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师傅等人来的林化生产队的时候, 大队的队员们已经去上工了。孩子们也去上学了。他们在村子里晃荡,喊着赵师傅的大名。
赵师傅听到声音,特地从金家走出来,高兴地朝他们招手:“你们咋都来了!咱是不是要回去了?”
“老赵,咱听说林化生产队要搞个城乡合作养猪?这是咋回事?”张师傅迫不及待地开口询问详情。
赵师傅表情惊讶地看着他们:“你们咋都知道了?”
张师傅等人一看赵师傅的反应,显然对方早就知道了这件事!但是赵师傅一直没跟他们提起过!这就让人不舒服了!
明明大伙儿是一起到乡下出差的!老赵在林化生产队碰着好事儿却不告诉他们!太不地道了!
赵师傅发现同事们的眼神变了,赶紧解释道:“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是很了解!就是大概听说了有那么一件事儿!我还以为这事儿没几个人知道呢!毕竟林化生产队的书记让我保密!”
言下之意就是他不是故意瞒着其他同事的!而是林化生产队要求他保密!他才不能告诉同事!
一个是有好事儿自己藏着不说, 一个是有好事儿被别人要求藏着不说,意义完全不同。赵师傅可不希望被这些同事误会自己!
“老赵,那你对这个城乡合作养猪了解多少?”张师傅追问。
赵师傅告诉他们:“只听说这个城乡合作养猪是城里人掏钱,乡下人来养猪。可以是个人对个人,也可以是集体对集体。”
“你快展开说说!”张师傅一脸急切。
赵师傅慢慢地说:“个人对个人, 就比如我掏钱,由金家来养猪。等猪出栏后,猪肉四六分, 或者三六分!集体对集体, 就是由单位掏钱,与生产队合作, 这批猪苗出栏后也是按照相应的比例分肉!”
“哪方拿四哪方拿六啊?三七分又是咋分?”张师傅问得特别细。
赵师傅回答道:“肯定是养猪这方占大头!毕竟养猪付出的精力特别多!”
张师傅有些失落,低声说道:“还以为至少是平分呢!”
赵师傅摇头:“咋可能呢!乡下人要是有钱早就自己买猪回来养了!何至于整出这个城乡合作养猪计划?拿出几块钱, 最后能分二三十斤肉!对咱来说很划算了!”
“到底要掏几块钱?”
张师傅还以为要掏二三十块钱呢!听说只需要掏几块钱, 最后能收到二三十斤猪肉, 顿时觉得这个合作太划算了!他们城里人真是捡大便宜了!
“这个不好说。猪肉价格每年不一样,猪苗价格也会受到影响。要不我带你们去见林化生产队的书记?有啥问题你们可以问他!”赵师傅觉得还是找金山问这件事更合适。
“这林化生产队的书记去上工了吧?”张师傅觉得金山应该不在大队里。
“没呢!林化生产队领到猪苗后, 金山书记就留在大队里负责照顾猪崽。”说着,赵师傅领着他们去猪圈那边找人。
金山一看赵师傅带着好些人过来,心道还真让汪向阳估摸准了!
他这几天特地留在大队,就是为了等张师傅等人过来咨询城乡合作养猪的事儿。没想到张师傅等人还真来了!
“金书记!我这些同事不知道从哪儿听说了城乡合作养猪的事儿,特地过来了解了解。”
赵师傅在话里直接撇清楚这事儿可不是他走漏风声的!
金山故作惊讶的模样,吃惊地问:“你们咋知道这事儿的?”
“您就甭管咱从哪儿收到风声的,咱对这个城乡合作养猪很好奇,特地过来了解情况。”
张师傅在厂里混了那么多年,深知社会上的规矩。昨儿刚从阮东嘴里听说这件事儿,今儿她可不能把对方给卖了!回头金山跑去找阮东闹起来这咋办!
金山沉默了一下,然后无奈地说道:“的确有这么个事儿。这个城乡合作养猪计划是由市里组织展开的。咱这边只听从安排。你们要是有意向参与这事儿,回到市里后多多留意这方面的消息就行!”
“咱得掏多少钱啊?一头猪得养多久才能出栏?”张师傅比较在意这方面。
金山回答道:“目前黑猪苗是八块钱一头,白猪苗是十块钱一头。黑猪长得慢,得养两年才出栏。白猪长得快,肥肉多,吃着更香,养一年就能出栏了!我说的这些只是个大概的数,具体情况还是以实际养猪情况为准。”
得知了养猪需要掏多少钱后,张师傅等人都想参与这个城乡合作养猪计划!掏八块钱十块钱,就能得到二三十斤猪肉!虽然要等一两年,但是这笔账总的来说还是特别划算的!
张师傅问道:“这个城乡合作养猪啥时候搞?”
早点搞他们就能早点掏钱养猪,猪崽就能早点长大!他们也能早点得到收获!吃上猪肉!
