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了,我们可是世界上唯一保留下来的四大古文明,秦始皇的统一所起到的作用绝对至关重要。】
何淼悄悄落后在末尾,跟大家说道:“安啦,都别看那些瞎子排行榜。某些人不是觉得咱们老祖宗对全球历史进程的影响力笑了吗?这一次咱们让他们亲眼见证老祖宗对全球历史带来的影响力。”
【哈哈哈哈爽!】
【幸亏是平行世界,我们可以肆无忌惮地给淼子出主意哈。】
刚还发表阴阳弹幕的外国网友傻眼了,各国官方赶紧发布公告约束翻墙追穿越直播的那些个网友。
【何淼是全球唯一一个能穿越到两千两百年前,还不能穿回来的人,观看他的直播需以照顾他的个人情绪为主,任何人不得发布刺激穿越主播的言论。如果因此造成对那个平行世界我们远古祖先的不利影响,将追究相关网友的法律责任。】
去骊山园中心部位的路上,何淼就看到了神通广大的网友们转载到弹幕上的外网官方声明。
何淼一下子乐出声来。
哈哈哈。
网友翻译上线:【这个华国的穿越小伙他拿的是穿越单程票,他可以在那边对那个还处于启蒙阶段的我们的老祖宗为所欲为,我想威胁他帮助我们的祖先也做不到,所以你们说话都最好是注意一点。】
何淼深以为然,他的父母亲人早就被藏起来,那些人想要通过亲人拿捏他根本不可能,何淼相信穿越应急部门的能力。
嬴政问道:“淼淼啊,前面种的是什么?”
众人一抖,陛下竟然叫何淼,淼淼!
李斯转头看了眼落在后面没听见这句话的何淼,就凑过来替他说话:“何司丞退到后面去了,似乎是有事,不太方便我们知道。”
刘邦说道:“我们司丞大人年纪还小,长身体呢,骨头痒,喜欢乱蹦乱跳。”
萧何回身把何淼拉过来。
【我看见了,李三说了些什么之后,邦哥和老萧都挺紧张的。】
【李斯老阴阳怪了,个人感觉他已经沿着吕不韦的权臣之路越走越远。】
【他还不如吕不韦,老吕这个人渴望权势吧,至少知进退,而且做事顾大局,如果老李有老吕的一点大局观,沙丘政变能让赵高一个大秘掌握主动权?】
何淼上前来:“我来了,李书吏,您说我什么呢?”
李斯笑道:“说何司丞日理万机,忙得很啊。”
何淼:“我一点都不忙,就是发现路边有些菜长得不好,剔了剔苗。”
手一伸,白净的手心里躺着两颗野菜苗。
李斯皱眉。
何淼说道:“我们身为朝廷命官,当时刻想着为陛下分忧,也当忧心黔首们的一饭一蔬,我发现你们山外面的能吃的青菜很少。这不,特地带人去山里找了很多野韭野葱打算培育一下。”
嬴政微微点头。
但大家都看得出来,这小孩是把话说到了他心里去了。
蒙毅忍不住羡慕,果然有些人就是天生适合做官。
李斯:你咋这么能说呢。
萧何已经跟何淼说了章少府的问题,何淼指着路两边的菜跟大家解释:“我觉得没菜吃,从山上挖了很多野菜,想种下看看。”
这个是西葫芦,也就是常吃的瓠瓜,那个是紫苏,调味佳品。
连黄花蒿都有。
全都是何淼上山带大家云游秦朝的时候,被网友们指点挖出来的可药用可食用的草。
然后何淼才知道,现在的食物谱系可真简单,连菠菜都没有。何淼最喜欢的是挖出来的一丛野芹,骊山园这么大,在路边种一畦根本就不显眼。
但华夏人骨子里酷爱种植的基因在这时候就已经觉醒了,自从何淼在路边种上能吃的野草之后,经过的官吏、工师、工匠就没有不问的。
山上跑下来野物来啃菜,大家都会拿着棍子驱赶。
嬴政也是没想到何淼种这些都是能吃的,这小子真是个会种庄稼的啊。然后想起来种在咸阳宫的那些幼苗,藤蔓已经茂盛到爬出了原来圈定的范围。
小树苗的几颗长得颤巍巍的,到现在还活着的只剩下了三两颗。
至于小麦,一开始长势还不错,入了八月以后竟然有发黄的迹象,治粟内史带了很多人去看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最终也只能归结于这是山中之物,不太适应外面的物候。
李斯觉得自己今天没说对几句话,便说道:“比,这两颗跟陛下种在咸阳宫的一样啊,可惜没有陛下种的那些藤叶繁茂。”
章邯蒙毅,还有站得比较靠后的淳于越都看向他。
李丞相今天是怎么了?
