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昭蹲在地上,手放在膝盖,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我看看是谁成小气球了呀?”
宝宝一扭胖肚肚,嘿嘿坏笑着气人,“是妈妈!”
声音还是脆生生的。
梁昭真想拧两下她的小屁股,不过她没洗手,都是挖竹笋弄的土,还是先别碰孩子了,会弄脏她们的衣服。
“妈妈不是小气球。”
“是小气球~”才见不到小半天,宝宝就黏她了,过来想要她抱抱,“啊不对,妈妈是大气球!”
她还知道修改。
梁昭下天井洗了手才敢抱,双手抄在宝宝的腋下将她抱起掂了掂,小家伙还挺重。
“妈妈是大气球,那宝宝是什么呀?”
宝宝一把搂住她脖子哈哈笑,“宝宝是宝宝。”
“喔——宝宝是一个宝宝呀?”
“嗯!”
一边点头一边跟妈妈亲热贴脸脸。
第29章 第29章
“妈,我带她们到外面玩玩。”
“孩子刚退烧,别让她们吹了风。”
“知道了。”
前两天家里的老母鸡刚孵出一窝小鸡,毛茸茸的像一个个小毛球跟在母鸡后面叽叽叫。
宝宝和贝贝还没有见过小鸡,早惦记着要看,见她们现在精神不错,梁昭就带她们到门口的空地看小鸡。
两个孩子紧张地攥着小拳头蹲在旁边看母鸡带小鸡,都不敢出声说话。
母鸡领着小鸡正在啄地上的米粒,是碾碎的生米,方便小鸡啄食,太大的话它们不好下口,需要母鸡先帮它们啄碎,然后再咕咕叫着喊它们过来,像是在说这里有吃的,快来快来。
家里的鸡都是散养的,只有晚上会自己回鸡笼,平时都是天一亮就往果林跑,到饭点了再到食槽那里吃饱喝足,累了就躲在阴凉的地方趴着打盹,很少会出现在门口,除非有吃的。
米粒洒下去后母鸡的咕咕声将其他鸡都吸引过来了*,它们想抢米粒吃。
一般情况下不会给鸡群喂米粒,这不像煮熟的米饭还能拌谷糠和碎菜叶,几勺饭都能拌大半桶,足够十几二十只大公鸡吃。
要是喂生米,一蛇皮袋米也是不够喂一天的,谁家能这么财大气粗,所以都是只抓两把喂小鸡,等它们长大换毛就不喂了。
但大的这些鸡就馋米粒,每回梁妈抓米喂小鸡,大的鸡就会跑过来抢,小鸡想吃两口还要被它们啄、驱赶。
小鸡都被叨出血了,本来就稀稀拉拉的毛还被叨得没了一半,挺可怜的,所以喂的时候都有人在旁边守着,防止大鸡偷吃。
门口有一捆竹条,是梁昭专门放在这准备随时抽梁母用的,今天没用上,现在被她拿来给宝宝和贝贝赶抢食吃的大鸡了。
母鸡的战斗力是很强,但架不住大鸡多,它们还会打配合,有几只负责吸引母鸡的注意力,将母鸡引开,其他的就从后面跑过去快速啄两口地上的生米。
小鸡胆小,没了母鸡的保护,它们只能缩到旁边瑟瑟发抖。
“唧唧唧……”
小鸡叫得可怜,有几只还吓得翻在地上不敢起来。
宝宝拿着竹条跑过去赶偷吃的大鸡,生气喊道:“走!你们走开!不许欺负小鸡,这是给小鸡吃的,你们不能吃,快走开!”
毛色鲜亮发红的大公鸡作势要啄她,宝宝也害怕,吓得啊的一声扔掉竹条,转身跑回来躲到梁昭身后。
“妈妈!妈妈!大公鸡要咬我!妈妈!啊啊啊——”觉得躲在妈妈身后都不安全,她又跑进去,试图将大门关上。
贝贝本来没招惹大公鸡,见宝宝往回跑,大公鸡又冲过来,也吓得哇哇乱叫。
手里吃一半的果子也不要了,着急地要妈妈抱她,急得直跺脚,生怕妈妈慢了,自己会被公鸡啄屁屁。
她举起手哭唧唧地催促:“嗯嗯嗯嗯……妈妈!妈妈!”
