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里正大人何时登基(穿越重生)——珑韵

时间:2025-06-09 07:17:22  作者:珑韵
  盛世也看出来盛昌则此次对他态度越来越小心翼翼了起来,像是要弥补什么一样,生怕他不高兴。他扫了一眼对面的一家三口,后知后觉意识到了他的心思。
  但这事他也不好说,毕竟他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盛世,盛昌则觉得亏欠也不是亏欠在他身上,他没法心安理得享受盛昌则的补偿。正是因为这个,他才会拒绝盛昌则给的那些铺子。
  他直接换了话题,表示戚氏的想法挺好的,后面关于琉璃饰品的打造,都交给戚氏处理。
  戚氏闻言连连摆手,“我一个妇道人家,哪里会这些,做生意还是得靠老爷,嗯,还有世儿你。”
  盛世却道:“未曾一试,你怎知道自己不行。再说,琉璃饰品本就是你提起的,理当你来负责。至于父亲,他要去趟京都,少说得要在那边呆一个月。”
  戚氏忐忑地看向盛昌则,而盛昌则也感觉出来盛世与之前很不一样了,或许他真的不介意戚氏是继母这件事了。
  于是他对着戚氏点了点头。
  戚氏心口扑通乱跳,完全不敢相信自己有朝一日也可以像老爷一样自己负责一门生意。
  她连连向盛世保证,自己一定会好好努力,绝对不给盛世丢脸。
  盛昌则作为盛世所有产业的负责任,戚氏那边的事自然也有他帮忙看着,盛世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他只用费心生产这一块。
  短暂商议后,安盛集团在这间称得上简陋的会客厅里正式成立了。
  与会人员,祖孙三代共五人。
  安盛集团下分别有安莱皂业,安璃琉璃,以及原先昌隆号下面的一些产业,而琉璃下又分了单独的饰品部给戚氏。
  至于镖局并没有挂在安盛集团下面,这里有盛世自己的考量。
  石莽已经去了晋阳城,还接到了一笔不大不小的单子,算是开了张,镖局也慢慢走上了正规,名下的镖师也扩张了数十人。等到其他几城开分局,镖师人数还会上升。
  而在祖安,盛世在制出琉璃之后,便带着人在后山半山腰的位置建了琉璃坊。琉璃坊的规模暂时不大,因此只少量招了些可靠的人当伙计。
  在此期间,隔了好几个村的镇上,有人发现了煤矿,后来这事报到了县里,各处想要用煤得花钱买,但也算是帮盛世解决了燃料的问题。
  一切都顺利进行的时候,盛世也开始着手准备酿酒。蒸馏得到高度白酒,只适用于已经酿好的低度酒。但这样一来,工序繁琐。
  而酿造高度白酒,有更简单的办法,就是在酿造的过程中使用木制的酒甑一次性蒸馏,这样得到的白酒不仅浓度很高,而且用时短效率高。
  为了酿造高度白酒,盛世又令人去找齐老板买了不少粮食。只是他这边酿酒还没来得及开始,祖安就来了个盛世意想不到的人。
  
 
第27章
  崔润这次再见盛世, 颇有种物是人非的唏嘘感。
  数月前,他们一个是崔氏子,一个是商户子, 虽一同落入匪寨成了难兄难弟,身份却天差地别, 但如今盛世名声在外为世人敬仰,而他却落魄至此。
  虽心中苦涩,但崔润依旧风度绝佳,他笑了一下, 道:“盛兄,不知此前的草屋承诺可还算数?”
  说的是当初下山之时, 盛世曾对崔润说若在京都混不下了, 欢迎来广武投奔。他虽是个小小里正,但也能给个草屋遮风挡雨。
  没想到当初的一句玩笑,竟成了真。
  盛世也察觉到崔润与之前不一样了, 他也没多问,同样笑着道:“草屋自然是没有了。你没见咱们这都是青砖绿瓦了,哪来的茅草屋给你住。”
  两人相视一笑。
  到了晚上吃饭,酒过三巡之后,盛世才了解到崔润为何会出现在此处。
  他本是去京都国子监入学的,按他的学识入学自然没有问题,可问题出在入学之后。
  崔家让他入京,目的其实是打算站队押宝。崔家近年有些青黄不接,在世家大族中的声望逐渐降低,族老们心中焦急,于是便想了个计策,打算借扶持新帝, 重新让家族立于一等豪门之列。
  他们告诉崔润让他进京看看哪位皇子值得押宝,实际上却是打算牺牲他这个旁支子弟。
  崔润仰头饮下一杯烈酒,苦笑一声,“我实在没想到,他们居然让我嫁给傅临淮,正妻又如何,还不是要委于后院。”
  盛世端着酒杯的手顿住,按照原书剧情,崔润两年后才会嫁入三皇子府,而且那时候傅临淮羽翼已丰,崔润过去也不过是侧妃,并不是正妻。
  是因为他的蝴蝶翅膀,导致剧情提前了?
