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想也知道自己现在手中什么都没有,跟张百草学习认识各种穴位是最优的选择了。
既然认了穴位,以后肯定要学习针灸,那么他还少一副可以扎穴位的银针。
这个得他自己想办法了,针灸用的针在这个年代可没那么好找。
赵想也不急,他现在连基本的穴位都还没学习呢!爬都没学会,就想着飞了,那不是好高骛远吗?
“只能如此了。”
张百草也是无奈,他在和老人被送来时,身上都搜过了,根本没办法带自己常用的银针下放。
于是接下来的晚上,赵想都悄悄来牛棚和张百草学习。
每天五个穴位,赵想在自己身上或是大人身上指出来,如果有错张百草会纠正。要是正常,张百草脸上会露出欣慰之色,表示他很满意赵想的学习进度。
人身上有七百多个穴位,其中有五十二个单穴,三百个双穴,五十个经外奇穴。其中有108个要害穴,36个穴为致命穴。
就连张百草在面对致命穴时,动作都要放轻,不能加重力道,不然容易出事。
赵想现在年纪小,但他的力气可不小,因为在学习这三十六个致命穴时,他也得小心翼翼,不然把自己或是其他人弄出问题就惨了。
七百二十个穴位,每天学习五个,赵想也需要一百多天才能学完。
赵想没有跟张百草说加快学习进度,因为他知道即使是每天五个穴位,这难度也不小。他要把它们全部记住,并且一点错误也不能有,本身就是一个很考验人的东西。
这可不是学习,背错了就顶多没分。医生记错了,那可就要命了。
因此赵想每天除了新的学习内容,他还要把前面学的重复几遍,让自己牢牢记住这些医学知识。他要让自己即使以后老年痴呆了,这些专业的知识也不能忘记。
一切都是为了病人好,赵想知道医生的责任很大,因此他不会跟张百草说每天五个穴位很简单,他只会在干完活的空闲时间努力复习。
“师父,我来了。”
赵想是正经拜过师的,爷爷奶奶还准备了拜师礼,虽然当天就被牛棚的众人吃了,但是他可是敬过茶磕过头的弟子。
因此赵想对张百草不是叫老师,而是喊师父。
“快进来,这么冷的天怎么出来了?不是说了今天不用过来吗?”
外面在下雨,明白张百草找到机会跟赵想搭了话,让他晚上不用来牛棚了。
“我怕你们这里冷,过来看看。”
赵想背着背篓,背篓上面盖着油纸,这样可以保证里面的东西不会被雨水打湿。
“这背篓里是什么?重死人了。”
即使他们经常劳作,张百草想把背篓从徒弟背上担下来,还是觉得很重。
“一背篓干柴,全是大柴,这一背篓可以烧两个晚上了。”
赵想借着张百草的手把背篓放下,再把背篓里的干柴一根根拣出来。
“就是晚上你们要起来添柴,把它们藏在你们平时睡的茅草下面也不容易引得外人的注意。”
第10章
赵想知道牛棚里的人平时不是捡牛粪烧,就是捡一些细柴,上好的大柴根本轮不到他们,就算捡到了也会被人抢走。
没办法,现实就是这么残忍,住在牛棚里被所有人瞧不起。
因此一到晚上,他们都是靠着自身咸扛过冬天晚上的湿冷。不过他们为了保暖,都是几个人睡到一起的。
“你这个孩子,也太细心了。”
老人感叹,少年都注意到他们平时烧的柴,可见是个心细的。
“嘿嘿。”
赵想傻笑:“爷爷叔叔,师父,我先回去了,爷爷奶奶还在等我回去呢!”
他没多久,说完就背起背篓打算离开。
斗笠让他放在门口,拿进来容易把本来就不干的牛棚打得更湿。
“好,路上小心。”
黑灯瞎火,下雨天连个火把都没有,更容易摔跤了。
“师父放心,这条路我都不知道走了多少回,哪里有坑有坡我都知道。”
赵想朝大家挥了挥手,走出牛棚拿起斗笠戴到头上就离开了。
哗哗哗……
下雨声很好地掩盖住了周围的动静,张百草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才关上门转身回屋。
“幸好今年我们用茅草给牛棚重新盖了,不然光是这雨势,牛棚肯定雨流成河了。”
钱老听着外面的雨声,这雨下得还不小呢!
“希望阿想回去时顺利,别摔着了。”
牛棚的大家担心赵想,顺手把他背来的柴加进火堂里,这样晚上大家也能睡一个暖和觉了。
这有人照顾和没有照顾是不一样,同住牛棚,其他村子里的人可没这么好过,牛棚不仅冷,还漏雨呢!
