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清穿之嫡幼子日常(穿越重生)——睡不醒学不会

时间:2025-03-04 08:21:24  作者:睡不醒学不会
  想想他活了几辈子,还在思考这样对她好不好,每个人选择都不一样,太子能做的就是承担他应该承担的责任,比如找个太子妃,生下继承人。
  想通了之后太子也不再愧疚,拿出了公事公办的语气:“你要是愿意的话那也可以,孤以后的后院也不会再进人,孩子的生母只有你。”
  太子拿出了最大的诚意,瓜尔佳氏也听明白了潜在的意思,如果只有她的话,那也意味着太子上位之后她的儿子也会是铁板钉钉的太子。
  胤祧在外面玩了一圈后回到了房间,发现他哥还有瓜尔佳氏之间完全没有一点朦胧的氛围感,两人坐的端端正正的,好像出来是办公的。
  看见弟弟回来了,太子给他一个眼神,胤祧就乖乖的落座,也没有闹腾着问太子问题。
  心心念念的佛跳墙吃到了,十阿哥想要的烤鸭也吃到,只是胤祧觉得很可怜自己的胃。
  对着两张面目表情的脸吃饭,实在是个挑战,胤祧看了很久决定下次还是找九哥十哥一起吃饭,毕竟他十哥吃饭能带着他多吃半碗。
  和瓜尔佳氏分开后,胤祧自言自语道:“这个人好奇怪,不是说女子不能随便见外男吗?为什么她会来见哥哥呢?”
  “行了啊”太子伸手点点弟弟的头:“十一,你心眼子别用在你哥身上。”
  “人家关系你还不信嘛?”胤祧故意说,看见太子闭着眼睛不想看他的样子,胤祧哈哈大笑。
  “以后就是你二嫂了”太子语气不知道是惆怅还是什么,回去的路上,他们坐在马车里,太子突然摸着十一的脑袋说道。
  “就她了吗?”胤祧懵懂,可能不太懂之前哥哥还是不太情愿的样子。
  “对,就是她了”太子说。
  他觉得自己想的太多了,记忆是会美化一个人形象,但见到了之后又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
  他把瓜尔佳氏想的太脆弱了,实际上她不是那么柔弱的人,她的性格很是要强,而且也很享受掌握权力的感觉。
  倒不是说她有什么大逆不道的想法,只是她与一般的女子不同。
  早该想到的,太子不知是懊恼还是羞愧。
  “那哥哥开心吗?”胤祧继续问。
  他不管什么般配合适,他只想他哥能开心一点。
  这两年,太子太紧绷了,虽然大清还在蒸蒸日上的往上走,但在太子眼里好像随时可能会变,所以他不假于人手,总是忙的很多很晚。
  之前还能无拘无束的和兄弟们一起玩闹,现在却是不行了。
  “十一,你知道我是谁吗?”太子突然问道。
  “知道,你是哥哥”胤祧说。
  “我也是太子,是大清的下一任皇帝”太子看着十一的眼睛说:“太子的开心不重要,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比他重要多了,我们现在没办法转变形式,所以太子妃也必不可少,太子的情绪不需要那么多。”
  他的声音很淡,胤祧却莫名的感觉到了难过。
  “我和她身上都有各自的责任和任务,所以在一起也挺好的,大家各取所需,共同发展。”太子是真的不在乎情爱,本来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他也许会选择在这个世界孤独终老。
  只是责任还是促使他选择了最好的方法。
  “要是有下辈子的话……”太子笑了一下:“能换个方式生活就更好了。”
  太子觉得自己也挺贪心的,都三辈子了,还想要下辈子。
  胤祧冲动之下甚至想要告诉哥哥他这辈子要是圆满的话肯定有下辈子,只是头顶上天雷告诉他说话要谨慎,否则亲人两行泪。
  “哥哥你会心想事成的”胤祧换了一个保守的说法。
  看着十一眼神肯定的说,太子莫名的相信了,他知道弟弟的来历不凡,身份也不一样,也行这辈子结束后,还能再有机遇。
  “要是能的话那真是太好了”太子露出了一个不同于“胤礽式的假笑”
  康熙和皇后都知道太子和胤祧出去是干什么的,对于把太子的消息透露给瓜尔佳家的人,康熙有些心虚,但转念一想人家姑娘都主动要求和太子见一面,他怎么好拒绝。
  之前康熙还嫌弃大阿哥鲁莽,现在看大阿哥真是省心的很,尤其是在婚姻方面,大福晋就是他自个求来的,孩子也早早的生了,爵位也封了,兄弟中他能称得上是人生赢家了。
  太子刚十八岁,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
