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扯了扯嘴角,在京城,他荣国府二爷,还需要他一个外省人罩着?
但他并未与皇甫玦辩解,这不是他的性格。
贾敬则是似笑非笑的看向程一序,半开玩笑半试探开口,
“程兄,没想到我们如此有缘。”
“只是,阿玦这般小,便孤身一人在京中求学,家中人不担心吗?没派人跟着?”
看似是关心皇甫玦,实则是试探他背后的家族。
贾敬这问话里试探的意思很是明显,甚至到了粗糙的地步。
可这也是贾敬故意为之。
他是在试探皇甫玦背后的皇甫家吗?
不,他是在试探程一序以及他背后的家族,对自己到底是敌是友,是否愿意告诉自己,他们的来历。
程一序冷峻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漆黑的眼睛盯着贾敬看了一会儿后,冲皇甫玦招了招手,
“来,你自己来跟你的培元哥哥说。”
平缓的语气,愣是让贾敬在“培元哥哥”四个字上,听出了阴阳怪气。
皇甫玦一听,窜到贾敬面前,“培元哥哥想知道什么,我告诉你!”
贾敬扯了扯嘴角,目光幽幽瞄了程一序一眼,心里可以确定:
此人看着冷峻,像是一座洁白的冰山,实则冰川之下,是透黑的冻土。
真黑啊。
贾敬看着和自己大眼瞪小眼的皇甫玦,无奈的叹了口气。
就在贾敬想着,来日方长,总会被他查到时,皇甫玦恍然大悟的“哦”了一声。
“培元哥哥,是不是想知道我家中情况?”
贾敬闻言一挑眉,程一序则是一蹙眉,直接撇过脸,不愿多看。
皇甫玦嘿嘿一笑,“我知道,你肯定好奇!”
“我和他来京路上,可没人能猜到!”
皇甫玦口中的“他”,自然是程一序。
“说说。”贾敬颔首。
“咱们大乾朝有三大书院,培元哥哥可知道是哪三个书院?”
“金陵的承天书院,豫州的南泉书院,以及赣省的浮白书院……”贾敬刚说完,便反应过来。
“浮白书院的山长,是大乾闻世大儒……”贾敬一字一顿说出一个人名,“皇甫玄。”
皇甫玦皱了皱鼻子,虽不情愿,但也不想骗贾敬,“是我爹咯。”
原来如此。
贾敬心中的疑惑都消散了。
为何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笔力,又为何能拿到国子监荫监名额。
荫监名额,除了三品大员和勋贵外,还有几个特殊的名额。
那便是对天下读书人有巨大贡献和影响的大儒,他们的后代也可以进入国子监。
而现在闻名于世的大儒们,包括三大书院的山长们,以及青州衍圣公孔家等传世世家。
这些书香世家,家学渊源,是天下学子都仰望的存在,即便有国子监这个荫监名额,这些世家子弟也不会进入国子监。
国子监的讲学老师哪里比得上他们的家学?
据贾敬所知,若是皇甫玦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那么他将是这近几十年里,唯一一个进入国子监读书的世家子弟。
这小孩还真是与众不同。
贾敬眼中的诧异和怪异并未隐藏,皇甫玦瞧见后,也不在意,摆了摆手,“我就是想逃离我爹,我才来的京城。”
“我会让他知道,我所说的,一定会做到!”
皇甫玦昂着头,目光遥望着远方,语气坚定。
贾敬拍手道:“有志气!”
皇甫玦的眼睛亮了亮,“培元哥哥,你真这么觉得?”
“呵。”程一序冷哼一声,惹来皇甫玦一记白眼。
最终那份孤本,由贾政送给了皇甫玦,又得到了皇甫玦一句“我罩着你”的承诺。
看着比自己还要矮半个头的皇甫玦,贾政皮笑肉不笑的感谢,并未放在心上。
而贾敬的其他同年们也都比试完毕,拿到彩头的人,对贾敬笑得那叫一个灿烂。
贾敬不禁轻啧,说好清流呢?
怎么一个个,都显得那么势利呢?
而贾政心情极好,这些天瓶颈期的字有了突破,还得了敬二哥哥的夸赞,还在敬二哥哥那边知道,自己下月就要去国子监读书了!
“你很高兴?”
忽然,一道阴恻恻的声音在贾政身后响起,吓得他一个激灵,一回头,见贾赦一脸阴郁的望着自己。
“哥?”
