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小欧皇的末日杂货铺(玄幻灵异)——最爱梅子酒

时间:2025-05-30 06:51:06  作者:最爱梅子酒
  是的,沿海地区本就有信奉神明的习惯,每当渔民出海之前都会拜一拜海神,祈求平安。
  虽然海神并没有彻底被摒弃,但地位已经远不及商业之神了。
  村里的老人们还在讨论,是否要派人去镇中心向商神教申请,为商业之神铸一尊神像放在村子里。
  他们私自在家里供奉牌位,还是不太正规,不知道能不能得到商业之神的认可……
  而这一天,一辆卡车从镇中心的方向而来,车上载着四五十个人,有老人小孩,但大部分是青壮。
  这些人的皮肤都黑紫黑紫的,虽然能看出被阳光暴晒、被海风侵蚀留下的痕迹,但比他们这些原住民还是要强壮很多。
  不过,领头的人又跟其他人不同。
  虽然头发微白、身材精瘦,但他的皮肤却比他们这些常年住海边的人要饱满白皙,气质也很独特。
  尽管能看出来年纪应该不小了,但一双眼睛却特别亮,看上去精神隽烁、干劲十足的样子。
  “小兄弟,你们村长呢?”
  看着老人和蔼亲切的笑容,水生愣了一下,才结巴道:“在、在村子里呢……”
  观渔村的村长,并非管理者任命,而是他们村子里自行推选出来的,也是德高望重的老人。
  “可以把他叫出来吗?其他村民也一起叫过来吧。”
  水生应了声好,接着急匆匆跑去了。
  看他跑走的背影,刘昌国笑了笑,又看向那些被带过来的紫天堡移民,心中也不免感慨。
  即使到了新星球,大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好在有商神教的力量,给了大家一个安稳的环境,虽然不像原来的那样富裕,但这些是可以依靠他们自己的双手创造的。
  至于商业之神是否真的存在?
  这个无所谓,暂时也不太重要,只要能让人们过上好日子就行了!
  刘昌国在原本的世界也只是个普通职员,退休后去居委会做了社工,畸变种来临,他靠着自卫队的保护勉强苟活了下来。
  之所以跟着乌月前往新星球,只是想着在死前见识一下宇宙太空,没想到情况跟他想象的完全不同。
  不过,这短短一两个星期的时间,他确实涨了不少见识。
  本打算就在荒城家园里安稳过日子了,没想到又因为他曾做过社区工作者,现在被选中,当上了村官。
  是的,他现在被安排过来管理这个村子和移居的新住户。
  而且小唐老板说了,观渔村只是一个试点村,如果他管理得好,以后还会派更多人来和他学习经验,让其他渔村也能按照科学的管理办法运行。
  刘昌国顿时就觉得自己肩膀上的担子重了起来。
  好在,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他在文明社会耳濡目染多年,早就熟记在心。
  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心中自然而然就知道怎么应对,这是眼界和阅历所带来的。
  等到观渔村的村民们被召集过来,刘昌国先做了自我介绍。
  “我是商神教委派到观渔村来做基层管理工作的干部,你们把我当神官或者管理者都行,只要能配合我的工作就好。”
  接着,他给双方做了介绍。
  “这是从紫天堡来的新民,以后都是临海家园的一员了。”
  “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移民过来。”他说道,“不过你们放心,他们会修建新房子居住,不会跟你们抢夺生活空间的。”
  观渔村的村民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村长站了出来。
  “村里有一些闲置屋子,如果他们不嫌弃的话,可以住在那些屋子里。”村长说道。
  “好,那就这么办!”
  原住民愿意配合,刘昌国自是高兴,很快就带着人进了村。
  观渔村里闲置的空屋子是真的多。
  “这些屋子以前的主人呢?”
  “都走了。”老村长说道,“出海打渔,然后没再回来过。”
  刘昌国不免有些沉默,倒是跟着来的新移民没什么感觉,他们本来就是紫天堡的捕鱼手,这种情况见得多了。
  他们很快各自找了屋子居住,准备开始在这里的新生活。
  刘昌国看他们积极乐观的样子,很快也被感染,继续自己在观渔村的管理工作。
  “我给大家登记户口。”刘昌国说道。
  “户口?”
