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灵很淡定地站在那里,反正这点距离对他而言根本不算什么,而且他爹也不会在这个时候罚人,要罚也是回去罚。
此时白衍流已经站在鼎前准备读祭文,在看到还灵的那一瞬,他甚至还让身外化身往还灵衣袖里面窜了窜。
还灵面色微变,垂眸看都没看他一眼,抬手恶狠狠地按了一下胸前,那条小蛟龙这才老实了一点。
等无聊的祭天结束之后,大部队转战太庙,虽然中途能够乘车,但到了地方又是一场长途跋涉。
等到了太庙之后,依旧是白衍流读祭文,只是,等他读完之后,紧接着又掏出来一份让他很是疑惑。
然后他就听到熟悉的声音在前面诵读:朕奉昊天威命,承宗庙重器,经纬阴阳,平章四海。皇五子还灵,体乾刚健,含章贞明,修文德以穆九族,振武节以慑八荒。稽其行能,契商君之法度;考其器识,合穆公之遗风。今卜筮协从,蓍龟呈吉,询谋佥同,祗若旧典,皇五子还灵,立为皇太子。授苍璧以承天统,奉玄钺以正邦仪。尔惟慎厥身,修厥德,夙夜匪懈,以光昭襄之烈,克成孝公之志。三公九卿,其各率属,弼予一人,永清寰宇。于今燔柴告祖,昭受册于先王。
还灵:???我是谁我在哪儿他在念什么?
第346章
还灵猛地抬头, 因为冗长流程而产生的困意瞬间不翼而飞。
他有些茫然地抬头看向白衍流,而此时白衍流已经将手中诏书收了起来,放在了祭台上。
还灵瞪大眼睛, 这个流程就相当于祭祖结束,所有事情已经昭告祖宗, 只要诏书没被扔下来,就代表祖宗同意了啊。
他倒也想把诏书给搞下来, 但那样不仅是对他名声有损, 还相当于打了嬴政的脸。
还灵环顾一圈, 发现所有人脸上的表情都很淡定,就连扶苏都十分镇定,除了排行比较小的皇子, 其他也都一脸早就知道的模样。
大臣……大臣就更不用说了。
还灵忽然想起来前两日跟李信他们聚会时候, 说别支持他当太子, 当时那三个人表情古怪的样子。
合着在这里等着他呢?
所有人都知道就他一个人被蒙在鼓里?有这么立太子的吗?
还灵满脑子都是疑问, 这时候礼官过来轻声说道:“还请殿下上前行礼。”
还灵顿了顿,一抬头就看到嬴政也在微微回头看他, 目光平静却又带着期望。
他忍不住心里叹了口气,感觉他爹就是有预谋的, 如果提前下诏书的话, 他有一万种方法拒绝, 甚至还可以跑路。
但现在大庭广众之下他是不可能让大家都下不来台,于是只好上前随着礼官引导行礼。
在行礼的时候, 冠冕上的冕旒晃来晃去, 他忽然明悟这套大礼服或许本身就是给太子准备的,压根不是因为爵位问题。
那么扶苏……他或许早就知道了,这样的话他选择去北边又是为了什么?是心灰意冷还是避嫌?
还灵仔细想了想感觉又都不像, 他跟扶苏从始至终都没有过真正的争斗,也就不存在谁上位会打压的事情。
所以他是真觉得自己有所不足?还是说找到了新的方向?
毕竟以前扶苏都是作为储君被培养的,他的目标也是这个,现在突然变了,他或许也要转换一下心情。
还灵脑子里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十分顺利地走完了流程。
李斯等人都松了口气,他们这些重臣都知道这位可是为了不当太子直接跑去修方城的主儿。
还真有点担心这位当场拒绝。
好在他们的新太子不是那么任性的人。
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一套流程实在是很简短,昭告太庙,然后准备布告天下就没了,完全没有后世那么多繁文缛节。
等回到咸阳,还灵都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一直到管家喜气洋洋过来询问:“殿下,宫中来问何时迁宫了。”
还灵愣了一下:“啊?迁宫?迁去哪里?”
“东宫啊,早前就修好了。”
还灵:……
咸阳的东宫已经许多年都没有启用,最多只是日常维护。
他本来以为还要过一段时间才搬呢。
他叹气说道:“选个吉日就搬吧,哪天都行。”
诏书都下了,他不搬也不合适。
结果万万没想到宫里说今天就很合适,让太子先入主东宫,其他可以慢慢来。
还灵一听这不就是让他拎包入住的节奏吗?
