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全网黑靠发癫整顿娱乐圈(穿越重生)——柔软的猫肚子

时间:2025-03-04 08:12:05  作者:柔软的猫肚子
  虽然在经历了‘一大桶爆米花’事件之后, 很多网友都冷静了下来,没有再跟着抵制。
  但事关重大, 大家都在等着事件有一个最终结果,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山海无名》的路人盘。
  票房连连下滑, 已经从之前的第一位又滑落回了第四位。
  之前增场排片的院线也坐不住了, 又想减量。
  齐振每天都焦头烂额, 听见电话铃响,身上都汗毛都要颤一下。
  在这个节骨眼上, 关于印文山生平讨论的最后一颗子弹,终于打在了靶心上。
  一个叫@全承琮讲近现代史的账号开了一场直播。
  自从小密室节目播出以后, C市的文史资料馆在网上爆火。
  馆长全承琮的账号也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
  老爷子虽然年岁大了,但精力旺盛,每隔两天就会在网上开课给大家讲历史。
  他身份权威, 讲课时却很生动,平和,代入感很强。
  很多网友们听了一次就迷上了,《全承琮讲近现代史》这个节目甚至成了大家的下饭视频。
  播放量高的吓人。
  但前一段时间,全老爷子忽然就失踪了好几个月。
  猛地这么一开播,弹幕上奔走相告。
  【奶奶,你关注的博主回来了!】
  【失踪人口回归!】
  【全爷爷终于想起了他的账号,密码。】
  【等等,看看我发现了什么,全爷爷带了#《山海无名》男主以卖国贼为原型#词条?】
  【啊这…为什么要趟这个浑水,是为了蹭热度吗?】
  【大可不必呀!全爷爷,您现在热度很高的!】
  全承琮落座后,刚好看到这些弹幕,他擦了擦自己的老花镜,“不是为了蹭热度,我今天开播,就是要讲这件事。”
  【讲印文山?】
  【???】
  【这个可是真专家,锤往哪边落就看这一把了。】
  有人将全承琮要讲印文山的消息,搬到了大眼热搜上。
  直播间的在线人数直接飙升,这个话题最近热度太高了,大家都很关注。
  全承琮老爷子并没有理会弹幕上那些催着他讲印文山的人,而是跟日常的直播一样,先跟粉丝们唠唠家常。
  “我最近消失了几个月,听小助理说,后台私信天天99+,谢谢你们的关心,我身体挺好,没什么问题,就是最近在处理一件大事。”
  说到这里,全承琮从旁边抱过来一个有些老旧的铁盒子,将盖子打开。
  “我的一位老友,在海外过世了,孩子们在他遗物中发现了这些东西,看又看不懂,也不知道有没有价值,不敢动手处理,所以特地邀请我过去帮忙整理遗物。”
  这个话题说起来有些伤感,弹幕上都纷纷刷起了安慰他的话。
  全承琮笑了一下,“我都这把年纪了,对于生死早就看开了,而且我这位老友一生也算传奇,除了没见过生父之外,没有留下什么遗憾。”
  “他的这些东西,大多是家书和信函,还有一些电报,但是价值非常大。”
  老爷子小心的用镊子捏起那些泛黄到快破碎的纸张。
  “因为里面提到了一个人,印文山。”
  “老友的父母都出身于那时的大家族,父亲是医生,母亲则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文人。”
  “战争爆发后,他父亲加入了我党,从事地下情报工作,因为过于危险,也为了没有后顾之忧,便让他母亲带着还在腹中的他,跟随母族移居海外。”
  老爷爷轻轻叹了一口气。
  “只是没想到,这一走就是永别了。”
  “一开始,父母双方还能通过书信联系。”
  老爷子翻动着那些泛黄的信纸。
  “这些家书和信函,就是他们早期联络时留下的,里面多是关于老人健康或者孩子成长这类的话题,当然也有互诉思念的内容。”
  “但我注意到最后一封信,字迹非常潦草,内容也很古怪。”
  他举起其中的一封,展示给镜头。
  “这是老友父亲给他母亲寄的最后一封信,非常像一封绝笔。”
  “上面的内容简单却沉重:吾已深陷渊底,周遭幽暗,不见天光。若日后音信杳然,望君独自珍重,好生度日,莫要过于牵挂吾身 。”
