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谋士系统在三国(历史同人)——辣个糊涂

时间:2025-05-09 09:56:37  作者:辣个糊涂
  看到陆离的那一刻,刘辩只觉得个略带昏暗的车内都瞬间亮了。
  无怪乎父皇如此喜欢陆侍中,任谁不喜欢有这样一个人跟在自己身边呢。
  美人,顶尖的美人,是稀缺的资源,也是身份的象征。
  而如陆离这般,有能力有出身的男性顶尖美人,在这个时代自然是容易前途无量的。
  刘辩看着往日跟在父皇身边的顶尖美人,如今在自己经历宫变后出现在自己身边。
  他恍惚间好似回到了父皇还在的时候,虽然那时候他不是皇帝,甚至不是储君,可那个时候他也不曾体会过这种颠沛流离、险些丧命。
  要是陆离知道刘辩将这就称作颠沛流离,恐怕要忍不住看刘协一眼的。
  毕竟真要说体会颠沛流离,正史上这位之后才有的体会呢。
  不过只是离开了洛阳城十几里地,可不足以称之为颠沛流离。
  目含关切又不失礼的将他们稍作打量后,陆离行礼问道:“陛下与大王一切可好?”
  被人自己熟识的人这么一问,刘辩瞬间眼中含泪,看起来还不如他身边的幼弟来的淡定。
  而他身边的幼弟刘协则是看向陆离的腰间,那里常悬的玉佩此时并不存在,再加上略显杂乱的衣着,是听到消息后就匆匆出城来寻找他们吗。
  这般的陆侍中,父皇当初为何不说他是忠臣,反说他是美人呢?
  看出了刘辩骤然遇乱后的不安,陆离倒是出言安抚了一二。
  也无怪乎刘宏在两个孩子间,哪怕大的那个是嫡长子,却依旧更看好小的那个,虽然小的那个天资也没有好到千古一帝的地步,可至少比兄长强了不少。
  就不说别的,随意对着自己的臣子表现慌乱,你要是想要借此有事相托,又或者是借此拉近关系,这倒也能算得上是一种推心置腹、表现亲近信任的手段。
  可你就是单纯的慌乱,慌乱还半点藏不住情绪,甚至想要从臣子这里寻求安慰。
  换成太平时候还好,现在你自己都被带出洛阳、正身在军中,结果你就这么一个表现。
  哪怕陆离不知道历史都忍不住想要嘀咕:皇位水太深,我看你有点把握不住。
  远了不说,你这样做真的很容易让外面的一群人轻视甚至是误会。
  别管董卓日后会如何,现在他妥妥的是在救驾,是救驾有功的功臣。
  结果你现在这么一个表现,你要让人家怎么想。
  怎么着,我救驾救出错来了,还把陛下你给吓成这样,这日后不会给我小鞋穿吧。
  哪怕刘辩不管放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个未成年人,可众臣与你争权的时候会以你年纪不够为由不放权,在这种事情上却不会顾虑你是不是未成年人。
  都当了皇帝了,哪怕你只是个婴儿,每声哭泣都是会引人瞩目的。
  陆离得到允许后抬手帮助对方了一下有些杂乱的衣着,宽慰道:“陛下此时正在军中,周围皆是我大汉之兵将,再无比这更安全之处了,委实无需惊慌失措。”
  刘辩定了定神,终于有点心神能够分出来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事实上袁绍他们来到这里汇合后是想要解释的,然而刘辩不说当时受惊后压根没回过神来,他一见他们是大将军麾下的人,就半点不敢搭他们了。
  现在见到自己父皇的爱臣,他略带颤音的开口问道:“张常侍他们说舅……大将军的部下谋反,到底是怎么回事?”
  陆离没有任何偏向的简单陈述了一下实际情况:“大将军昨夜被宦官骗入宫中杀害,其部下闻讯闯入宫门,欲为陛下扫除身边奸佞,为大将军报仇,张让等人见此狗急跳墙这才挟持了陛下。”
  刘辩:“那母后?”
