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全球农场TOP1(玄幻灵异)——月寂烟雨

时间:2025-02-09 14:41:42  作者:月寂烟雨
  这下卿孟祝看清楚了,猫头鹰嘴里确实叼着东西。
  然而,还没等他进一步反应过来,猫头鹰突然飞到他们斜前方,“咚”地一声,将叼走的东西扔到他们脚下。
  卿孟祝定睛细看,看清楚了之后差点没叫出声来——猫头鹰居然给他们空投了一只山鼠!
  真的山鼠!
  刚被弄死,还在抽搐的山鼠!
  卿孟祝看着眼前的山鼠,嘴角抽了抽。
  猫头鹰在空中盘旋着:“咕咕!”
  卿孟祝看明春晰:“它这是什么意思?在报复我们吗?”
  明春晰看着猫头鹰:“应该不至于,它之前报复我们的时候,都往我们门前排泄。”
  卿孟祝:“扔山鼠好像也没比排泄好到哪里去?”
  明春晰:“山鼠是它的食物,应该不至于拿食物过来报复——我更倾向它这是在报答。”
  “报答?”卿孟祝嘴角抽了抽地看着眼前这只七窍流血的山鼠,都快控制不住手下的护法了,“它是不是觉得吃了我们的食物,所以要拿自己的食物过来补偿?”
  明春晰:“有可能。”
  护法和护卫:“汪汪!汪汪汪!!!”
  不管猫头鹰出于什么目的向他们空投山鼠,他们都不可能吃,也不可能收起来。
  两人研究了一下,没研究出原因,只好拉着两只狗子绕过空投下来的山鼠,继续前行。
  猫头鹰飞在空中跟在他们后面:“咕——咕——”
  看他们不为所动,猫头鹰跟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卿孟祝他们去到用了地力恢复剂那片竹林里,放下东西准备挖冬笋。
  他们还没来得及挖,猫头鹰去而复返,斜斜地飞到他们上空中,又朝他们空投了一个东西。
  东西“啪”地掉到地上——是一只摔得七荤八素的大山鼠。
  这只山鼠还活着,只是摔了个半死。
  它在原地爬起来试图逃走,护法一个箭步冲上去,用爪子按住了这只大山鼠:“汪汪!”
  卿孟祝看着正“吱吱”叫的山鼠,脸都快青了。
  猫头鹰还在天上邀功:“咕——咕——”
  死山鼠不行,活的总可以了吧?咕!
 
 
第120章 
  卿孟祝对猫头鹰送的山鼠真的无福消受。
  明春晰看他后退了一大步,朝两只狗子做了个手势。
  两只狗子非常聪明地叼着这只山鼠跑到远一点的地方去了。
  猫头鹰急了,在天上“咕咕”地叫,又飞下来看看卿孟祝他们,似乎想帮他们将山鼠抢回来,顾忌着护法和护卫的实力,又不敢。
  卿孟祝大声说道:“谢谢你,我们不吃这玩意。”
  猫头鹰歪着脑袋:“咕咕?”
  卿孟祝双手交叉,拒绝道:“不吃!不要再给我们送了!”
  双方沟通了好一会,也不知道沟通明白没有,猫头鹰最终还是离开他们,飞走了。
  看着猫头鹰的背影,卿孟祝感觉它有点垂头丧气,不由觉得有些对不起它。
  不过再怎么样,他们也不能接受它送来的山鼠,太奇怪了!
  卿孟祝看着明春晰:“护法它们怎么还没回来?该不会真的吃山鼠去了吧?”
  明春晰:“应该不会,它们不怎么吃活物,玩一会就该回来了。”
  卿孟祝松了口气,他有些受不了两只狗子吃山鼠的行为,不过算了,只要没看到,就当它们不吃。
  卿孟祝有些虚脱地说道:“我们先挖冬笋吧,不管它们了。”
  明春晰提着锄头:“我找一找。”
  卿孟祝:“七点钟方向,那边好像有个小小的突起,底下应该会有冬笋。”
  明春晰:“我来看看。”
  他们过去看,果然找到了被拱起来的泥土。
  按照一般的情况,这样的泥土下应该就有肥嫩的冬笋了。
  卿孟祝一锄头挖下去,果然看见了一点嫩黄的笋尖。
  不过,除了嫩黄的笋尖之外,还有两条大蚯蚓在旁边滚来滚去。
  卿孟祝对蚯蚓没什么感觉,看到了就用戴着手套的手将蚯蚓拿起来扔到一边。
  明春晰比较怕这种软绵绵,湿润润的东西,这会让他觉得不太干净,他稍微后退了一步,离远了一点。
  卿孟祝又挖了一下,没想到这次挖出的蚯蚓更多,足足有三条,有一条还被他挖成了两段。
  明春晰的脸色有点差:“怎么那么多蚯蚓?”