  “后续老友一家,就再也没有收到过父亲的家书了。”
  “关于他父亲的消息,只有别的朋友,偶尔送来的电报。”
  “我去翻找到了老友母亲,当时发表在华人刊物上的文章,里面描述过这个场景。”
  全承琮从手机上翻出一个非常老旧刊物的照片,竖排版,繁体字。
  时间太久,油墨已经变得有些模糊,但依稀还是可以辨认,上面有这样一段话:
  ‘那些圆点排布出来的阵列,像毒蛇一样,时时游走在我心口上,我一个字也看不懂,却总能从中感到无边的绝望。
  从收到第一张纸条开始,我就试图弄懂它,但我又害怕弄懂它。
  我怕这些细密的圆点下面,藏着我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直至* 今日,我已经三年没有收到海内来的电报了。
  我依旧看不明白那些圆点。
  但我知晓,我可能永久的失去了我的爱意,也失去了我的恐惧。’
  这段文字,将整个直播间都看沉默了。
  大家忽然意识到,原来在那段时间里,有很多很多的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在老友的父亲断了消息之后,他母亲的身体也很快就衰败了,只坚持了4,5年,就跟着离世了。”
  “我们两认识的契机,便是他回国内寻找生父。”
  “老友是学建筑的,那时我们两一边在全国各地研究古建筑,一边到处打听他生父的消息。”
  “最终在H市的烈士陵园,找到了属于他父亲的墓碑……”
  “他生父去世的时候,孑然一身,在国内没有其他亲人。”
  “老友在这里已无牵挂,做完他的研究便回海外去了。”
  全承琮又拿镊子夹起了纸盒里的字条,凑在镜头前面展示。
  上面是一些按顺序排列的圆点,密密麻麻的,根本看不明白是什么。
  “这就是老友父亲发给他母亲的电报,我先是尝试用莫斯密码翻译了一下,发现全是乱码,并不正确。”
  “大家还记不记得,之前我翻译过一套地下党自创的密码?”
  【卧槽?!难道在这里用上了?】
  【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这是什么真实的谍战剧。】
  【所以,这位地下党跟之前那位通过刺绣传递情报的绣娘可能是同事?】
  【看过《山海无名》的举手,电影里也有绣娘这个角色,身份是印文山的下线,印文山受刑,咬死也没交代的下线里,就有她。】
  老爷子显然是看到了弹幕,他轻轻的摇摇头,“他们只是共用一套密码系统,但阮曼青并不是印文山的下线,我老友的父亲才是。”
  【什么?什么?!什么!】
  【这太炸裂了吧?】
  【这么说的话,那不是实锤了印文山是地下党。】
  “《山海无名》在剧本创作期间,就请了我当顾问,是我建议将阮曼青这个角色设置成印文山下线的……”
  全承琮思考了一下,“嗯…在艺术上更好表现一点。”
  【不是,事情是怎么发展到这一步的。】
  【这就是不看片尾演职人员表的坏处吧。】
  【老爷子,你悄咪咪的去干大事也不说一声。】
  【我现在很难质疑《山海无名》了,大狗售票,启动!】
  “好了,跑题了。”
  全承琮将话题拉回来。
  “我尝试着用阮曼青那套密码体系翻译这些电报,居然真的成功了。”
  “这是我和同事们,之前整理的对照表。”
  资料馆的小助理拿来一张题板一样的东西,所有电报原件的图片和翻译的内容都被一一对照,打印在了上面。
  ‘我无能,印文山被捕了,我救不了他。’
  ‘他们说他是卖国贼,真是血口喷人。’
  ‘他牺牲了,是为了救我。’
  ‘我觉得自己要疯了,静秋,我对自己举起了刀。’
  ‘我知道这些话不该说,但若是不说,我就要疼死了。’
  ‘我看见了印文山的尸身,满身伤痕却没有枪伤,他并不是被枪决的,而是受刑而死。’
  ‘我恨我自己,他护了我,我却连给他收尸都做不到。’
  内容被翻译出来之后,那些密密扎扎的小圆点似乎都变成了血红色。
  每一个都在往下淌着鲜血。
  真相出现的方式总是残忍的,几张字条就写尽了印文山临终前的惨状。
  只留下了一声叹息。
 
 
第154章 
  全承琮和直播间都沉默了好一会。
