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弧圈与暴冲
朗希月下了文化课就看见程景岚抱着电脑,拿着一个本子走上了讲台。朗希月愣了一下,一路小跑到了讲台前,问道,“程队,你要在这里帮我复盘?”
程景岚头也不抬,继续摆弄着设备,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是你自己复盘。”她指了指讲台前的椅子,目光终于落在朗希月脸上,“把你书包拿过来,坐好。”
朗希月吐了吐舌头,小声抱怨道:“程队,你比我老师还严肃。”
程景岚抬眼扫了她一眼,眼神里带着一丝严厉:“你文化课不过关,以后还可以补习。你不知道自己打球的特点,以后就别想赢我。”
朗希月被这话噎住,不敢再多说什么,连忙跑回座位,抓起书包,又快步回到讲台前。她拉开椅子坐下,书包随手放在脚边。程景岚把手里的笔记本递了过去,那本子看起来和程景岚平时用的战术本一模一样,只是翻开后,里面一片空白。
“小狼,”程景岚目光直视朗希月,“你打球的特点是什么?”
朗希月几乎不假思索地答道:“力量大,速度快。”
程景岚点了点头,手指在讲台上轻轻敲了敲:“我分析了你的录像,你正手很少用弧圈,更多的是暴冲,除了拉下旋球以外。更不用说是你的反手了,除了近台的拧拉,我几乎没见过你反手用弧圈。你觉得是为什么?”
朗希月愣了一下,眼神有些茫然。她歪着头想了想,试探性地问道:“因为……我不喜欢?”
程景岚眉头一皱,眼神瞬间冷了下来:“你再胡说八道,给我跑圈去。”
朗希月缩了缩脖子,咬住下唇,声音低了几分:“程队,我也不知道。我就是从小就这么打的。”
程景岚看着她那副委屈巴巴的样子,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这其实就是国内国外启蒙的区别。你六岁到了中国练球,之前都是在美国学球。国外运动员因为体格原因,更喜欢暴冲,所以你在美国的教练也是这么教你的。”
程景岚的声音在训练室里回荡,语气沉稳而冷静。她站在投影仪前,屏幕上正播放着朗希月与她对战的录像片段。朗希月坐在讲台前的椅子上,目光紧紧盯着屏幕,眉头微微皱起,显然在认真思考。
“暴冲通过减少摩擦,增加撞击,导致球速快,能够直接得分。”程景岚指着屏幕上的一个画面,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严厉,“但是相对的,如果稳定性不高,容错率就低。这也是为什么你在相持阶段容易失误的原因。”
程景岚继续道:“你容易失误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林队说过的,国外球员的基本功没有中国的那么扎实。你击球的手型一旦进入相持阶段,或是你全力暴冲的时候,就容易变形。”
屏幕上,朗希月的动作被放慢,清晰地展示出她在相持阶段的手型变化。程景岚暂停画面,指着她的手腕:“你看,这里你的手腕因为你心里着急变紧了,拍面角度也变了,这是导致你失误的直接原因。”
朗希月的脸微微泛红,声音低了几分:“程队,我……我当时只是想尽快拿下这一分。”
程景岚点了点头,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但比赛不是靠蛮力就能赢的。你自己看,你这几个球失分,都是和我相持了五六拍之后,我通过吸短,劈长调动你的脚步,让你因为心里急躁,想要尽快拿下这一球而造成了动作变形,导致了主动性的失误。你今天说你觉得只要打破了我的防守,就能赢我。但同样的,如果我不急着进攻,只靠防守,等着你失误。打你11:0也是可以的。”
她一边说,一边切换画面,屏幕上出现了朗希月连续失误的几个片段。朗希月的眉头越皱越紧,眼神中带着一丝懊恼:“程队,我是不是太想快点打完每一局了。”
程景岚没有继续责备她,而是切换了画面,屏幕上出现了男队队长李天宇的比赛录像。她指着屏幕,语气认真:“在这方面,你可以学习一下男队的李天宇队长。他的正手是拉冲结合,在相持阶段使用弧圈减少主动失误,而需要直接得分或是突然变线的时候,则用暴冲。”
朗希月的目光被屏幕上的画面吸引,眼神中逐渐多了一丝明悟:“程队,你的意思是,我需要学会在比赛中灵活切换战术,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速度和力量?”
