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酒的支援速度一向很快,他也太熟悉尼昂,至少在尼昂与组织撕破脸皮后,他肯定知道怎么最高效率的追杀自己的前搭档。
而尼昂哪怕再厉害,也不可能一个人面对一整个武装完善的部队。
尼昂倒是不怕死。
只是,在解决完所有仇人后,他还有另一件重要的、决不允许出意外的事需要处理。
而那个时候,追在自己身后的狗就很烦人了。
……
贝尔摩德离开的第三天,尼昂收集到了特定的讯号频率。
那是一个地址。
跟随贝尔摩德辗转多处,最终稳定停留下来的地址。
——在无数障眼法下,通过贝尔摩德锁定的,那位组织BOSS的最终位置。
“真能藏啊。”
“废了那么大功夫,终于找到了。”
又一个深夜,又一个安全屋。
刚刚沐浴完的绮丽男人自言自语着,然后背靠着椅子,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把匕首。
匕首的刃面倒映着他的脸,还有他双眼里的快乐。
他在高兴。
他当然在高兴。
期待已久的时刻终于要带来,谁能不高兴呢?
只是。
尼昂:“想要行动,就得先把嗅觉敏锐的看门犬打死,但提前打死了狗,又会打草惊蛇。”
琴酒和朗姆不一样。
后者可以十天半个月不见人,可以每次都顶着不同的脸,用不同的人设。
但琴酒是不可能失踪的。
他是组织培养的靶子,是必须活跃在明面的存在。
这样的猎犬,只能在行动的当天再处理。
“或许明天就是个好日子。”
砰——
嗡——
伴随着低语,锋锐的匕首刺入了桌面。
第126章
“砰——!”
“砰——!!”
枪林弹雨, 火星四溅。
近段时间的日本乱成一套,每天夜里各地都会爆发枪战,而这一状况愈演愈烈, 死伤也在不断的累积着。
尽管如此, 平民的不安情绪却没有再继续发酵。政府公关及警方的努力固然起到一部分作用, 但更多原因, 恐怕还是在于恐怖分子本身。
“啧,也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该更加头疼。”
东京。
警视厅,搜查一课。
松田阵平俊秀的脸上冒出了胡渣,系着领口的领带也被他丢在了椅子上,头发也乱糟糟的。
他手里拿着续了第三遍的咖啡, 脸上带着明显的黑眼圈,目光死死盯着办公桌的文件堆,然后嗓音低哑,情绪烦躁, 双眼放空地含糊嘀咕, 试图靠自言自语, 强迫那快要宕机的大脑继续运行:
“无差别袭击事件停止了,光天化日之下的暴力犯罪也没再发生,多亏这一点,公关才有机会控制住恐慌发酵。”
“但与之相对的, 夜深人静时的火拼事件,以及目前还不确定凶手目的与动机的暗杀事件,却多了不少。”
“这个数据,简直就像回到了三四十年前的日本一样……他们哪来那么多的枪?”
三四十年前的日本,极道势力远比现在嚣张, 类似把人灌水泥沉东京湾之类的事情是真能做出来,甚至还不算罕见,因此那时见不得光的事情也多得数不胜数。只不过碍于当时通讯水平不高,在极道势力与政府都有意遮掩某些事实的情况下,那些可怕的黑暗往事被轻易的隐瞒了下去,成为了漫长的被遗忘的历史一部分。
而现在不同。
现在基本人人都能上网,人人都能成为信息的传播源,封锁信息的成本高得不行。
因此除非恐怖分子自己不再闹得大众瞩目/给公关操作的机会,那么在彻底把犯人一网打尽之前,恐慌的控制不能说完全做不到,至少绝对不会那么容易。
“可这真奇怪啊。”
松田喝了一口热腾腾的黑咖啡,任凭苦涩味和残留的烟草味在口腔里交织,继续迟钝的转动脑筋:
“那群家伙背后的组织,到底为什么突然转变了作风?”