  他的指尖从那些写满沧桑的凹凸小圆点上抚过去, 像轻抚着那段历史。
  老人的声音比刚开播时更加沙哑了一些。
  “在翻译这些纸条的时候,我好像也代入了发电报的那个人,能感觉到他在发出这些字符时, 心里承受的巨大压力。”
  “他能清楚的意识到, 发送这些,可能会让自己落入险境,但如果不发……”
  全承琮又叹息了一声,“同志为了保护他而牺牲, 周围危机四伏,战斗也不知道何时才能胜利。”
  “巨大的愧疚感和压力会击穿他的心理防线。”
  “所以, 我总是在讲, 历史人物也是活人。”
  “他们有情感, 有情绪,有羁绊, 是真实存在过的,我们要带着思辨的角度去看问题。”
  “不要过度妖魔化历史人物, 也不要过度神话历史人物。”
  “如果想了解和还原一个历史人物,最好能沏上一杯热茶, 用和朋友对话的心态, 隔着时光, 和他们聊一聊天。”
  “尽可能的在得到结论之前,多去靠近他, 了解他。”
  “为此,我也去了一趟H市的资料馆。”
  【啊?那间资料馆, 全爷爷也去了?】
  【对对,讲讲资料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
  【这事就挺离奇的, 现在一边说是卖国贼,另一边说是民族英雄,简直是两个极端。】
  “你们等一等。”
  全承琮起身,去给茶杯里加了热水,又拿来两个档案袋。
  “我跑了好几趟H市,先是私下去资料馆参观了一下。”
  “说实话,里面的内容比较杂乱,也不成体系,不像是专业的人做出来的。”
  “最吸睛的地方,就是和印文山相关的那些旧报纸。”
  “桃色新闻,叛徒,血腥的枪决,很刺激人的感官,但却没有标注出,这些报纸在当时是由什么机构办的,又有几分权威性。”
  “这些工作,我替他们做了一下。”
  “其中刊载桃色新闻的这两家,都是最不入流的小报,口碑非常差,靠着编造名流的艳情史发家,将这些东西当做新闻来看,不如当做笑话来看。”
  全老爷子的表情隐隐透出一丝嫌弃。
  最后挽尊锐评了一句,“图片还行,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印文山本人就比较帅气。”
  “至于这张刊载印文山被枪决消息的报纸……”
  全承琮在平面上找出了这张报纸的图片。
  上面醒目的三个黑色大字《大公报》。
  “就是这则消息给印文山这个人物背上了上百年卖国贼的骂名。”
  他苦笑着摇了摇头。
  “《大公报》……”
  “这个名字,经常听我讲课的同学是不是很耳熟?”
  “我先前也以为资料馆的这张,就是民国第一大报了,还因此怀疑过我手上的资料是不是有问题。”
  “为了查证,我专门去图书馆查阅了那段时间前后,每一期《大公报》,但是并没有发现任何一期刊载过印文山消息。”
  “这恰恰印证了我的一个想法,作为一个研究近现代史的老师,在我印象中,似乎没有看到过印文山是卖国贼这个说法。”
  “我也询问了一些同学和同事,同样,大家都没有这个印象,只有一位来自H市的同事说,隐约听到过这个说法。”
  “《大公报》当时几乎是全国发行的,为了落实猜想,我又去了一些其它城市的图书馆,都没有找到跟H市这张类似的报纸,这就几乎可以肯定,发行这张报纸的,并不是我们熟知的那个《大公报》。”
  “之后,我就去调查这张报纸的来源。”
  “先是询问了H市当地政府负责这类机构的部门,他们给我的回复是,这家资料馆是私人经营的,政府没有参与。”
  【啊这……】
  【这个答案也是让人没想到。】
  【不仅有野鸡专家,现在居然连资料馆都是野鸡的。】
  “我去了H市的资料馆两次,想要见一见馆里的负责人,可是前两次都扑空了。”
  “直到第三次,经过多方联系我终于见到了这家资料馆的老板。”
  “在他的帮助下,我将他们馆中的《大公报》和我们馆藏的几张《大公报》进行了对比,终于有了发现。”
  全承琮又举起一张展板,上面并列拍着两张报纸,乍一看非常相似,但仔细的左右对比,就能看出区别。
  “虽然字体排版和印制都很相似,但细看就会发现不同。”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