  康熙想给儿子好好挑一挑,但又怕好姑娘没几个反而耽误了儿子,还不如就选择目前最满意的那个,一鼓作气的成了再说。
  而且他想,要是太子妃不喜欢,以后太子还是可以纳妾的,太子侧妃还有格格的位置还没选呢。
 
 
第167章 废科举
  只是康熙才为太子的事怂口气的时候,江南那边的考生上街游行示威,要求惩办考官,并且把财神的雕塑抬进了府学,讽刺考官只认钱不认学。
  这一举动瞬间让整个江南哗然,扬州知府和苏州知府派官兵镇压学生反倒让学生把官兵痛打了一顿,只是后面增进了人员之后学生终于不再闹事。
  只是这事愈演愈烈,报纸上连续刊登了几天,偏偏字字珠玑,直指受贿的考官。
  一时间江南所有的考生都叫嚣着要上京告御状,要让京城的人派人下来。
  两江总督噶礼眼看情况不对,就把领头的人先行关押了,随后快马加鞭的让人送信去了京城禀报康熙和太子。
  新年刚过,前有山西巡抚贪污贿赂罪,好不容易松了口气,现在又来了江南考官受贿罪,通通和钱过不去。
  康熙仔细的看着奏折和江南那边的报纸,良久派遣了户部尚书张鹏翮和工部尚书张廷枢前去审问。
  只是过程有些曲折,户部尚书张鹏翮和江苏巡抚张伯行偏袒主考官,倾向于将那个领头的学生打入大牢,等这个科考结束再行审问。
  工部尚书张廷枢偏向于那位学生,两方争执不下后请噶礼来做判官。
  噶礼一想和曹寅关系好,此事刚发生就询问了曹寅的意见,得到了“一切听从上面安排后”噶礼自发的站在了谁都不挨的角度。
  况且他也是有私心的,他和常泰的关系好,虽然他被调到的江南这边,不能在京城和常泰他们多联络,但他是坚定的太子党。
  工部尚书张廷枢和十一阿哥的师傅张廷玉是本家的关系,也和太子爷有一定的关系,噶礼再公正也是站帮亲的份上。
  看两方都不松口,于是噶礼又快马加鞭的送信进京,康熙没办法,这次把太子也给打包送过来了。
  太子来的路上都已经麻木了,这场科举舞弊的事提前了二十来年,太子都不知道要用什么表情来看他们。
  只是万幸的是现在的噶礼还没有成为那个什么都贪的人,太子目前没有要造反的信,噶礼也不用大肆的给他捞钱,他舅常泰也不用跟在后面给他铺路,万幸现在一切都还安稳。
  太子带着户部尚书穆和论到了之后噶礼也跟着过来了。
  “给太子爷请安”噶礼很是惊喜的上前殷勤的给太子倒茶。
  他已经很久没见到太子了,自从来了江南之后,他就兢兢战战的工作,一点不敢松弛,就怕给太子丢脸。
  本来他从京城大学毕业之后下放到地方也轮不到他做这么大的官。
  只是前任两江总督犯了大错被革职查办,太子提议让他试试,康熙看了他一眼,挥手让他下来了。
  噶礼就收拾着包袱当上了两江总督。
  听着跟玩似的,但噶礼一边高兴一边愁。
  他理不清自己的定位,太子只告诉他好好干,不要犯错。
  这个不要犯错就让他时刻警惕不敢乱做什么。
  这次的舞弊的事件他也略微知晓,毕竟主考官在考试之前也来拜访过他,只是他害怕沾到了什么就没有见到,现在看张鹏翮和那个主考官应该也是有点关系的。
  噶礼和太子说了大概之后,太子沉思了一会说:“等明天就出去调查一圈,先从那帮学生入手看一看情况,然后再去找贿赂的证据。”
  说着他赞赏的看了一眼噶礼:“能守住底线就好。”
  噶礼抬着头:“那是,不是奴才说,这边一圈的人手上就没几个干净的,只是看情况严重与否罢了,平日里不管倒是养大了他们的胃口,这次真好是一个契机。”
  去年来江南没多久,这边落了一堆的官员,没想到还是记吃不记打,依旧有许多人还敢受贿,并且还是在科举这么大的考试里作弊。
  不死也得脱层皮。
  噶礼莫名的为明天的调查有些兴奋。
  率先调查的是那个举报考官的学生,他已经被放出来了,太子和噶礼去他家的时候发现他家里已经被破坏的很严重,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看见他们两个来了,旁边陪着的几位学生都很气愤,“狗官怎么还敢来!”
  噶礼气坏了:“大胆刁民,知道这位是谁吗?还敢辱骂……”
  “抱歉”太子打断了噶礼的话:“错误已经犯下,我们是来寻求弥补的机会,不知几位可否给个机会。”
  噶礼只能闭上嘴巴,硬生生的忍耐。
  几位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那个领头的学生站了起来:“你们要什么?”
