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穿到北宋当权臣(穿越重生)——醉酒花间

时间:2025-01-31 08:41:35  作者:醉酒花间
  开封府府衙,公孙策在院子里晒书,苏景殊用几个板凳摆成小床趴在旁边晒太阳,手里有一下没一下的翻着大部头的《武经总要》。
  他本来以为这麽重要的书应该只有少数几个人才能翻看,直到公孙先生晒书时把《武经总要》摆在他面前,他才知道类似《武经总要》之类的书直接在城里的书铺就能买到。
  据说《武经总要》刚编出来的时候的确是保密的,只有三衙和兵部有资格查阅,但是不知道怎麽回事被辽国窃取了机密,主编曾公亮又说书里写的很多东西要麽辽人看不懂,要麽看懂了也做不出来,不如直接印了送书铺里让大宋的子民也看看。
  苏景殊:……
  不知道契丹人辛辛苦苦把书偷回去,结果转眼这书在大宋满大街都是会是什麽感受。
  反正他身为宋人很开心。
  幸灾乐祸也是开心。
  不过曾公对《武经总要》的定位还挺准,这上面的东西别说契丹人做不出来,他们自己同样做不出来,火器篇写的大多是编书之人对武器的想象,绝大多数都只能看看。
  他可以现在就写出登月计划,可以说他现在就能登到月亮上吗?不能。
  《武经总要》上记载的武器就和他写的登月计划差不多。
  想想也的确会是这样,如果《武经总要》中提到的火器都能造出来,且威力能和书上写的差不多大,也不至于每次和西夏干仗都要准备几十万支火箭火炮。
  动辄几十万,这要全能派上用场还能得了?
  不过现在广备攻城作能制造出攻城拔寨的炸药炮弹,要是再开战还是和之前一样动辄几十万的数量,西夏和辽国都得做好被犁个底儿朝天的准备。
  他能毫无顾忌拿出来的炸药管的确不多,但是广备攻城作的工匠们不是吃干饭的,只要给他们指出正确的研究方向,就算是□□也能大杀四方。
  隐约记得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就用棺材装上黑火药埋在南京城的城墙底下然後把城门炸塌了攻进城内,虽然太平天国起义离他们现在有近千年的时间,但是那是农民起义,能造出来的黑火药和广备攻城作这种专为军队研制武器的部门没法比。
  千年後的城墙黑火药能炸,千年前的城墙黑火药更能炸,技术差距现在能补上七七八八,打仗的时候直接炸就完事儿了。
  城墙外面有护城河不好埋炸药?拜托,这可是有江湖人的世界,他们有轻功。
  小小苏悠哉悠哉翻着书,已经畅享到大宋的军队走一路炸一路收复燕云十六州。
  射程之内皆真理,他们拳头大他们说了算。
  公孙策看他想的开心,摇摇头没有煞风景的打破他的幻想。
  少年郎行事只凭意气没什麽不好,等他长大再想简简单单就高兴成这样就不容易了。
  “包大人还说官家觉得在辽国人面前展示火器太冒险,万一失败会更让辽国人看轻。我觉得官家就是想太多了,包大人办事儿那麽稳妥,我们可是要威吓辽国人,怎麽会有失败的可能。”苏景殊继续碎碎念,“要是炸药威力太小,包大人才不会提议请辽国人一起看。”
  就算对炸药没有信心也得对包大人有信心,那可是他们包大人,和包大人意见不一致的话别急着怼,先反思反思自己有没有问题。
  毫无疑问,这是官家的问题。
  公孙策没忍住笑了出来,“景哥儿,慎言。”
  苏景殊不甚在意的晃晃小腿,“没关系的先生,院子里又没有其他人,这话我只和先生说,出门连我爹都不告诉。”
  已经过去三天了,不知道老苏有没有消气?
  “先生,我爹这几天还和炸药筒一样一点就炸吗?”小小苏悄咪咪打听,他不敢回家,好在公孙先生没那麽多顾忌,“您待会儿闲下来的话,去我家探探情况呗。”
  他现在是“身负重伤”可以暂住开封府,等身上的伤养好了还要上学,本来住校在家的时间已经很少,他要是旬休还不敢回家,他娘和他姐十有八九能杀到开封府来要人。
  教训他的时候一个两个都凶巴巴,凶完了还不准他有意见,过分。
  公孙策摊开最後几本书,拍拍手後退两步,检查完没有哪儿有问题然後才回道,“这两天事情多,你爹应该没空再教训你。”
  苏景殊放下书站起来,紧张兮兮的问道,“先生,我爹怎麽了?”
  他这两天窝在开封府没敢出门,生怕被他爹逮住押回家再揍一顿。
  跑出来之前没听说老苏有什麽事情,他干什麽了?
  公孙策一手负後温声道,“耶律梦龙嚣张跋扈,辽国使臣当街行凶,朝中大臣隐忍退让,当今官家息事宁人。城中百姓为此义愤填膺,文人提笔为剑借古讽今也不奇怪,景哥儿说是不是?”