  “对,以家园为单位,每个村民都要进行登记,制作身份证件,方便人口统计和管理。”
  说到这个,刘昌国就感觉很神奇。
  你说新星球落后吧,但很多东西又很先进,比如荒城家园的光脑和建筑机器人。
  至少在原来的世界,他是没有见过的。
  而他也得到了这样一台光脑,协助他进行登记工作。
  观渔村原本也只有七十多口人,再加上新来的,总计也只有一百二十多。
  只花了不到三小时,登记工作就做完了。
  而让刘昌国惊喜的是,本来处于断网状态的光脑,忽然连接上了网络。
  他可以把数据直接上传到家园智脑,以后要联系其他人也非常方便了。
  然后,唐羽安的视频通话就打了过来。
  “刘爷爷,我测试一下光脑信号,你那边怎么样?”
  “非常不错!”刘昌国露出笑容,接着又问道,“我们的局域网建立起来了吗?”
  “是啊,从荒城家园、巨峰山到临海镇,只要公路经过的地方,基本就有信号了。”
  唐羽安说道:“我建了一个群,您以后可以在群里跟大家讨论、分享管理经验,大家一起学习进步啊。”
  “好的好的,让你费心了。”
  “不客气,你遇到问题需要帮助,尽管在群里说,如果找不到我,就找李爷爷。”
  两人交流了一番,这才结束通话。
  刘昌国看着光脑有些出神,要是他的孙女还活着,也是跟少年一样的年纪……
  他的女儿一家都在外地,末世后他们就失联了,也不知道是否安然无恙?
  刘昌国抹了抹眼角,很快又振作起来。
  现在还有三十多个家庭等着他呢,这观渔村的生活环境实在太糟糕了,必须要改变!
  他在群里艾特了陌克,希望他能尽快将观渔村的户口本打印后送过来,接着就在观渔村中巡视。
  这次跟着他过来的,还有两男一女三个年轻人。
  有两个是从荒城家园调过来的,剩下那个则来自临海镇中心,都是经过选拔后筛选出来的优秀人才。
  荒城那两个,是最早被唐羽安和周起救进家园的住户,经过大半年的学习,他们已经学会算数和一些常用字。
  本来老李头是作为员工培养的,但唐羽安一说临海镇这边需要人才,他就把人送了过来。
  现在荒城家园的居住人口还不到一千,远不如临海镇,自然是这边的岗位更紧缺也更锻炼人一些。
  至于临海镇那个,则是由黎鹏推荐的,他也是黎震天的养子,所以读书识字。
  因为年纪小还没有被养歪,海鲸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所以也派到了刘昌国身边学习。
  接下来,刘昌国就带着他们三个,挨家挨户地上门做起了细致的调查工作。
  而另一边,唐羽安将最后一个信号发射器安置好,就坐着车返回临海镇中心。
  临海家园有几十个村子,现在公路只修到了五六个村。
  虽然现在有了新的扩张守护屏障的办法,但这个方法并不适用于临海家园。
  因为这里无人居住的荒地实在太多了。
  系统对土地所有权的判定规则,首先是地契,然后是否有人居住和建造人类设施。
  即使他站在荒地上,大声宣布这里以后是他的土地,系统也并不认可,所以卡bug失败了。
  而临海家园的村落都是散落分布的,即使他们愿意将土地和房子上交给商神教,也需要利用公路将守护屏障扩张过去。
  不然,两个地方没有相接的土地,守护屏障是无法隔空出现在另一个地方的。
  唐羽安已经在考虑多建两个分店了。
  这样既可以作为传送点,也可以加快守护屏障的覆盖进度,只是建了分店就需要有人管理,而且分店的选址也很讲究。
  毕竟这些村庄都是散落分布的,要怎么让分店辐射到的村子尽可能多,也是一个需要好好考虑的问题。
  不过现在,还有另一件可以直接安排的事情,那就是——
  临海家园线的公交车!
  随着公路的不断扩建延伸,只有一辆公交车,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了。
  树根每天在三个地点之间往返,最多也只能往返一趟,作为公交车而言,这显然也是不够的。
  所以,回到临海镇中心之后,唐羽安就直接购买了两辆客运车,直接以商神教的名义安排在了临海镇。
  这样一来,家园2号线和3号线公交车,也正式开通运营了!
