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他说不出来。和国运有关的事,他都无法说明。就连之前说的那些话,都是借着幻想说出来的,却没有人相信。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静静等待历史的前进,在知道答案的前提下,默默看着他们离开这个世界。
因为这件事,赵想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来。
“阿想,快出来,看我带什么东西来了。”
这天赵想在家里写作业,突然听到赵磊的声音。
“三石?”
赵想从屋子里走出来。
“看,桃子。”
赵磊用小篮子提着几个桃子递给他。
“你家的吧?”
“对。上回你家的杏子熟了,请我吃了杏子,这一次换我请你。”
“谢谢。”
赵想接过桃子,没有后世的品种大,但是比毛桃要大一些,不过上面也有一层毛。
赵想先把它们泡在水里,等毛泡起来后,再用竹唰唰一遍,把上面的毛都洗干净。
削皮?
拜托,皮又不是不能吃,没有农药削它做什么?只要把毛洗干净,吃进肚子里就不会难受了。
“阿想,我专门摘的最红最大的桃子给你。”
赵磊坐在厨房门口,看赵想洗桃子。
“谢谢,三石。”
赵想把桃子先泡着,打开泡菜坛子,把刚泡好的泡豇豆捞了一碗出来。
“这个是回礼。”
知道赵磊家的人都做不好泡菜,于是赵想便用泡菜做了回礼。
“嘿嘿,这个我爱吃。”
赵磊本来想拒绝的话,一听到泡菜立即就吞了回去。
“那我再给你捞一点?”
赵想见他是真心喜欢,便试探着问了一句。
“好啊,好啊。”
一点也不懂得什么叫客气的赵磊立即答应下来。
“……”
没办法,想再又捞了一碗给他。
这一次里面不仅有豇豆,还有大蒜和泡萝卜。
“谢谢阿想。”
等赵想把泡菜递给他时,赵磊连篮子都不要了,一手端一碗泡菜就往自家跑。
“三石,你的篮子。”
赵想提着篮子追出去。
“先放你那里,我等下过来拿。”
赵磊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拿着篮子,赵想无语地看着远处的黑点。
想了想把篮子又拿回了厨房,然后洗桃子去了。
等到赵磊把碗送回来拿篮子时,赵想已经洗好了桃子。
洗好的桃子用水瓢放着,晚点给爷爷奶奶和师父他们吃。
赵想其实也想吃,但是赵磊送来的桃子只有六个。两个给爷爷奶奶,剩下的四个送到牛棚让大家分了吃。
回头爷爷奶奶问,他就说自己吃过了。
其实他也馋,他不是心馋,是嘴巴和身体馋。
这具身体不像他穿越前,什么样的水果没吃过。他没穿越前,水果都是吃到后面不怎么吃了。
家里冰箱里的水果成堆放在冷藏里面的,几天都有可能不碰一下。
明明一个人住,却有一个超级大冰箱。里面不仅有许多肉,还有许多的蔬菜瓜果。
因为赵想每次都是买一个星期的量,这样他平时就不用去超市了。
特别是每天下班后,他躺在家里一动不动,不是看书小说就是看视频。
总之,能躺着就不站着。
那个时候也没觉得水果有多好吃啊,赵磊送来的桃子在这个时代算是不错了。但是和后世的品种比起来,没有它们大,也没有它们红,还没有它们甜。
可赵想看过后就是馋了,他花了不小的力气才让自己不去想它们。
送走赵磊后,赵磊为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又回屋写作业去了。
爷爷奶奶闲不住,又不用去地里干活,二人就出去和人摆龙门阵去了。
十一点左右,赵家的烟囱开始有烟冒出来。
“老赵头,你家的烟冒起来了,你家大孙子又在煮饭了吧!”
赵爷爷身边有人推了他一下。
“啊,都这个时候了啊!那我得回去了。”
赵爷爷没回答对方的话,而是站起来要走。
“别走啊,煮饭不是有你家大孙子吗?这么急着回去做什么?”
对方赶紧把人拉住。
“我家大孙子每天学习可辛苦了,我得回去帮他。”
赵爷爷才不惯对方,把他的手扒拉开后,大步朝着赵家走回去。
“哼,就你有大孙子吗?我也有大孙子。”
被赵爷爷甩开的人不服气地说道。
“是是是,你有大孙子,只是你的大孙子现在还看不到人影,别说给你们煮饭了,不惹你生气就不错了。”
他旁边的人立即插嘴,只是第一句话都像是在对方的胸口插刀。
那老人听后捂着胸口。
气死个人了,亲生孙儿还比不过人家一个过继来的。
想想要是他们的亲孙子和赵想一样,他们做梦都能笑醒过来吧!
