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早些睡,明天进城买大镜子!
如今江麦、江纪放了假,他就又回了江麦房间睡,不打扰自己大哥和哥夫生娃娃。
但在这件事上,其实叶厘、江纪一直在主动避孕。
虽然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愉悦程度,但孰轻孰重叶厘分得清。
不过,明日要买节礼,今晚两人就没有多折腾。
江纪将叶厘拥在怀中,让叶厘一条腿搭在他肩头,两人身子唇舌都相连。
江纪的动作虽缓,可愉悦感拉的很长。
长的叫叶厘不仅脸红的厉害,身上也没什么力气。
结束后,江纪没放开他,大手捧着他的脸,长舌在他口中吸吮**,舒服得他直哼哼。
一吻毕,两人心中对对方的渴望终于缓解不少,江纪稍稍退后,只抓着他的手,与他十指相缠。
两人对视了片刻,随后一同笑了起来。
叶厘将刚才的过程回味了一下,忍不住道:“我这贺礼送的太好了,你可一定要好好挑。”
成亲嘛,除了心灵上的相依,身子上的契合也超重要。
若是不能得享极乐,那这门亲事就有缺憾。
毕竟这时代相公不能随便换。
所以,这春宫图册,他得送个花样多的。
江纪没想到他还在惦记此事,有些哭笑不得。
在这件事上,江纪还真没什么门路,他只能去找鲍北元,之前他和叶厘成亲时,鲍北元塞了这样的图册给他。
正好明日进城,那去鲍北元那里走一趟吧。
腊月十五,天不亮叶厘江纪就带着江麦江芽和江福正父子进城了。
但这一次,江福正、江满堂各赶了一辆骡车。
因为买完节礼后,叶厘一家四口还有别的安排,今个儿发放节礼这一环节,叶厘就不参加了,由江福正操办。
等江家父子载着肉米面回村,叶厘四人先去买了大镜子。
今个儿县城颇为热闹,大街上不仅摊子多,还有各种娱乐节目,像是卖艺的、耍猴的、舞狮子的,叫江麦、江芽看得舍不得走。
午饭他们是在鲍北元那里吃的,江纪抽个空,将鲍北元拉到一旁,悄声询问春宫图册的购买渠道。
鲍北元只当是他自个儿要看,就笑眯眯的指点了他。
他也不解释,误会了最好。
一家四口下午才回村,歇了一会儿,等夜幕落下,又兴匆匆的进城赏灯。
今夜县城不关城门,百姓可以尽情乐呵。
可这么一来,街上的的行人就太多了,牛车简直寸步难行,四人便沿着小巷去了半闲居后门,想将牛车停在半闲居那边。
为了揽客,今个儿余采也颇为应景的搞了个猜灯谜活动,奖品有免单、大份芋泥蛋挞、打折卡等,因此,半闲居门口也围了不少人。
彭希明站在门口的台阶上,正主持着猜灯谜活动。
余采也在,手里还拎着一个莲花造型的灯笼。
满街花灯如大号的萤火虫,在夜幕中闪烁出灿黄的光。
光幕连绵,为主街披上朦胧暧昧的滤镜。
此等时节,最适合约会。
此刻半闲居内也是灯火通明。
店内店外,全是热闹的喧嚣声。
可彭希明、余采都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两人视线不时对上,又不着痕迹的滑开。
今夜这般,也算是一同赏灯了。
叶厘瞧着这一幕,不由在心中啧啧了几声,这两人是会玩的,敢在万千瞩目下“眉来眼去”。
看来他贺礼选对了呀!
望着余采脸上的淡淡笑意,他恨不能一下子就将日历拉到二月二。
但他没这种能力。
日子只能一日一日的过。
元宵节后,江麦、江纪各回各的学校,叶厘的日子也恢复了从前。
养崽。
挣钱。
给江纪、江麦送饭。
顺便应付从府城远道而来想购买变蛋的小商小贩。
其实元宵节前,府城的岳老板就来过了,他一口气将全村攒了一个新年的变蛋带走一半,余下的供给县城正好。
所以,当这些小商贩找到他这里时,他就没松口。
他做生意,主打的就是一个诚信。
不过,今年全村以及周边村子,家家户户养的母鸡明显增多了。
但没人建养殖场,每家只是小打小闹的养上十多只,应不会生出什么禽流感。
这样就很好。
他对现状很满足,比起盲目扩张,还是这样细水长流更让他安心。
再者,他还有豆腐泡和芋泥嘛!