  盛世暗忖,是由于他并没有入三皇子府解傅临淮燃眉之急,所以傅临淮才与急于押宝的崔家联手了?
  至于男子可作皇子正妻这件事,若是普通人自然是不成的,但崔家可不是普通人家。而且傅临淮娶了男妻,一定程度上也能降低京中某些人的戒心。
  毕竟无嫡子也算是一大错,很难登上储君之位。
  盛世摩挲了一下杯壁。
  傅临淮仍旧打算走起兵这条路?
  若是以武力夺权,那是不是男妻根本就算不得事。
  “那你打算如何?”盛世看着喝了几杯烈酒后脸色潮红的崔润出声询问。
  他不知道原剧情中两年后的崔润到底经历了什么,最终会同意嫁入三皇子府,但明显如今的崔润并不愿意。
  “我与父亲大闹了一场,便跑了出来。”他扯了下唇,晃了晃重新斟满酒的酒杯,“或许一月后,我便顺了他们的意。”
  盛世沉默。
  这便是世家大族。在家族的利益面前,个人的意愿是最不值得一提的。家族让你牺牲,你即便再不愿,最终也只能认下。
  他伸手轻轻拍了拍崔润的手背,语气坚定,“你留在这里。只要你不愿,没人能强迫得了。”
  崔润先是一愣,随后笑了一下,只当他是宽慰自己,“那我就赖在你这一段时日了。”
  崔润并未当回事,但盛世却不然。
  既然崔润不愿意回京都嫁人,那便留下来好了。再者说了,崔家培养出来的人才,嫁到皇子府困在后院里算怎么回事。
  想到前几日陈县令让人给他带话,说是县里的书院要开学了,问他要不要送学生去县里入学。
  盛世本来还在考虑,毕竟祖安如今没有什么先生,也就只有他给长安请的一名老秀才而已。
  现在既然崔润来了,不若直接在祖安镇办学堂算了,也省得两个村的孩子跑那么老远去县里上学。
  盛世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但被他默认已经成为学堂老师的崔润已经趴在桌上睡着了。
  崔润虽知道这酒不同往常,但他到底高估了自己的酒量,也低估了酒的度数,因此在心中苦闷借酒浇愁后,便醉死了过去。
  等他第二日一早,揉着宿醉的脑袋起床,一开门便看见一群小孩乌泱泱挤在他门外。
  见他出来,孩子们异口同声喊道“崔先生”,声音大得差点将崔润震得倒退两步。
  他定了定神,“你们是……?”
  领头的孩子喜笑颜开,高声道:“先生,是我们呀,您在山上教过我们识字,您不记得了吗?”
  另一个小孩挤了过来,“先生还有我还有我,您教我们的那些字,我们可一点没忘。没事就拿木棍在地上比划呢,现在不仅我自己的名字会写了,我爹娘爷奶的名字我也会写了!”
  “……”
  不停有小孩往前挤,告诉崔润自己这几个月也有好好用功,一点都没有忘记先生的教导。
  崔润这才将面前的小孩,跟数月前的那些黑瘦小子联起来,同时连日的烦闷低沉,也在孩童们的叽叽喳喳声中消散。
  看着眼前一张张热情活泼,仿若春日阳光般的笑颜,他也笑着道:“那我可得考考你们了。”
  “好呀好呀,先生您尽管考。”
  一大无数小们,就这么在门前的空地上用木棍比划了起来。
  远处,盛世带着长安站在屋檐下,看着这幅画面满意地笑了笑。
  长安:“义父为何笃定他一定会留下?”
  盛世原打算摸摸他的脑袋,发觉他又长高了些许,想到那些叛逆期的孩子不愿意让家长摸脑袋,遂放下手来。
  “崔润他不会甘心受困于方寸之地,他在试图寻找出路,既如此,我便给他一条路。”
  见长安看向自己,盛世弯眉笑了下,“只要我们的学堂名满天下,他成了一代大儒,那时候即便是崔家的人,也没有资格对他的人生指手画脚。”
  “想要不受制于人,须得自己足够强,站得足够高,那时候便没有人再敢置喙。”
  话毕,他又低头看向长安,“在此之前,要韬光养晦,记住了吗?”
  生在帝王家,即便真的不争不抢,别人也不会轻易相信你真的不争不抢。长安的身世,注定他的生活不会如普通人般平静。
  你可以装弱,但是不能真弱。
  等到崔润打发了一众大小萝卜头后,缓步走到看热闹的盛世身边,“没想到短短几个月,那群小子就大变了模样,我险些没认出来。”
  当初在山上,孩子们还又黑又瘦,一看就是难民。如今虽算不上白白胖胖,但至少壮硕了不少,个头也都长高了,不再像是棵长不大的枯草。
  盛世:“怎么说也是我带下山的,怎么也得养好看了。”
  崔润看了一眼盛世身边向自己行礼的长安,“你这义子倒是教得不错,礼仪上比你强上不少。”
  说的是刚见面时,盛世连同辈作揖都做得怪模怪样。
  盛世咳嗽一声掩饰那少有的一丝尴尬,“你觉得孩子们如何?”