赵想摸黑回家,也不知道是不是少了城市的杂音,赵家村的雨声特别大,但就算雨声能隐藏一切声音,却无法隐藏身形。
为了少淋点雨,赵想从竹林里穿越,就在快要走到竹林边上,就听到里面有吵架声。
“我说了,你以后别来找我了,你听不见吗?”
听着耳熟的声音,让赵想忍不住想这是谁。而且还是个女人,这下雨天不在家里,怎么跑到外面来了?
“嘿嘿,我能不知道你?嘴上说着不要我找你,现在还不是躺在我怀里任我亲。”
一个带着猥琐的男声语气有些急促地说道。
“快快,趁着下雨我们好好亲近一番,最近你没出来,可把我憋得啊!”
男子说话时是真的很急,竹林里虽然没外面的雨水多,却也有雨水落下,只是相对外面要小一点而已。
赵想这个时候有点尴尬,他如果要出去的话,肯定会惊到这对野鸳鸯引起麻烦的。
“不要过来,我说了以后不许再找我。”
女人推开男人,说完就跑了。
“呸,不过是个□□,之前还不是勾勾手指就被我弄到手了?现在装什么贞洁烈妇?要不是老子怕被红小兵抓走,早他妈给你说出去了。”
男人骂骂咧咧地走了,他身上的火可没消,现在找不到消火的人,只能淋着雨回家。
过了一会儿,赵想才走出竹林。
而那对看不清脸的男女,他已经知道是谁了。
不过他没打算说出去,这年代是又疯狂又保守的年代。疯狂的是,这样的情况几乎每个村子都有,村民们都心照不宣。只要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大家除了在自己村子里八卦一下外,也不会往外说去。
而保守的是,一旦事情爆火,他们就会被红小兵抓走批斗。男的女的都要被剃成阴阳头,然后让大家打破鞋,反正就是没一个好下场。
所以赵想不会说出去,不过那个女的有些不厚道,对不起她的丈夫。
至于那个男的,赵想决定找机会揍他一顿。
赵大狗子,你能不能做个人啊!
估计又是用脸骗了人,连原主这个一直不怎么爱好八卦的人都知道,赵大狗子在村子里和外村有好几个相好的。
其他事不说,赵大狗子那张脸还是很有欺骗性的。
他若是想装,也能装出个人模狗样,怪不得能骗到小媳妇小姑娘。
只是那些被他骗的相好,也知道赵大狗子这人不靠谱,因此从没有想过和他过一辈子。也就和他偷个情,改善一下伙食,其他的就别想了。
所以赵大狗子干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没有人管。
村长他们都知道,可这是你情我愿,只要不是绿到自己头上,他们还真懒得费那个心思。
赵家村是同一个祖宗传下来的,大家都沾亲带故,真要有人去举报,没找出来还好,一旦找出来怕不是要被同村的人打死哦!
赵大狗子正是知道这点,才会到处发展相好的。村子里就有一个,外村还不知道有多少呢1
“想子回来了?”
爷爷奶奶沾着油灯站在房间门口。
“爷爷奶奶,我回来了。”
赵想摘下斗笠,把背篓取下来甩了下水,就把它放到厨房里去了。
幸好正房和偏房的屋檐是相通的,只是偏房要比正房矮,屋檐也低一些。
赵想把背篓放好,顺便借着油灯给自己弄了些热水洗脸漱口。至于洗澡就别想了,冬天哪怕是以前的地主也不会选择天天洗澡,顶多擦一下身。
天太冷了,赵想都是隔三天洗一次澡,平时都是擦一下。夏天还好,他可以去河里洗,或是把水放在坝子里让太阳晒,一天下来水是温热的,都不用刻意烧水了。
只是冬天洗一次澡不容易,不仅费柴火,而且是真的冷啊!大多数人洗澡都会选择在正午的时候洗,那时温度比晚上高。
冬天大多数没什么活干,顶多去地里扯个草啥的,都不是累人的活计,身上都没出汗。
赵想也是一样,他力气大,就算背了一背篓柴火,也没让他出什么汗,用毛巾一擦就好了。
“爷爷奶奶,我收拾好了。你们回去睡吧!”