  卿孟祝:“可能用了地力恢复剂,这边的土质变得比较好,它们跑过来安家了?”
  卿孟祝蹲下来仔细看了看,说道:“别怕,这种蚯蚓挺干净的,质量也很好。”
  明春晰:“听你这个形容,感觉有点奇怪。”
  卿孟祝哈哈地笑起来:“真的,蚯蚓其实是特别‘干净’的生物,要是地方脏一点,它们根本活不下来。”
  明春晰不上当:“你说的干净是指没有农药污染,化学污染的那种干净,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不脏?”
  卿孟祝挑眉:“看你觉得土壤脏不脏了?要是觉得土壤不脏,那么它们就是干净的。”
  这次轮到明春晰有点适应不了,卿孟祝指挥他:“你往后面去一点,我看看还有没有别的蚯蚓?别怕,我先把它们挑走。”
  明春晰:“看这个干什么?”
  卿孟祝:“蚯蚓是土壤的指示生物之一,意思就是,从蚯蚓的数量和质量可以判断土壤的质量和健康状况,我想看一看。”
  明春晰:“它还有这个用处?”
  卿孟祝:“对啊,它是非常重要的土壤动物——初级土壤学里面说的。”
  明春晰虽然不喜欢蚯蚓,但听他这么说,也好奇了起来:“一般来说土壤里面应该有多少蚯蚓?”
  卿孟祝:“得看哪里的土壤,又是哪种土壤,想我们山下普通的良田里,一平方米能有一两百条蚯蚓。土壤的状况越好,蚯蚓越多;状况越差,蚯蚓越少。”
  明春晰意外:“这么多?”
  卿孟祝肯定地点头:“就是这么多。”
  明春晰:“那它们都是同一种蚯蚓吗?还是说,底下其实有各种各样的蚯蚓?”
  卿孟祝:“不一定,国内有两百多种蚯蚓,就算是同一块田里的蚯蚓也不一定只有一种,不过肯定有很多同种蚯蚓的存在就是了。”
  卿孟祝看了看蚯蚓,发现这片土地的蚯蚓比他想象中要多,质量也更好,可能真是被地力恢复剂吸引过来的。
  蚯蚓能够将土壤里的腐殖质吃掉,排出来的粪便有利于养分的聚集,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
  它们在土壤之中活动也能让土壤变得更加疏松,改善土壤的透气透水性。
  这么多蚯蚓在这里,其实是件好事。
  卿孟祝对明春晰说道:“等会儿我要挖点蚯蚓挪到山下的田里,你带着冬笋先回去吧。”
  明春晰不介意干农活,但受不了大量的蚯蚓在他面前出没,闻言也没有多问:“好!”
  竹林里的蚯蚓真的非常多,他们挖冬笋的时候就看见了不少。
  明春晰只庆幸现在戴了手套,要不然他该挖不下去了。
  蚯蚓并不像蛞蝓、蜗牛之类的软体生物,会吸附在植物上危害植物。
  它们是单纯的土壤动物,只活动在土壤里面并不危害任何植物,甚至会远离植物。
  竹林里虽然有蚯蚓,但不至于黏到冬笋上面去。
  明春晰能够毫无心理障碍地采挖冬笋,也多亏了这一点。
  要是蚯蚓在冬笋上活动,估计他连冬笋也不会吃了。
  挖完冬笋,明春晰就回去了。
  卿孟祝拿着小筐子开始挖蚯蚓。
  竹林里的蚯蚓实在太多了,他一锄头下去能挖到好些。
  挖了一上午,他挖到了半筐。
  离开土壤的蚯蚓比较脆弱,他直接拿框子装着蚯蚓去田里,打算趁着蚯蚓的活性还比较强的时候,赶紧把蚯蚓放到田里。
  他下去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
  赵和曦正带着人料理番茄,看到他的身影远远跟他打招呼,还问:“你手里提着什么?”
  卿孟祝含糊其辞:“没什么。”
  赵和曦跟他太熟了,一看他这样就知道筐子里肯定有东西,不由好奇地跑过来看:“究竟是什么啊?你还含糊其辞的。”
  卿孟祝想拦,没拦住:“是蚯蚓,我怕你害怕来着。”
  赵和曦已经看见了,激动地说道:“哇,好多蚯蚓!我可是钓鱼佬,怎么会害怕?这是上好的饵料啊!”
  卿孟祝这才想起来:“得,白担心了,我还以为你看到这个会恶心。”
  赵和曦连连摆手:“不恶心,能给我点吗?我下午钓鱼。”
  卿孟祝拒绝:“你到别的地方挖去,这是我从竹林里特地挖下来的蚯蚓,要放到田里肥田去的。”
  赵和曦:“蚯蚓怎么还能肥田?”