不过说今天是吉日也没啥问题,冬至怎么会不是吉日。
他直接起身入宫,黑米的徒弟青蜚正等着他,见到还灵便行礼:“拜见太子殿下。”
还灵抬抬手说道:“不必多礼,带路吧。”
折腾了一天,他也真是身心俱疲,一点都不想废话。
等到了东宫他绕了一圈发现东宫不仅重新修葺,甚至软装都已经搞好了。
陈设一看就是从他爹的库房里拿出来的,除此之外他需要的衣服配饰早就已经一步到位。
也就是说,他连包都不用拎就可以入住了。
站在东宫的前殿广场上,还灵环视四周感觉他爹好像是早早就挖了个坑,就等着他跳进来呢。
“如何?有不满意的地方告诉青蜚,不喜欢就改。”
还灵转头立刻行礼:“拜见父皇。”
嬴政满意点了点头,别说,当了太子,还灵平日里身上常出现的吊儿郎当的劲儿去了不少,往那里驿站持正端严,十分拿得出手。
还灵走到嬴政身边说道:“父皇今日辛苦,要见儿臣传唤便是,何必亲自过来?”
嬴政却说道:“朕精神尚可,无妨。”
自从吃了他儿子带回来的延年益寿丹,他简直是比年轻时候身体还要好。
今日这一通折腾,跟他同年龄的大臣回来的时候脸都白了,唯有他和李斯还精神奕奕。
还灵跟在嬴政身边,小声说道:“父皇身体康泰,又何须急着定下储位?”
亲爹哎,按照目前的情况,只要您想,至少能再统治个几十一百年,甚至更多也说不定,到时候一百岁的皇帝八十五岁的太子,这合适吗?
嬴政看了他一眼:“朕若非如此,过个十几二十年,只怕你都不知道去了哪里。”
这小狐狸崽子动不动就往外跑,身上不拴根绳子,只怕将来他只能从报平安的信件上知晓一二。
还灵一噎,他往外跑还不是不想当太子吗?
这话不能说,他只好说道:“可是儿臣不会当太子啊。”
嬴政拍了拍他的头大笑道:“这要什么会不会?你是什么样,太子就是什么样。”
还灵歪头想了想,当太子好像……也的确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倒是明君还能从历史上吸取经验。
还没等他回答,嬴政便说道:“朕知晓你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以前你做事情还需协调各方,如今只要朕同意,便无人能掣肘,这难道还不够吗?”
还灵心念一动,虽然以往只要嬴政同意,他要做的事情也没有特别大的波折,但每次都要他自己去跟各方沟通。
当了太子就不一样,他会有自己的属官,这些属官还是嬴政给他的,他只需要把人放到合适的地方,其他琐碎事情都能少很多。
算了,诏书都接了,就好好当吧。
他凑到嬴政身边说道:“那我就暂时在这个位子上留一留,若是父皇以后若是找到更合适的人选记得把我换下来。”
嬴政转头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思索立太子第一天就把太子揍一顿会不会影响不好。
还灵看到他爹面色不善瞬间滑跪说道:“儿臣就那么一说,而且……儿臣总觉得当太子也是看天赋的,儿臣应该是没这个天赋。”
嬴政嗤笑一声,听这小狐狸崽子胡扯。
他直接问道:“东宫属官有什么想法?”
还灵心念一动问道:“谁都行吗?”
嬴政一听就知道还灵这是有一部分人选,只是他儿子与朝臣往来并不多,手底下能用的大多是一些小妖怪。
他脑子微微一转便问道:“赵高?”
还灵应了一声:“对。”
他这些年跟赵高联络不多,不过根据得到的情报来看,赵高这些年也算是被磨砺得差不多了,而且这个人不放在眼皮子底下,总要担心他会不会跟某位皇子勾结,然后再来一出“指鹿为马”。
现在他是太子,赵高作为他的属官也不用去支持别人了,支持他就行。
而他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也算是驾驭得住这个人,那么赵高就从祸国权臣变成了能臣。
别的不说,能被嬴政看中的人肯定是有本事的。
嬴政倒也没反对,就如同他知道平行世界李斯做了什么,但依旧重用李斯一样。
不过也是因为还有还灵,若他早走,扶苏跟李斯不对付,剩下的儿子很可能会被李斯迷惑。
唯有还灵,能够压制得住李斯。
嬴政询问了还灵关于太子属官的意见之后便说道:“你那个厨子记得带进来。”
哦,他爹想吃“特色菜”了。
虽然还灵一般会将新式菜谱送上去,但膳房那边为了稳妥起见,都是选一些气味小不刺激的菜色轮换,味道重的压根不给上。
以前因为养生,嬴政虽然略微不喜但也没说什么,如今他不养生也没什么问题,便对膳房的稳妥有些不耐烦了。
只是宫中其他膳房都是跟着皇帝走的,皇帝每天的菜色选好之后剩下的逐级递减,他如今百无禁忌,但后宫之人尤其是孩子还需要注意。
是以嬴政干脆打算以后时不时来东宫蹭饭。
还灵看了嬴政一眼,袖子一挽说道:“厨子想要进来还要些日子,今日儿臣亲自下厨。”
嬴政欣然同意,也不觉得太子去厨房做饭有什么不好,反正只要不传出去就是。
等他酒足饭饱离开之后,太子下厨的消息是没传出去,但是东宫即将配置太子属官的消息是出去了。
最主要的是皇帝表示这次要放手让太子自己选人。
这个信号让朝中上下讨论了好多天,中心思想就是:始皇帝对他的太子到底有多满意多放心。
太子属官作为距离太子最近的人,一般都是父亲亲自指定,生怕选到坏人带坏了儿子。
除了一些不重要的位置,其他还没听说过让太子自己选的,若是选中的人不符合皇帝的喜好,罢免丢太子的面子,不罢免皇帝又不高兴,这要怎么处理?
