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道:“大姐姐年纪不小,已再拖不得,老太太和二婶婶也是为了她好。”
“忠勇伯家的次子?你听说过此人吗?”
“听说过,不过我没和他见过,只和忠勇伯和其长子打过几次交道。”贾琏缓缓说道,“忠勇伯祖上亦是靠军功起家,忠勇伯性子爽朗,瞧着是个粗人没有城府,实则也是个粗话有细之人。其长子已经被请封为世子,次子身上有个举人的功名,听说一直醉心于书画一道,并不曾走上仕途。”
叶向晚道:“明儿忠勇伯府就来送聘,到时候可以瞧瞧他是个怎样的人。”
贾琏笑道:“既然老太太和二婶婶她们都同意,想来是仔细打听过其为人,不会为大姐姐随意择了人。”
叶向晚点头,也对,不过贾母和二太太都只在后宅活动,想来打听的人不少贾赦就是贾政,以男人的观点来看,此人能不能行还要再看。
第二天一早,叶向晚就去了荣国府。去的时候忠勇伯府的人还未到,他见贾宝玉今日没去家学,就问道:“请假了?”
贾宝玉扯了扯嘴角:“不请师长可不依,告到老爷那儿我岂有好果子吃。”
“做什么这样苦着一张脸不高兴?”叶向晚拉着他坐下。
贾宝玉叹道:“姐姐刚回来,太太和老祖宗就给她定了人家。”
“女孩子到了年纪都是要嫁人的。”尤其是这个年代,不嫁人是会被别人诟病的。叶向晚叹气,这样的事情哪个时期都会有,总会有许多咸吃萝卜淡操心之人对此啰啰嗦嗦惹人烦。
他看向贾宝玉,“大姐姐嫁了人,日后她的娘家兄弟就是她婚姻的底气和靠山,你可明白?”
贾宝玉低着头微微颔首,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又重了许多,似乎要将他压得喘不过气来。
到了时辰,外面就有人回话,说是姑爷到了。
叶向晚和贾宝玉忙赶到前院,就见贾政和王夫人正在招呼着一男一女一对夫妇,还有一个青年。
那青年面皮白净,眉目俊朗,周身充满了书生气,言谈间斯文有礼,谈吐不凡。
叶向晚走过去,见到聘礼中有着一对活得大雁,不管这对大雁是买的还是自己打的,可见是没有敷衍。
“安佑侯。”忠勇伯拱手和叶向晚打着招呼,又忙让那青年向叶向晚见礼。
“见过安佑侯。”方越文躬身一礼。
叶向晚扶住他的胳膊笑道:“不必多礼,今日是下聘之喜,不讲究那些虚礼。”
贾政笑道:“是极,这位是我那不成器的幼子。宝玉,还不快过来见过你世伯、伯母和世兄。”
贾宝玉此时瞧着方越文俊逸的相貌,心中郁闷便散了些,“宝玉见过伯父、伯母,世兄。”
忠勇伯捋着胡子瞧着贾宝玉,笑道:“不愧是衔玉而生,果真是龙章凤姿,神采飘逸。莫看其年纪小,将来必雏凤清于老凤声。”
贾政笑道:“他不于我闯祸就谢天谢地,何曾期盼他什么。”
几人说笑了两句,媒人就开始走流程送聘礼。
午时留人用膳时,王夫人则是请忠勇侯夫人去了贾母那儿,几位女眷一同用膳。这边叶向晚则是陪着忠勇侯父子,人虽少却也热闹。
贾宝玉自是不用说,见着面容不俗之人就有说不完的话,尤其是知道方越文醉心书画一道不喜仕途时,更如遇知己一般。
方越文也不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反而言谈甚欢,不管贾宝玉抛出什么问题都能说得言之有物,头头是道。
叶向晚从他的言谈中猜测,若是他继续往上考,一定会榜上有名。
贾政捋着胡子越看这个女婿就越喜欢,眼里写满了满意。
送走忠勇侯一家后,贾宝玉叹道:“如今瞧着我这个姐夫,倒也勉强算得上可以。”
叶向晚讶异地看着他:“你和他相谈甚欢,我还以为你对这个姐夫很满意。”
贾宝玉道:“做朋友自然是满意,不过做姐夫哪能只凭这些就做论断。不过姐姐也算可以放心,这个姐夫瞧着不错。”
叶向晚听了他的话之后眼里满是惊讶,“没想到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话,真是长大了。”
贾宝玉无奈笑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二嫂嫂也莫要以老眼光瞧人。”
“是是是,是我小看了咱们宝玉。”叶向晚揽住他的肩膀,“走吧,去老太太那儿。”
到了贾母那儿,贾宝玉就忙和贾母说着关于方越文的事。
贾母连连点头,随后看向叶向晚:“晚哥儿,你觉得如何?”
