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近代现代)——蜀江春水

时间:2025-01-27 11:07:20  作者:蜀江春水
  “明天见。”
  赵红梅也拿着记录本离开,留下同组成员面面相觑。
  “太晚了,该回家了。”
  “是啊,是啊。”
  一群人三三两两离开,只留下一块已经挖完了红苕的空地。
  另一半种完油菜的村民也一起回家,他们的活比挖红苕要轻松,所以工分相对要少。也是他们自己体力不行,只能干轻松一点的活,拿不到满工分也怨不了谁。
  赵想回到家后,先去洗了个脸和手,看上去没那么脏后打算烧水再给自己洗个澡。挖了一天的红苕,身上全是泥巴。
  “翟叔,你怎么样?”
  赵想进屋拿衣服发现翟民在发呆。
  “我没事。”
  翟民收敛自己脸上的担忧,他庆幸现在天色已晚,屋子里的光线不太好,赵想没看到他脸上的神色。
  “那你怎么坐在屋子里发呆?还不点油灯。”
  赵想把油灯点上,借着微弱的灯光在柜子里翻了起来。
  “哦,我忘记了。”
  翟民摸了摸鼻子说道。
  “好吧!”
  赵想知道翟民肯定心里有事,可他不愿意说,也就不再追问。
  “我先去洗澡,然后出来煮饭。晚上我们吃面条,再煎个鸡蛋。”
  赵想对翟民说道。
  “好。”
  翟民没有意见,他在部队还吃不到这么好呢!
  “那我先去洗澡了。”
  说完赵想就拿着衣服出去了,翟民看着敞开的门又发起了呆。
  也不知道他们上了车没有,希望一路顺利吧!
  翟民的祝福某人没有收到,他一路上和几位军人保护着重要人物,几次都差点被人暗杀死。
  幸好某人身手了得,带着重要人物躲过了暗杀,但他也受了不轻的伤。
  “翟叔,吃饭了。”
  赵想端着碗面朝屋子里喊道。
  “来了。”
  翟民双手撑着床沿站起来,慢慢朝堂屋走去。
  晚餐每个人都有一个煎蛋,现在赵想甚至连掩饰都不掩饰了,每天明目张胆地给家里人吃蛋,而且这蛋还是和村子里关系不错的人家买的。
  村民羡慕妒忌就不用说了,可这一次再也没有人因为羡慕妒忌就算计赵家了。
  这也明说了,人一旦弱了就会被欺负。自从赵家硬起来后,他们在村子里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虽然没有天天吃肉,但是天天吃鸡蛋也足够让大家知道赵家的伙食开得有多好了。
  赵前那句话其实还是在赵家人心里留下了阴影,就连赵爷爷赵奶奶也不节省了。
  “我儿子挣的钱,我们身为父母的吃得心安理得。阿想你是勇军的娃,他养你也是应该的。咱们不仅要吃,还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吃得好。”
  赵奶奶说这话时,语气都是呜咽的。
  赵家不会因为人家一句话就不活了,他们不仅要活,还要活得很好。百年后他们在地上见到儿子,也有话和他说了。
  “阿想的手艺真不错。”
  翟民吃着香喷喷的面条,觉得自己在赵家的生活真是掉到福窝了。可惜他给的生活费,让赵家人都退了回来。
  对此他也没好办法,准备在离开的时候偷偷把钱留下了。
  赵想的厨艺本来就不错,又有赵奶奶言传身教,所以他的厨艺已经快赶上赵奶奶了。
  受后世的影响,赵想做饭味道要清淡一些。喜欢吃辣椒的,可以往面条里加辣椒酱,是赵想和赵奶奶亲手做的,味道非常好。
  “等我回部队,我一定要多带几罐这个辣椒酱,味道真是绝了。”
  翟民被辣得一头汗,却不耽误他吃。
  “翟叔少吃点,你身上的伤还没好全呢!”
  看他还想往面条里放辣椒酱,赵想赶紧拦住了,再喜欢也不能当正餐吃啊!放了一勺不够,还想多放两勺,这哪行呢?
  “好吧!”