金山摇头:“具体啥时候开始落实咱也不知道,都在通知呢!你们可别到处说这事儿!”
张师傅等人纷纷点头,都保证不往外传这件事儿!
一行人离开猪圈后,张师傅跟赵师傅等人商量梅花公社的那头猪到底啥时候要。最后十个人决定还是让猪长大点儿再要,回头也能多分几斤猪肉!
为此,张师傅回到双圆生产队后,特地去了一趟梅花公社。
刘秘书一看到对方就知道张师傅是想来谈谈用猪肉作为补偿的事儿。
他一脸愧疚地开口说道:“张师傅,真是对不住。咱公社的那两头猪病了!养猪技术员说了那两头猪吃不得!”
张师傅目瞪口呆:“啥?猪病了!不能吃了!那说好的分一头猪给我们作为奖励呢?你们可不能耍我们!”
刘秘书赶紧安抚道:“咱公社的领导说了!立马安排两头小猪,这两头小猪就专门给你们养!就养白猪!一年就能出栏了!回头出栏,就把两头猪宰了将肉寄给你们!”
原本的奖励是一头猪,现在变成了两头猪,听起来倒是奖励翻倍了!可是至少要等上整整一年的时间才能得到猪肉!
张师傅表情纠结,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刘秘书。
观察着张师傅的面部神色变化,刘秘书特地说道:“那两头大猪肯定是吃不了的。技术员再三强调,生了病的猪人吃了会得病!咱可不能拿你们的身子开玩笑!实在是对不住!咱公社要长期跟红星编织厂合作的。所以领导经过商讨决定在原来的基础上,再补偿你们一头猪!还请你们见谅!”
所以说无论张师傅等人接不接受,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梅花公社给出来的解决方案就是这样!
张师傅皱着眉头,问道:“难道你们公社就只有那两头大猪?没别的猪了?”
刘秘书叹气道:“咱公社原来有不少猪,但是这几年太困难了。连人都吃不上粮食,根本养不起这么多猪。养到现在只剩下那两头猪了!眼瞅着这两年粮食产量还行,至少饿不死人,所以县里才鼓励发展养猪业!这两头猪养了这么多年,谁成想会在这种用到它们的时候生病呢!”
刘秘书的话里透露着三个信息。
第一,这两头大猪是梅花公社养了很多年的老猪,是从困难时期养到现在的,可见有多珍贵!是梅花公社宝贵的财产,两头猪病了,梅花公社很伤心难过!
第二,西云县在大力发展养猪业!无论是全县拼单购买猪苗还是城乡合作养猪计划,都能看得出来西云县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养猪业!拥有那么多猪苗的西云县,未来肯定有很多猪!所以梅花公社必然能承诺拿出两头猪补偿他们!
第三,梅花公社与红星编织厂拥有合作关系,只要还想保持合作,绝对不会欺骗他们这些编织师傅。
张师傅仔细想了想,觉得梅花公社肯定是没办法了,所以才会坦然将情况告诉她。
张师傅开口回应道:“这事儿我会转告给同事们,跟他们说清楚的。”
刘秘书连忙点头,再次不好意思地说:“咱公社近期工作太忙碌了,县里的工厂生产任务重,无法借车给咱,到时候咱只能步行送你们到汽车站。”
张师傅只能理解地点头。毕竟梅花公社的忙碌他们都看在眼中。从上到下,梅花公社的人都特别忙。忙着提高思想,忙着耕种,忙着编织,忙着养猪!真是不容易啊!
看到张师傅离开,刘秘书摸着发虚的心口觉得特别惭愧。
他来到办公室,讲情况汇报给曹主任跟牛书记。
牛书记沉着脸,觉得这事儿办的真是不地道!从一开始他们就被汪向阳带偏了!虽然还是朝着发展道路前进,但是用这种欺骗手段去应付张师傅等人,这种行为真是可耻!
刘秘书欲言又止,看了看牛书记,又瞧了眼曹主任,终究是啥都没说。
张师傅等人第二天又聚在一起,商谈了回市里的事情。
得知两头大猪病了,赵师傅都觉得很可惜。不过好在他们又多获得了一头猪!虽然目前瞧不见影子,但是梅花公社肯定是不会骗他们的!
一行人也不打算麻烦梅花公社的干部送他们离开了,打算后天就直接出发去汽车站,乘坐汽车回市里。
当天回到大院的时候,他们看到邻居们聚在一起热闹的议论事情。
张师傅好奇地凑过去,问道:“大伙儿聊啥呢?”
“哎哟!是张师傅回来了!一段时间没见,瞧着脸色都发灰了!咋看起来那么脏?浑身是土!”
“还真是张师傅!听说您去出差了!出趟差咋把自己折腾成这样?”