  崔润哪里不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你是想让我再当他们先生?”
  他昨日刚到,今日一早孩子们就在他屋外等着,哪有这般巧的事。说不是盛世安排的,鬼都不信。
  盛世也不隐瞒,“反正我这边要办学院,左右你现在也无事,不如在这里当个先生,就当是散心了。”
  崔润确实心动,刚刚跟孩子们在一起,确实让他忘了烦心事。当个一月的先生,也不是什么大事。
  盛世并没有跟他提,让他以后都留在这。人家愿不愿意留,就看他这学院到底开得如何了。
  学院说建就建,本来砖瓦窑已经停工了一些时日,如今建校需要砖瓦自然又开了工,烧砖也不用木材了,直接买了煤炭。
  既然要建学院,那日后各项配套设施也得跟着起来,左右要设计,盛世直接根据现有的建筑,规划了城区。
  虽然城墙没建,但是内里的学校用地,日后的医院等等,都先划出来。
  数张白纸黏成的巨幅城池规划图,就这么挂在了盛世的书房里,用一张白纱遮挡着。
  当他将这张白纱拉开时,被他喊来看学院规划图的崔润直接呆在了原地,隔了好一会儿才道:
  “你……打算建一座城?”
  祖安不是一个镇吗?而且才两个村。
  盛世仔细看过广武县的县志,也考察过周边的地形。县城在南边,周边地势平缓。
  祖安镇所在的位置靠北,处在西陉关入关后唯一的路径上。不论是出关去西陉关,还是入关进入中原,这里是必经之地。
  在盛世的计划里,他要将这里打造成一座坚固的城池,即便西陉关破,这里也可以作为据点,抵抗住外来铁蹄。
  但现在嘛。
  “还远呢,暂时在这里建一座学院,”盛世在一处上画了个圈。
  崔润看了下他圈的位置,按照比例来说,地方还挺大。“一个镇的学堂,用不着这么大的地方吧?”
  盛世摇头,“不是一个学院,左右分区,一边是文,一边是武,武学院那里需要更大的场地,所以地方也划得比较大。”
  “武学院?”崔润当真是看不透了,哪有人办学院还办武学院的,不教诗文教打架吗?
  盛世收回木棒,在手心敲了敲,“严格来说,也不叫武学院,而叫祖安军事学院。”
  
 
第28章
  “祖安军事学院?”祖安两个字崔润明白, 但军事可未曾听过。
  盛世倒也没有想得太复杂。
  乱世人不如太平犬,尤其是他们还在边关,虽不在前线, 但居安思危,总得先做点什么。
  保安队的操练他看到了, 也算卓有成效,至少一对一面对训练有素的军人也能打得有来有回,日后不说以一当十,单打独斗应当没有问题。
  只有保安队自然是不够的, 盛世打算日后让青壮们在农闲时也参加操练,如此一来, 也算是半农半武, 不至于遇到战乱只能任人宰割。
  当然这个计划,盛世谁也没说。
  他的眸光微敛,虽然大凉有不少常备军, 但这般半农半武的还没有先例,而其他人只要稍一想便能明白,若边关百姓都这般半农半武练起来,那就是一支随时可以拉起来战斗的军队。
  这,谁能放心?
  所以盛世只是道:“大凉各处边关频频发生袭扰,几十年间连丢数十城池,战死的武将不计其数,征召入伍的百姓只是普通农户,上战场前甚至连战刀都没有摸过。
  所以我想建个军事学院,教一教入学的孩子们,若有一天他们上了战场将会面对什么,以及怎样才能在斩杀敌人的时候最大程度保全自己。”
  崔润神色严肃, 看向盛世的眸中似有打量,“你要送那些孩子上战场?”
  “怎么可能。”盛世莞尔一笑,神色轻松,“若是上了战场,刚好可以有些保命技巧,若是不上战场,那更好,就当强身健体了。你们学君子六艺,不是还得学御、射嘛。”
  所谓御便是驾车,包括驾驶战车。而在如今的士兵战场上做的也不多,很多人都是入伍之后才学的射箭和砍杀。
  “再说了,军事学院只是体能训练多一些,其他的诗书算术也不能落下。”
  在盛世看来,军校生可不只有训练,理论知识那也得扎实。
  虽然崔润觉得盛世的想法有点奇怪,但转念一想,他们小时候骑射刀剑也是学过的,只是他实在没有这方面的天赋,最后才作罢。盛世想要比照大族家学教导学生各个方面,倒也算不上是错。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