 
 
第280章 
  2号线和3号线的公交车司机,老李头早就帮唐羽安留意好人选了。
  毕竟家园的施工队一直在修路,公交车肯定不可能只有一辆,所以在树根被招聘后,老李头就开始挑选第二批的司机了。
  在一周前,第二批的新手司机已经上岗,由树根带着实习。
  本来是准备以后跟树根轮班的,毕竟树根的饭盒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一直把他绑在1号线上,着实有些大材小用。
  可惜,现在又开通了2号线和3号线公交车,两个新人有了去处,轮班制又要延后了。
  树根倒不觉得有什么,毕竟现在公交线路终于有了点起色,逐渐兴旺起来,他也很高兴。
  于是,“荒城家园-巨峰山”,“巨峰山-临海家园”,“临海镇中心-观渔村”,三条公交线路正式运营,算是初步建立起了一条交通网络。
  而“临海镇中心-观渔村”,因为沿途有五个村落,所以比其他两条线多了几个站点。
  可以想象,3号线以后大概会后来居上,成为最繁忙的线路。
  当然这也有利于带动另外两条线路,因为荒城家园目前还是最适合居住的地方。
  有蓝胡树可以调节气温,有星链藤可以富集土地营养,这里成了这片银装素裹的世界里,最生机勃勃的地方。
  几乎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想留下来,而成功留下来的,又会想把亲朋好友带进来。
  于是荒城家园外,每天都有过来务工寻求机会的人。
  荒城家园也开始了二次扩张。
  因为寒灾的到来,食物短缺,所以荒城家园扩大了土地种植面积和养殖场的规模。
  并且,家园的第一个食品加工厂也正式建立了。
  食品加工厂主要加工土豆、番薯和星链果,目前的产品有土豆片、番薯片、土豆粉、薯粉和果干。
  这类产品耐储存,加工程序除了费时费力之外,并不复杂。
  而现在家园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不管是临海镇的几万人口,还是紫天堡未来的数十万移民,都需要安排岗位,让他们未来可以自食其力。
  光靠夜宿规则的限制,而不解决就业问题,显然是不行的。
  不然的话,数量如此庞大的人口,到时候不但无法创造出价值,还会变成不稳定的因素。
  除了植物类的加工品,肉蛋奶的加工厂也已经在筹备之中。
  这个时候,人才的培养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好在有周起从原世界带回来的人,虽然年纪大了些,但作为教职人员还是绰绰有余。
  原本宿舍大楼的一层聊天室,现在也被老李头盯上了,他准备将这里改造成为夜校。
  至于放电影和娱乐休闲的场所,则搬到户外的广场上去。
  反正现在有了蓝胡树林,家园里即使到了夜晚也非常暖和,只要拉上一张幕布就可以播放电影。
  在完全没有灯光的广场播放电影,不仅视觉效果更好,幕布也比室内要大得多。
  现在家园的住户多了,大家也不用委委屈屈地挤在狭窄的房间中了。
  当然,家园也不再提供点心和水,住户们可以自带或者在广场上的小摊购买,也算是新的创收途径。
  而夜校,则招收那些想要更进一步的成年人,作为家园的人才培养基地——
  毕竟等待学堂里的小孩们长成,实在是太慢了,这已经远远跟不上家园的发展速度。
  当看到老李头递交的“人才培养计划书”,唐羽安也不禁感叹。
  “还是爷爷想的周到啊!”
  老李头笑着摇摇头,“拾人牙慧罢了,这都是从你们带回家园的书上学来的。”
  毕竟大灾变发生的时候,他也才高中毕业,其实也没有做过管理,目前为止所做的决策,都是来自阅历和人生经验。
  然而随着家园的规模越来越大,他的经验也有点跟不上了。
  好在唐羽安他们从原世界带回来的书、从U盘中获得的影视作品,都给了他很多启发。
  虽然那些书上的文字和记载的信息,明显跟他认知的不同……
  不过他能够看得懂,一些知识也是通用的。
  “也算活到老,学到老吧。”老李头笑着道。
  唐羽安听到他的话,也很惊喜,没想到爸爸妈妈收回来的书,真的发挥了作用!
  “爷爷,你还需要什么书或者视频吗?我想办法给你弄来!”
  “暂时不需要了,不过……”
  老李头顿了顿,说道:“那些来自异星的老人,不妨多弄几个回来。”
  那39个来自原世界的人,他们的来历肯定是瞒不住的,当然唐羽安和周起也没想过要隐瞒。
  毕竟等以后位面传送阵建起来,他们还想让两个世界的人可以互相支援,现在先透透风也没什么。
  而之前周起也跟原世界那些人说了,他们是到了另一个世界——
  不过在刘昌国这些人眼中,他们就是到了另外一颗星球。
  这颗星球的环境非常恶劣,但生活在这里的人,跟他们的相貌差不多,又说着差不多的语言、使用差不多的文字。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