  在大侄子的监视下,翟民缩回了伸出去的手,老老实实吃起了面条。
  赵爷爷和赵奶奶年纪大了,没年轻时那么能吃辣了,所以碗里只有半勺辣椒酱。反而是赵想这个做辣椒酱的人却一点也没沾,平时也吃得极少。
  他的身体经过张百草治疗,是严禁他吃辣椒的。浅尝一点可以,但是像翟民这种吃法是不允许的。
  赵想知道师父是为了自己好,所以很听张百草的话,不让吃就不吃,实在是馋了就吃一点不辣的辣椒。
  “等你回去时,我给你装上两大瓶,够你吃好久了。”
  赵奶奶亲切地对翟民说道:“现在身体要紧,别逞强。”
  “大妈放心,我知道的。”
  翟民老老实实点头,不再看罐子里的辣椒酱。
  哼,等我伤好后,我一次要舀三大勺拌饭。
  吃完晚饭,赵想把锅碗洗好,漱口洗脸后,带着自己的作业去牛棚了。
  本来今天他可以不用去的,但是想到离开的顾老,决定还是去看看吧!
  “翟叔,我去牛棚了,你早点休息,不用等我。”
  赵想手中提着作业,摸着黑往牛棚而去。
  这条路他已经走过很多次了,就算看不清楚,走多少步需要拐弯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师父。”人未见,声先至。
  “进来吧!”
  牛棚的门打开来,新修缮过的牛棚比起原来可暖和多了。
  再也不漏风了,特别是火塘升起后,整个牛棚都暖洋洋的。
  有着烧一个冬天也烧不完的柴火,大家晚上也不用灭火,可以睡一个非常暖和的觉了。
  “爷爷伯伯,晚上好。”
  “晚上好。”
  大家看到赵想来都很高兴,今天牛棚少了一个人,大家情绪都有些低落,可是赵想的到来让他们忘记了离别的伤感。
  “阿想,过来烤火。”
  现在晚上比较冷,赵想双是摸黑过来的,坐在火塘边烤了一会儿,身上的那点寒气都消失了。
  “谢谢赵老师。”
  赵想一边烤火,一边把完成的作业拿出来。
  普通作业都是交给赵老师和钱老批改,医学这方面的当然是交给张百草啦。
  “你先坐一会儿,我和钱老看看。”
  赵老师接过作业批改起来,钱老也是一样。
  “是。师父,作业。”
  赵想并没有光坐着,把医学作业交给了张百草。
  “好,你先背一会儿书。”
  张百草加入了批改大军。
  赵想是个听话的孩子,所以他开始拿出医书背了起来。
  为什么不是课本?主要是课本上需要背诵的内容,他早就背完了。赵想是一位很自律的人,早就知道这些需要背诵,所以在拿到书后就开始背了。
  等到老师上课时,他不用老师吩咐就能全文背诵了,因此赵老师和钱老在教他的时候可省心了,有什么事都不用说,赵想就做完了。
  这样的学生可给他们省了不少事,甚至连作业都不需要人盯着,赵想自己就能完成。
  这样的赵想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会很喜欢的。
  半个小时后,老师们批改完作业,开始给赵想上课。
  赵想的作业完成得很好,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错误的地方。是老师们最喜欢的满分学生,都不用他们操心。
  新课本也快上完了,赵老师和钱老开始重新备课,打算给赵想教导一些超纲的内容。
  赵想还不知道,他只是看着快学完的课本,想着接下来的时间是不是以医术为主。
  结果不出所料,当然是不可以的。
  课本学完了不要紧,老师有的是东西让他学。课本外的内容,那是放飞了教。
  于是赵想接下来还是由三位老师一起教导,想偷个懒都不行。
  不过赵想也不偷懒,他都认认真真和老师们学习。重来一次,总不能再混下去吧!