怪不得赵家现在把赵想当成是宝贝,这么孝顺又爱学习的娃,搁谁身上不喜欢呢?
赵想已经是赵家村所有老人的梦中情孙,大家都拿他和自己的孙辈做比较。
只是人啊最怕的就是比较,他们越比较,心就越塞,恨不得把孙子塞回去,让他儿子和儿媳妇重新生一回,看能不能有赵想的一半孝顺。
事实证明,重新生一回是不可能的,后天教育教育还可以用用。
“阿想,奶奶回来了。”
赵奶奶比爷爷要先回来,她是手里的鞋底纳好了,又看天色差不多了,便想着回来煮饭。结果走到半路,就发现自家的烟囱冒出了烟子。
“奶奶,那里有洗好的桃子,你快去拿起来吃。”
赵想正在切菜,锅里煮着土豆稀饭。
木柴烧火,他偶尔看一下火就行了。
“好,是三石送来的吧!你吃了没?”
赵奶奶一眼就认出了是赵磊家的桃子。
“对,村子里和我玩得不错的,就赵磊和核桃哥。我吃了,这是给你们留的。”
其他少年赵想都不熟。
不是他高冷,不愿意和人接触。而是他天天不是干活就是学习,跟村子里到处疯玩的孩子们不同,自然也没有几个亲近的小伙伴了。
“他家的桃子最甜了,每年赵磊家都会在赶场的时候拿去卖,比我们家的杏子要赚钱。”
杏子比较娇气,很容易就碰坏了。
桃子相对来说要结实一些,只要不是故意弄的,没那么容易坏。
“我用泡菜做了回礼。”
赵想把泡菜切好拌好,又把青菜洗干净,等下饭好了再下锅炒。
“也可以。”
赵奶奶想想,自家的泡菜味道不错,村子里有好几家经常来他们家换盐水。
以她对大孙子的了解,肯定不会让三石吃亏的。
“我给了他两碗泡菜。”
赵想的话证实了赵奶奶的猜测。
“不愧是我大孙子,做事就是体贴。”
知道赵磊家不擅长做泡菜,就用他们家最缺的东西做回礼。
这样桃子的人情就还了。
“你们两个在说什么?”
赵爷爷走进来。
“我们在说给三石家回礼的事。”
看到老伴回来,奶奶解释了一下,又拿了一个桃子递给他。
“好吃。”
赵爷爷拿着直接啃,和赵想一样,都没想过要削皮。
自家的水果,又不像后世农药乱打,只要毛洗干净了吃皮是很正常的事。
“可惜现在只能养一棵果树,不然我们就跟三石家用杏苗换了。”
赵奶奶遗憾地说道。
他们的杏子也好吃,其实赵家村有不少人问苗子,可惜啊这钱不好挣啊。
因为每家每户只能种一棵果树,多了都要被拔掉。
原来赵家除了杏子,还有枇杷树等。
只是现在的枇杷个头不是特别大,不像后世的品种。最后赵爷爷和赵奶奶只留下了杏子树。
相比枇杷,杏树年龄更大,结的果子更多。
而且赵家的杏树是棵甜杏树,他们也不舍得挖了。
于是赵家只留下了杏树,别的果树包括以前的橘子树都挖了。
挖树时,可把老人心痛坏了。
都是成熟的果树,年年都在结果子,就这么被挖了。
然而不挖不行,毕竟连养鸡都要求数量,这果树这么明显的目标,老远都看到了,不挖直接就找上门了。
所以现在家家户户都只有一棵果树,多了没有。
“爷爷奶奶放心,以后就好了。到时我们想吃什么果子,就种什么果树。除了苹果树种不好外,我们都可以种。”
赵想想着过一两年,政策就会放开。
那时不会有人管你养几只鸡鸭,也不会有人管乡下农户家里种几棵果树了。
“希望吧!”