“你很高兴?”贾赦又幽幽开口。
“我不高兴!”贾赦声音骤然拔高,伸手就一把箍住贾政的脖子,整个人都猴在了贾政的身上。
“你知道刚刚的书法比试,我押注押了你多少吗?”
“啊!你知道吗?”
“半个月的月俸银子啊!就这么被你送出去了?”
“半个月啊!”
“我的银子!”
贾赦越说越悲伤,声音都有些哽咽,原本箍着贾政脖子的手臂也松了,狠狠擦了一把眼睛。
“咳咳咳!”贾政咳嗽,粗喘着气,脑子里快速处理贾赦刚刚说的那些话。
他哥居然在刚才比试里,押了自己?
贾政瞠目结舌,“哥,你刚刚押了我?”
“对啊!”贾赦粗着嗓子,“押了!”
“你对得起我的信任吗!”
贾赦觉得自己的心在滴血,他半个月的月俸银子啊!
贾政的嘴角扯开,眼睛弯着,看着狼狈的兄长,“哥,我赔你!”
贾赦一顿,眼睛一抬,狐疑地望着脸带笑意的贾政,“你赔我半个月的月俸银子?”
不会是脑子坏了吧?
贾赦的眼神让贾政一僵。
“咳!”贾政轻咳一声,正了正脸色,努力保持自己平日里的正经模样,“你也是因为我的原因,我补给你。”
“拿来。”贾赦毫不客气。
贾政也爽快,将腰间荷包扔了贾赦。
贾赦打开,清点了一下,确实是半个月的月俸。
他将荷包收好,掀了掀眼皮,“你不会转眼跟她告状吧?”
她自然指的是史氏。
“哼。”贾政嘴角一压,“怕就还我。”
“滚犊子!”贾赦一摆手,他又想起今天自己和何长荣打架时,贾政的那几招黑手,神色一动,勾了勾手,“凑近来。”
贾政不明所以,却还是跟着凑近,“什么事?”
贾赦小声道:“三妹在舅舅家也好些时日了,咱们去接三妹回来吧?”
这么一提,贾政也想妹妹贾敏了,他看了看内院花厅,“可母亲让三妹在舅舅家陪外祖母。”
贾赦撇了撇嘴,没好气道:“怎么?他们家是没姑娘吗?天天扣着我们贾家的姑娘,这都多少天了。”
“就连今日,他们家除了派东西过来,一个人影儿都没看见!”
“我不管,我要去找三妹,你就说,你去不去吧!”
贾政抿了抿唇,“去!”
“去什么?”
刚从贾敷史云棠催着相看的魔咒中逃离的贾敬,一出来就遇见两个准备做坏事的弟弟。
他张开双臂,一手搭一个,显得懒散,“我好像听到,你们要去接小敏儿?”
贾赦和贾政对视一眼,点头,“是。”
敬二哥哥也不怕告诉。
贾敬勾了勾唇,“走,哥陪你们一起去。”
今日除了远在金陵的薛家没派人来,史家同在京城,却也没来人。
史家除了是二婶史氏的娘家,也是他大嫂史云棠的娘家。
真反常。
他眸光沉了沉,史家啊,该去看看了。
【作者有话要说】
备注:【一支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出自古今贤文。
第36章
“小敏儿去史家多久了?”
贾敬带着贾赦贾政两人坐上了去史家的马车, 问起贾敏的事情,看似很是亲昵。
然而事实是,对于这位堂妹, 贾敬若硬要说,还真不熟,前世他与贾敏也没见过几回。
一来, 贾敬与贾敏的年龄本就差许多, 二来, 两人不处一府, 平日里并不会接触,也只有每逢年关,两府相聚宴会, 见过几回。
即便如此, 男女分席,也只是点头之交,并不会有什么交涉。
贾敬对这位堂妹的印象,也不过是红颜薄命, 年纪轻轻便生病去了。
而贾敏的那位夫婿林如海,贾敬倒是更了解些。
不出意外, 六年后的会试, 探花郎便是他的囊中之物。
林家祖籍姑苏, 家中几代列侯, 书香传家, 虽到了林如海这辈已经没了爵位, 可他本人学识了得, 科举高中, 样貌出众, 被圣上点了探花,之后仕途更是一片坦荡。
无论是于京中都察院任兰台寺大夫,还是后来于扬州任巡盐御史,别看品阶不高,可位置之扼要,足以见得圣上对其的信任,简在帝心。
说实话,林如海的仕途,贾敬是真的羡慕到眼红。
奈何这位妹夫,身子也不好,不惑之年便去了,留下了一个体弱多病的小姑娘,是贾敏和林如海唯一的孩子。
贾敬如果没记错的话,那孩子后来就养在了荣国府,也不知道后面如何了……
想起上一世,贾敬微垂眼眸,心中暗叹:
那会儿他已经久居道观多年,府上事情早就没有心力管了,隔壁荣国府较宁国府好些,可在二叔贾代善走后,也渐渐远离了权力中心。
荣国府为了摆脱困境,甚至朝宫里送了人。
家中娇养长大的姑娘,一下子进了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即便后来那丫头出息,加封贤德妃,甚至盖了院子省了亲。
看似盛宠加身,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可到底家中没有立起来的男人,靠一个女子,又能撑多久?
