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清晨雪(GL百合)——之晨

时间:2025-03-18 07:52:23  作者:之晨
  “阿姐,行军就都吃这个?”
  顾晨咽下口中的烧饼,道:“嗯。若是粮草紧张,吃的就要缩减,不会有肉了。”
  “阿姐,你是大将军,难道不应有单独的吃食?”
  顾晨笑了笑,没说话。
  见表小姐看向自己,云逍解释道:“将士们吃什么,主子就吃什么。老王爷在的时候也是如此。”
  庞如意听她爹说过这些,但没想到这吃食竟如此难吃。
  顾晨笑着道:“吃习惯就好了。要是不吃,可就要饿肚子了。饿个一两顿还好,总不能一直都饿着。”
  甄惠瞧阿姐吃着那糊糊,心里难受。再想到这几年阿姐都是这样过来的,甚至有比这还差的时候,她的鼻子开始发酸,闷闷的道:“阿姐,昨晚上哥哥知道我要跟你去通城,给我买了些吃的带着,里面有你爱吃的桂花糕,我去拿过来。”
  枪儿得了庞如意的示意,道:“王爷,奴婢也给小姐带了些吃的。奴婢也去拿过来。”
  顾晨拦住了她们,“不必了,你们留着吧。你们一开始吃不惯这些,估计这几日都要靠着那些东西填饱肚子了。”
  甄惠抿了下唇,道:“阿姐都吃得惯,我有什么吃不惯的。”说着拿起烧饼啃了起来。
  庞如意道:“对,没什么吃不惯的。吃。”
  枪儿和松烟也跟着吃了起来。
  如此行军了两日,周谷在府兵的陪同下赶上了大军,送来了一面大旗。
  顾晨将大旗展开看了看,很是满意,道:“做的不错。”
  能得到王爷的夸赞,周谷很是高兴,腼腆的笑着道:“谢王爷夸赞。海遥姐姐让奴才给王爷带句话,说是钱妈妈已经签了契,她会保管好,请王爷放心。”
  顾晨彻底放了心,道:“你这一路赶过来也辛苦了。今夜就歇在靳将军的账内。明日一早再启程回京吧。回府后,去账房那里领赏。”
  周谷谢过王爷,高高兴兴的去找靳忠。
  大军急行了十多日,这日未时到了望西城。望西城距离通城还有三日左右的路程,按照计划,大军会在这里休整一番,补充些粮草。
  望西城的官员出城跪迎,只见最前方有一女子骑在马上,头戴银盔,身穿银甲,系玄色披风,腰佩长刀。在她的身旁是个身量魁梧,气宇轩昂,身着将军盔甲的将军。在她的身后有几个穿着箭袖袍的女子。再后面则是威武肃穆,骑着高头大马的怀朗军将士。
  为首的官员名叫郝观,恭迎瑞王进城。从城门到郝观府邸的一路,顾晨见百姓都躲着大军,眼神中带着恐惧和厌恶。以往怀朗军进城,百姓都是夹道相迎,哪遇到过这般躲避的情况。将士们面上不显,心中却犯起了嘀咕。
  顾晨带着一队侍卫和庞如意几人进了郝观的府邸。靳忠则由其他官员带路,领着将士们去了军营休整。
  从踏入郝府开始,郝观就不住的恭维着顾晨,说尽了赞美之言,领着几人直接去了宴厅。里面已经备上了美酒佳肴,舞姬琴乐,只等瑞王到来。
  庞如意和甄惠分别坐到矮案后,看着上面的菜,不争气的直咽口水。没办法,这些日子她们过的太苦了。
  顾晨坐在主位,若有所思。
  郝观在下面观察着,以为瑞王是对酒菜不满意,赶紧躬身赔罪,“下官准备不周,还请王爷恕罪。”
  从见到此人开始,顾晨就觉得他身上有一种违和感。在城外时,他跪的恭恭敬敬,但眼中却闪过不悦。入府后,他不停的说着奉承话,但表情却是冷的,那些话就像是提前背好的。郝府的外墙红漆脱落,府内的地砖碎裂的不少,来往下人不多,穿着简陋,郝观脚上的那双靴子可以看出是穿了多年。这厅里的摆设、物件更是朴素得很,但案上的菜却都是价钱不菲的山珍海味,甚至还有熊掌。
  顾晨盯着郝观,只等他露出本意。
  郝观压着满腹的委屈和恼怒,跪在了地上。
  庞如意和甄惠觉察出了顾晨的不对,也不在意酒菜了,看向顾晨和郝观。
  郝观跪了许久也不见瑞王言语,身子愈发的委顿了下去。
 
 
第110章 
  顾晨见差不多了,沉声道:“郝大人,本王率军去通城剿匪,只是在望西城休整一番,大人何须如此破费?”
  郝观木然的回道:“王爷为朝廷办差,一路劳苦,下官怎可委屈了王爷。”
  顾晨笑了一声,道:“为何不可?办差本就是辛苦事,委屈一些又有何妨?”