  陆离:“太后被卢尚书所救,并无大碍。”
  虽然来得匆忙,陆离却也不至于随意听一耳朵消息就没头没尾的跑出来,所以此刻面对刘辩的询问也对答自如。
  今日因为出来的急未曾佩戴那块带着香气的玉佩,但因为随身佩戴久了,陆离身上不免被熏染上了些许味道,便是一时没有佩戴,也不曾消失。
  刘辩嗅着自己常在父皇身侧能够闻到的气味,再听着陆离冷静的将已知情况娓娓道来,倒是真的慢慢放松了下来。
  反正亲娘没事,至于舅舅,反正他又不是只有一个舅舅。
  他们老刘家的皇帝跟舅舅之间,还真的很少有相亲相爱的。
  这种情况从文帝开始,一路发展到现在,简直可以概括为我跟舅舅之间不相爱但相杀的那些年。
  尤其是他们后汉,常年就是一个小皇帝继位,未及冠前外戚当道,小皇帝要么不等长大就噶了,要么长大后借着宦官从外戚手中夺回权力。
  虽然在刘辩还是皇子的时候,何进这个舅舅为了他的储位倒真的是操心劳力,但这里面几分是为了刘辩,几分是为了他自己,大家懂的都懂。
  这些日子因为戚宦之争,何太后又被中常侍们哄到了,刘辩也没少从自家亲娘那里听到何进这个舅舅的坏话,只能说本就不多的舅甥情越发稀薄了。
  毕竟都在争权夺利了,还非要拿着感情说事那就没意思了,你是不是玩不起啊。
  刘辩倒未必看的这么清楚,他就是单纯的继承了祖上代代相传的某种薄情寡义DNA而已,虽然听起来不像是什么好词,但放在皇帝身上还是挺适配的。
  可惜刘辩虽然存在部分薄情寡义的特质,却也一点也不妨碍他做不了一个好皇帝,当董卓及其军队被拦在洛阳城外时,刘辩的情绪波动看起来比董卓还大。
  他有情绪,却又没有胆量与智慧去做什么,但他又总是克制不住的流露出自己的情绪。
  陆离就很想说,你真有想法那就去做,你在这里跟我们两个表演情绪,是指望着谁帮你做什么吗?
  你要是真有这个想法也不是不行,可你倒是说呀。
  你也不说,甚至这个情绪还是一时一变,陆离距离对方这么近,都看不明白他这到底是希望董卓被拦在外面,还是希望对方能够带兵进去?
  要让陆离说的话,自然是不让对方进城为好。
  可惜,他伸手想要去触碰怀中的玉佩,却又收回了手。
  先帝给的玉佩到底不是虎符,也根本无法指挥董卓的军队。
  别说只是一块玉佩,要知道就连先帝在时,九卿之位许出去都没将董卓的兵权夺过来。
  而新帝,不说他能力如何,陆离现在虽然好像被新帝短暂依赖了,却没有得到任何与权力相关的信任。
  又或者说信任也没用,没有掌握实权的皇帝,在某些时候还不如随时可能被天灾人祸搞下去的三公有含金量。
  所以说侍中这个天子近臣的缺点就再一次显现出来了,在皇帝不给力的情况下,任你因为先帝得到了怎样的权势,都会烟消云散。
  不仅是烟消云散,这一场闹剧看起来以董卓护驾有功、带兵入京作为结尾。
  可结尾之后还有新篇章,新篇章的开头不是对戚宦一扫而光的欢欣鼓舞,也不是对于董卓及其兵将的处,而是矛头直指陆离的问罪。
  这位被已故大将军何进征辟来的御史,直接当朝开始细数陆离的罪责,列了十多项罪名都还没有停下。
  “身为侍中,未经御令擅离洛阳,此一罪也。
  未有职权,擅自调兵,此二罪也。
  勾结禁军,为己所用,此三罪也。
  ……”
  洋洋洒洒十多条罪名列下来,不仅将当初先帝死时于宫门外的乱子说了出来,先帝在世的特殊待遇翻了出来,甚至连陆离此刻的单身情况都被冠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成为一条罪名。
  但凡不是太后就在帘子后面垂帘听政呢,他恐怕都要说陆离“秽乱后宫,罪不容诛”了。
  被列罪的当事人都要气笑了,最开始看到对方说调兵与禁军罪名的时候,陆离还以为这事谁在帮自己搭梯子勾出解释机会呢。
  虽然他自己也安排了人,但要是别人有心帮忙,他也不是不能领情。
  因为认出了这是何进征辟来得,陆离还想过这是不是袁绍安排出来帮忙的。
  可后面的罪名听完,陆离明白了,这就是一个站出来针对自己的。
  哪怕阴差阳错其实还帮了陆离一把,但依旧不能忽视对方是带着恶意的。
  而对方列出来的这十几条罪名里面,百分之八十都可以说是断章取义、胡搅蛮缠,非说有什么真的可能会给他定罪的,也就是最开头陆离出去寻找刘辩等人时带上的那一队禁军。
  这也正是陆离最想要解释,甚至是想要借此将所谓的先帝遗留旨意一并解释清楚的话头。
  其实这种事情如果皇帝有实权,并且有意保你,一句事急从权也就过去了。
  不过有实权的皇帝也不会像刘辩那样遇到那种事情,更不需要侍中擅自调兵去救。
  现在敌人将梯子主动递过来固然挺好的,但这里面也有麻烦事,你在解释最想要解释问题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方列出来的其他罪名。
  哪怕在场很多人都知道那些是假的,但你依旧要解释,不说话就是将话语权交给了别人,不解释就是默认。
  放在现在这个情况下,你要是只解释禁军的事情,就相当于默认了其他的罪名。
  所以陆离是一条条解释的,虽然对方列出了一大堆,时不时还要看看手中笏板,但陆离记性好,一条条解释起来完全不会出现磕绊。
  “侍中本就有随侍陛下左右之责,陛下当时不在洛阳,我追随而出,乃是尽公职守,擅离之说委实荒唐。
  未有职权,擅自调兵,自是罪责,可在下并非无有职权。
  先帝在时便将身后之事对我有所托付,此一事朝中不是众人皆知吗,甚至还有不少人为此事登门找过我,皆可证明才是。
  只是先帝嘱托并非宦官所言立储,而是嘱我洛阳有不臣之事时便宜行事。尤其是关于两位皇嗣的安全,先帝临终前最为不放心,我之所行皆从先帝之意,履先帝所赋之权。
  有先帝予权在先,御史所言勾结禁军,为己所用,自是无从谈起。
  不说先帝本有权柄赋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家尽是为陛下效命,何来勾结一说……”
  先帝死时宫门外的事情就更好解释了,这件事情先前早就有了结论,要是陆离这边的解释不能被认可,那么当时认可这个结果的人都要一起被拉下水。
  至于最后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陆离冷笑:“此时正值国孝之期,御史当朝以此事欲定我罪,莫非是在御史看来,一家一室之传承,竟大过朝廷之礼法?”