  “受贿的证据”太子看着他。
  那人沉默了几秒后:“我们也没有具体的,只是当初确实看见了很多扬州那边的盐商子弟去了考官的家中,如果不是受贿的,凭什么扬州中举的人数那么多!”
  “那看来只能去这位考官的家中看看了。、太子温和的说。
  “你们是什么人,就这么有把握能去他的加重,不怕被报复了。”那人问道。
  噶礼又要起身说话被太子制止了,“你们只要知道我们是来帮你们的,并且我们绝对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
  知道的都问了后,太子带着噶礼走了,剩下的学生看了半响后问领头的,“时行你看呢?”
  “那人年纪轻轻的,跟我们差不多大,口气倒是不小,谁知道是不是来混资历的。”有个学生沮丧的说。
  这些天他们尝尽了人间冷暖。
  就因为他们没有好的家世就只能忍受着被人打压的生活。
  如果有一天他们也能像刚刚来的人一样,家世那么好,就算年纪小也能在这么重要的场合让两江总督低头哈腰。
  “那人也许是个阿哥”丁时行声音有些低沉。
  “什么?”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哑言。
  第二天众人聚在一起继续为到底惩办谁吵的时候,太子把一个账本拍在了桌子上。
  “巡抚不如再看看?”太子故意道。
  张伯行和左丘看着那个账本,谁都没想到太子能拿到。
  那账本藏的那么深,谁能想到太子知道。
  “这也许有误会”张伯行冷静了一下突然道:“毕竟账本和笔记都是可以伪造的。”
  “对”左丘慌乱的说:“公道自在人心,没有做过的事,太子爷怎么能随意污蔑,读书人的事情……”
  见到了被提上来的几个人后,左丘的话也说不下了。
  提上来的是扬州的几位盐商,昨天已经承认了给了左丘和张伯行多少多少钱。
  本来左丘是想拉噶礼下水的,没想到噶礼不见他。
  为了那笔巨款,他又退而求其次的找上了张伯行,两人一拍即合的收钱作假。
  现在真相被揭穿了,两人争先恐后的跪地求饶。
  看着两人丑陋的嘴脸,噶礼让人堵上他们嘴,先打进大牢,过两天再提审。
  现在重要的是恢复考试的秩序,重新安排录取的名单。
  眼看着事情平定了,太子就让噶礼留在这里做后续工作,他和张廷枢准备回京城和康熙禀报事情的结果。
  “我这个两江总督他们都不听,要不然也不会连累您还要下来一场”噶礼送太子走的路上惆怅的说。
  “你多大年纪,他们多大年纪,你要是能玩得过他们也不至于这几天寸步难行。”太子说。
  如果不是太子带着康熙的口令亲自下来,并且带足了侍卫,可能也要被糊弄一番,现在的体制就是如此,天高皇帝远,江南这边远离了京城,很多人都不当一回事。
  回京的路上,太子一直想着事情,以至于到了京城康熙的面前的时候,脱口而出的就是“皇阿玛,对于科举制度的改革不知道您有没有想法。”
  康熙惊愕的看着太子,随即屏退了众人,“太子看来是有想法了。”
  太子沉默了一会说:“如果儿臣说废除科举制,不知道皇阿玛会不会同意。”
  突如其来的要把一个存在了几百年的制度废除还是没什么太大理由的,康熙自然是有疑问。
  “皇阿玛觉得京城大学怎么样?”太子问。
  “自然是好的”康熙回。
  “可是京城大学的招生和科举不一样皇阿玛难道不知道吗?”太子问。
  康熙当然知道,只是他默认的是京城大学是为了给他培养人才的,而下面的科举则不完全是。
  毕竟现在的殿试相当于废除或者没有,状元也只是康熙看着成绩点的,有些都见不到真正的天子。
  说是天子的学生实则不然。
  很多学生在读书读出了一点名头的时候就被当地的官员或者世家收了,有些靠联姻有些靠门徒。
  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道理大家都懂,自然不会拒绝。
  所以很多最后到了殿试的时候都已经是各个世家的人,皇帝就算钦点也不行了。
  要是废除了科举,废除了八股,把京城大学那些要学的内容,先提起一部分发散到下面的学校教学,会不会好很多,而且对于人才的培养是不是更好。
  康熙纠结中,太子则是轻松了很多,他知道历史的脚步,知道科举已经落后很多,现在的英国牛津大学早就存在了,那边的学术氛围早就为工业革命铺垫好了,而大清哪怕赶着走依旧好像落后了那么一点。
  科举制八股文这个固定人们思维的制度,现在不改,将来太子继位也一定会废,只是那个时候可能就更晚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