医术。只要有眼睛的都看得出来,阿想以后的出路绝对不差。
  毕竟他在身份上是烈士的儿子,成年后上面会安排工作,那可是铁饭碗。
  为此,有再多的人惦记自家大孙子也说得过去。
  “就这么说定了。”
  赵奶奶没了烦心事,整个人都变得开朗起来。
  “大孙子,咱们吃饭去。”
  被奶奶拉着进厨房的赵想,回头看了眼沉思的爷爷。
  和他有关,却没插上嘴的赵想:也许他不用担心媒人的事了。
  他现在年纪小,爷爷奶奶也不会给他说亲。
  这可不是古代,十四五岁就开始成亲。
  国家可是规定了,成年后才能成亲,才能领结婚证。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