  美人有有据、锋芒毕露,哪怕还夹杂着点阴阳怪气,也丝毫不影响其美貌,甚至颇有几分美貌加倍的绚丽。
  这侃侃而谈、分毫不让的模样,让不少人梦回当初刘太常与他之间的州牧之争,可惜当初那位拉偏架的陛下现在已经埋入地下了。
  而现在的陛下……
  刘辩见到所有人看向自己,点头道:“侍中所言甚是!”
  众人:有点梦回先帝的感觉。
  刘辩说完,还不忘看向身边:“母后以为如何?”
  众人:梦醒了。
  何太后:……
  之前都是宦官充当双方的交流桥梁的,现在宦官几乎被噶了个干净,哥哥也被噶了一位,何太后面对来自亲儿子求认可的询问,回以点头。
  她透过帘幕看向下面那个据力争、分毫不让的身影,虽然他们之间的一些话与用典她是没怎么听懂的,可这不妨碍她看出这场交锋中谁占据了上风。
  以前她见到的陆离都是有礼的,甚至带着点温柔,看起来甚至有那么点好欺负的样子。
  虽然对方是个能够跟皇帝闹矛盾闹得人尽皆知的存在,但就外在而言,还真的看不出什么锋利之处来。
  对方固然美的超出常人,却并不是那种艳丽逼人的美。
  非要说锋芒,也就是定先帝谥号的时候了,可那个时候的陆离因为没有道,再加上被朝中众人一起针对,明显处于下风。
  现在乍一看对方锋芒毕露、占据上风的样子,倒是莫名有点解先帝了。
  然而事情到这里还不算结束,那位御史不依不饶道:“侍中与先帝相亲,自是可能得此吩咐。只是口说无凭,总该有所证明吧,不然若侍中明日说先帝予你废立之权,我等信还是不信?”
  话都说到这里了,陆离忍不住仔细看了那位御史一眼,他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记忆出现了问题。
  这人哪里是敌对的御史,这人其实是自己专门请来的托是吧。
  你这说的词,实际上全是我希望有人能说的啊。
  结果我安排的人都来不及说,全被你说了。
  朋友,谢谢,帮大忙了。
  当初宦官说的先帝旨意,总算可以趁此机会彻底掰扯清楚,了却一桩隐患了。
  “先帝所托就只是此事,无有所谓的立储,废立更是无从谈起,至于证明,有此玉为证。”
  陆离从囊带中拿出一块玉佩,上面的纹路图案不少人都见过,正是虎符印图上的一部分。
  宫内制物都是有记录可查的,这块玉佩秦俊可能不知道,但朝中重臣中是有人知晓的。
 
 
第54章 为谁而叹
  一场问罪,罪没有问出来,倒是问出了再一次突破人们想象的来自先帝的偏爱。
  要说起先帝,他爱一个人从来都是明火执仗,向来不搞锦衣夜行那一套的。
  他喜欢何皇后,纵使对方出身屠户,也将对方捧上皇后之位。
  他喜欢宦官,就给予他们权力,任由他们作威作福。
  而对于陆离,那就更不用说了,与九卿相同的待遇,比三公更甚的权力,随意出入宫内,甚至是年节之时一同守岁。
  大家都见证过这堪称烈火烹油的爱重,以为这就已经是极限了,却不想竟还有更进一步的情况。
  都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他们陛下对陆侍中的爱,如今看来比之也不差分毫了。
  活着的时候爱,都要死了也不忘给对方留个安排。
  何皇后得到这个了吗,两位皇子都没有这个待遇吧。
  陛下啊,你对陆侍中的爱重里面,到底还藏着什么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
  但凡你们两人年龄差距再大一点,大家都要忍不住怀疑这是不是你的私生子了,而如果陆侍中是,恐怕大家当初也不用烦恼立储问题了,早早就封为太子了吧。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