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天官纨绔(古代架空)——枫香

时间:2025-05-11 07:44:53  作者:枫香
  裴先生瞧着他这一身狼狈,想着庄上和赵淩玩得最熟的大灰和大黄,估摸着顾棱是被狗撵了,也不说破,笑呵呵地让人帮忙把东西提到他自己屋里去。
  顾棱见裴先生走了,才跟着下人去擦洗,换了一身道袍,觉得屋里闷热,往前院的葡萄架下一躺。
  赵淩已经把狗“停”到草场,又骑着点点回来了,头一回见到顾棱穿这么普通的衣服,不由得多看两眼。
  道袍这种东西简单随意,约等于这个年代的居家服。
  他爹要是不出门,就很喜欢在家里裹一身道袍。
  顾棱被他看得毛毛的:“你看什么?”
  “嘻嘻。”赵淩下了马,也不拴,直接放马出去玩耍,自己往葡萄架下的竹床上盘腿一坐。
  这个葡萄架是他的地盘。
  顾棱的躺椅和竹床都是他……都是猫猫的抓痕。
  竹床上盘踞着三只小猫,见赵淩过来,立马颠颠地往他身上爬。
  “你笑什么!”顾棱炸毛,又对他招招手,“给我一只小狸奴玩玩,来一只金丝虎。”
  赵淩断然拒绝:“不给。”
  顾棱听不得拒绝,但想想这段时间的教训,又是在王太后的地盘上,到底不敢再造次,撇撇嘴:“不给就不给,小气。对了,我爷爷让我给你送点东西,给你家下人了,你回头看一下。”
  这就是赔礼道歉了。
  赵淩不咸不淡地“哦”了一声。
  惠王家还是有明白人的嘛。
  至于要从顾棱口中听到道歉,那是不指望了。
  说白了两人之间的嫌隙,就是小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
  这回要不是顾棱在文华殿说花娘,道歉也不会有。
  赵淩也不至于真的要针对顾棱怎么怎么样,他没这么小气(?)。
  “你什么时候回城?”
  “不知道,得看我爷爷的意思。”
  “王爷也来了?”
  “嗯。”要不是他爷爷也在,他才不待在庄上呢。
  庄上有什么好玩的?
  吃茶听戏的地方都没有,连大姑娘小媳妇都粗糙得很。
  “不知道王爷什么时候有空,我去拜访一下。”这是规矩,不是赵淩不乐意就能不去的。
  顾棱也知道,随意道:“都有空。你写个帖子,我一会儿带回去。明天放学了你跟我一起回家。”
  “行。”赵淩立马起身去写拜帖,见顾棱慢吞吞跟进来,突然意识到,“啊?你要跟我一起上学?”
  顾棱看着他一脸不敢置信的表情,不由自主就笑出了声:“嘻嘻。”
  赵淩左右看了看,叫:“抹布!”
  顾棱还想着抹布什么抹布,就见一只膘肥体壮的滚地锦像是一匹彩缎一样跑了过来。
  赵淩一指顾棱:“丢他!”
  抹布立马就将嘴里叼的小老鼠往顾棱身上一丢。
  它特意抓的小老鼠,没咬死,给崽子们练习用的。
  算了,一会儿它再去抓一只吧。
  顾棱第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是什么东西,等一团毛绒绒软乎乎的东西顺着自己的领口钻进去,甚至能够感受到动物没有皮毛覆盖的爪子接触皮肤时候微微的凉意。
  “啊啊啊!!!”
  顾棱换了两身道袍才回的家。
  休息好的家奴们一个个低眉顺目地跟前跟后,怀里还揣着赵淩奶娘给的新吃食。
  酥脆酥脆的,带回去慢慢吃。
  没错,常娘子做出了小饼干。
  常大力到小庄上之后,除了一个猫砂盆之外,就在搭建土烤炉。
  这几天晾干了,常娘子试着烤了一下。
  第一炉没掌握好火候,边角略微有点焦,吃着还是很不错的。
  剩下的几炉就很完美了。
  她本来是想把烤过头的留着自家吃,没想到顾棱带着人来了,就把那些分给他们,又收拾了一些饼干,加上一些其它糕点果子装了一盒,给顾棱当回礼。
  糕点这种东西,想要好吃,离不了高油高糖。
  饼干也不例外。
  别看常娘子烤的饼干吃着只是微甜,但里面正经放了不少糖和油。
  在此基础上,还有加了奶粉的,加了葡萄干的,撒了芝麻的,就跟她给赵淩做各种小馒头一样。
  除了口味之外,形状也多有讲究。
  赵淩自己画了各种图案,再由常大力雕成模具,成品全是卡通小动物。
  别说赵淩这个真正的小朋友了,就连惠王这个老朋友吃得也是相当开心,见到赵淩一个劲儿夸:“四郎奇思妙想,做出的饼干当真不错。”
  现在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儿,贵人还是平民,大部分吃口都挺清淡的。
  糕点蜜饯也不是经常吃,偶尔吃上一两个,还得配着茶。
  基本上大人小孩儿都爱吃甜食,只是糖价格贵,而且红糖的甜度不够,放多了还会有点苦。
  现在已经有白糖了,就是对这些贵人们而言,白糖的问题不在于贵,而在于少。
  赵淩能这么奢侈的用白糖,一是这些放了白糖的糕点基本就他一个人吃,不用多少;二是来自于太后的赏赐。
  赵淩其实挺意外惠王会亲自见他。
  “王爷喜欢,晚辈再让人送一些过来。”他奶娘开始在往里面放一切可以放的东西,感觉距离猪肉脯被烤出来也不远了。
  嗯,现在肉脯也是有的,就是那口味比较一言难尽,多是作为军粮使用。
  他要加糖,还要加蜂蜜!
