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永夏(近代现代)——休雨休雨

时间:2025-03-31 10:35:31  作者:休雨休雨
 
钟青夏可能会对自己尚存感情的任何蛛丝马迹,季永泽都不愿放过。
 
钟青夏:“没有。”
 
季永泽把课表文档私聊发给钟青夏,道:“你有空,要来我工作的学校逛逛吗?”
 
他再次向他发出邀请。
 
钟青夏:“不用了。”
 
不想跟你在一起。
 
但……
 
钟青夏想起上次去Z大隔壁的那所大学。
 
他和郭伟泽漫步在校园里时,聊起学生时代。
 
“真想跟你成为同学。”
 
郭伟泽跟他说这句话时,却不知他在想季永泽。
 
没办法,他的学生时代有季永泽的存在——或许因为读研是距离自己时间最近的学生时代,所以先被想起。
 
食堂,和季永泽一起吃饭。图书馆,和季永泽一起看书学习。路边,散步,恋爱,小树林,亲吻……
 
不知是不是那天季永泽确实出现在他面前的缘故,他恍惚有种真的回到校园时光的错觉。
 
因此对于季永泽的再次邀请,他心里其实有些犹豫。他可能还是怀念学生时代。在需要考虑更多利益摸透各种规则的快节奏社会中,他可能还是想要变回相对无忧无虑比较自由的学生……
 
象牙塔。
 
钟青夏想到大家都用这个词比喻学校。
 
进入社会后,才更加清楚地感受到,学校真的就像象牙塔,好像与外面的世界是隔绝的另一个空间。
 
他可以一直在学校。钟青夏想起,柯泉说,牧行的性格,“待在象牙塔里最合适,放出去太危险了”。
 
柯泉有跟钟青夏讲到,论文要求必须有创新点,牧行指着自己的论文:“这就是我的创新点!”
 
“要创新点要有创新。创什么新,这就是我的创新,还想要多创新,真那么多那么新时光机器早发明出来并可以运行了,技术和逻辑伦理问题早可以解决了。”
 
叨叨叨说了一堆……别人也拿他没办法……
 
钟青夏想,这种人,如果到公司,早被开除了吧?
 
钟青夏又想,季永泽那种性格,或许也是吧,适合待在象牙塔里。
 
象牙塔……我呢……
 
钟青夏摇头。
 
在想什么。怎么还这种长不大的思维,只想在学校不想入社会。
 
季永泽走了,回学校了。钟青夏用手掌拍拍自己的脸。清醒。回办公室上班,下午还要开会。又要戴“面具”了。
 
 
 
 
 
 
晚上回家,躺床上,钟青夏才想起季永泽发给自己的课表文档。他拿着手机,点开看了看。
 
果然是文学概论课。
 
一周只上这么几节课啊……当大学老师真的好爽,想想他来公司的次数……如果他不来公司,也就是像这一天,上完第一节,剩下的一天时间都可以回家或者出去玩了。
 
不过,季永泽玩什么?
 
他会玩吗?
 
钟青夏回忆以前在宿舍,自己好像没见过季永泽玩。
 
季永泽不打游戏也不追综艺还不看小说……不,他看书,对,他还会看论文……看论文是娱乐吗?
 
对了,他也会逛街。读研时,宿舍四人一起去市区玩。钟青夏忘了是聊到什么了,好像是如果创业开公司,每个人负责什么什么?他兴奋地给他们三人安排了职务,最后自己的想来想去,说:“算了吧我就是混子,我出去我连路都要找不到。”
 
“你的职责就不是带路好吗。”韩晨道,“每个人职责不同,缺了一个,这个桌子就不稳了。”
 
“你真的很适合去当老板。”
 
在商场里,钟青夏和季永泽看上同一款水瓶。
 
买一样的就买一样的呗,谁规定别人买了自己就不能买?
 
可是我如果也买了,我和他的除了颜色外一模一样,不就像……
 
躺在床上的钟青夏迅速朝天花板挥手,犹如把这段记忆推开抹掉般。
 
不要再想这些已经过去的感情事了!
 
对了对了,我都忘了,上知网或谷歌学术搜一搜他写的论文吧。
 
按“作者”搜Ji Yongze……就算他们把姓氏放后面应该也能搜出来……应该不是重名吧?
 
钟青夏只看了个摘要,就把页面关了。
 
读研时被论文支配的窒息感又回来了。
 
头疼。记得自己以前听了文学理论课开头3分钟,就冒出感想:因感性而产生的东西却用理性的方式去思考。
 
钟青夏瞥到手机屏幕上好像有“ABO”的字样……
 
说起来,ABO本来就是欧美那边传来的……
 
搜下“亚文化”。
 
亚文化与“00后”的思想特点……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论当下亚文化生态圈……?
 
他该不会就是要写这种论文……?
 