余采忙着准备嫁妆,他不时会登门瞧瞧进度。
去年吴夫郎才有让余采成亲的念头,因此大大小小的物件都得现买。
他还和余采一同去看之前相中的几个宅子。
日子过得颇为充实。
另一边,彭希明请假回村,给家人置办新衣裳、牛车。
他回来的突然。
他定的这门亲事更突然。
尤其对方还是县尉之子。
彭家人听完他的话,每个人惊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县尉之子诶!
怎么会瞧得上自家儿子/大哥呢?
等彭希明将余采的情况讲明,彭家人还是觉得不可思议,腿脚不便又如何,那可是县尉之子啊!
真就跟做梦似的。
不,连做梦他们都没梦过这样的好事!
要知道,哪怕家中卖起了变蛋,他们也在发愁大儿子/大哥的亲事。
毕竟年龄在这摆着,变蛋来钱也不快,真就没什么挑拣的余地,只能被人挑。
可谁知他们大儿子/大哥在半闲居当了不到两个月的伙计,就攀上了半闲居的大东家!
太难以置信了!
震惊过后,彭家人反复确认,虽然彭希明不烧不疯,可他们依旧借来牛车,亲自去半闲居当面确认。
余采得知他们的来意,有些好笑,就见了彭小妹彭母。
这下子彭家人终于将心放回肚子里了。
紧接着,他们就乐坏了。
是真的。
真的是真的。
他们儿子/大哥,真的要娶县尉之子!
祖坟冒烟,这是祖坟冒烟了啊!
回村之后,他们当即去坟里祭拜了祖宗,好感谢祖宗保佑。
忙完这件事正事,接下来就是裁新衣、置办聘礼。
虽然余采给了二百两银子,但他们家也是有一点点积蓄的,若是没积蓄,又怎么敢让彭希明去县学读书?
只是,这积蓄不多。
不过,若是问彭二叔彭大舅彭二舅借些,再算上彭希明这俩月挣的工钱,那就无需花余采给的二百两银子了。
他们家是穷了些,但也想让余采见见他们的诚意。
反正婚后彭希亮、彭小妹都能去县城干活拿高工钱,借的银子很快就能还上的。
说实话,要不是彭希明阻止,他们都想卖掉两亩地了。
余采的身份太贵重了!
花了半个月将聘礼置办好,二月二这日,彭父彭母以及彭希明与媒人一道,登门向吴家提亲。
二百两的聘银,叫吴夫郎有些意外。
也有些高兴。
彭家人诚意还行。
既然结亲了,他也不想在亲家跟前摆什么谱儿,这是在损彭希明的脸面,只会叫自己儿子与彭希明生出嫌隙。
反正婚后余采、彭希明住在县城,不与彭家人住一起。
余采是绝不会伺候彭父彭母的,他当年受过的气,不会叫余采受一点儿。
所以,双方保持距离、维持面上的和和气气即可。
于是他热情的招待了彭家三人。
他的客气,叫彭父彭母受宠若惊。
说实话,自打进了吴家的门,彭父彭母连大气都不敢出,这样漂亮宽敞的宅子,他们本是一辈子都没资格踏足的。
见着了吴夫郎后,两人更是自惭形秽,想在地上找个缝钻进去。
他们常年干农活,脸被晒得黑红,手也粗糙得不成样子。
彭父更是还拄着拐杖。
而吴夫郎自幼养尊处优,站在他们跟前,跟两人小辈似的。
很明显,彭家与吴家,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可这样的吴夫郎,不嫌他们是老农民,一个劲的劝他们喝茶吃点心,温声打探彭家种种,这叫两人如何不感动。
而且,坐下没多久,余县尉也来了。
看吴夫郎瞪着余县尉,两人就更紧张了。
好在吴夫郎没与余县尉吵起来,而且,余县尉也甚是和善,叮嘱今后若是有什么难事,可以去余府找他。
吴夫郎听了此话,立马就接了话。
彭二叔、彭大舅彭二舅对彭希明恩重如山,余县尉怎么着也得给这三家各提供一份高工钱的活计吧。
彭父彭母听了此话,顿时放轻了呼吸,连拒绝的勇气都没有。
但余县尉乐呵呵的应了下来。
小事一桩嘛。
他名下有不少产业,很好安排。
于是,彭家又多了三个可以进城打工的人。
彭父彭母赶紧道谢。
随手改命。
这真的是随手改命。
他们四家挣扎半生,也不如余县尉的一句话。
唉,今后若是不能善待余采,那彭家是会遭报应的!