赵想看着坐在门槛上的爷奶,举着油灯送他们回屋。
“知道了,你也早点睡。”
等到两位老人脱了外套躺在床上,赵想才把门关上,举着油灯回自己屋。
和刚来时不同,现在的屋子里有人气多了,也摆了一些赵想的私人物品。
原来屋子里除了家具,没有别的东西,现在桌上摆着他不知道从哪里扯来的野花,这种野花只要天冷的时候开,黄色的小花味道还挺香的,摆在屋子里给房间增添了几分颜色。
不过晚上睡觉却不能摆在房间,会影响人睡眠的。
因为它实在是太香了,和栀子花一样,太香的花都会影响到人的睡眠,因此一到晚上,赵想就把它摆在窗台上,再把窗户一关,味道就进不来了。
赵想躺在床上,复习了一下昨天的功课,迷迷糊糊中就睡着了。
“想子,怎么不多睡一会儿?今天还在下雨,也没什么活,不用起这么早。”
赵想起来的时候,爷爷奶奶已经在厨房里忙了。
虽然他们很想给孙儿吃好点,可现在大家的条件都差不多,他们顶多在红苕里多抓两把米,说来说去还是红苕里寻米,没什么花样。
“奶奶,我睡够了。”
现在晚上没有娱乐,都是早睡早起,这段时间已经让赵想养成一个好习惯了。
“想子,看爷爷给你烤的红苕。”
赵爷爷从灶里刨出两根细长的红苕,它们被放在灶口用灰埋着,一顿饭就烤好了。
“谢谢爷爷。”
赵想果然露出了笑脸,接过烤红苕把上面的灰拍干净,两手捏住两边往中一断,属于烤红苕的香味一下子就出来了。
“好香啊!”
赵想没急着吃,而是给了爷爷奶奶一人一半,等他们都拿着吃后,他才把另一根剥开皮吃了起来。
知道他们不吃大孙子也不会吃,赵爷爷和赵奶奶爽快地接过烤红苕吃了起来。
不是没有人在暗地里说他们养了个白眼狼,毕竟不是亲生的,以后等他们老了做不动了,就会把他们赶出家门。
类似的话他们每天都会听到,不过两位老人根本没往心里去。这些话堵是堵不住的,因为人的心里就是喜欢找不平衡。
以前原主在老赵家过得不好,因此会引起大家的同情。
现在赵想肉眼可见地好过了起来,虽然做不到每天白米饭面条,更不要说每顿都有肉了。但是相比村子其他人,赵想的日子明显要好上不少。
原来赵想多瘦啊,而且皮肤还有些黑。随着赵想把脸露了出来,再加上冬天最适合捂皮肤了,原来的黑也渐渐变成了黄皮肤。
原来是皮包骨,现在身上也有些肉了。本来五官就长得精致,现在的赵想走出去谁不说他长得好啊!
直到这时大家才发现,老赵家的人在脸上有多得天独厚,就连以前公认长得最丑的赵想,都一副好样貌。
而且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赵想是老赵家长得最好的人。
谁也没想到隐藏在头发和皮包骨下面的是一个精致的少年啊!
那些在赵爷爷和赵奶奶耳边说风凉话,甚至是不安好心的人,正是因为心中的妒忌,才会一直劝两位老人别养出一个白眼狼来。
这样的话别说两位老人了,赵想都听到了好几次,只是他懒得出去管。
第11章
赵想不想管,因为他知道流言是你越管它越来劲,你不管他们自己觉得没意思后就散了。
可赵爷爷赵奶奶他们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过继来的孙子哪哪都好,不能让人平白污蔑。
如果只是酸几句他们不在乎,可都这人都直白地挑拨二老和赵想的关系,还说他们孙子的坏话,可把两老气坏了。
于是这些人都被赵奶奶和赵爷爷骂了,还骂得很凶,甚至追到他们家骂。
“你们又没怎么和我孙子相处?怎么知道他是白眼狼?总不能你们嘴上说几句,我好好的孙子就变成坏人了吧?”
两位老人一发火,那些围着他们的人立即被吓得脸都白了。
“对不起,对不起。”
点头哈腰道歉,流程特别熟练,这一看就是平时没少和人吵架,然后和人道歉。
也是,能跑到人家爷爷奶奶说对方孙子不好的人,也就那群人,正常人干不出这种事。
嘴巴碎的人,可不得天天和人吵架,一直跟人道歉嘛!
“想子,奶奶又给你做了两双鞋子,一双大一点,一双合脚,你回头拿到自己屋里去。”
吃饭的时候,赵奶奶对孙儿说道。
“好。”
赵想点头,其他事还好,他经常进山于是特别费鞋。
他爷还想着要给他买一双胶鞋,这比布鞋更适合走山路。特别是那些带石子的山,布鞋很快就被磨烂了。
赵想已经穿烂一双鞋了,虽然奶奶用碎皮补上了,可是和原来的比起来,不仅穿起来没那么舒服,样子也难看。
现在上山赵想就穿破烂的鞋子,都不敢穿新鞋子上山了。
“奶奶,我吃完饭去河边看看,涨水的话有鱼出来,捞几条鱼补身体。”
7/208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