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清穿之嫡幼子日常(穿越重生)——睡不醒学不会

时间:2025-03-04 08:21:24  作者:睡不醒学不会
  躲在京城,一辈子躲在皇阿玛的羽翼之下,可能这辈子她都是依附别人而活的菟丝花。
  要是哪一天,人靠不住了,她还能怎么办。
  还不如把命掌握在自己手上,想到淑慧长公主强势的样子,想到了如今的科尔沁淑慧长公主说话依旧很有分量,二公主就心潮澎湃。
  她知道自己未来的丈夫是什么样,如果在京城,她会失望,但在蒙古,她很开心,毕竟这意味着她有很大的可能能够干涉政务。
  太子还不知道自己说的话给二公主埋下了多深的种子,他现在正在处理喀喇沁部的事情。
  杜棱郡王也被人看管了起来,康熙派人带着他快马加鞭的赶去了蒙古,联系了黑龙江将军萨布尔,萨布尔带着军队去了蒙古那里,把蒙古人吓得要拿出东西对抗。
  好在不是他们想的过河拆桥,萨布尔将军是来了解情况的。
  喀喇沁部本来就不是一个大部落,风评也一样,噶尔臧经常惹是生非,让人早就看不惯了,所以调查的时候很多人添油加醋的说一些似非而非的话。
  萨布尔严肃的点头,谁也看不出他想的是什么。
  杜棱郡王倒是想要联系的自己人,可惜嘴巴被封上了,人也被看管在马车里,根本没有机会。
  调查完情况,萨布尔把消息给康熙派遣来的人,那人带着杜棱郡王又回了京城。
  一进京城,没多久,杜棱郡王就被剥夺了郡王的爵位,连带着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都成了普通的蒙古人。
  至于喀喇沁部就一分为二,一半给淑慧长公主的部落,一半给大公主所在的部落。
  虽然都是科尔沁,可是同宗不同源,两个部落距离也是有的。
  现在莫名其妙多了一块地出来,大家都开心。
  康熙也下了指令说是因为喀喇沁部以下犯上,对待公主不够尊敬,还妄想尚公主,皇帝的女儿是那么好娶的吗?还当大清是以往的大清的吗?
  现在的大清是大·拳打准格尔,脚踢东夷·清!
  太子让人写的文章气势很足,一下子就拿捏住了蒙古的命脉。
  虽然说大清嫁公主都算是常态了,但不要当做理所当然,如果不是康熙不想动手,蒙古那是分分钟拿下,不信的话就看看你们的隔壁,萨布尔将军可没有走远。
  甭管蒙古心里怎么想的,总而言之这次的撤藩事件一点波动没有,大家都老老实实的听从指挥。
  淑慧长公主那边也早早就笑开了花,本来还想着康熙是不是要下令惩罚科尔沁,没想到转头白送了一块地。
  白拿的地盘谁不想要呢,别管什么地方远不远的,只有到手了害怕会飞不成。
  还是乌尔衮有福气啊,瞅瞅,娶了公主带来了这么大的好处。
  札萨克多罗郡王和福晋也是无奈,他们是偏向大儿子的,可惜母亲一直喜欢小儿子,虽然大儿子没有那么聪明,可是小儿子也没有更好啊。
  实在想不通淑慧长公主怎么想的,这次跟过来,札萨克多罗郡王也是想再劝劝母亲的,没想到现在白拿了一块地,札萨克多罗郡王彻底不能劝了。
  连他自己都兴奋的很,更何况老母亲呢,这种时刻不能扫母亲的兴。
  太子处理好了杜棱郡王和噶尔臧的事情后才歇了下来去看弟弟。
  胤祧把太子给的任务完成的很好,太子给了他常泰带回来的宝石。
  大红色的,璀璨夺人,胤祧看得目不转睛。
  拿到手后就迫不及待的往兜里塞。
  “额娘阿玛没有短你吃的吧?”太子捏着下巴笑:“怎么养成了这么财迷的样子。”
 
 
第177章 错误的
  胤祧一边用手捂着兜,一边噘嘴:“这是收藏,这是爱好,你不懂。”
  作为一个被龙养大的孩子,他没有闹着从小就抱着宝石就不错了,小时候抱金子,长大了抱宝石,看他安排的多好。
  “我任务完成的不错吧?”胤祧抬头看他哥,小眼神可爱的很,让太子一边咳嗽一边笑。
  “是不错”太子带着笑说:“把恶心的人打跑了,以后的公主们就不用去蒙古了。”
  “哼”胤祧皱巴着脸:“这么大一个大清,还怕给三姐姐找不到好看的夫婿吗?我不信!”