说的话大失水准啊。
陛下种的那些跟谁没有见过似的,长的好是好,但是每当枝头发一个指头长的瓜牛子,不过三五天必落。
治粟内史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陛下正打算从民间找几个擅种瓠瓜的人来看看呢。
但是看人家何司丞种在路边的这些吧,藤蔓虽然没有陛下种的那些茂盛,而且也没有怎么打理,就这么躺在地上任它爬,在巴掌大的绿叶底下却是藏着一个又一个长条形状的瓜了。
这瓜呈现一种苍绿色,还有花纹,跟瓠瓜只有一二分的相似,显然不是之前猜测的瓠瓜之一种。
嬴政看了李斯一眼,不会说话就不要张嘴。
李斯:---
嬴政问道:“为何这里又种着几颗,我记得,当初我给你的那两颗都被种在了水泥厂。”
何淼:“我是一个月前趁着季节合适,从那两株藤蔓上剪下来藤蔓之后等它生了根移过来的,本来有好些,最后只活下来这几颗。”
“而且这个瓜是要打叉,才能肯结瓜,”看向李斯,“如果陛下种的那些太茂盛,便是没有打叉导致养分都在枝叶上的缘故了。”
李斯:为什么如此艰难?刚才那些话竟是让陛下丢脸了?
【李斯:傻眼中。】
【拍龙屁竟然拍到了龙腿上,李斯没水平啊。】
【没办法,谁让他不认识南瓜呢。其实葫芦也是需要打叉的,不过这群大佬都不知道的样子,应该是都没有亲自种过地的。】
何淼特别积极的表示:“陛下的南瓜如果有什么问题,我可以过去帮忙看看的。陛下对我赏赐那么多,我很想给陛下做点小事。”
【哈哈哈,李斯你上来吧,拍龙屁这方面还是得让我们来。】
【主播,你是装的吧。不过我也好想这么茶茶的给陛下拍马屁啊啊啊啊啊。】
嬴政略微触动,何淼是第一个甘愿为君分忧的臣子,还有这么多贡献,自己只封给他方圆百里采邑的话是不是有点小气?
第111章 骊山好
何淼走到路边的松软土壤上, 从绿油油的南瓜藤里扒出来两个已经可以炒菜的摘下来,对站在路上的众人道:“我们晚上吃清炒嫩南瓜。”
江莼带着张良和黄山道登记完回来的时候,就正好看见这一幕, 问道:“能吃了?”
何淼不是说这一颗滕能结好几百斤的瓜?还未等成熟就摘了,倒是让人心疼。
何淼一看江莼的眼神就知道是在心疼呢, 跟他说道:“南瓜不怕摘,这个摘下来, 那底下的小牛牛养分紧跟着就跟上了。”
江莼好笑,想吃摘了便是, 反正都是你种出来的, 虽然我是心疼的,也不能阻止你。
何淼看向张良和黄石公,这还把他们又给带回来了, 应该是对他们的印象不错才不舍得放到囚徒中间吧。
倒也不是。
江莼其实是看出来何淼对这师徒俩很喜欢,伪造验传的服徭役不用太严苛, 放到何淼身边跟着他做些杂事挺方便的。
况且父皇也很重视张子房, 干脆一步到位, 将他们二人还给何淼带来。
那黄山道都已经六十, 服役是做不了重工的,在这边还方便他去骊山园周边的陶窑做些咋事。
然后,张良那张脸一出现在屏幕上, 弹幕都刷屏了:【邦子哥,看我们给你带了谁来了?】
【刚才张良被江莼带走, 我都把他给忘了。】
【哈哈哈, 邦哥的另一员大将也给带来了,我怎么感觉现在的骊山团更像是大秦造反天团呢。】
【张良可是和邦哥一见如故的人啊,感觉秦汉群英中, 只有张良和邦哥是一对灵魂伴侣,就算最后分手了也分得最体面。】
【恭喜邦哥张良提前好多年相遇(烟花烟花)。】
何淼:我的运气的确很好,难道是穿越直播系统的庇护?
他身边如今已经有了一、二、三……
然后镜头从张良到萧何,最后到刘邦。
项羽、张良、萧何、刘邦。
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比复杂的四角恋还复杂吧。
不管秦二世登基之后的秦朝有多乱,最大的两大阵营现在是在他这里集齐了。
项羽这边,过来的人还少一些。有个英布,现在也是他的属官预备役,骊山大盗跟傲气的项羽都玩不好,项羽现在最大的作用可能就是或许能把范增吸引过来。
【哈哈哈,好多人啊,感觉骊山以后是每天三台戏都不够。江哥,你就是我们的贴心大棉袄。】
刘季有些敏感,这小司丞怎么又看我啊,眼神还这么奇怪?