而他们的新太子更是一绝,直接搞了个什么“招聘考试”?
第347章
考试是还灵跟嬴政申请来的, 打算当作科举的试点。
对于科举,嬴政早就有兴趣,只是之前要忙的事情很多, 哪怕是打败了其他国家也不代表大秦的统治是稳定的。
这些年下来,大秦统治逐渐趋于稳定, 或者说是朝堂足够稳定。
不过也有很多人发现以前秦国的那一套治理方式应对如今的国土面积和人口,已经越来越吃力, 随着和平时期到来, 没有战乱的情况下人口也会逐渐增长, 以前那一套行不通了。
还有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给六国能人志士一个上升的通道。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反秦?说是因为忠诚没人信的,礼崩乐坏的时代,谈忠诚是很奢侈的事情, 不过是因为随着故国消失, 原本的那些贵族会沦落为平民, 甚至有一些人连平民都做不了。
他们为了自身利益而反秦, 这些人藏在暗处,要人有人要钱也有点钱, 想要彻底剿灭也不是特别容易的事情。
既然想要找他们不容易,那么就干脆扶持新兴集团跟他们打擂台, 什么楚地、燕地, 以后都是大秦的国土, 他们的出身不会影响任何东西,只要有能力都能通过科举一步登天。
到那个时候, 渴望升官发财的人会自动自发地维护大秦统治。
只是千年之后的东西也不适合直接搬到现在来, 更何况纸张推广不易,想要实现全民科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现在倒也不必想什么全民推广,先一步步来, 让大部分人默认通过考试可以提升阶级比较有用。
还灵直接将赵高提为太子舍人,这算是东宫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官职,另外一个重要官职是太子傅。
这个官职……嬴政直接按了下来,他觉得暂时不需要别人来教导儿子,万一给教歪了怎么办?
李斯原本是很合适的,但嬴政还是防着他一手,担心以后他有不臣之心,或者以臣凌君。
有了太子傅这个名号,还灵想要收拾他总要顾忌一些,还是别让他当得好。
赵高的启用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毕竟是从县令直接成为太子舍人,这不算是一步登天算什么?
不过还灵已经放出话去,太子舍人一共有三个名额,另外两个会通过考试选拔出来,一瞬间许多年轻人都摩拳擦掌。
而年纪大一些的则盯着太子傅这个位置,太子傅将来就是王傅,哦,现在换了一个称呼是帝师,一旦成为帝师,家族的未来就稳妥了。
只可惜无论是皇帝还是太子似乎都没有这个意思,他们只能按捺住心情开始督促家里的年轻人好好背书。
要知道太子已经将考试的范围都划出来了。
只是这个范围着实有些广泛,诸子百家几乎都有涉猎,其中有三个学说题目会稍微多一点。
前两个大家都能理解,一个是法家一个是儒家,但第三个竟然不是他们以为的任何一家而是已经没落的墨家。
讲道理,就算是农家他们都比较能理解,毕竟太子之前一直在忙活着育种之类的,对农业看起来很是关注,但为什么是墨家?
还灵也不管其他人的疑惑,反正我就要这么考,你们爱学不学。
经典名言:你不考有的是人考。
现在东宫官署几乎都是空的,只要进去就是原始股,更不要提太子还算厚道,赵高这样早期跟着他的他都没忘,只要不出大错肯定没问题。
不过很多人也开始猜测,始皇帝选还灵当太子是不是因为他们父子脾气像。
虽然还灵看上去温和很多,也不轻易杀人,但这说一不二的脾气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241/243 首页 上一页 239 240 241 242 24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