程景岚点了点头,嘴角扬起一抹几乎不可察觉的笑意,眼神沉稳而自信。她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让人信服的笃定:“没错。比赛不仅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战术和心理的博弈。你需要学会根据对手的特点和场上的局势,灵活调整自己的打法。就好像我今天对阵你林队,她的习惯很明显。依靠落点变化调动对手,同时通过观察对手的击球习惯,提前预测落点。所以你看她打球,像是‘站桩’一样,总能在最佳位置等着来球。因为她的小步伐调整得足够精准,让自己始终处于最舒服的击球点上。”
她说着,轻点几下屏幕,比赛录像跃然眼前。镜头里,程景岚与林若曦在第一局的较量被一帧帧放大,她手指轻敲屏幕,定格在关键分的瞬间。
“关键分上,她容易犹豫,所以8平的时候,我选择了主动进攻,直接抢攻连拿两分。”程景岚的语气平静,却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锋芒,“然后,在她开始调整防守节奏时,我突然变线,把球送到了她防守盲区,彻底打乱了她的节奏,拿下了这一局。”
她侧过身,目光落在面前的人身上,微微挑眉,语调略微上扬:“而你,和她恰恰相反。”
她又调出了自己与朗希月的比赛片段,屏幕上的自己冷静地在相持中等待机会,精准地预判回球线路,抓住对手的漏洞,通过防守反击得分。程景岚按下暂停,镜头定格在她刚刚完成防守反击的一刻。落点刁钻,对手毫无准备。
“你打球,完全依赖本能。”她敛下眉,语气带着几分犀利的审视,“你的反应速度很快,但对落点的控制和计算太薄弱了。甚至可以说,你在暴冲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球会落在哪。”
她缓缓抬眸,眼神透着一丝锐利,“你不知道球的落点,自然也就无法预测对方的回球,这样一来,你只能被动去接球,而不是主导比赛。”
她的话语犹如一柄精准的手术刀,直指问题的核心,没有丝毫修饰,也没有留有余地。
程景岚的声音在训练室里回荡,语气冷静而沉稳。她站在投影仪前,屏幕上正播放着朗希月与她对战的录像片段。朗希月坐在讲台前的椅子上,目光紧紧盯着屏幕,眉头微微皱起,显然在认真思考。
程景岚微微侧身,指尖在桌面轻轻划过,仿佛在描绘球的轨迹,她的语调平稳而自信:“我打球的特点,和你正好相反。”
她的目光落在对方身上,透着一丝锐利的分析意味,“我不会主动通过暴冲来得分,而是利用弧圈球不断调动对手,用旋转和节奏变化施压,让对方陷入我的节奏,最终在连续的对抗中出现失误。”
她顿了顿,眼神微微一沉,像是回望着那场激烈的较量:“全运会半决赛那次,我的反手防守技术还在改革,同时对你的冲击力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你打得很凶,直接又有侵略性,我没能第一时间找到应对的方法,直到第二局结束,我才真正调整过来。”
她轻轻呼出一口气,嘴角微微扬起一抹淡淡的笑意,“但那个时候,你的气势已经完全起来了。你的自信、你的专注度,甚至你的侵略性,都远比今天上午更强。你放松了,而你的进攻质量,比今天上午高了不止一个层次。相比之下,今天的你显得有些拘谨。缺少了……”程景岚顿了顿道,“那种你一定要去和你林队打一场的锋利。你的暴冲依然很快,但旋转和落点的变化少了,给我的压力自然也就小了。”
她说着,调出了上午比赛的片段,目光微微闪动,带着几分自豪:“而我则对你做足了准备。”她缓缓道,目光不曾移开屏幕,“我挡住了你的前三板,没有让你轻易上手,在相持阶段,我通过你的眼神和动作变化,精准判断出你想要突然发力的时机,然后变线、劈长、控短,打乱你的进攻节奏。”
她敛下眼睫,回放自己丢掉的几分,语气依旧平稳,但透着一丝思索:“我输给你的那些分,都是因为你的第一板质量极高,导致我没能挡住。还有几分……”她抬眸,直视对方,“是你突然侧身抢攻,打了长线,让我完全来不及调整。”
朗希月的笔尖在笔记本上快速滑动,沙沙的声响在安静的训练室里格外清晰。她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专注,仿佛要将程景岚说的每一句话都刻进脑子里。突然,她的笔尖一顿,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困惑:“所以,程队,你的意思是,除非我的速度和力量足以击破你的防守,否则我根本不可能赢你?”
程景岚看着她那副认真又略带迷茫的表情,嘴角终于扬起了一抹笑意。她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淡淡的期待:“所以我说了,我很期待你真正成为我对手的那一天。”
朗希月的眼睛微微睁大,似乎没想到程景岚会这么直接地承认。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的边缘,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程队,你这是在鼓励我,还是在打击我?”
程景岚轻笑了一声,目光中带着一丝温和:“你觉得呢?”