从一开始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于市区发动无差别袭击,声势浩大的把想要杀的人与不幸被卷入的普通人一同干掉,到最后变成隐蔽的、针对性的暗杀。
这种变化,必定是有原因的。
两种截然不同的行动风格,或许对应着两种目的。
松田翻了翻桌面上的情报,面露沉吟。
事实上,这段时间的搜查一课也抓到过几位犯人,只是没能审问出他们背后的存在。
那些犯人要么说是私人恩怨、坦然认罪,要么说是报复社会,亦或者是看准了警方没绝对证据,死皮赖脸表示自己是无辜的,你们搞错了。
极其圆滑,极其镇定。
松田当时也在场,他透过审讯室单向玻璃看着犯人,眉头紧皱,神情凝重的不行。
他心想:这群人应对警察的手段未免也太熟练了。
如果把事件单独拿出来分析,不并案处理,那真就完全看不出破绽:简直轻易就能让警察以为他们是主犯,以至于忽视他们背后的存在。
这种特征很让人有既视感。
不管是日本的极道,还是国外的黑手党,在进行一些违法犯罪的时候,就常常用这一套脱罪——让一个人来承担整个行动的罪行,以此让真正的主谋逍遥法外。
目暮警部就对此细思极恐。
他才四十来岁,不算老,从业也就二十年出头,因此没经历过日本极道最嚣张的时期,但这并不妨碍他年轻刚入行时老前辈和他提起那段时间的事。
老前辈说:那个时候我最怕就是听见极道的事,因为去了也抓不着,那些地痞流氓比我们还懂法律漏洞,而我们就只是对极道束手无策,被国民谩骂的废物。
老前辈说:沉案?不,极道相关的案子,他们总是会“体贴”的推出一个替罪羔羊让我们结案,让我们有所交代,因此被沉的案子不多,尽管谁都知道那是替罪羊,谁都知道主谋另有其人,但也谁都拿主谋没办法。
这就是上世纪日本极道给日本警察带来的阴影。
松田阵平没经历过。
但通过警视厅档案的记载,他也能够想象出当时警察的无奈和颓丧,以及极道势力的猖狂与可怕。
这种影响甚至至今都还没能完全消除,不然日本侦探风气也不会如此盛行——侦探越被推崇,平民遇到事越是想着找侦探,就越凸显国民对警察能力的不信赖。
总之。
透过这场席卷日本的动乱,以及那些被逮捕的犯人的表现,松田看见了一个不逊色于档案记载的极道巅峰时期的庞然大物。
他对这件事很上心。
或者说没有刑警对日渐增加的死伤人数不上心。
松田曾经就有意接手审问工作,打算亲自去会会犯人——他气势够凶,也够机敏,指不定就能问出些什么。
然而现实没给他机会。
那些被搜查一课逮捕的犯人,往往没多久就会被公安接手。
……理由无外乎是国家机密,并且给出了完整的交接手续。
搜查一课不甘心,无数次向上提交申请,却只得到了“你们就负责把眼前的案子搞定,并且等待通知”的回复。
——言下之意就是幕后黑手他们公安会负责处理,你们不要添乱,等到了需要刑警上场的时候,自然会调动一切能用的人力。
松田差点被气死:堂堂搜查一课,被说得像是片警。
但他没被气死,甚至罕见的没发飙。
目暮警部看着忍到五官扭曲、青筋爆起但就是没破口大骂的松田,震惊到以为对方加班加傻了。
什么!那个松田居然没和公安代表吵起来?
指望靠松田那张嘴找回场子的刑警同事们很失望,然后和目暮警部保持了高度一致的脑回路。
松田:……
松田嘴角抽了抽,一脸无语看着他们。
他没发飙,纯粹是之前遇到过诸伏景光。诸伏景光曾经含糊透露的情报,足以让松田有所判断。
……早在公安插手的时候,松田就怀疑现在的动乱,和之前那个未结案、短时间爆发四起手段残酷的连环杀人事件有关。
他曾经以为那起连环杀人事件的凶手是在“复仇”。
因为犯罪现场留下的痕迹,充满了痛苦的痕迹。
然而。
在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公安的再次强行接手,让松田对自己的判断不确定了起来。
他认为二者有联系,公安的插手就是证据。而一旦二者相关,那连环杀人事件的凶手,目的就不会,或者说不可能仅仅是复仇。
再加上当时偶然碰面的景光低声给出的“连环杀人案的死者不一定是无辜者”的情报,松田最终笃定的把线索串成一串,并在脑海里构建出了基础猜想。
——即“这间隔时间短暂的先后两起案件,幕后主使都和景光他毕业失踪后去秘密调查的某个组织有关”的猜想。
失踪数年的景光之所以会再次出现,说明他已经不需要再隐蔽调查。
景光,或者说景光背后的公安部队,已经开始准备收网。
所以不出意外,现在的社会动乱及死伤,都是收网的代价。
松田不喜欢这种牵扯平民的代价,但他也知道世界没有那么多两全的方法。而景光的态度,已经让作为对方同期与好友的松田,意识到那个组织究竟有多么棘手。
棘手到哪怕需要付出代价,公安也必须咬牙忍下。
——因为不愿意错失这个千载难逢的收网机会。
老实说,如果当初没有偶然与景光见面,松田在公安接二连三带走搜查一课手中犯人的时候就会跳脚,并如同事所猜测那样大骂,竭尽全力翻阅刑警的条例,要求公安共享情报。
毕竟恐怖分子相关的案件,搜查一课并不是完全无权掺和的。
搜查一课的地位很高,职责很广,这种案子如果非得较劲掺和,也不是做不到。
只是公安既然这么安排了,诸伏景光也在全程配合,甚至是上面的命令都隐隐偏向于公安,松田就明白:必定是公安的收网计划当中,需要一个“对幕后主使完全不知情”的刑警部队去做些什么。
等等。
……需要“完全不知情的刑警部队”做的事?