“赵师傅他们也回来了啊!一个个的都是灰头土脸,风尘仆仆的模样!看来这一趟怪辛苦的!”
张师傅尬笑了一下,解释道:“咱这回去的是西云县的一个乡下公社出差。当地环境特别艰苦!那边严重缺水,一切用水以农耕为主,连生活用水都得节约再节约!当地的农民已经好几年没洗澡了!”
“合着你们这阵子没泡澡?”有人露出震惊的表情,适当地嫌弃起来。
张师傅表情尴尬,在乡下的时候还觉得自己很体面。回到城里一对比就觉得自己不行了。
她改口说道:“这不是刚回来嘛!回家放下东西就去澡堂泡澡,好好搓一搓身子!”
明明张师傅已经说了自己要回家,却还是被人拉扯衣服拦下来。
“张师傅,你们刚回来还不知道吧!市里搞了个城乡合作养猪计划!让咱城里人掏钱,给乡下人养猪呢!”
张师傅立马问道:“开始了吗?”
见张师傅反应这么兴奋,钱大妈表情诧异,突然问道:“你刚才说是从哪回来的?”
“西云县啊!”张师傅回答。
钱大妈拍着大腿凑近张师傅追问道:“这个城乡合作养猪计划好像就是在西云县展开工作!你们刚从西云县回来,是不是了解更多情况?西云县那边开始养猪了吗?养的猪多不多?”
张师傅一下子被很多邻居围起来,追问城乡合作养猪计划的详情。
这让张师傅犯难起来。她不知道要不要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告诉大伙儿。毕竟她答应过金山不对外说的。
张师傅赶紧求助同事:“老赵!”
张师傅这一叫,其他人连忙把赵师傅等人围起来询问城乡合作养猪计划这件事。
张师傅与赵师傅等人最后被大伙儿问得没办法,只能支支吾吾的把自己知道的事情说出来。
“这事儿靠谱吗?”
“张师傅,你们是咋想的?要不要参与这事儿?”
“对了,听说你们这次出差奖励是一头猪!猪呢?咋没瞧见?”
张师傅等人犹犹豫豫,没好意思说猪发病的事,只说从一头猪奖励变成了奖励两头猪。
“一头猪变成两头猪啦!这不就是双倍奖励!哎哟!真是天大的好事儿啊!猪呢?”大伙儿特别关心猪。
张师傅尴尬地说道:“咱这些去西云县出差的人跟当地公社谈好了,猪太瘦了,打算再养一年,将猪养肥了再把猪要回来。”
钱大妈质疑地问道:“还得等一年才能领到猪?一年后西云县那边的公社还认账吗?”
张师傅语气肯定地回答道:“当然认账了!咱编织厂跟当地公社有订单合作往来的!梅花公社要是想保持合作,就必须得遵守承诺!把应该给咱的奖励都得给咱!”
听了这话,其他人没有再质疑这件事有问题。话题又绕回到城乡合作养猪这件事上。
钱大妈问张师傅:“那你们要不要掏钱跟乡下人合作养猪?”
张师傅点头:“我觉得这个城乡合作养猪很划算!咱现在掏个八块十块,最快一年,最迟两年就能得到二三十斤肉!咱想吃肉多难啊!要是掏了钱养猪,咱就有肉吃了!”
钱大妈等人听了之后也心动了。但是还是又不少顾虑。
有人担忧地问道:“万一乡下人把猪养死了,这损失是不是也得分摊?那咱掏出去的钱不就打水漂了吗!”
这个问题问出了很多人的担忧。投了钱就能收获回报,大伙儿都愿意参与。但是投了钱却要承担一定的损失,大伙儿就有些犹豫了,开始望而止步。谁家攒点钱都不容易,把钱整没了还不得心疼一阵子!
张师傅无奈地说道:“没办法,无论谁养猪,都得承担猪生病的风险。乡下人养猪,比咱付出的精力更多。咱只负责掏钱,等猪出栏就能收到猪肉。比起辛苦喂猪养猪的农民,咱实在是太轻松了!”
这话让人无法反驳。大伙儿认真的思索起来。
张师傅趁机离开众人的视线,赶紧回家放东西,拿着澡票跟钱跑去澡堂泡澡。
舒舒服服的洗干净身子后,张师傅回到家,顾不得关心家里人近段时间的生活状况。直接宣布一件事:“听说了吗?最近出来一个城乡合作养猪计划!咱家必须得掏钱参与!”
张师傅的丈夫一脸愕然,惊讶地说道:“这事儿靠谱吗?”
张师傅点头:“当然靠谱!我刚从西云县回来,对当地的情况特别了解!现在西云县正在大力发展养猪业!全县各个公社都买了猪苗,各个生产队都在养猪!”
“既然西云县已经养有那么多猪了,为啥还要让咱城里人掏钱就养猪?”张师傅的闺女感到疑惑。
172/222 首页 上一页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