  “嘴上这么说,等人都走了,你看你急不急”太子点着弟弟的头。
  胤祧瞬间想到了很快要远嫁的二公主。
  “大姐姐好久没回来啦,这次也不回吗?”胤祧可怜巴巴的拽着他哥的袖子的问。
  他还以为皇阿玛会让大姐姐回来看看,但是一直没有看到他皇阿玛写信,完全没有一点要把大公主喊回来的意思。
  “因为大姐姐有孕了”太子说:“才几个月,来回颠簸对身体不好。”
  说着说着太子开始惆怅起来,没想到兄弟姐妹一个一个长大了,大婚后很快就有了孩子,有了孩子以后的来往也没那么密切了。
  胤祧怔了一下,“我要当舅舅了?”
  虽然已经当过一次叔叔了,但舅舅可还是第一次,胤祧兴致勃勃的开始盘算着要给外甥或者外甥女准备什么东西。
  “是啊”太子有些感慨的说:“时间真是快。”
  低头看着傻乐的十一,太子开始幻想十一将来长大的样子,结果发现自己完全想象不出来,也有可能是因为十一平日里的形象看起来完全没有长大的样子。
  哪怕他现在的个子已经快比十阿哥高了,但是好像比十阿哥还没心没肺一样。
  算了,太子摇头,十一本来就不是普通人,这一世让他逍遥些也无所谓了。
  胤祧不知道他在他哥心里已经连十阿哥都不如了,他还沉浸在他的辈分往上不停涨的快乐之中。
  “从此以后,后宫再也没有人敢说我小了”胤祧声音很大的喊着,紫苏听到之后从偏房走了进来。
  “阿哥爷,太子爷都走了,您怎么还在吵啊?”
  太过沉浸没想到他哥都走了,天色都快晚了,胤祧不敢继续饶命,灰溜溜的从椅子上下来跑去洗漱了。
  嫁女儿是一回生二回熟的,虽然心里还是不舍,到那天的时候还是得放手。
  就是出门的时候康熙破例让荣妃站在了身边。
  如果不是因为皇后求情,康熙不想破这个例,但皇后苦口婆心的劝了又劝,“荣妃生育了好几个孩子,劳苦功高,这么些年在后宫也很本分,养大的三阿哥和二公主,万岁爷给她一个体面也好叫二公主安心的去蒙古,孩子都是记挂着额娘的,二公主再是主意大也不妨碍她想荣妃。”
  康熙没办法,只好同意了,况且他也不忍心看女儿哭的样子。
  出门的那天二公主才看见原来荣妃也出来一起送嫁,当即失态的眼眶都红了。
  跪下磕头的时候,她是真心实意的希望皇后能够一直都好,她知道是谁提议的,也知道只有皇后在,后宫在会平静和谐。
  荣妃本来性子就一般,早年受了很多宠,后面没了宠,倒是安静下来,只是性子也说不上多好。
  如果不是二公主在身边看着,说不定荣妃还要做一些不该做的事。
  之前二公主要去蒙古的时候最大的犹豫就是担心她额娘,但是皇后很快组织妃嫔们在一起做事,打发这深宫寂寞的时光后,二公主就放下心来了,最起码的是她额娘不用怕孤独了。
  “女儿走了,这么些年,多谢皇阿玛皇额娘的教养。”二公主磕完后后就轮到太子要背她出去了。
  “以后去了蒙古,也不要害怕,受了委屈就让侍卫带你回来,京城永远是你的家。”康熙说。
  二公主一边点头,一边努力的让自己不要哭出来。
  大喜的日子,大家都在笑。
  荣妃站在皇后后面,红着眼睛,一句话也不敢多说,只要她一双儿女过得好就行,剩下的她都不在乎了。
  第二次背着出嫁的姐姐了,可惜大阿哥实在太忙了,赶不回了,要不然怎么也得让乌尔衮吃点苦头。
  “多谢二弟”二公主进了轿子,太子也该走了,临走前二公主轻声的说道。
  太子没有回头,而是背着二公主点了点头随即头也不回的离了。
  太子刚离开二公主就捂住了嘴哭了出来,以后的路就要她一人人去闯了,虽然皇阿玛说皇宫是她永远的家,但二公主知道,公主和阿哥不一样的,就连阿哥长大了都要出宫安家,皇宫又怎么可能是一个外嫁的公主的家呢?
  三阿哥红着眼看着太子背着二姐姐走远了,心里虽然难受,但也知道这是最好的办法。
  因为太子地位高,只有他背着二姐姐才不会让那些捧高踩低的人看不起二姐姐。
  “三哥,我们走吧”胤祧过来拉着三阿哥的手,“别看啦,等后面你也要大婚了,不知道未来的三嫂长什么样。”
  胤祧看三阿哥实在难受,故意打趣他,希望他能早点走出来。
  没想到走出的太快了,三阿哥现在不但眼睛红,就连耳朵也红的不行。
  “走走走”三阿哥说:“宫里宴席摆开了,还不去吃,小心热汤都吃不上。”
  胤祧吐了吐舌头,没有再打趣他了。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很快这次科考的分数都出来了,因为科举改革了,所以也不需要进京考试,只要分数够了就能来京城大学念书。
  太子和胤祧站在京城大学门口看着一茬又一茬的人不断的进来。
  胤祧咽了咽口水:“哥,是不是要扩建了啊?”