贾敬想到此处,看向了旁边板正坐着的贾政,荣国府送进宫的那个丫头,还是他的大女儿呢,还真忍心!忍不住瞪了贾政一眼。
简直窝囊!
随后贾敬眼眸一暗,不能护着女眷,是他们这些爷们窝囊,都窝囊。
包括他自己……他知道的。
他吞丹自殁何尝不是在逃避?
贾政若有所觉,对上贾敬的眼神后,一激灵。
他做错了什么,敬二哥哥居然这样看他!
贾赦则是回答了贾敬刚刚的问话,嚷嚷道:“三妹去史家有些日子了,我估摸着都快半个月了!”
说起这件事,贾赦就憋不住了,“他们史家忒不要脸,他家是没姑娘吗?天天扣着我家妹妹不放!”
“三妹有家,哪有一直在外家待着的道理!”
贾赦越说越不忿,因这事是他母亲史氏首肯,有这一层的关系在,贾赦就更加不满了。
贾敬沉思,一时也想不出史家的目的。
但若说是什么史家老太君喜欢外孙女,疼外孙女,贾敬是不信的。
这史家老太君是什么人,别人不知道,贾敬却知道。
她不仅是贾敏的外祖母,更是他嫂子史云棠的嫡亲祖母。然而这位史老太君对史云棠,不仅不亲厚,反而是冷漠苛刻。
因此不怪贾敬有意揣测她故意留贾敏在史家的原因。
而今日的庆祝宴,史家作为宁荣二府的姻亲,同住京城,却连脸都没露,这样的态度也着实令人忍不住猜忌缘由。
贾政看了看外面越来越黑的天色,有些担忧,“敬二哥哥,天色已晚,我们没有拜帖上门,是否不妥?”
贾敬无所谓的笑了笑,看似漫不经心道:“都是老亲,无事。”
他们史家无事,却一人不来,那么他便亲自去瞧瞧,刚好有位人,他也打算见一见。
“二爷,咱们到了。”
夜幕下,街边挂起了灯,贾敬几人也终于到了。
贾赦贾政两小子率先跳下马车,这边一有动静,门房便出来了人。
得知是贾家的几位爷们,门房连忙回去禀告。
贾敬翻身下车时,史家西侧门便打开,出来好几人相迎。
“培元,你怎么来了!”
为首的一位魁梧青年走到贾敬面前,惊诧之余,面上还挂着一抹苦意,
“今日不过是没去你府上给你庆祝,你就直接追我府上了?”
贾敬抖了抖袍子,斜眼瞧着他,“史伯齐,你也知道啊?”
“你瞧瞧你这事儿做的像话吗?”
贾敬伸手隔空点了点他,青年叹了口气,有些苦涩和无奈,贾敬闪了闪眼,招呼贾赦贾政,
“怎么不叫人?”
贾赦原本还在赌气,但听贾敬这么说,还是乖乖喊了人。
“大表哥。”
“大表哥。”
贾政也连忙向青年问好,态度较贾赦要好上许多。
魁梧青年正是史家嫡长子,这一辈的保龄侯世子,史晁,字伯齐,史云棠的大弟,和贾敬一般大。
然而上一世,西戎来犯,史晁将将新婚便出了征,战死沙场,其妻生下遗腹子后,便殉情而亡。
贾敬眼皮抬了抬,现在还活着,挺好。
史晁见贾赦贾政两小子也跟着来了,心下一跳,已经隐约猜到是怎么一回事,一边引着贾敬进去,一边问着,
“你今日不会真的是来上门兴师问罪吧?”
贾敬没搭话,带着贾赦贾政就朝府里走去。
史晁观察着贾敬神色,脸上闪过一丝纠结,最终还是问道:
22/85 首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