梁昭抄住她的腋下一把抱起来,“没事啊没事啊,大公鸡不敢欺负我们贝贝的。”
贝贝小心往下看,觉得这样不够高,大公鸡还是能飞起来咬自己,于是拼命将小胖腿往上抬,妈妈妈妈叫个不停。
“哈哈哈哈……”梁昭都快笑死了,弯腰捡起竹条,贝贝就紧紧挂在她身上,肉胳膊勒紧她脖子。
“没事啊贝贝,妈妈帮贝贝赶大公鸡,不让它们欺负贝贝。”
“去!”她驱赶来抢食的鸡群,将它们赶出空地不许靠近。
反应过来的母鸡在后面狂追,将那只最凶、刚才吓唬了小鸡的大公鸡啄了好几下。
鲜亮的背毛都被啄得掉了一撮。
算起来这只大公鸡也是老母鸡的崽,老母亲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是天经地义。
地上的米粒都让大鸡吃没了,干仗回来的母鸡低头啄几下粉末,咕咕叫着让小鸡过来。
母鸡和小鸡都没吃饱,梁昭就抱着贝贝进屋又拿了点米。
宝宝早就被蔡姨搂回堂屋了,见妈妈带妹妹回来拿米,她又屁颠屁颠跟在后面出去。
这下有梁昭在旁边守着不让大鸡靠近,两个孩子能安心蹲在前面看小鸡啄米。
梁昭把四只狗崽也抱出来了,只是没让宝宝贝贝靠近,在边上看着就行。
刚到陌生的地方,狗崽很不适应,趴在地上不敢动,小声哼唧。
小黄狗胆子大,抽了两下鼻子闻到了主人的味道,这是她熟悉的,就寻着气味找过来,拿鼻子去嗅梁昭的拖鞋,竖起来的朝天尾疯狂摇动。
它的三个妹妹也跟着跑来,围在梁昭脚边扯拖鞋磨牙。
宝宝和贝贝一步一挪地靠近,终于是忍不住伸出手摸了摸狗崽。
“哈哈哈……”
下午梁妈都没让她们摸,现在摸到了,毛绒绒,软乎乎,她们就乐得哈哈笑,眼睛都弯成了月牙。
孩子开心,梁昭也不忍扫她们的兴,摸吧,大不了等会儿多洗几遍手。
回农村生活的孩子哪能像在城里那么时时刻刻都干净,玩泥巴,摸鱼摘花,她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
只要不是吃进肚、没伤害的,孩子高兴就让她们玩吧,童年只有这一回,总该留些欢声笑语在记忆里,等以后回忆起来也能会心一笑。
家里多了两个可爱的胖娃娃,别说梁妈,就是来吃饭的客人听到她们清脆欢快的笑声,脸上都会忍不住露出笑容?