叶向晚想了想,道:“目前来看确实不错,是个好人选。大姐姐聪慧,以后的日子许是不会差了。”
贾母闻言稍稍放心,便是不放心也无法,如今听了贾宝玉和叶向晚的话也算是安了些心。
月华如水,叶向晚坐在椅子上往脸上涂着面膜泥。
贾琏帮着他涂抹着,“这么说你对他的印象还不错?”
“瞧着是不错。”叶向晚拍开他的手,自己抹着面膜泥,“不过以后日子过得如何,就看他们磨合的怎么样。咱们也管不了不是。”
贾琏瞧着他脸上抹着绿色的面膜泥,笑道:“有我们在,总归不会差了。给我也抹点儿,我觉得自己的脸最近有些晒黑了。”
“自己抹。”叶向晚将手里的盒子递给他,起身就盘膝坐到了床上,“如今已经九月,不知李涛他们今年能不能回来。”
贾琏对着镜子抹着面膜泥,闻言随口就道:“急什么,也许他们现在正在返程的路上。”
这本是贾琏的随口而言,没想到半个月后忽然就有一封信从望州传来。
叶向晚急忙接过信拆开,刚看了两眼脸上就扬起欣喜的笑容,“他们已经在望州靠岸。”
贾琏也笑了:“好事啊,算算时间,他们现在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信上还说什么了?”
叶向晚道:“李涛说他们在去的时候,遇见海风偏离了风向,所以才会耽搁这么些时间。还说我给他带去的药物帮了他们大忙,让他们得以一个不落的全都平安回来。”
看到这里,叶向晚一直提着的心才终于放下,平安回来就好!这比什么都重要。
第115章
李涛他们是在十月初六回来的。
看着被晒黑的众人, 叶向晚眼里满是笑意,他拍了拍李涛的肩膀,“平安回来就好, 先洗洗, 我已经让人准备了膳食,一会儿先吃饭, 吃完了饭咱们再说。”
他止住要说话的李涛,推着他们去洗漱。
宋丁却拱手道:“我们身份不同, 不能在侯爷府上久留。既然回来就要先去面见皇上,将此行向皇上说清楚。辜负侯爷美意,还望侯爷见谅。”
叶向晚也理解,虽然这次出海是自己向皇上借的人,但他们到底是禁龙卫, 他们回来还是需要先进宫向皇上述职。
故而也没有强留他们, “既然如此我也不挽留你们了,小南。”
小南转身就去了房间,很快就拿着不少荷包出来。
叶向晚接过去一一给宋丁他们一人一个, “等你们述职结束,我请你们去回客居大搓一顿。这些就当是此行的辛苦费。”
“侯爷,这不合规矩。”宋丁推拒着。
叶向晚道:“合规矩,你们替我跑腿,我给辛苦费很合理。都拿着,不许拒绝,不然大餐可就没有了。”
宋丁闻言也没有再推拒,将荷包接下:“那就多谢侯爷了,侯爷,时辰不早, 我们兄弟就先告辞了。”
“慢走。”叶向晚让林管家去送送,等人走远了,他才带着李涛回后院,“热水已经备好,先去洗一洗去去身上的疲乏。有什么话吃了饭再说。”
“是。”李涛见带回来的包裹都被送到后院叶向晚处,这才放心的去洗漱。
等吃完了饭,李涛才去见叶向晚。
“此行可是顺利?”叶向晚迫不及待地询问着。
李涛道:“我们在望州请了一个精通海上天气和风向的向导,但海上的风向瞬息万变,就算是有了向导有时也会误判风向偏离海线方向。不过好在最后我们顺利到达了倭寇老家。”
“我们带着商品上了岸,因为宋丁手上有皇上赐予的文牒,所以我们是以皇家商队的名义与他们进行贸易。就算有心人想要打主意,也不敢抢夺。”
“这次带着商品不少,都是他们喜欢的,为我们换了不少银钱和珠宝。属下谨记着侯爷的吩咐,每到存有银矿的地方就小心查探,为此属下在海上时还和那位会倭寇语的禁龙卫学会了那些叽里呱啦的话。属下的一片辛苦并未白费。”
李涛从怀里掏出一张羊皮纸放到叶向晚面前,“侯爷请看。”
他指着羊皮纸上的图画和线条,“这是属下记下来银矿所在的位置,都如侯爷所言,那里果真有银矿。”
叶向晚按住他的手指,抬眸看着他,认真道:“李涛,你要记得,银矿所在的位置不是我说的,是你自己探查到的,你可明白?”