第112章
余采、彭希明的婚事定在三月初五。
不算近, 但也不远。
一个月的时间,足够两家做足准备。
虽说余采婚后住在县城,可也不能不在彭家露面, 那样就太不给彭家脸面了。
按照吴夫郎的安排,两人在吴家成亲, 然后回彭家摆酒设宴, 好见一见彭家那边的亲朋好友。
于是,那二百两银子, 最后又被彭父彭母带了回去。
他们要用这笔银子盖房子、摆酒席。
这么大的事儿, 当然不能全由彭父彭母操办, 彭希明就办了退学,回家盖房子。
他事先没告知余采, 余采知道后,倒也没说什么。
因为去县学读书实在简单,交束脩即可。
反正目前他也没空读书,就先退学吧。
余采也挺忙的, 他将两个耳房的首饰、衣料全收拾了出来。
该融的融, 该送人的送人。
像是彭小妹以及彭二叔彭大舅彭二舅家的孩子, 拿去戴/穿着玩吧。
这下子彭小妹也受宠若惊了,并大喜过望。
她长到二十岁, 哪里有过什么首饰,拿到余采给的钗子簪子镯子,她迫不及待的戴上,而后站在水缸前臭美——她家没有镜子。
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她的好心情, 新哥夫还没过门就给了她这样贵重的物件,喜得她忍不住对自己大哥开玩笑:
她想去给哥夫当丫鬟!
她一定会好好伺候哥夫的。
彭希明被她这话逗笑,然后严肃拒绝。
余掌柜有他就够了。
今后他定然和余掌柜形影不离。
他虽然住在村里, 但他买了牛车,他每两日进城一次,找余采汇报新房进度,顺便聊一些日常,以增进感情。
他和余采相识的时间太短。
这马上要成亲了,生平过往总得了解了解。
其实他们两人的过往都简单。
一个待在家中,做针线、读书。
一个务农、读书。
但有情之人饮水饱,甭管余采说什么,他都应和。
而他不管说什么,余采都听得津津有味。
因此,每一次分别时,两人都在期待下一次见面。
沉浸在喜悦里的余采,没忘了叶厘,他收拾耳房时,邀叶厘过去挑几样。
怕叶厘不去,他就说是要给叶厘谢媒礼。
谢媒礼。
这个叶厘肯定得收,这门亲事,还真是叶厘一手促成的。
不过,真到了吴家,他很快就被余采拉到耳房去了。
一个耳房里堆的是布料。
一个耳房里靠墙立着好几个多宝阁柜,柜上放着大大小小的首饰盒,全都敞着,里边是各色金银首饰。
“厘哥儿,贵重的已经被我拿走了,如今摆在这里的,都是金、银,还朴素的很,上面既无珠玉也无宝石,你随便拿。”
叶厘闻言,笑着道:“那我就当逛首饰铺子了,我随便看看。”
余采被他这说法逗乐:“只凭着这些,可开不起铺子。”
“挺好看的。”
叶厘说着,从木盒里拿出一把金梳。
这金梳只有掌心大小,小巧玲珑。
“你拿回去用吧。”余采立马道。
“我这脑袋,可配不上这样贵重的梳子。”叶厘立马摇头。
“怎么配不上?以你的聪明劲儿,上边就算是镶珠戴玉,那你也配得上。”
“你就是在和我客气。”
余采道。
“即便是好友,那也不能理所应当的占便宜,有来有往这关系才能长存呢。”
叶厘笑眯眯的道。
“你给我说了门好亲,这可是多少金银都换不来的。”
“再者,一道芋泥,也给我挣了不少钱。”
余采认真道。
叶厘听得想笑,他将金梳子放回木盒里,转身瞧向余采:“采哥,你还缺芋泥的那点钱?”
“缺的,我手里现银不多。”
他这些年,物质上的确不缺什么,但现银也就攒了千余两。
之前那批芋头,就差点儿掏空他的小金库。
芋泥的利润,得综合来看,因为半闲居不单独售卖芋泥饼、芋泥蛋挞,想吃上芋泥,得留下吃热锅子。
这种捆绑销售,让店里的生意好得跟刚开业一般。
是以,他是真心说这话的。
但叶厘闻言,只是玩笑道:“采哥,可别在我眼前哭穷啊,我会仇富的。”
“……行吧。”
余采无奈道。
118/135 首页 上一页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