这些都是属于社会科学吧,他怎么不专注于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因为现在前沿就是这些……
 
就算前沿是这些,就算热门是这些,就算为了什么目的只能研究这些……还是应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啊……
 
只要在期限内论文发表见刊就算成功结题。
 
算上见刊时间,他应该最晚明年年底前就要写完发表,那等于还是只会在这边待最多一年的时间。
 
钟青夏想帮助他完成课题,是真心话,因为赶紧完成,他就不会来了。
 
但是。
 
钟青夏感觉,自己好像也是想证明什么。
 
证明……
 
我不会耽误你。
 
我反而会助你更上一层楼,让你的课题圆满完成让你评上副教授和硕导。
 
就像我会助力那些作品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有缘人购买,让作者无论在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都大丰收一样。
 
我的工作,就是处在中间位置,专门沟通帮助各方的。
 
过去一直一直都是被别人帮助被别人照顾,现在我却做帮助别人照顾别人的工作。
 
这算是成长吧?钟青夏希望自己是有所成长的。那个自己曾经很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过去那个样子……
 
钟青夏点着手机屏幕,再次回到和季永泽的私聊界面。
 
他把两人的聊天记录,拉到最上面。
 
他与季永泽的第一条消息,是季永泽给他发的,关于找的达人博主的信息。
 
钟青夏记不清考研时,两人加好友后,第一条消息是什么了。大概是吐槽考研的内容?复习进度?记不清了,那都是七年前的事情了。
 
在删除季永泽好友时,他也没去看以前的聊天记录。最开始看的时候会心软,后来都分开了,再看只会心更疼,他又会哭,哭的话只会越来越疼。太难受了,不如直接删掉。
 
钟青夏看着自己和季永泽新的聊天记录,想到季永泽说要追自己。
 
如果两人就像这聊天记录一样,是这个时候才互相认识的话……
 
一切归零,重新开始吗?
 
 
第33章 第33章
 
 
转眼季永泽和姚墨已经来“实习”一个月了。钟青夏写月报时,回想过去的一个月,先想起自己拿一种类型两本书给季永泽讲读者画像和转化率等等专业术语,线上线下销量等等数据也调出来给他看。
 
他竟然给一个在他刻板印象里知识高端深奥的博士,给一个在他刻板印象里严肃正统的大学老师,给一个他印象里就是死板保守的“老封建”讲这种商业化娱乐化的东西……
 
相比大学老师来做研究,还是没毕业的博士来他们这儿“实习”更让人觉得自然,双方都不会过于拘束。他给季永泽设定的假身份是要写论文的博士,这也方便他在这里询问问题、收集需要的信息。
 
这天姚墨被他爸叫走了,季永泽去上课没来,钟青夏在从厕所回办公室时,听到有同事在低声讨论新来的实习生。
 
他果然很了解自己的同事,这群八卦的人。
 
“姚”这个姓不算常见也不算罕见,一般人可能也不会想到老板的儿子来上班这种像电视剧一样的情节会真的在身边发生吧?就算想到,大概也会觉得不可能会是真的。
 
至于季永泽……
 
钟青夏听到他们在说他“太认真了”。
 
“写论文的话,随便编一编就行了,数据也是。”
 
“文科的论文本来就是‘缝合怪’,东抄抄西抄抄,只要查重过关就行。”
 
“……”
 
喂,怎么说我们也是文化行业的……
 
但钟青夏紧接着又想到,现在他们写推文宣传稿新闻稿,大部分也是直接用AI生成。
 
文字很难判定原创性。
 
通过跟季永泽一个月的接触,钟青夏心里很清楚,他是真心想了解他们的工作,想知道目前亚文学在国内环境是怎样的发展情况。
 
“亚文学这个‘亚’,就注定是在小圈范围里传播。”在对比销量时,钟青夏说道。
 
“你们做宣传营销,是想扩大这个小圈的范围吗?”季永泽问。
 
“嗯?也不是吧,应该是想让同好知道这部作品的存在……”
 
“潜在读者。主流读者里会有是潜在读者的可能性,这样,也算是扩大小圈范围?”
 
“……”
 
“如果范围越来越大,发生‘破圈’,被主流接受,他还属于亚文学吗?”
 
“……”
 
亚文学按照主流的标准出版,想要让主流接受,那还是亚文学吗?
 
出版……因为只能按那种标准出版,但出版的初衷并不是想让主流接受,而是就是让这个圈子的人自娱自乐……
 
被吸引来的,想买书的都是圈子里的人。
 
并没有一定要让主流接受。
 
意义?或者说有什么价值?那不就是情绪价值嘛。是会给人情绪价值,情绪上的意义。
 
等下!
 
钟青夏抓狂——季永泽他真的太认真了!关键我居然也跟着认真思考了!这不是他的课题吗!
 
不过……
 
钟青夏也知道,读者可以不思考,可以只是满足情绪,但是做文学的人不能不思考。
 
就像去吃饭,顾客可以不思考怎么把一道菜做得那么美味,只要自己能直接吃,吃着好吃就行,但是厨师必须思考怎么做得美味。
 
读者只要“好看”就行,钟青夏与同行只要销量高就行,那种影响啊意义的问题是季永泽他们学院派要思考的。
 
作者呢?
 
也有作者问过类似这种问题,钟青夏回复:写就行了。
 
对方又问:写什么?
 
写好看的,写销量高的,写有影响力有意义的……那句话,最后才冒出来:写你想写的。
 
钟青夏回到工位,看到电脑上某本书的电子文档,又想起他有两天一直在开会,回来后得知同事让季永泽看了一本正在筹备期的书,他问季永泽看的什么,季永泽说书名太长了:“只记得主角是19岁的博导。”
 
钟青夏:“……”
 
看着眼前这个连硕导都还没申上的三十岁“青椒”,钟青夏不敢想象他看这本书时心理活动是如何多彩。
 
隔天,钟青夏就瞅见季永泽在捧着那本书,紧锁眉头阅读……
 
并且还不时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钟青夏路过他身旁,往他的笔记本上瞥了一眼,只看到他写了“夸张”两个字,还画了个圆,圈起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