  别说,赵想一年时间的学习成果,说出来都吓人。
  他不仅数学语文学得杠杠地好,就连外国话现在都能简单地和人对话了。
  不过他平时也就在牛棚和大家说一说,出了牛棚赵想就不会再说外国话了。在这里,每一位都是大佬,好多还出国留过学,外语对他们来说一点也不稀奇。
  赵想跟着大家学了不少外国话,不说精通吧,简单的对话是没有问题的。
  一个环境对人的影响太大了,赵想从没见过前世极不喜英语的自己,穿越后居然能把英语说得那么溜。
  高考考外语,他肯定能拿高分。
  想到这里,赵想就很高兴,觉得心仪大学的大门感觉已经向他敞开了。
  现在的赵想还不知道,未来他会为了先上学还是上下海经商这个问题做思想斗争,他现在只是一个没有成年的少年,每天最大的兴趣就是学习,学习,还是学习。
  九点半,赵想和爷爷伯伯们道别。
  “爷爷伯伯师父,我回去了,明天见。”
  “明天见。”今天晚上谁也没提起顾老,可大家都知道所有人在想他。
  而刚上火车的顾老,躺在包厢里睡觉,他年纪大了睡得早。身边是几位军人守着,他们身上都带着轻伤。
  “晚上守夜警醒一点,别睡着了。”
  队长提醒他们。
  “是,队长。”
  几位军人异口同声低声回答。
  哪怕是在包厢,大家也都牢牢记着自己的任务,半夜都安排了人守夜,绝对不给坏人伤害首长的机会。
  火车驶往京城,从蜀省到京城,坐火车也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
  一个星期的时间,对所有人都是折磨。不间断的暗杀,他们身上又多了一些伤口。
  每个人都提心吊胆,守护着最重要的人。
  收完红苕,油菜也种好了,村子就开始分红苕了。红苕是不用交税的,所以收完就可以直接分到每个村民的手上。
  赵家也分了几百斤,再加上自留地的,留下一半吃,另一半赵家做成红苕粉。这个粉是粉末的意思,不是粉条哈。
  别家都舍不得,因为红苕做成粉后只有一点点。可用来吃的话,可以供一个家庭吃好久了,所以赵家村只有赵家舍得拿它们做成粉。
  做红苕粉的时候,和赵家关系不错的几家都来帮忙了。
  “阿想,你把红苕背出来,我来洗第一遍,你爷爷把不好的地削了,你们洗第二遍,其他们人把红苕切成小块,等下我们再去用石磨碾。”
  赵奶奶开始分配任务。
  “好。”
  所有人都忙碌起来,就连身为伤员的翟民都要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时间。
  三百来斤的红苕被洗得干干净净,又被切成小块,用大盆或是桶装了起来,一行人抬着他们就往磨坊而去。
  推磨的主要人物是赵想和赵核桃这些年轻人,有他们帮忙很快几百斤的红苕就磨完了。
  磨完后,把石磨打扫干净,一群人又回到赵家,开始过滤红苕粉。
  将磨碎的红苕放入水中浸泡,然后用纱布过滤,去除红苕渣,留下红苕浆。
  过滤后的红苕浆静置一段时间,让红苕粉沉淀下来。通常需要静置一夜,第二天倒掉上面的清水,剩下的白色物质就是红苕淀粉了。
  将沉淀下来的红苕淀粉从缸底舀出来晾晒干,通常需要晒几天时间,直到完全干燥,于是大家平时用来做菜的红苕淀粉就完成了。
  因为是用石磨碾的,没有后来用机器打的细,因此出粉也没有后世的高。不过这都不重要啦,重要的是赵家忙了几天后,终于把红苕淀粉做好了。
  用干净的罐子装起来,可以吃好久了。
  来帮忙的家庭也分了一些,别的不说煮滑肉时是需要红苕淀粉的。
  赵想也给牛棚送了一些,当天就用红苕淀粉给师父他们煮了一个滑肉汤。
  看着滑肉汤,赵想又想起了顾老,一直都在的人,突然就这样离开了。
 
 
第60章 
  “顾爷爷可喜欢吃我煮的滑肉汤了。”
  赵想把煮好的滑肉汤舀了一碗出来, 递给顾老走后年纪最大的卫老。
  “我也喜欢吃,我替他吃,就当是老顾吃了。”
  卫老笑着说道。
  “好。”
  赵想听完心情立即变好了。虽然不舍, 但是离开对顾老才是最好的。
  “师父,给。”
  所有长辈都分到了滑肉汤。
  “阿想, 你的呢?”
  端着碗, 张百草看看锅里,已经没有了。
  “我的肉在家里呢”
  赵想把挽起的袖子放下来,“我要回去了,师父你们慢慢吃。”
  他今天去镇上买了几斤半肥半瘦的肉, 肥肉用来炼成猪油和猪油渣。瘦肉用来做了滑肉, 家里和牛棚不偏不倚一边一半。
  “那你路上小心点。”
  张百草送徒弟出了门叮嘱道, 自从绑架未遂后, 这句话好像已经成了他的口头禅,还都是对着赵想这个徒弟说的。
  “我知道,师父放心吧!”
  赵想提着空空如也的篮子,跑得飞快。
  回家吃饭的村民,只看到一个身影从自己身边跑过。
  “哪个哦?跑这么快,灰都扬起来了。”
  被扬了一身尘的村民喊道。
  “好像是赵想。”
  有人说出了对方的身份。
  “……”
  一听是赵想,本来有些不爽的村民立即收回了差点骂出来的脏话。
  他先声明, 自己不是怕了赵想, 而是对赵家烈士的尊重。
  赵想一点也不知道全家差点被骂,他蹦蹦跳跳回到家里, 此时奶奶已经把午饭做好了,是滑肉面条。
  面条上面盖着许多滑肉, 还撒了一些葱花,一看就非常有食欲。
  “阿想回来得正好, 不用等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