  苏景殊搓搓胳膊,越发紧张,“我爹写了什麽?不会有危险吧?”
  他爹的文章在唐宋几百年所有读书人中都在顶尖的那一撮儿,气头上写出来的东西感情到位肯定骂的更加犀利。
  前些天有读书人开喷的时候没把控好分寸被抓去了皇城司大牢,他爹已经是喷人的行家了,应该不会写的太露骨吧?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公孙策笑道,“你爹写的是战国旧事,能有什麽危险?”【1】
  苏景殊:!!!
  天空一声巨响!老苏的经典代表作闪亮登场!
  《六国论》他知道,上辈子背过,老苏明面上写的是秦灭六国,实际上是借题发挥讽刺大宋再这麽以和为贵息事宁人就会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很好很好,不愧是他们家老苏,喷人的水平一如既往的高。
  听了公孙策的解释,苏景殊差不多弄明白了这些天家里发生了什麽。
  老苏在他带了一群人从家里抱出捆炸药跑到开封府的那天晚上就动笔写文,原本只是气他胡来,碰巧耶律梦龙派人到开封府送礼,国仇家恨赶到一块儿,文思敏捷下笔成章,如果文章能当武器,辽国这会儿估计已经炸了个七七八八。
  当天回去忙着写文章,没来得及去他房间里检查还有没有危险物品,所以才给了他神不知鬼不觉回去消除逻辑BUG的机会。
  妙啊!
  小小苏竖起大拇指。
  苏景殊挨了顿胖揍不敢回家,这几天只敢躲在府衙“苟且偷生”。
  包拯和曾公亮忙碌火器检阅之事,公孙策留守开封府,他的消息向来灵通,苏洵的文章刚刚流传出去,他这里就有了抄录版。
  不光有老苏的《六国论》,还有大苏的《六国论》和小苏的《六国论》。
  没错,父子三人用同样的题目写了三篇文章。
  小小苏挠头,“我又不合群了?”
  公孙策回书房把他抄录的文章拿出来,听到这话差点绊着门槛。
  这臭小子能不能学学怎麽抓重点,这时候是纠结合不合群的时候吗?
  苏景殊摸摸鼻子,恭恭敬敬的接过三篇文章仔细研读。
  先是他爹的,引古喻今借题发挥,就差指着官家和朝中大臣的鼻子骂他们是亡国君臣。
  文章写的绝妙,看上去是在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实际却是提前总结大宋灭亡的经验,人还没死先挖坑,仇恨拉的死死的,现在京城里记恨上他爹的人绝对少不了。
  和老爹的锋芒毕露相比,两个哥哥的文章就显得平和多了。
  二哥的《六国论》分析的是为什麽六国久存而秦速亡,三哥的《六国论》分析的是为什麽六国抵御秦国六对一依旧免不得灭亡,洋洋洒洒分析透彻,要是科举考试的时候能写这种题目他们的名次肯定还能往前提。
  很好很好,三个人里招人恨的只有老苏一个,比他预想中的好太多了。
  小小苏後怕的拍拍胸口,说实话,他真的有点担心他爹走在路上会被仇家套麻袋。
  公孙策:……
  每日一问,苏明允到底怎麽养的儿子?
  两个人在院子里晒书晒太阳看文章,悠哉悠哉看到太阳落山,公孙策将摊开的书籍收好搬进书房,正要带苏景殊去府衙外面的街上买东西吃,忽然有人击鼓鸣冤。
  包大人不在开封府没办法升堂,不过不是所有的案件都需要升堂,有些邻里纠纷好好调解就能解决。
  开封府不是天天都有大案,相反,他们处理最多的就是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才。
  苏景殊跟着公孙策到用来调解纠纷的房间,击鼓鸣冤的是个略显狼狈的年轻公子,看上去张皇无措六神不宁,不知道是遇上了什麽难处。
  来人躬身见礼,“在下秦冰,见过大人。”
  “在下并非包大人,公子不必多礼。”公孙策解释了一句,温声问道,“公子有何冤要告?可有状纸?”
  秦冰摇摇头,看上去依旧很是不安,“事出匆忙,未曾备下状纸。”
  公孙策点点头,继续问道,“你状告何人?”
  没有状纸也没什麽,口述案情一样可以。
  “状告……”秦冰欲言又止,神情越发慌张,也不知道究竟想了些什麽,沉默许久之後再次开口竟是说他不告了,“先生恕罪,先前乃是一时激动,如今冷静下来,不如息事宁人。”
  公孙策:……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幸好包大人不在,不然击鼓升堂之後再说不告,少不得被大人治个戏弄公堂之罪杖责五十大板。
  “既是不告,那便离去吧。”
  秦冰躬身谢过,然後失魂落魄离开府衙。
  苏景殊目送“他”走远,越看越觉得不太对,“先生,您有没有觉得秦冰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现在听见“息事宁人”四个字就头疼,他怕是被官家和主和的朝臣弄出了应激反应,听到“息事宁人”脑子里下意识换成“委曲求全”,当事人还没憋屈他先憋屈死了。
  公孙策收回视线,反问道,“景哥儿有没有发现这位公子其实是女扮男装?”