  太子沉默了一会说:“先等外汇赚到了再说。”
  扩建肯定是要扩的,不单单是要扩建,更重要的是要在别的地方也建大学了,不然全都来京城,发展不均匀啊。
  大清地方那么大,先挨个来的,主要是想想第二个大学要建在哪里。
  估摸着教育部又要发愁了。
  教育部是从户部脱离出来的一个部门,主要是之前的舞弊行为让康熙意识到所有的事情都让一个部门做,发生错误的概率太大了,所以康熙听了太子的意见把教育部独立了出去。
  目前大清只要和考试念书有关的都找教育部。
  新上任的部长兴奋又惶恐,听到那么多酸言酸语之后发誓要做出一番事业让康熙和太子看看,他们选人的眼光还是很好的。
  带着弟弟看够了新生入学的场景,太子才带着胤祧回宫。
  现在入学的时间和后世相差了不少,太子打算好好写一份奏折捋一遍新的教育体系。
  从入学的时间到放假的时间以及考试的时间,都要好好的捋一遍。
  现在没有了进京考试这一向,相当于放了很大一部分权力给地方,就看地方能不能接住了。
  要是不行的话,估摸着地方到时候也得派人去。
  不过这样也好,很多官员平日里偷奸耍滑的,无所事事的,混吃等死的,都能派上用场了,也不怕他们不干活,不干活的都革职,让位置给那些干活的小官员。
  胤祧看了一遍京城大学入学情况之后,几次三番的想要再出去看看,听说新生还要军训,胤祧之前只和康熙看过一次,不过也是好几年前的事了,他打算再看一看。
  太子没时间忙,胤祧也没去烦他。
  找了九阿哥十阿哥,哥仨快活的又出宫去了。
  “这大门气派”十阿哥看着京城大学的大门,有些羡慕的感慨。
  比他们阿哥所还要豪横。
  “也就大门能看了”胤祧说:“里面还是很穷的。”
  “那算了”十阿哥瞬间打破自己想要来这里独食的想法,他还是适合在阿哥所里和上书房带着。
  空荡荡的大学里,没什么在教室上课。
  “应该都在操场”胤祧说。
  之前京城大学没有修建操场,所以学生都去京郊大营军训,只是长时间这样也不是办法,所以康熙户部拨了款让大学修操场。
  修的还是很气派的,起码空间很大,能容纳不少人。
  胤祧带着九阿哥十阿哥一起去了操场那边看,乌泱泱的一片人,只是大家都没有再训练,而且围成了一个圈看着一个人在说话。
  “……学校就是应该学习的地方,让我们这些人又跑又跳的,到底是为何,这不是浪费我们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吗?我们还怎么实现我们的抱负?”
  那人说的慷慨激昂,不少学生附和着他,“是啊是啊,我们都累了半天了,一直跑一直跑,还要晒太阳,这太阳这么大,实在受不了了。”
  “就是嘛,都是谁定下来的,这一点都不符合现实,如果想要锻炼的话,就去隔壁的军校啊!”
  年初的时候把一部分军校生从京城大学分了出去,另外建立了京城军校,相当于之前的武举,考完了就来军校读书锻炼。
  但是京城大学依旧保留军训这项活动。
  “这位兄台的话说的可过了,要知道文人也不是只会读书的,想一辛弃疾,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你说说,你哪一点比得上他,你怎么好意思说不要锻炼的?要是打仗了,你难不成给敌人念书听吗?”
  “哈哈哈哈哈”本来有些紧张的气氛霎时间消散了,大家哈哈大笑,那人脸都涨红了,恨不得冲上去打人。
  “这件事本来就是错的,就是不应该,我是孔子的第六十七代孙,我难道不知道正统的教学是什么吗?”
 
 
第178章 大问题
  胤祧和九阿哥踮起脚尖拼命的昂着脖子试图看清中央围住的人,没想到完全看不见,只能听见声音。
  “这人是孔子的多少代孙子啊?”胤祧问九阿哥:“不会是衍圣公的儿子吧?”
  “不知道”九阿哥一边抬头看一边回答:“衍圣公就比皇阿玛小四岁,如果是他儿子的话,年纪估摸着也差不多。
  兄弟俩还没看清,眼前的争论的人竟然开始打架了,还是拿着刀和剑的那种。
  这下看不得热闹了,赶忙喊人过来制止他们。
  他们吵架的时候正好是休息的时候,教官不在,要不然也不会有精神吵架。
  教官来了之后很是生气,罚他们每个人去跑十圈,挑事的跑十五圈。
  看着空荡荡的操场,胤祧默默的往后退了两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