“司丞,这南瓜我来拿。”他想了想,伸出双手接南瓜,虽然这个小司丞的年纪比他小了一轮不止,刘季却一点都不敢拿大。
萧何冷眼瞧着:刘老三长心了,面对自个上官的时候没有在沛县时的那种傲气和说大话的毛病。
何淼说道:“子房兄,黄老先生,我们要去看看骊山新貌,你们一起去看看吧。”
客气地一点都不像是对待囚徒。
【还好江莼把他们给你带回来了,要是送到采石场,淼淼啊,你就多了一个仇人。】
【友谊的小船虽好,但踩太多只早晚要翻船。】
张良缓缓跟上。
话说黄山道对骊山非常好奇,刚才就左右观察了。
骊山新貌?
骊山上不都是因为触犯秦律被抓山上,或者是强征上山服役的人吗?有何新貌?
但是越向里面走,感觉就越不一样,四通八达的小路上,役夫囚徒们来来往往,却都不见来者和往者碰面致使道路不通的。
更重要的是,对暴秦不屑一顾的张良发现,这些为秦始皇修皇陵的人面上并没有他想象中的苦色。
当年的韩国也不见如此。
那些囚徒看见何淼江莼等人经过,还会停下来笑着说话。
这,简直不可思议。
骊山的役夫们当然没有长胖,尽管何淼这段时间一直在改善骊山伙食,但一天两顿的惯例何淼还没有能力改变。
何淼想给他们吃饱吃好,然而粮草有限的情况下,只能尽量保证他们吃得好。譬如这一个月送上山的粮草中有陈米,那就做肠粉米粉,若是以粟米为主,那就磨成面掺和一点自己出钱买的麦面摊煎饼。
然后李韬上山打猎之后,收拾出来的骨头肉也都平均给骊山几千人做到大锅饭里。
总之,能让人吃得心满意足。
吃不饱的就只能忍着了。
换句话来说,挨饿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是一种常态,反而是每天都能吃得饱饱的饿不着才是不可思议。
何淼刚开始还着急,自己才来几个月根本种不出来高产粮食,这得让每天干重活的役夫囚徒们继续挨饿多久啊。
李韬江莼都理解不了他的焦虑,感觉他前前后后增加到炊事上的人有二百多个,就已经够关心骊山众人一日二餐了。
其实何淼在骊山待的时间长了就知道,当官的也不是每天都能吃到肉食,大家都过得抠抠搜搜的。
每天能鸡鸭鱼肉供应不缺的,那都是列侯之上才有的待遇。
吃饱饭不挨饿,不仅是现在吃不饱饭的黔首不敢想,就是扶苏这个接受儒家以仁爱臣民为主教育的大秦公子都不敢这么想。
何淼的想法,类似于异想天开,不过有亩产几千斤的南瓜在,江莼敢想了一些。
每天晚上教完《诗》,江莼都要打听一下南瓜的成熟时间。
何淼和江莼都安排好了那还没有结出来的南瓜归宿,给官吏分多少,囚徒役夫分多少,如何烹饪都安排得具体到步骤。
关于南瓜种子,江莼得知食用南瓜并不妨碍南瓜种子的搜集就又被这个食物惊奇了一把。
说了,到再一年,骊山用南瓜种子种出个十来亩,再给山下百姓一家分两颗藤苗,若种子还有多的,请章少府分发给各郡县。
希望能以最快的速度,叫这种能多产饱腹的食物在大秦疆域上普及开来。
不过骊山有这些南瓜也是极好的,至少目前不用担心骊山囚徒们在冬天不能干活儿时该吃什么了。
据说,每年冬天,都是骊山上上下下最难过的时候。冬天土层冻硬了根本没法干活,上面的拨下来的粮草就会相应减少,其他衙门也因为这是给一群囚徒的多有克扣。
冬天不仅多发逃亡暴乱,还会有很多人直接被抬到山下乱葬岗埋了。
何淼知道这些后,也是深感无力,现种东西根本来不及,便只有一个办法,跟陛下要。
所以给陛下看新貌,看的不只是众人的精气神,还有他们这段时间完成的工程。
现代,快到了下班时间,直播间的人数又攀上一个小高峰。
【忙碌一天之后看到淼淼和老祖宗在一起,瞬间精神百倍。】
【哈哈哈,这时候的淼淼好像是个卑微的甲方。】
【哎,大秦的牛马是真牛马。】
说话间,那头的秦始皇蒙毅章邯,还有秦朝唯一文人李斯,死心眼淳于越等,已经跟在只能偶然看见两条腿在迈动的主播身边,走到了采石场上。
何淼走着说:“耳兄还是几个月前来找我的时候看见过采石场,这段时间我们最用力改造的就是采石场。要知道能被分配到采石场干活的,无不是拦路抢劫的恶徒,也是最容易发生暴乱的地方,但是经过我们多日的教育改善,这里面的很多人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错误。干活认真卖力,与人相处和平友好。”
“松手松手,都不能打了。”
才真真是何淼的那些话刚落下,就传来这么一道威吓的声音。
“李灿,你放开不放开?”有人呵斥,紧跟着是呼啸的鞭声。
91/172 首页 上一页 89 90 91 92 93 9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