松田灵光一闪,猛然坐直了身体。
先前的声势浩大。
之后的悄无声息。
那个组织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作风所对应的目的,难不成就是明面上的效果?
比如说想要得到警察的关注。
又比如已经达成了目的,因此重新安静下来。
可一个犯罪组织,吸引警方注意力做什么?
巴不得不被盯上吗?
如果是愉悦犯、思想犯,犯罪现场一定会留下他们的“宣言”,再不济犯罪手段、犯罪目标一定会具有识别性。
但这起事件没有。
不仅没有,每个案子的手段还都五花八门,识别性低到不行。
如果不是时间上太过微妙,并且因为数量够多,足以在不起眼中找到零星几点重合,让某些脑洞大开的媒体率先提出猜想,警方也不会那么快意识到这一点,并在核对后对其进行并案处理。
难不成是警方的正常调查行动,已经达到了幕后黑手的需求?
仔细想想公安拒绝共享情报、让搜查一课的各位按照职责行动的命令,松田就觉得这个猜测不无可能。
那么警方做了什么?
加强了巡逻。
几乎24h都有警车在外。
便衣更是在各处全天候轮班不停息的蹲点。
与此同时,为了防止罪魁祸首的进一步犯罪,警方还接连派了代表去拜访各大企业单位的负责人,并与其谈话了解状况——因为早期几乎都是些知名企业单位被攻击、炸毁,刑警自然也就盯着其他类似的企业,尤其是与遭遇恐怖袭击的企业有所合作的那一批。
很正常的流程。
如果恐怖袭击的主谋想要的结果就是这个……
松田越想越心惊。
因为这么一套猜测下来,他得到了一个细思极恐的答案。
——警方所监视的那批企业!
——警方曾经要求谈话的那批人!
——警方曾经派人监视的地点!
那些以或警惕,或怀疑,或保护为理由而被警方盯上的人与企业,或许就是幕后黑手想要的目的。
仅仅只是被警察盯上就能达到要求……
是因为被警察盯上,就能够保证某些人不能自由行动?
“那些人,那些企业里,存在问题。”
松田斩钉截铁,随后喃喃道:
“是有第三方势力正在攻击诸伏秘密调查的那个犯罪集团、想要黑吃黑,还是说他们内部自行内乱?”
“那四起短时间内接连发生的连环杀人案的死者,难不成也是犯罪集团的一员?”
如果真是这样,不管是组织内乱,还是有第三方插手,这事都显得无比让人胆战心惊。
不提把警察当棋子算计,不怕反噬的狂妄态度,就光看警察盯住的人与企业这一点——就足以让人细思极恐。
那大多都不是什么平平无奇的存在。
大半都是税收大户,在日本社会赫赫有名,最差的也是小有名气的程度,而与其有交集的名人政客,更是数不胜数。
再看看那场连环杀人案的受害者,也都是些非富即贵的大人物。
如果他们同属于某个犯罪组织、某个不法势力,那这事简直让人毛骨悚然。
“……”
松田一口闷了咖啡。
他点了根烟叼着,重新翻阅起桌面的文件。他这回想要仔仔细细对比“受害者”的信息,对比受害企业的登记文件,并打算把昔日刑警约谈过的人的基本资料找出来。
124/145 首页 上一页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