  郝观猛地抬起头,想要确认她说的是气话还是实话。瑞王面容温和,没有半分动怒的样子,看向他的眼神很是坦然。
  郝观嘴唇微微颤抖的道:“王爷说的,可是真的?”
  顾晨道:“郝大人这府邸许久没有修葺过了吧,却拿出如此不菲的山珍海味来招待本王,本王很是过意不去。”
  说的是客套话,还是真话,郝观分得清。他犹豫着想要开口,但还是有所顾虑。
  “郝大人有什么想说的,不妨直言。本王绝不会怪罪。”
  郝观觉得天都亮了,深深叩首,道:“敢问王爷要在望西城停留几日?”
  “今日半日的时间让将士们休整一下,补上些粮草。好好歇过今夜,明日一早便继续赶往通城。郝大人为何如此问?”
  郝观喜得双手颤抖,道:“下官谢王爷。也代望西城的百姓谢王爷!”
  庞如意和甄惠几人听的是一头雾水。
  顾晨眉头微蹙,问道:“郝大人这是……”
  郝观有了决意,道:“王爷有所不知,之前贾将军到了望西城后,足足待了七日。七日呀!贾将军每日都要美酒佳肴,若是菜不够好,酒不够辣,就会对府里的人又打又骂。喝多了,也会对下人打骂。下官劝阻,他反而打的更凶。不仅他要吃好的,他麾下的将士们也要吃香的喝辣的,顿顿有酒有肉。王爷,朝廷发兵南疆,望西城已经运了一批粮草过去,城里留有的粮草本就不剩多少,日日这样供着他们,看着他们糟蹋粮食,下官这心里……”
  郝观喘着粗气,继续道:“若只是如此也就罢了。可那贾将军竟不约束麾下,容得那些将士违反军规,擅离军营,出入城中。他们这些人在城里醉酒、赌博、寻衅滋事。城中的百姓是苦不堪言,都远远的躲着他们。可即便这样,也还会无故被欺。更有姑娘被毁了清白,上吊自尽。”
  说到此处,郝观眼中含泪,道:“下官想为百姓申冤,可下官微末,贾将军是朝廷的三品大员,又是奉旨出征,他麾下的将士全要由他处置,下官……无权管。下官实在无法容得他如此,找他说理,他竟还搬出了二皇子,让下官识相些。我管不了,管不了呀……我枉为百姓的父母官!”
  庞如意和甄惠被气得咬紧了牙,在她们二人身后站着的枪儿和松烟也是气愤不已。
  顾晨算是明白为何百姓会对他们避如蛇蝎,也明白这郝观是怎么回事了。
  “郝大人,贾勇如此行径,枉为朝廷官员,理应受到严惩。你虽只为一城的父母官,但是按照朝廷的制度,你有权向朝廷递折子,向皇上参奏。但是,你不可随意攀咬。你,可明白?”
  郝观擦干眼泪,道:“王爷的意思是……”
  顾晨不说话,只等他自己想明白。
  郝观琢磨了下,王爷的意思是让自己将贾勇的事情上奏天听,但是不要提到二皇子。王爷是在提点自己呀。一方面可以严惩贾勇,给望西城百姓一个交代。一方面是要保全自己,避免牵扯到不该牵扯的。
  他立即叩首,道:“下官明白了!”
  顾晨颔首,道:“快起来吧。这些酒菜既然已经备好了,本王也不好拒绝了此等好意。晚饭就不要如此破费了,三菜一汤即可。至于军营那里,只要将士们能吃上米饭馒头,吃个饱,足矣。但是,粮草必是要备全了。”
  郝观满眼感激,道:“谢王爷体恤!下官这就去安排。下官告退。”
  郝观离开后,庞如意怒道:“朝廷的威信和脸面都让贾勇等人给丢尽了!当真可恶!”