老人们不抱什么希望地说道。
“真的啦,爷爷奶奶信我。”
赵想安慰二位老人,到时候他把自家周围全种上果树,吃不吃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老人看着开心。
说起来赵家是青砖瓦房,再被果树包围起来,春天花一开那景色别提有多漂亮了。
只是围墙要修大一点,把果树都种在墙内。不然果子还没成熟,就被一群孩子给糟蹋了。
明知道偷摘别人家的果子不对,却还是有好多小孩子管不住自己的手。
毕竟成年人都有管不住自己手的时候,更不要说一群馋坏了的孩子。
也就是后世条件好了,孩子们什么也不缺了,才不会看到别人家的果树流口水。
他记得网上不少老人,看着自家的果树感叹,都没有孩子来自家摘果子了。
以前是撵都撵不走,现在是求都求不来。
“好啦好啦,我们信你。”
大孙子朝他们撒娇,两位老人笑呵呵地拍了拍他的手,喜欢这种感觉。
别家还在煮饭的时候,赵家已经开吃了。
趁着所有人都回家吃饭,赵想偷偷把桃子送到了牛棚。一堆人怎么吃四个桃子,就不是他能管得了。
牛棚环境再差,也有一把豁了口的菜刀,用来切果子还是不成问题的。
简单的午睡后,赵想又起来继续和医学死磕。
张百草要求他把医书里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作为徒弟赵想当然不想偷工减料,认认真真在背书。
他记性不错,读几遍就能顺利背下来了。
一本医书他要背几天,而且还要时不时复习,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会忘记。
背累了就出去转一转,放松一下心情,然后回来继续背。他在散步时,看到一大一小进了竹林,不一会儿又走出来。
离开时大的一脸笑容,小的却满脸泪水。
眨了眨眼,赵想扭头回家学习。
人的注意力一旦专注,时间就过得很快,等到他回过神时,太阳都快下山了。
赵想赶紧走出屋子,把晒在院子里的药草收回家。
除了药草,他还和奶奶做了一些干豇豆晒,也得收回来了。
经过卫老的指点,家里的豇豆长势好,吃都吃不完,羡慕死村子里的人了。
第44章
家里的豇豆除了自家吃外, 偶尔还要送给牛棚,就这还有剩余的。
于是做成干菜,这样冬天也有豇豆吃了。
用干豇豆炖骨头, 那叫一个香啊!想到赵想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决定明天抽时间去镇上买些骨头回来炖。
“阿想, 快来帮忙。”
村支书提着一副猪下水走过来。
“支书爷爷, 这是哪里来的下水?”
赵想赶紧去厨房拿了个盆过来装猪下水。
“今天隔壁村子他们喂的猪和别的猪打架摔死了。”
村支书把猪下水放到盆子里后,就坐在门槛上歇气。
“支书爷爷,喝水。”
赵想倒了碗凉白开给他,里面还放了几颗盐。
夏天喝水, 最好喝盐开水, 不仅仅解渴, 也防脱水。
“好, 谢谢阿想。我听到消息,立即赶去隔壁村,只来得及买这副下水,别的都没有了。你知道我家那口子手艺不好,便想着让你和你奶奶帮助处理一下,下水分你们一半。”
村支书抽出烟斗吧唧了一口后说道。
为了不浪费这上好的下水,村支书只能找村子里厨艺最好的人帮忙做了。
“行。”
赵想一口答应了下来。
猪下水就是肥肠, 肥肠要是处理不好, 吃起来就是一股臭味。
赵家人除了手艺好外,家里还有煮肥肠需要的调料, 这是其他人家中不具备的。
村支书自然知晓,所以才会毫不犹豫地送到赵家来, 而不是让自家或是其他人帮忙收拾。
不一会儿,赵奶奶也回来了。
和赵想一起处理猪下水, 除了要洗干净外,还要把上面多余的肥油撕下来,反正收拾起来挺麻烦的。
所以这半副肥肠,赵家人拿得一点也不心虚。
就连村支书老妻知道后,都没有说什么。
肥肠熬出来的油也都拿了一半回去,两家人晚上都高高兴兴吃着肥肠炖土豆。
就是村支书的二儿媳妇有些不太高兴。
她觉得自家公公偏心,宁可把肥肠给外人,也不愿意给自家娘家人干。
要是她娘家人能分到半副肠肥,家里这个夏天父母兄弟侄儿们都要胖两斤。
毕竟肥肠还能熬油啊,可以让娘家人吃好久了。
她的这点不满,在大家高高兴兴吃肥肠的时候带了出来。
51/208 首页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5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