有经常来的客人还会给宝宝贝贝带小礼物,又带了自家的小孩过来和她们玩,她们没生病之前可是交了好几个朋友,还约定等她们病好了再来玩。
幼儿园的老师也说宝宝贝贝在班上很受欢迎,连大班的孩子都会跑来看她们,夸她们可爱,想跟她们交朋友。
村里的孩子也有跟她俩同一所上幼儿园的,每次都要等宝宝贝贝一起走,梁昭有车,接送孩子方便,每次也都会顺路带上村里的小孩,省了老人骑电瓶车来回跑,为此那两三个小孩的妈妈还特意从外地打电话给梁昭表示感谢。
明天是周一,要上学了,村里的这帮孩子都在抓紧今天最后这点时间玩。
“姑姑!”叶子是孩子王,领着一大群虾兵蟹将从水田那边回来,没回家,先来找梁昭。
老母鸡已经带小鸡去草丛找虫子了,狗崽也在好奇的探索世界,宝宝贝贝跟着它们嘻嘻哈哈了一阵也稀罕够了,见到叶子手上的鱼篓,她们又兴奋地跑过去。
这群孩子肯定是下田沟挖泥鳅鱼了,看她们一个个脏的,脸上、衣服上全是泥巴,连头发上都有。
梁昭拉住自家的两个干净宝宝,让叶子她们这群泥猴到天井的水龙头下面把泥洗干净。
“脏成这样,回家就要被你们阿婆骂。”梁昭真是看不下去,一脸嫌弃。
叶子将鱼篓放到一边,嘻嘻笑说:“骂就骂呗,阿婆哪天不骂我们几回啊,我们才不怕。”
鱼篓满满当当的,看来收获不小。
梁昭凑近了看,里面杂七杂八什么货都有,泥鳅、黄鳝、塘角鱼,还有小虾小螃蟹。
“姑姑,”按辈分梁昭确实是叶子的姑姑,她这样叫也没错,“嘿嘿,你给我们做顿好吃的呗,我们把最大的几条黄鳝送给你当辛苦费。”
这孩子倒是会做生意,脸皮还厚,她阿婆来梁家都没好意思点名让梁昭下厨。
“我缺你这几条黄鳝?”梁昭哼一声,不答应,还看不上她的辛苦费。
叶子急了,她是早早跟小伙伴拍胸脯保证过的,兑现不了就是她言而无信了,以后还怎么让小伙伴听自己的话,她这个老大就成摆设了啊,这可不行。
“姑姑~”叶子像牛皮糖似的粘上梁昭,抱着她的胳膊摇晃撒娇,“你就给我们做一顿好吃的吧,我们都想吃你做的饭,求求你了,姑姑~姑姑~我漂亮的姑姑~最好的姑姑~美丽的姑姑~仙女一样的姑姑~~”
搜肠刮肚找出这么多夸人的词,就为了一顿好吃的。
梁昭被她摇得直晃,败下阵来。
“行了行了,别摇了,我给你们做。”
“耶!”叶子高兴到蹦起来,挨个跟小伙伴击掌。
一群孩子欢呼着去水龙头下面洗泥巴。
自从上次梁姑姑给她们做过一次虾饼和煎鱼,她们就惦记着再来,又不好意思空手上门,家里大人也不许她们上别人家白吃白喝。
可她们又实在嘴馋,阿婆做饭又不好吃,她们自己用瓦片烤出来的也都不如梁姑姑做的美味,才趁着周日这天下田沟挖泥鳅。
她们洗干净了就在堂屋和宝宝贝贝玩。
宝宝贝贝的玩具多,梁昭在一楼给两个孩子弄了个玩具房,里面有乐高、模型、仿真娃娃和小型的儿童滑梯,还有吊篮秋千、公主屋、各式各样的小车车,把其他孩子给羡慕的,发出一声声惊叹。
叶子调皮归调皮,但很懂事也知道礼貌,“姑姑,我们可不可以进去玩啊?”