  顾晨淡淡的道:“见得多了,也就……罢了,这酒菜不错,快吃吧。”
  甄惠见阿姐说这话时无奈且疲惫,不免让人心疼。
  晚饭后,郝府准备了充足的热水,让几人得以好好的洗个澡。庞如意和甄惠一直闷闷不乐,都为午饭时的事无法释怀。但当她们躺上久违的床,很快便睡了过去。
  第二日用过早饭,顾晨等人就离开了郝府,与将士们会合。路上的百姓露出惊讶的神情,没想到这些人会如此轻易的离开。他们看着迎风招展的怀朗军大旗,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郝观一路送他们到了城外,跪地恭送。
  出了城,靳忠就向顾晨说了昨日的事。
  昨日他带着将士们到了军营,那里不仅准备了好菜,还有酒,这让将士们很是惊讶。靳忠立即下令将酒撤掉,竟惹得伺候的人冷汗连连,询问是不是觉得酒不够好。直到确定不是因为酒不好,才撤下了酒。将士们虽有馋酒的,但都知道行军中不可饮酒,没有一人生事。等到晚饭的时候,准备的菜倒是正常了。这事,当真是奇怪。
  顾晨便将贾勇等人做的事讲了出来,靳忠听后面色冷峻。在他们身后离得近的将士听到了,一个个咬牙切齿,这些个渣滓,不仅不护着百姓,竟还祸害百姓,枉为大周的将士,真该挨千刀。
  三日后,通城已近在眼前。
  顾晨下令将周谷送来的大旗展开,放到了最前面。只见上面写着四个大字,“通威将军”。这旗乍一看很像朝廷的规制,但再细看,是戏曲里用的旗子。
  吴开,百夫长,通城出身。他原是秦延的麾下,正是那日主动问出不愿意追随秦延,是不是就不用离开的人。他得了令,带着九个同样是通城出身的兄弟去见王爷。
  顾晨向几人详细询问了周围的地势,思考一番后选了个最佳的地方安营扎寨。然后,她与这十人交代了一番,确认都明白了,送他们到了最前方。
  这十人脱下了身上的盔甲,卸下了腰间的佩刀,跪地叩首。
  顾晨道:“此去吉凶难料,本王无法护住你们,众将士也无法与你们并肩而战。你们手中没有兵器,无法自保,必要多加小心。”
  吴开再叩首,道:“能得王爷信重,委以重任,我等死而无憾。王爷此举也是为了通城的百姓,其中还有我等的亲友长辈。王爷,我等去了。”
  顾晨颔首,目送他们向着通城而去。
  此时通城大门紧闭,城墙之上只有零零散散的几个士卒,一个个精神不济。而城墙之外,则有一个中等规模的营寨,里面搭着一些帐篷。帐篷虽不是军帐,但住个人,避风挡雨还是绰绰有余。这营寨外面有人守着,穿着各异,一看就不是正规军。不时有人进出,守卫不仅不拦下查验,还会说上几句话。那些进进出出的人,穿着打扮多是庄稼人,人数颇多。
  营寨里有一个较大的帐篷,这会儿里面人挨人的坐着二十多人。主位处坐着三个中年男子,正是灵山的三位当家。中间的是大当家,吴志。左边的是二当家,班屏。右边的是三当家,木央。其他的人看着则有些奇怪,有的年老需拄拐,有的壮年配着刀。这些人正商量着什么,就见一人气喘吁吁的闯了进来。
  “三位当家,朝廷的大军到了!”
  众人一听变了脸色,尤其是几位年老者,面露惊恐。
  大当家吴志最先开口,“来的这么快!”
  二当家班屏稳了下,问道:“可看清有多少人?旗上写的是什么?”
  来报的人喘着粗气,道:“估摸有一千多人。旗上……有两面旗,一面写的是‘怀朗军’,还有一面上写的是……”
  吴志追问道:“是什么?”
  那人脸色发白的道:“是‘通威将军’。”
  这话一出,帐内立时没了声音,众人的脸色又是一变。
  一位拄杖的老者激动的问道:“真的是‘通威将军’?”
  “是。我看得一清二楚。”
  那老者直呼:“有救了!咱们有救了!”
  不少人跟着激动了起来,激动之中带着喜悦。吴志和班屏则是神色复杂,让人辨不清到底是个什么情绪。
  三当家木央问道:“这‘通威将军’是?”
  吴志道:“三弟,你不是咱们这的人,所以不知道‘通威将军’。这……”
  那拄杖的老者抢过话,道:“‘通威将军’可是咱们这的大恩人呀。当年,前朝皇帝昏庸无能,奸臣当道,苛捐杂税无数,律法严苛,刑法残忍,民不聊生。后来,战乱起,咱们这的人都快活不下去了,幸好‘通威将军’来了,打跑了那些狗官,还给咱们带来了粮食。”
  旁边一个年纪相当的老者道:“吴老,是镇国公打跑的那些狗官,不是通威将军。”
  吴老动了下手杖,道:“都一样,都一样,你别打岔。老夫说到哪了?对,通威将军搭棚施粥,让咱们吃上了饭,不至于饿死。后来,前朝又想将咱们这夺回去,他们也不顾咱们的死活,要将咱们都围死。老夫记得清楚,那时候大伙都担心通威将军会抢了咱们的吃食,却没想到通威将军将自己的马都宰了,也没动咱们一粒米。大伙那个感激呀,也不想再过回前朝的日子,就将吃的都给通威将军送去了。苦撑了一段日子,前朝的那些人都被打跑了。前朝多行不义,天都要亡他!再后来,咱们过了一段从未有过的好日子,通威将军待咱们这些百姓极好,还会亲自带着将士帮咱们种地。”
  吴老说到这里,苍老的眼中闪着光亮,道:“后来通威将军离开了,咱们都很是不舍。有人起了头,要为通威将军建生祠,大伙都愿意。这生祠就在通城内,香火兴旺,四时不绝。”
  吴老讲的有些不清不楚,但吴老是吴氏一族的族长,就是大当家吴志也不敢顶撞,便也没人去纠正。
  木央明白了个大概,但是这“通威将军”到底姓甚名谁,还是不知道。他不得不再次问道:“这‘通威将军’到底是……”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