  他在小湖村倒是放了点蜂,但是产的蜜很难指望,还得种蜜源植物。
  一心两用地跟惠王聊了一会儿天,赵淩婉拒了惠王留饭的邀请,被顾棱送到门口,牵着点点准备上马。
  顾棱拉住他:“你家马怎么不吃东西?”
  赵淩从背包里摸出一把鲜嫩的空间牧草:“点点只是不吃外食。”
  点点只加98号汽油,外头的92号汽油是不加的。
  点点立马就吃了。
  顾棱对骑射课能逃则逃,还真没怎么见过点点,现在见它吃得欢实,啧啧称奇。
  哪怕他再怎么不待见赵淩,也不得不承认赵淩养的动物都漂亮。
  一个赛一个的膘肥体壮,尤其是一身的毛,比金子还闪。
  顾棱眼巴巴看着赵淩骑着马走了,嘀咕一句:“身边也不跟个下人。”一点排场都没有。
  身边的长随以为他担心同窗的安全,说道:“赵四郎身边还跟着两条大狗呢。”
  再说总共就三四里地,赵四郎骑马不多一会儿就到了。
  顾棱听见狗就生气,冷哼一声,甩袖进了屋。
  长随赶紧跟上:“小王爷,您先做功课?”
  顾棱刚想着去河边甩两杆子钓鱼,听见长随这么一说,顿时就萎了。
  唉,裴先生怎么给他布置那么多功课?
  这附近一片平整的土地比较多,离京城又近,聚集了许多达官显贵的庄子。
  道路宽阔平直,赵淩骑马遛狗都很舒适,见到有车队经过,就骑着马让到一边,等他们先过。
  长长的车队得有十来辆,估摸着是谁家来庄上避暑。
  车队中没人主动跟赵淩打招呼,赵淩也没必要去贴脸交际,等车队过了之后,才骑着马继续回到小庄上,回去了也只是简单说了一句:“姑姑,回来的时候见了一个车队过来,往那儿去了。”
  清瑶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倒是不奇怪:“那边还许多人家呢。”
  结果第二天就有人上门来送了礼,照样还是一式两份,一份给裴先生,一份给赵淩。
  然后赵淩又多了个同窗。
 
 
第18章
  同窗叫崔玉书,二十六七岁,今年下场科考,春闱刚中的举人,等着秋闱考进士。
  浓眉大眼,人高马大,穿着一身道袍也像个武将。
  天气愈发炎热,连裴先生都不怎么注重衣冠,最后的体面就是没衣不蔽体。
  至于穿着背心短褂和七分阔腿裤的赵淩?
  那是小孩子,小孩子怎么样都可以。
  包括把头发剃秃了都行。
  裴先生看着课室内的小光头,又是欢喜又是忧虑,撸了一把怀里的小狸奴。
  赵大人家能养出这么活泼的孩子,显然是纵着的,剃个小光头回去应该不会被教训……吧?
  至于太后那边……唉,他一个外臣,应该是见不到太后的。
  太后是个有分寸的人,陛下亲政之后,就愈发深居简出。
  军队那边的情况他不太了解,但太后应该不会再手握军权。
  当然,太后在军中的威望这种事情不好说。
  这样明事理的太后娘娘,必然是不会怪罪他没看好学生的。
  小孩子小光头多可爱啊。
  裴先生走神了片刻,看着课室内的小光头,叮嘱:“静心把这份颂词写了,我去隔壁看看。”
  “哦。”小光头皱眉盯着面前的空白纸,又抬头看看裴先生离开的背影,只觉得不可思议。
  所谓颂词,就是歌颂皇帝的话。
  赵淩好歹在御书房混了一些时日,奏折他也是看过不少的。
  臣子们上奏皇帝的奏折格式,开头和结尾都会对皇帝陛下各种夸夸夸,换着花样夸夸夸。
  文采斐然的臣子,尤其是外放的臣子们写的颂词感情尤为真挚。
  赵淩一个连典故还看不太懂,得让老爹给他讲解的小屁孩,看得都觉得背后冒圣光。
  所以,裴先生竟然让一个小学森写颂词?