  卿孟祝简单地说了一下蚯蚓肥田的原理:“大概就是促进腐殖质的转化,让土壤变得更肥沃。得了,我赶紧去,要不然等会儿蚯蚓会死。”
  赵和曦:“也就是说你现在把蚯蚓弄到田里,让它们在田里繁殖壮大,这行吗?我看这些蚯蚓一共也没多少吧?”
  卿孟祝:“现在是没多少,不过它们繁殖得很快,过一段时间就很多了。”
  赵和曦想了想:“是要把它们切成段繁殖吗?”
  卿孟祝:“……不是,你少看小段子。它们是靠生蚓茧繁殖的,它们是雌雄同体的生物,只要异体受精就行,每条蚯蚓每个月都能生下两三个蚓茧,蚓茧里面就有好几条小蚯蚓。”
  赵和曦连忙叫住他:“等等,我好像没太听明白,什么蚓茧?”
  卿孟祝拿手机搜出来:“就是这两个字,你自己看一下科普就知道了。”
  赵和曦拿过手机认真看,一边看一边连连赞叹。
  在此之前,他还真不知道蚯蚓居然有这么多讲究。
  看完后,赵和曦说道:“你要怎么把蚯蚓放到田里,我跟你一起去吧?”
  这个这都快中午了,确实得抓紧时间。
  卿孟祝同意:“你跟冯姨他们说一声,我们到那边的田里去。”
  赵和曦:“好嘞,你等我一下。”
  赵和曦跟冯凝香他们说完之后,很快就和卿孟祝一起提着蚯蚓去之前种白萝卜的田里。
  卿孟祝让赵和曦拿锄头挖坑,挖一个坑放两条蚯蚓,然后再在上面盖上薄土。
  蚯蚓在土壤里面待一会,很快就会自己钻到土壤下面,到泥土底下安家。
  赵和曦这一段时间来种过各种各样的东西,还是第一次种植蚯蚓,不由感觉十分好玩,种着种着还笑了出来:“真没想到,有一天我们居然会种这么奇怪的玩意儿。”
  卿孟祝:“你之前跟我抓虫子,想找芽孢杆菌的时候不觉得奇怪吗?”
  赵和曦:“没这个奇怪。哈哈,我要是发朋友圈,别人估计都不敢相信,我们居然会干这事儿。”
  卿孟祝:“不许发,我怕别人来挖我的蚯蚓。”
  赵和曦刚想反驳,怎么可能会有人来挖蚯蚓,低头看看筐子里扭得正欢的蚯蚓,又沉默了,别说,这蚯蚓还真挺吸引钓鱼佬的,看起来比市面上的饵料好多了。
  这蚯蚓多新鲜生猛,扔进水里,鱼肯定会过来咬。
  赵和曦搓搓手:“真不能给我一点去钓鱼吗?”
  卿孟祝:“你到旁边挖去。”
  赵和曦:“小气!现在不行,以后该行了吧?你不是说蚯蚓繁殖得特别快,等过两个月再来,应该能随便挖?”
  卿孟祝想了想:“那就得过两个月,看看情况再说了,如果能多用一些肥料,它们食物充足的话应该会繁殖得比较多。”
  赵和曦:“那就弄!”
  卿孟祝斜眼看他:“这又不是你嫌弃我们拿萝卜和莲藕堆肥,很浪费的时候了?”
  赵和曦:“一码归一码,以前我没有意识到肥料的好处,觉得很浪费也情有可原嘛。以后你们要是再堆肥,我肯定不说什么了。”
 
 
第121章 
  大棚里的种子出苗出得很快,短短几天就长出了幼嫩的小苗。
  因为放在大棚里,这些幼苗根系发达,经脉健壮,叶子青翠欲滴,哪怕外行人也能看出它们长得十分不错。
  赵和曦看着这些小苗,感慨:“这苗长得真好,差不多可以移栽了吧?”
  卿孟祝过来看了一眼:“还早,起码得等它们长到三寸长。现在它们还比较脆弱,要是移栽出去,成活率恐怕不太高。”
  育苗的这块田里扣了大棚,要定植的田里却没扣大棚。
  这批蔬菜本来就是越冬蔬菜,只要气温不低于零下10℃,它们都能够存活,扣大棚没什么太大的必要。
  人为提升温度也会影响它们的品质,让它们的味道不如真正的地栽蔬菜那样脆甜。
  赵和曦看卿孟祝心里有数,便不多说了:“挺好的,按你的计划来。我刚刚来的时候去看了一下地里,你那边的土壤调得挺好,泥土黝黑,捏起来也挺松软的。”
  卿孟祝有些得意:“是吧?我就说有机肥和蚯蚓有用。”
  赵和曦:“超有用!公司的田什么时候也调一调?”
  卿孟祝:“就这段时间。这两天你先安排人翻耕一下,把紫云英压到土壤里面去。”
  他们的紫云英种了这么久,长得挺大。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