朗希月抿了抿唇,眼神中逐渐多了一丝坚定:“我觉得……我总有一天会赢了你的。”
程景岚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许:“没错。你的速度和力量是你的优势,但如果你想赢我,你需要把这些优势发挥到极致,同时弥补你的短板。”
朗希月的目光落在笔记本上,手指轻轻抚过刚刚记下的内容。朗希月抬起头,眼睛亮亮地看着程景岚道,“程队,我会努力的。”
第14章 师姐
第二天上午,国乒队的球员们整齐地列队站在训练馆中央,阳光透过高处的玻璃窗洒在地板上,映出一片明亮的光斑。黄指站在队伍前方,手里拿着一份名单,目光在每个人脸上扫过,神情严肃而冷峻。
“这一次去参加美国纽约世界杯的,”黄指的声音在空旷的训练馆里回荡,清晰而有力,“男队是张凯文和李博文。女队则是林若曦和林晓楠。”
他说到这里,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站在队伍后方的朗希月,语气中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深意:“外卡,教练组的意见是给这次对内循环排名第三的朗希月。”
话音落下,训练馆里一片寂静。朗希月愣了一下,随即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欣喜。她没想到自己竟然能拿到外卡,这可是她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的机会。
黄指的目光在队伍中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朗希月身上,语气中带着一丝赞许:“朗希月,人家一个14岁的孩子,第一次进国家队。一点不怯场,敢打敢拼。”
他说到这里,语气突然变得严厉起来,目光扫过几个低着头的队员:“反而我们一些老队员,想赢怕输,一点都放不开手脚。一场对内比赛,你们都不敢打,不敢争,不敢去拼搏。我能指望你们上了比赛去拼搏吗?”
他的声音在训练馆里回荡,带着一种无形的压迫感。几个被点名的队员低着头,脸上满是羞愧。黄指的目光扫过每个人,语气中带着一丝失望:“你们要知道,比赛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实力和勇气。如果连对内比赛都不敢拼,那你们凭什么在国际赛场上赢?”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乒乓球桌上拿起一块黑色的Dignics 09c胶皮,目光落在朗希月身上,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拿着玩吧。”
朗希月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脸上露出一抹掩饰不住得欣喜。她连忙小跑过去,双手接过胶皮,像是捧着什么宝贝似的,小心翼翼地握在手里。她低头看了看那块胶皮,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意,随即转身快步回到队伍里。
黄指的目光在队伍中扫视了一圈,继续道:“接下来,我们进行分组训练。张扬以后跟着李天宇一起。朗希月,你跟着程景岚和林若曦。”
黄指挥了挥手,语气中带着一丝催促:“好了,林若曦,李天宇,你们两把队伍带开,开始热身。”
队员们热身结束后,训练馆里顿时热闹起来。大家各自散开,朝着自己的带教教练走去。林若曦领着朗希月朝陈志远的方向走去,朗希月跟在后面,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和紧张。她手里还紧紧握着那块Dignics 09c胶皮,像是握着什么宝贝似的。
另一边,程景岚没有立刻跟上去,而是转身朝领队赵廷峰走去。赵廷峰正站在训练馆的角落里,看着自己的手机,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看到程景岚走过来,他抬起头,问道:“程队,有什么事吗?”
程景岚点了点头,语气平静,“麻烦赵队跟蝴蝶说一下,以后我的底板,还有Dignics 09c都多送一份。”
赵廷峰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程景岚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他皱了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多送一份?是给谁用的?”
程景岚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说道:“另外,小狼的反手是红双喜的天极3-60,如果红双喜那边不能多给一份,这钱我来出。”
赵廷峰听到这里,终于明白了程景岚的用意。他嘴角扬起一抹笑意,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程队这是给小队员送见面礼呢?”
程景岚弯了弯嘴角,“她既然跟我一组了,那器材肯定消耗得快。”
赵廷峰点了点头,眼神中带着一丝赞许:“等她多参加几场国际比赛,就不缺器材了。”
程景岚点了点头,道了谢,朝陈志远,林若曦和朗希月走去。
程景岚走近朗希月时,朗希月已经规规矩矩地站好,两手抱拳,一拱,脆生生地喊道:“师姐!”
程景岚愣了一下,眉头微微蹙起,显然对这个称呼有些不太适应。她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疑惑:“你这哪里学的喊法?”
朗希月眨了眨眼睛,一脸天真地反问道:“我看电视剧和小说里,同一个师父下面的徒弟都是这么喊的。”
程景岚一时语塞,心里莫名涌起一丝复杂的情感。她对这个称呼有些排斥,却又说不清楚为什么。
林若曦在一旁笑出了声,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小狼爱这么喊就这么喊呗,我们也算得上是她的师姐。”
9/67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