  认真的吗?
  他能写什么?
  写“皇帝真棒”?
  他这时候不应该写:花园里面好多花,有红的、白的、黄的。
  课业上,裴先生对赵淩非常放心,小小年纪已经能够把四书五经诵读,大致意思也能明白,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个才七岁的孩子,只要按部就班教学,十几岁就能妥妥的惊艳世人。
  这孩子还长得壮实,不像……嗯,不像顾棱小王爷,弱不禁风的。
  那样的身体情况,就算学有所成,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当官都指望不上。
  裴先生跨进隔壁屋,就见顾棱神游天外。
  崔玉书则在奋笔疾书。
  裴先生只觉得收下这两个学生是纯粹给自己找罪受。
  无奈,他在宫中给皇子们讲课又怎么样?
  贵人们给他三份薄面,称呼他一声先生。
  天知道在多少人眼里,他和伺候他们的奴才也差不了多少。
  他能拒绝小王爷吗?不能。
  同样的,他能拒绝世家大族崔家的小少爷吗?更不能。
  这位崔少爷的父亲只是一州知府,说起来品级还不如赵淩的爹赵骅。
  但那可是崔家!
  传承千年的大世家,能和赵家那种离了当地都找不到的寒门比?
  不提别的,就说崔玉书的嫡亲姐姐是宫中的淑妃这层关系,他就没法拒绝。
  像崔家这样的人家,他这种给人家暂时代课一个月,哪怕别人承情叫他一声先生,顶多也是逢年过节送点礼。
  相较之下,要是崔家出了什么事情,他这个代课先生说不定还会连带吃挂落。
  他一个天天教授皇子皇女的先生,实在没必要多结交像崔家这样的家族。
  崔玉书确实不错,却不如赵淩这样身家清白,稳稳站在皇帝身边的风险小。
  哪怕心里面很不情愿,裴先生还是尽力指点崔玉书。
  没办法,得罪不起。
  至于顾棱,那是另外一个难点。
  指点顾棱确实没风险,难就难在怎么解释能让他明白。
  对于顾棱这样的小王爷,自己不想学,智力方面也没有表现出天赋,甚至对于琴棋书画也都没有什么兴趣;作为先生,他只要求顾棱能把基础的书籍都粗读一遍,不至于将来被人骂了都不知道就行。
  一上午的学习结束,三个学生全都蔫头耷脑。
  等再经过一个下午的学习,三个学生吃着甜汤都觉得心里苦。
  赵淩不用说,上午颂词写不出来,下午裴先生竟然还让他写策论。
  他一个出生到现在连京城都没逛全乎的娃,能给皇帝什么建议?
  给慈幼院的小朋友发奶粉?鼓励发展养奶羊,制作奶粉?
  哦,这倒是可以写。
  现在这条件,也不讲多么精细。
  母羊喂食新种牧草后,产奶量显著增加,可以直接卖羊奶,制作羊奶粉;羊肉可以吃;羊皮、羊毛可以御寒。
  新种牧草就像小庄上这样,不需要占用良田,在荒地就能长得很好。
  赵淩写了一堆草稿,但想要把策论写得文辞优美简明扼要,要不还是让他爹来代笔吧?
  崔玉书的功课也是写策论。
  他的问题和大部分的年轻人一样,缺乏实践经验。
  哪怕他跟在当官的父亲身边,家族中也不乏各种官员,能够获取到不少官场知识,但毕竟不是亲力亲为,通过道听途说得来的经验落到纸上总归泛泛,且缺乏可行性。
  裴先生指出了他的问题,甚至给了他一些最近朝中关注的议题,让他针对性写策论,差不多就是押题了。
  但策论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裴先生也不可能提前给崔玉书代笔几篇策论让他背熟了下场。
  最后的顾棱就更累了。
  他背书背得头昏眼花,先生明明刚刚还在辅导崔玉书,冷不丁就问他哪一句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特别可怕。
  葡萄架下,三个人围坐一起,喝了半碗才察觉出一点味儿来。
  顾棱舀着绵软的芋头块:“怎么这时候还有芋头?”绵绵的芋头块,绵绵的赤豆,连里面的冰沙都绵绵的。
  赵淩说道:“放冰窖里存的。”
  小庄没有冰窖,但是皇宫有啊。
  他饼干做了出来,派人送去给太后和太子,顺带打包一些皇宫土特产回来也是很合理的吧?
  顾棱没深想是哪儿的冰窖:“芋头还有吗?给我一点,我带回去给爷爷吃。”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