李涛先是讶异了一瞬,随即好似明白了什么,认真又郑重地点头,“明白,侯爷放心,属下明白您的意思。这些都是属下等人辛苦查探到的,还望侯爷到时帮那些兄弟向皇上讨个赏。”
叶向晚微微颔首,笑道:“放心,必不会让你们兄弟白辛苦一场。”
李涛闻言心中欢喜,笑道:“能为侯爷做事是我们兄弟的幸运。对了,侯爷,这次返程时属下等人因为遇见海风流落到一个荒岛上,在荒岛上停留了数日。因为无聊我们便是海岛上闲逛,属下找到一样东西,还是因为岛上的野物吃时看见的。属下见它们吃那些土里的果子,因为我们都不认得那些东西,便想着拿回来给侯爷瞧瞧,挖了不少带回来。”
“土里的果子?”叶向晚来了兴趣,“在哪儿?拿过来我瞧瞧。”
李涛看了屋子里放着的好几个麻袋,起身走向其中一个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个红色的果子转身递到叶向晚面前,“侯爷,就是这东西。”
叶向晚在看见那东西一瞬间猛地就从椅子上站起来,双手颤抖地接过李涛手里的“果子”,“这是······红薯?!!”
“红薯?”李涛不解地看着叶向晚手里沾着泥土的红色果子,确实是红色的,“侯爷,这究竟是何物?”
叶向晚笑了,拉住李涛的手笑道:“带上这一麻袋的红薯跟我走,我带你进宫向皇上讨赏去。”
“讨赏?”李涛疑惑地看着他,“属下也去?”
“当然要去,银矿的地点是你找到并绘制的,这些红薯也是你们找到的,当然要亲自向皇上说清楚。”叶向晚笑道:“况且就算现在不去,一会儿皇上也该派人来宣咱们进宫了。”
话音刚落,小南就跑了进来:“侯爷,宫里来人了!”
叶向晚看向李涛,笑道:“快拎着东西出发。”
说完就率先走了出去,李涛愣了一下,急忙拎着装着红薯的麻袋紧跟了上去。
坐上马车去往皇宫的路上,李涛就紧张地搓着手,“侯爷,属下真的要进去啊?”
“皇上都点名让你去了,自然是要去的。”叶向晚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抚着他的紧张,“别紧张,你就把皇上当做你在军营时常见到的上司将军就是,如今你立了这么一个大功,皇上一定会好好赏赐你的。”
李涛咧嘴笑道:“这些功劳也不是我一个人的,若是没有那些兄弟为我打掩护帮忙,我也没有那么容易就将地图绘制完整。而且这些红薯也是我们一起挖的,并不独独是属下一人之功。”
“不错,不贪功。”叶向晚闻言笑了,“一会儿见了皇上你也这么说,可记下了?”
李涛点头,“属下记住了。”
为了缓解李涛的紧张,叶向晚就和他说起了李海的事,“去年除夕你弟弟才回来,过了年开了春就带着人继续往边境跑,等跑个两年说不定就能攒下不菲的身家。”
李涛笑了:“那也是侯爷肯给他机会,不然便是能去边境也没有本钱置办货物。”
“有本事置办货物,没本事带回同等的价值货物也是不行。”叶向晚和他说着话,很快就到了皇宫门口。
经过检查,叶向晚和李涛就带着一麻袋的红薯进了宫。
到了御书房,叶向晚让李涛先在外面等着,他则是先进去。
皇帝放下手里的朱笔,脸上的笑止都止不住:“事情宋丁他们都和朕说了,但总有些事说不清楚,因此朕才宣你和李涛进宫仔细和朕说说。”
叶向晚笑道:“皇上,今日臣可是有两件喜事要禀报于皇上。”
“两件?”皇帝心中疑惑,除了银矿一事还有何事?
叶向晚道:“东西还在外面,请皇上宣李涛进殿。”
皇帝没有丝毫犹豫就道:“宣。”
黄内侍忙喊了一声,“宣李涛觐见。”
李涛拎着麻袋很快就走了进来,一进来就低着头对皇上跪下,“草民李涛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平身。”皇帝叫了声起,随后看向叶向晚,“叶爱卿,人进来了,另一件喜事为何?”
叶向晚示意李涛将麻袋里的红薯拿出来,“皇上,此为红薯,和土豆一样,是从根系生长果实,一长也是一大串。乃是李涛他们从一个海岛上发现的,因为他们不认得这是什么,便挖了些回来让臣看看。”
“红薯?和土豆生长一样?”皇帝想到的是土豆那样的产量,他忙起身走下去接过李涛手里的红薯,瞧着要比土豆大,形状也不一样。
“叶爱卿之意是此红薯也会和土豆一般产量?”
叶向晚点头,“不错,若是皇上信任,臣愿先试种一季,等试种出大概产量,皇上再种在皇庄以便日后推广。”
101/121 首页 上一页 99 100 101 102 103 10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