时间已经不早了,梁昭要去忙,客人打电话来说已经到半路了。
“那是宝宝贝贝的玩具房,你问她们吧。”
梁昭很尊重两个孩子,从来不会强迫孩子去分享。
学会分享和强迫分享是两回事。
等她把鱼篓的鱼虾倒进大盆,再上堂屋一看,她家的两个胖团子已经跟大孩子在玩具房玩开了,嘻嘻哈哈的都忘了自己昨天还在生病打针。
在门口站着看了会,梁昭才接着去忙。
先把客人预订的菜备上,再去处理盆里的鱼。
叶子她们挖到的泥鳅鱼还真不少,估计得有两斤多。
孩子们也没说这些鱼虾要怎么吃。
她就把大的挑出来准备一会做泥鳅鱼汤,小的另外放一个桶冲洗干净,把水倒干净了再往里加两勺盐,泥鳅挣扎翻腾几下就歇菜了。
下锅之前把黏液洗洗,锅烧热先别放油,等泥鳅表面的黏液和水分都烘干了再放油下去煎,煎定型再翻面就不会碎了。
新鲜的黄鳝蒸着吃最好,调味就只用姜丝、盐和一点点农家米酒,别的就不用放了。
刚把处理好的小河虾下锅,已经先到的客人就闻到香味了。
“梁老板在做什么好东西啊,这么香。”
第30章 第30章
她们是农庄的第一批客人,后来也是她们帮着宣传才让更多食客知道梁昭的农庄。
隔三岔五就会来一次,梁昭收了什么好货、新鲜货也是她们先知道。
进屋之后也不用梁昭特意招待,自己就知道去倒水倒茶拿冷饮水果,坐在堂屋门口吹过堂风,和蔡姨梁妈闲聊,听听村里的家长里短,再说说城里的见闻。
要不就是让叶子她们带路去果林、山上或者溪沟,摘果挖药,抓鱼摸螺,总之是没闲着的。
梁昭手拿菜铲从厨房出来,热得脑门上都是汗,先跟她们打了招呼,才说:“今天几个孩子去田沟挖了不少泥鳅黄鳝,我正收拾出来给她们做了吃。你们这么早就到了?两只煽鸡已经蒸上了,上午刚摘的新鲜荷叶,放外面晒了大半天,还有荷叶的清香,用来蒸鸡比那种放久的干荷叶要香得多。溪石斑你们想怎么吃?幸亏你们是今天过来,要是明天或者后天,这半桶溪石斑我留不住了。”
溪石斑也叫溪斑鱼、光唇鱼,只生活在水质清澈、多石砾底质的河溪中,野生的溪石斑鱼个头都不大,两指大小已经是少见的了,也不好捕捞,它们喜欢躲藏在水底的石缝中,也不轻易进村民下的鱼笼,要用鱼钩才能把它们钓上来。
鹤岭村有一家人是专靠抓野生鱼为生的,以前是拿到镇上卖或者低价卖给熟人,现在是卖给梁昭,也只有这半桶,多了也没有。
梁昭养了两天,死了有七八条,被她煎熟做成鱼汤喂给四个狗崽吃了,还别说,它们挺爱吃的。
剩下的溪石斑已经被来吃饭的食客问了个遍,梁昭说早有人预订下了才保住。
“我们无所谓怎么做的,好吃就行,老板看着做。”
为了保留食材原味的鲜美,梁昭在调味上都很简单,从来不下辛辣重口的调料和配菜,辣椒在她家的厨房都没有出现过,日常用到最刺激的配菜应该就是葱姜蒜了。
“那就一半做煎闷一半做炸的。”
溪石斑的肉质虽然鲜美,但鱼小刺多,并不适合做清蒸,她安排的这两种是当地人餐桌上常见的,做法也简单。
只有食材够新鲜,味道都不会差,也比较符合粤区人的口味,重油、重辣、重酱都不是岭南饮食文化的特点,‘鲜’才是岭南人的顶级追随。
她们点的东西多,荷叶蒸鸡和溪石斑只是其中两样,还有娘酒鸡、萝卜丸、苦瓜酿、老鸭冬瓜汤和鱼血焖饭。
鸡鸭都是现杀的,有的菜已经上锅了,有的还在准备中。
这还只是一桌的量,后面还有七八桌在排队,梁昭和阿婶两个人都忙不过来,梁妈就得在天井帮着洗菜,梁母也不能偷懒,烧火劈柴都是她的活。
梁昭把孩子们的鱼虾做好,让她们在堂屋的小饭桌上吃。
鱼血焖饭做起来麻烦,用的是现杀的新鲜鲩鱼的鱼血,和米粒混匀用高压锅压熟了再放煎香的鱼块,葱花姜丝和调料都是提前准备好的,每次她都是做一大锅,有客人要了就盛一份端上去,她给孩子们也盛了小半盆。
24/148 首页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