  苏景殊:……
  他还真没看出来。
  不过女扮男装和秦冰这个名字放在一起,刚才那人的身份便非常明显了,除了兵部侍郎秦彭年之女秦冰姬之外不作他想。
  “五爷说耶律梦龙去她家提亲,她这是要逃婚?”苏景殊不太确定,“逃婚的话不应该跑到别人找不到的天涯海角吗?她怎麽来开封府还要击鼓告状?”
  告就告吧,鼓都敲了又不告了,怎麽想怎麽奇怪。
  “她慌慌张张来到开封府告状就说明一定有冤情,敲了鼓又不告便是还有别的苦衷。”公孙策耐心讲道,“若她离去後能靠自己解决问题自是皆大欢喜,若是走投无路,八成还会回到开封府击鼓鸣冤。”
  苏景殊托腮叹道,“被亲爹许给契丹人,也是倒霉。”
  人家罗密欧与朱丽叶好歹是自由恋爱,秦冰姬和耶律梦龙素不相识,就因为她爹收下了聘礼就不得不嫁到敌国,是他他也逃。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呸,封建糟粕!
  小小苏在心里骂骂咧咧,骂着骂着又找出了个不合常理之处,“先生,耶律梦龙是辽国王爷,他要娶大宋兵部侍郎之女不需要提前知会官家吗?”
  辽国王爷和宋室大臣之女结为姻亲,这算是大宋派人去辽国和亲?
  淦!更气了!
  公孙策叹道,“聘礼是昨日送去秦府的,昨日的耶律梦龙尚未见到炸药的威力,自是不把官家放在眼里。”
  苏景殊幸灾乐祸,“那他现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咯。”
  正说着,衙役前门禀报道,“先生,方才那位书生又回来了。”
  公孙策正了神色,“请她进来。”
  秦冰姬方才出门走到街上,想想家中迫不及待将她扫地出门的继母,再想想嫁到辽国後可能要经历的事情,纠结之後还是决定要说出实情。
  她一人生死不足为惧,可大宋与辽国世代血仇,她嫁给辽国王爷让那些镇守边陲的将士们情何以堪?
  秦冰姬打定主意回到府衙,这次没有像刚才那样遮遮掩掩,而是直接将她现在面对的局面尽数说出。
  公孙先生是包大人的左膀右臂,即便包大人不在,有公孙先生在也能帮她。
  “令尊此举的确令人费解,不过那耶律梦龙未曾告知朝廷便擅自提亲,这门亲事现在还算不得数。”公孙策安慰道,“秦小姐不如回家等等,看看事情是否能有转机。”
  秦冰姬下意识後退一步,脸色发白,“可是,我爹已经派家丁来抓我,说是只要抓到我便立刻将我送去驿馆和辽国王爷成亲。”
  苏景殊:???
  不是,成亲那麽大的事情这麽不讲究的吗?
  秦侍郎好歹是个读书人,此事传出去他肯定要沦为笑柄,天下人都会讽刺他为了攀附皇亲卖女儿。
  他攀附的事大宋的皇亲也就算了,还能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上凑,可他攀附的是敌国的皇亲,这不是脑子抽了吗。
  不行,他还是觉得这秦侍郎有古怪。
  不对劲不对劲,到处都是不对劲,他该不会得了编故事留BUG的後遗症吧?
  公孙策知道秦冰姬在怕什麽,让她尽管回家不必担心,“大宋从来没有和亲的先例,秦小姐尽管回家,如果秦侍郎依旧执迷不悟,只要秦小姐不愿,开封府也不会置之不理。”
  如果秦侍郎给她定的夫家是宋人,不管对方是什麽人合不合适那都是秦家的家事,开封府找不到插手的理由。
  可那秦彭年给她定的夫家是契丹人,还是个辽国王爷,这下不光开封府能管,京城各个衙门都能管。
  秦冰姬心下稍安,虽然不知道公孙策为何笃定这门婚事会有变数,但是她也知道大宋和辽国没有和亲的先例,耶律梦龙下聘是他的私人行为,她是大宋子民,只要朝廷不同意,耶律梦龙就没法把她带出大宋。
  公孙策让衙役送她回家,“天色不早,秦小姐路上小心。”
  这时外面有衙役进来,却不是要送秦冰姬回家,“先生,兵部秦侍郎到了。”
  秦冰姬面色大变,已然慌了神。
  “秦小姐莫慌,若不愿与令尊相见,可先去屏风後面躲躲。”公孙策安排好秦冰姬,然後让衙役将秦侍郎请进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